幸福读后感(大全10篇)

幸福读后感(大全10篇)

ID:4358796

时间:2023-10-08 13:01:43

上传者:JQ文豪 幸福读后感(大全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读后感篇一

《幸福的味道》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和老人都在寻找幸福,却又无法真正实现,直到他们一起经历了意外和突破,才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展现了幸福的本质和获取方式,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首先,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定位。这与金钱没有必然联系,例如故事中的老人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他享受自己的花园并获得朋友的赞誉,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是无价的,因为它不仅仅源自于物质,而是乘法的结果:自我实现、社会关系和精神成长。这说明幸福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去寻找和发掘。

其次,文章通过故事的叙述,告诉我们,幸福还需要通过多重因素才能够得到实现。从故事可以看出,真正的幸福需要在家庭、朋友、事业和健康四个维度之间取得平衡。例如,小孩的幸福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朋友的支持,但是他的生活中还需要学业和兴趣,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幸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关注和提升,我们才能够享受到综合的幸福感。

再次,文章还告诉我们,幸福需要通过付出和奉献来获得。故事中的小孩从车祸中获得了成长和被接纳的机会,而老人也从留下传统的美食收获了认同和乐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的幸福是构建于彼此的信任和帮助之上的。我们只有愿意去分享和奉献,并通过这个过程来彼此建立信任和关系,我们才能够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文章还讲述了,幸福是通过转化思想的方式得到的。一开始的小孩和老人都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价值,也没有想象过自己可以做出什么贡献。直到他们开始相互帮助和尝试新的事物,才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改变和对自己的价值认知。这种思想上的转化是获取幸福的最基本条件,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愿意去寻找机会和改变,而不是停滞不前。

综上所述,《幸福的味道》不仅仅是一篇故事,更是一份感人至深的警醒。它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单纯的满足感和物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成长和认知。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和多个角度上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从而才能够预见到幸福的可能与机会。这样的问题是深层次的,解决起来也许并不容易,但我们只有在细心的思考和努力的实践中,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读后感篇二

幸福的味道,是一本由梁实秋所编写的美食散文集。这本书通过作者对于食品、味道、回忆的细腻描述,让读者领略到了食物背后蕴含的幸福感。在我看来,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关于幸福的味道所在的体验。

第一段:谈论味道的重要性

书中,作者通过对于食品及其味道的描述,让读者体会到味道的重要性。每一种味道都独具特色、与众不同,因此味觉不仅仅是满足食欲的过程,而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味道会有不同的评价与印象。因此,初尝食物时所得到的感受,往往与食物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和自身的情绪、环境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段:探讨味道与记忆的联系

在书中,作者屡次提到了食品与记忆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个人而言,他们的童年、青春、成长所处的时代,都会和某些特定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这些关联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旦与食物相关的印象激活,他们对于那种特定的味道以及体验就会产生很强的情感共鸣。即便在日后再次感受到同样的味道,都会使人激动不已,内心涌起的幸福感弥漫在整个身体。

第三段:谈论食品的多样性

食品的多样性是作者所提到的另一个层面。各种各样的食品,都是生活中的亮点,它们意味着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以及不同习俗的存在。而人们食用的食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因此,当人们品尝某种食品时,也同样借鉴着这种食品所带来的文化内涵。这个时候,味道再一次成为了沟通多元文化之间的桥梁。

第四段:讨论对于美食的珍视

当一个人认为他所品尝的食物诱人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时候,他的内心会充满了感激和珍视。在书中,作者也通过自己的故事告诉读者:付出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精力制作食品,但每个人对于食品的体验却是不一样的。果味,韵味,香味等等,在每一个人的嘴里都有着不同的味道。因此,人们不应该轻易地将食物草草了事,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珍惜与感激放进每一口食物中。

第五段:总结

总之,通过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味道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食品与记忆相关地渗透在人的一生中,所带来的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掌握了这种幸福感,也便意味着领悟了寻找幸福之路的诀窍。和作者一样,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珍视和回味的美食。当我边享受美食边感受生命的美好时,就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谨记“幸福的味道”,让我走上一条更加美好和满意的人生道路。

幸福读后感篇三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非同寻常的一个星期,我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故事讲述了黑人小男孩掉进了广阔的大西洋,船长发现他失踪了,并及时救起了他。为什么地位如此高的船长要救一个在船尾搞杂活的黑人小男孩呢?因为船长拥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懂得众生平等,生命高于一切。

读了文章,我不禁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腊月的某个周五晚上,我去上课,八点放学。我妈正要接我,却突然听说在高技街那里有一只猫被车撞了,伤势严重。但此时已经接近八点了,到底是来接我还是救猫呢?因为事关生死,她就直接去救猫了,让爸爸来接我。

