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日志研修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2023年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日志研修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ID:4384908

时间:2023-10-08 18:41:25

上传者:灵魂曲 2023年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 初中语文教师研修日志研修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篇一

中学语文培训研修日志(一)

人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继续教育”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心得:

一、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培训”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学习后无不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实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让我增强了投身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学习探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崭新的认识,学海无涯,教学相长,我要把自己所学的新的理念、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之中,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用科学的方法引导自己的学生。在国培教师的指引下,在众多同行们的帮助下,我相信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会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进步。

三、我觉得教师应树立新观念。新课程已经走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要求,那就要迅速转型,由“知识仓库型”升级为“创新型”教师,以创新教育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视角敏锐,跟上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总之,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只靠过去的经验,不能做个教书的匠人,而应做个育人的艺术家。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学到老,活到老。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好好钻研教学业务,让自己理论水平更高、实践能力更强,发展进步更快。我会不断研究,反思,改进,悉心向同仁们学习,把语文教学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思索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我也相信在倾听、反思、实践中,我的教学之路会愈趋成熟,相信会做得更好。

中学语文培训研修日志(二)

现代继续教育资源以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我积极利用这个机会,刻苦学习“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把继续教育研修作为提升自身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学习方式。

1、计划周详,学时充分。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有实效。我根据区、学校制定的学习计划,几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内容,把学习、作业、交流、讨论互相穿插,保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将近一个月里我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完成了多项选修课程的学习,在网上向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师学习,在学习中,我还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够根据网上提供的一些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每次学习之后,积极独立高质量地完成了网上作业,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2、灵活机动,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继续教育学习课程里有丰富的知识讲解,我每次看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我刻苦钻研以求更大程度的吸收这些知识,结合教材所需,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现实化,让自己不断进步,争取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3、积极参与,互帮互学。

继续教育学习也是一个互动平台,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继续学习中分有班级,在论坛中我们可以互相研讨,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经常同教师们交流,运用所学经验积极向老师们征求意见,积极修正,取长补短。这个方法可以促进广大教师共同提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极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继续教育研修,我的教学素养得到极大提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培训研修日志(三)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来说,迫切需要解决八个问题。这八种倾向,严重地腐蚀语文教学的价值内涵。问题是这几种倾向,还比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倾向,是新课标的体现。这八种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发展。它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八种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一、“泛语文”批判: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例如,有一个老师上《智取生辰纲》,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并列出原因8种之多:部下无能说、权力受制说、对手强大说、天意弄人说、作者安排说、内部矛盾说、自掘坟墓说、社会决定说。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不是学课文,而是学课文里所描写的、所涉及到的生活内容、人文内容。

又如,学《跨越百年的美丽》而大谈居里夫人美在何处。

学语文,变成了学课文中所写到的人文内容。语文被淹没掉了。语文被边沿化,被模糊化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语文课上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物理课、历史课、地理课、经济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

“泛语文”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性内涵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

二、“反文本”批判:正确处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

文本碎片化是对文本的完整性、整体性的瓦解。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认为《背影》的父亲爬铁轨是“违背交通规则”的“解读”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文本的抒情性被否定了。基本情感倾向不承认了。

文本的无限漫延使得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一旦被打破,文本就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意义链”上的一节,例如,老师问“四婶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应该怎么办?”学生答:“一把火烧了鲁四老爷家。”老师大加赞赏:“好,有反抗精神。”

对文本的刻意反叛也是毫无意义的。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我偏说“父亲有些婆婆妈妈,这样对孩子关怀备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超视域对接”是“泛立场”、无中心、无止境、无可无不可的,因而也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本的客观性和前提性,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阅读,不需要阅读教学了。因此,反文本,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教学。

既要多元解读,又要多元有界。

既要坚持解释学立场,又要避免过度诠释。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篇二

短期的远程教育研修学习结束了,我依然沉湎于远程研修学习的氛围中,依然陶醉于学习的快中。在二个多月的学习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学习流程和要求,全程参与了本门课程全部专题内容的学习;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作业、对其他学员作业点评及互动评论。通过学习研修,开阔了教学眼界,拓宽了教学视野,增长了教学知识,交流了教学经验,提升了教学技巧和能力。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和扎实推进,打下了较好基础。为网络教研实践奠定基础,现将远程研修的主要学习及感受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通过远程培训研修,更新了教育观念,丰富了教学经验。