妈妈告诉我,到了那里,地上一堆血迹,有只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天下着雨,很冷,那只猫发出了微弱的叫声。妈妈赶紧到邻近的动物医院去求助医生一起将猫送到医院。医生一查,体温很低,伤势很重。经过急救后,总算体温上升了。但因为骨折无法吃东西,就只能用管子穿入食道,用针一点点往里面注入营养液。过年了,工作人员回家时,就由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经过我们的照料,它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跳跃,感染也得到了控制。幸亏当时去救助,不然一个生命又将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没有大小,没有高低贵贱。正如文章中所表达的,如果因为犹豫而耽误救人时间,结果只能看见尸体,那么船长会对自己非常自责,不能原谅自己,也许从此就一蹶不振,忧郁至死。

如果他听信周围人的话,没有去救这个孩子,选择继续航行,那么他就是个置他人生死而不顾的人,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一条船,没有一个好的船长,是不能成功远航的。在远离大陆的大西洋上,潜伏着许许多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当危险来临时,他们就像一盘散沙,随之将走向灭亡。所以救了一个黑人小男孩,也许就是救了整条船的生命。

小男孩得救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船长,也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继续平凡。但是无论未来如何,只要活下去,就有生命的希望。就像那些小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从它们的眼神中能看出活下去的希望。我们救了那么多动物,我觉得自己很伟大,能够像超人一样,帮助一切弱小,这是多么幸福啊!这时,妈妈告诉我,那只猫生了只小猫,可惜是死胎。我想,有可能,它是拼了命活着把这个宝宝生下来的吧。

生命很渺小,很脆弱,也很强大,很坚韧。而中间就相差了我们的一双手,一双给予温暖和帮助的双手。

幸福读后感篇四

每个人心中都有幸福的味道,只是这种味道的感受因人而异。近日读了一本书《幸福的味道》,这本书从食物的角度探讨了幸福的感受,让我重新认识到幸福的味道。

第一段:幸福与食物

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是它远远不只是我们摄取能量和维持生命的工具,它还被快乐的情绪所绑定。我们常说“吃货是一种态度” ,因为食物与我们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比如,看到有人爱心款待自己,或是在心爱的人的陪伴下共进一顿饭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当我们美味的食物与快乐的场景紧密结合时,幸福的味道就在胃里久久停留。

第二段:吃饱与吃好

吃不饱的日子是我们都消遣过的时代,现在的我们吃饱穿暖了,但是好的食物似乎不是应有尽有。当我们身边那么多大众化的快餐时,我们常常忘记了手中的面包曾饱含着面粉在烤炉中的香气,也忘记了我们曾花费大量精力在一个各种配料精心搭配的炖菜上。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吃好的经历,拥有品质的人生自然就物质而来。

第三段:挑剔与感恩

我们周围每天都被那么多食物包围,可是我们很容易变得越来越挑剔。我们对原料、口感、制作工艺都有自己的标准,当这些标准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反感食物。然而,当我们意识到吃饭不是一种简单的生存行为,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欣赏时,我们就会学会感恩。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份美食,学着珍惜小小的滋味。

第四段:亲情与友谊

幸福的味道也很大程度上与亲情和友谊紧密结合着。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人生经历,在浓郁的亲情里发现了幸福的味道。在他母亲的诀别时,一碗热腾腾的排骨汤,让人在悲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些许安慰。在与朋友们相处的时候,拟制一道精致的晚餐,让人感受到友谊的力量。这是食物的神奇之处,它可以把人的心连在一起。

第五段:幸福的味道来源于内心

总之,无时无刻我们都与食物紧密地相伴,它不仅是生命中日常所必须的,更是我们情感、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内在表达。然而,幸福的味道并非只存在于物质的味觉上,它更多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我们不需要追求所谓上档次的美食,也不需要在场景和人物上过于讲究,只有真心和感恩,便能品出幸福的味道。

幸福读后感篇五

刚好接触第一本读物就是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集。当时很青涩,对于那些优美的文字只是觉得很舒心读起来。于是我早上晨读都要背诵,比背诵课文还要认真。一遇到好的片段,我会专门用手抄本给记录下来。每当拿着手抄本欣赏的时候,我都很开心,而且经常在自习课上手抄毕淑敏老师的文章。如今已经上班好多年,上学那时候的习惯已经没有了,但是看见她的散文集,依然爱不释手。

《恰到好处的幸福》当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被这个题目吸引。自从成人自己奋斗,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每日为生计奔波在家和公司之间,心很累,总觉得生活过的好辛苦。一直重复在奔波劳碌的路上来来回回,似乎已经忘了生活的美好,没有幸福的感动,日复一日匆忙工作,上班下班,奋斗工作。生活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过程。当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久违的欣喜和内心的平静,原来之前的那种感觉和喜欢深入骨髓,融入到我的生命里。

本书是一本充满温暖力量的灵魂读物,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外一床安宿,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物者无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

幸福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还是需要守住自己一方净土。不为车房这些物质条件而不停的为难自己。日日活在比较和羡慕嫉妒中,生活就会黯然失色,过分的为难自己就会痛苦,恰到好处即可。

有香气的女子。

幸福读后感篇六

我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后,明白了许多道理,也知道了人们为建设幸福中国所付出的成果。

还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幸福起来”的不寻常的历程。一代代前辈的发奋图强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顾过去,人们创造了伟大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

中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新的一代,幸福中国等待我们去建设!