在这次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专家的视频录像,通过学习,自己在师德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十几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梦想,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这次培训使我融入网络、进入现代化,静静地聆听讲座,静静地写研修日记,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重要性。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作中,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我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完美。

比如课堂上有些学生经常说一些和学习内容无关的话,或者玩手机,或者干脆睡觉。你轻声细语地劝说,他们毫不理会,你大声训斥,他们就和你对抗,所谓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没有丝毫效果,我无计可施,仿佛走进了死胡同,真想放弃,听之任之,我甚至对教学工作感到极度的绝望。学习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试》讲座后,我发现这不能全怪罪于学生,因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只能用智慧去引导、去终止他们的多动行为,去吸引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比如信号暗示、使用幽默、创设情境、有意忽视、转移注意、移除媒介等等。这样才能转变这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多动的问题行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付出爱心、诚心,终有一天会感动学生,只要真心付出,就会获得回报。

再如,我以前教学文言文,基本上是向学生讲解字词、翻译,学生只管记笔记,课堂气氛沉闷,没有一丝激情。看了李芳老师的《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实录后,启发很大。对文言文教学有了很大信心。李芳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既实又活: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课堂气氛愉快和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等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我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总之,在此次远程培训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感受到名师专家就在身边,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我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又充分感受到远程教育的魅力。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篇三

一、规范教学常规

1.备课。统一两套教案,阅读课(即新授课)一套,至少 45个课时。综合备课一套,包括作文指导课7课时,作文讲评课7课时、单元复习课6课时、试卷讲评课7课时,综合备课大约27课时。

2.作业设置与批改。至少有三种作业,即综合作业、大作文、小作文。综合作业以《基础训练》为主,课内部分必做,课外部分选做,综合作业一课一改,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大作文全学期7个,每次作文,教师精批细改一半,其余互改或自改,但不能流于形式。小作文每周1个,全期不少于16个,每次只批“阅”和日期。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不要求教师批改,但可定期收上来抽查。

3.单元检测与考评。每单元应有一次复习和考试,考试后应有一次试卷讲评。

二、把握教学进度

1.秋季教学进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4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繁星》《春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2、3、5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期中考试后完成教学内容和名著导读的剩余部分。

九年级一轮课本复习:新课完成至4月底或5月上旬。二轮专题复习:至6月10前结束。各校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2.春季教学进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4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童年》。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前要完成1、2、3、5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名人传》。期中考试后完成教学内容和名著导读的剩余部分。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完成1、2、3、6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水浒》。期中考试后完成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和(下册)5、6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

三、落实“名著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并推荐了2部诗歌散文作品,8部长篇文学名著;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也在6个学期的教材中安排了“名著导读”。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阅读水平,并结合教学实际,我们计划将这些名著阅读分散到七、八年级4个寒暑假。建议下学期的“名著导读”篇目安排到前面的寒暑假来阅读。具体安排如下:

七年级“国庆”长假和平时星期天:《繁星》《春水》(七上)

七年级寒假:《童年》(七下)

七年级暑假:《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上)

八年级寒假:《名人传》(八下)、《西游记》(课文没有)

八年级暑假:《水浒》(九上)、《格列佛游记》(九下)、《鲁滨逊漂流记》(课文没有)

以上十大名著将在期末考试命题中考查,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

七年级下册:《童年》

八年级上册:《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册:《名人传》、《西游记》

九年级上册:《水浒》、《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秋季拟举行“名著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四、用好教辅资料

1.用好《学习手册》。建议《学习手册》在预习、作业、复习时使用,课堂中不要用,更不要根据《学习手册》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