我们要努力学习,还要加强思想品德,有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情操。还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与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少年儿童去创造精彩人生,让我们为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还要学会生存,不要依赖父母,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像鲁滨逊那样,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18年,我们要向他学习那种临危不惧,坚强勇敢的精神。

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明白,所有辉煌的成就,不是坐等,而是为之奋斗,拼搏。而我们,作为学子,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担,要孜孜不倦,刻苦学习。

未来,中国有我,有我们!

幸福读后感篇七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起了《跌跌撞撞的幸福》,读了还不到一半,我便热泪盈眶,里面讲了一个小女孩叫盛欣怡,她妈妈得了癌症,食道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吃饭或喝水的时候,因为那瘤子挡住了食物的通道,所以会往回吐,医生说过,要尽快动手术,切除那个瘤子。

动完手术后,才发现盛欣怡妈妈身体里的癌细胞已扩散了!她爸爸却强装的笑脸告诉她妈妈手术很成功,她却和奶奶一起躲着她妈妈哭。

盛欣怡的奶奶为了照顾她妈妈,搬来了她们家住,有一次她奶奶在卖菜的时候闪着了腰,行动变得很困难。医生说他奶奶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她妈妈严肃对她说﹕“欣怡,从今天开始,你要干所有的家务。”

每天早上6点整,闹钟准时吧盛欣怡叫醒,晚上12点多才上床睡觉,她经常困得上下眼皮都粘得紧紧的,恨不得用两根火柴把他们都撑起来。

盛欣怡的妈妈脾气也变化好大,原来她很有耐心,很少发火,可现在完全变了,她妈妈变得好挑剔,也很可怕!洗过的碗没擦干净、汤没做好、桌子没整理好、炒菜的盐放多了……总之,她妈妈对她所做的一切都挑剔个没完了。她开始怀疑,他妈妈在虐待她。

盛欣怡在学校被以前的朋友嘲笑,在家里被妈妈挑剔,她认为自己像个灰姑娘。

最后,她妈妈去世了,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的日记,才发现妈妈对她自己的爱……原来幸福一直跌跌撞撞跟在后面,不离不弃。

我知道我比故事中的的主人公幸运的多,每一件事情几乎都是妈妈帮我完成的,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许多同学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懂事一点呢?在家里,你们妈妈每天伺候你们,你们却每天和她顶嘴,还嫌她罗嗦,这应不应该﹖她养育了你们,因为有她,才有现在的你们,你们付出了什么!如果有一天,你们妈妈要出去一年才回来,你们能做些什么?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不要再让妈妈操心了!

幸福读后感篇八

电影《伟大的幸福》真的令人难忘。整个故事围绕着费利西蒂如何从一个梦想跳舞的女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舞者,传播梦想和坚持的力量。

费利西蒂从小就住在孤儿院,一直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芭蕾舞演员。为了追求她的梦想,她和发明家的小伙伴维克多实施了一个逃跑计划。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来到了巴黎这个大都市,幸运地得到了“导师”奥黛特和梅拉特的帮助。费利西蒂开始一点一点地接受正规训练。然而,她的上学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由于身体虚弱和缺乏正规训练,她需要比别人加倍努力。饱受质疑,面临淘汰的考验;在被她失去的朋友击中并送回孤儿院后,她没有放弃,勇敢地努力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明星。

俗话说:困难是源泉;如果你很弱,它就很强。面对困难的问题,最好的方法不是从困难中退缩,而是去面对它们。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是费利西蒂从小的梦想。不管情况有多困难或者看起来有多遥远,费利西蒂从未放弃。为了练习芭蕾轻盈的舞步,费利西蒂需要跳起来,触摸挂在树枝上的铃铛,但是当她跌倒时,她不能在水坑里溅起水花。我看到费利西蒂勇敢地跳,溅起水花,失败了。向上跳,向下跳,向上爬,再跳。。。反复地,最后能像羽毛一样落入水坑而不溅起任何水。她对跳舞只有热情。除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她一无所有。

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起当我开始跳舞的时候,我日复一日地练习基本技能,踢前腿、后腰、后腿、压胯、劈叉。。。为了练习好每一个动作,我经常练习几个小时,浑身又累又痛,我也想过放弃。幸运的是,我终于坚持下来了。经过几年的学习,我的身体不仅变得轻盈柔软,而且变得自信强壮。去年,我们的舞蹈队还参加了浙江儿童春节联欢晚会,这是对我努力的最好回报。所有流过的汗水和泪水在那一刻都是值得的。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非常贫穷,需要帮助,谦逊,但不是没有梦想。只要你梦想一天,只要你梦想一天,你就能改变你的处境。”让我们像费利西蒂一样实现我们的梦想,勇敢地追逐它们。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之花就会在汗水中绽放。

幸福读后感篇九

20xx,是我最难忘的一年,父母离异,妈妈狠心离去,爸爸也不管我,年幼的我只能跟随奶奶生活,家庭毫无收入,爷爷也要常年吃药,奶奶在支撑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把我送人。在新的家庭里,虽然吃好穿暖,但我常常从梦中哭醒,于是一天我偷偷跑了回来,一进那熟悉的小院,我撕心裂肺地哭嚷起来:“奶奶,就是吃不好、穿不暖我也要跟着你!”看着蓬头垢面的我,奶奶顿时泪流满面。一把把我搂进了怀里。上学要交学费,吃药要交药费,买菜要付菜钱,从那以后,奶奶肩负双任,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时不时东拼西凑解决面临的经济难题,半夜醒来,我常常看到她眉头紧锁,老泪纵横,我虽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面对我,奶奶总是一张熟悉慈祥的笑脸,可那背后隐藏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呀!

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在学校,我受到老师的处处关心,一天,她兴奋地拉着我和蔼地说:“冰洁,国家有新政策了,你们贫困生可以享受国家补助了!”“是吗!”我疑惑地望着老师,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肯定的说:“这是真的,下午让你奶奶来填表!”一上午,我觉得全身的细胞都浸泡在蜜罐里一样,通透的甜!一放学,我揣着满心的喜悦撒腿往家跑。“奶奶,奶奶,学校有补助了!”我连蹦带叫。“傻丫头,哪有这样的好事。”奶奶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是真的,老师叫您下午去填表格呢!”听了这样的话,奶奶激动地说:“好,好,原来免去学费,现在又有补助,好事成双,国家政策好,好呀!我们冰洁终于能轻松读书了。”

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奶奶的笑容比以前增多不少,村里新建了一个门球场,我发现每次经过奶奶总不忘多瞟几眼,又摇摇头匆匆离开。奶奶的心事只有我知道,她多么想加入成为“飒爽英姿”的一员呀。在我的大力支持下,奶奶终于放下包袱,加入了老年门球队,还获得了许多荣誉呢,看着奶奶越来越灵活的身手,我真为她高兴。

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好幸福,手捧《建设幸福中国》,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惠民政策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千家万户,看到了许许多多像我一样贫困的家庭受到了党的恩泽,饮水思源,是祖国妈妈给予了我现在的幸福生活,这真是:免费教育受补助,幸福轻轻来敲门,泪水盈盈寸草心,天天向上报党恩!

幸福读后感篇十

上次看这本书应该是高中吧,忘记当时是以怎样的心情读完的,但我记得白岩松对我的影响很大。看完后当时我就想在大学时读新闻传播专业,但实际上当时的我对此了解得并不多。大一分专业时没有传播学可选,选了师范。

大学虽然偶尔关注白岩松的动态,但却没再把书看一遍。再读第二次已经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了。这一次,我认真也不是很认真地看完了,之后对于我已经很了解的部分是浏览。这一次,在看关于汶川地震的章节时眼眶湿润了,其他章节情绪起伏并不是很大。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想有这点时间把书再看一遍,不如去读点名著。这个思绪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我喜欢白岩松啊,再看一遍也无妨。毕竟最近也在看《对白》的综艺节目,看《新闻周刊》等,他的言论会提醒我保持清醒独立与理性。

回看这本书,感慨的是在那段我还不懂事的时间里,老白经历了很多,那段时光于他而言很精彩,他一一记录下来。我很好奇,因为我一直好奇在某个时间点大家都在做些什么?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干些什么?所以我更好奇我喜欢的老白那段时间里经历了什么?他有哪些感悟,我向他又走进了一步。等忙完了这段考试周的准备,要把《白说》翻看。很期待他会在书中说哪些我还不知道的故事,肯定很多。

老白演讲摘抄:

人到中年,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人终究会走向越来越孤单的岁月。当你拥有一种阅读的习惯时,你永远不会孤单。当我最孤寂、一个人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书,如同邀请一位朋友。你可以跟它对话,可以反对他的意见,你可以突然跟他找到共鸣,你也可以把它放下拿起另外一本书,让它插进你们的对话。你永远不会真正的孤单。因此,阅读从来不是一个功利的事业,应该是一种生命方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