2.用好《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作为综合作业使用,要求前面已说明,不再赘述。

3.用好《导学检测》。《导学检测》是每单元测试的试卷,也是期末复习的重要依据。

4.用好《一轮复习学案》。《一轮复习学案》是九年级一轮复习的重要参考,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面的练习,教师要认真批阅。

5.用好《考试说明与检测》。省教研室编写的《考试说明与检测》是九年级二轮复习的重要参考,上面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不折不扣、认真地完成,教师要认真检查、督促。

五、促进教师成长

1.坚持终身学习。学习不应只是一句口号,一个概念,而应成为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成为工作的一种需要和一种动力,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一是博览群书。语文教师要多一点书卷气,少些世俗气息,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文学名著,经常给学生读一些时文美文,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二是向名师、名校学习。于漪老师的人文教育,钱梦龙的“三主原则”教育,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余映潮的“板块教学”、“设置主话题”教学法,李镇西的“民主教育”,“杜郎口”教学模式,“洋思”教学经验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向名师学习,不是要老师们都立即成为名师,而是通过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经验、模式,从中找到可借鉴的规律和方法,并受到启发和教益,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立足校本教研。一是保证活动时间。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不得他用。二是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程序大致包括“布置课题——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个案——课后反思”几个步骤。“布置课题”要提前一周。“个人初备”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制订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课堂提问(或话题)和作业,提出疑难问题和困惑。“集体研讨”要确定中心发言人,要求人人参与,力求人人发言,经过研讨交流,初步达成共识。“形成个案”要求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成果,独立撰写有个性的教案,提倡教师创新和自由发挥。“课后反思”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反思。三是创新“三课”活动。每次“三课”活动都要确定一个主题,着力解决一个问题,减少泛泛的、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的“三课”活动。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鼓励教师多听课,但至少不低于15节,每听必评。教师人人参与评课,评课不要人云亦云,要中肯到位,多实施激励性评价,但要切中要害,善意指出不足,切实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四是实行“推门听课”。教师平时的课堂要“对外开放”,不得封闭,不得将听课老师拒之门外。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篇四

3.注重岗位练兵。一是提高基本素质,着重训练“三字一话”基本功。二是提高备课能力,主要是钻研教材、整合资源、设计教学的能力。三是提高表达能力,主要是课堂语言组合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经常写下水文、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四是提高命题能力,教师要研究课标和中考试题,准确把握考试改革方向,学会分析、筛选、整合信息资料,能命制高质量的试题。

4.利用网络资源。一是利用网络学习,经常查找、下载教学资料,经常登录名师博客,观摩名师课堂实录和讲座。二是利用网络备课,发挥学校电子备课室和农远教设备的作用,拓宽备课的渠道。三是学会制作课件,提倡教师经常上多媒体课,至少保证每学期上一节多媒体课。四是建立个人邮箱和博客,欢迎老师与教研员对话、交流,对我县初中教育教学献计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5.培养骨干教师。

六、深化教学改革

1.抓好课前演讲。提倡教师每节课前组织学生进行5分钟的演讲,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扩大阅读视野,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综合素质。

2.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教学经验,继续完善“初中语文三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各校语文组要借鉴实质,结合本校实际,形成本土化教学经验,并培养课改骨干教师,打造课改示范课。

3.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经验,不唯其模式,不排斥我们学习吸收众多名师名家的教学经验。继续深化“板块式教学”,创造经典课例。

4.凸显语文本色。余映潮先生提出课堂教学的高层次追求:“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洪镇涛先生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学习语言”,两位大师的经验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提醒。语文本色的东西要继承和发扬,语文课要将“朗读”进行到底,朗读要贯穿阅读课的始终。“积累”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要牢牢把住。“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字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是关键。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语文”有人解释为“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管怎么说“语文”姓“语”,离开了学习“语言”就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地理课、自然课。

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日志

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具体有课例、执教教师反思、专家座谈)、组织讨论、做专题作业、发表评论、编写班级简报、在线研讨、课堂实践等形式学习理论、研讨问题、分享经验、收获知识。两个月来,我学员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学习,按时完成网上作业,发表评论,交流心得。总的说来,本次学习,我班学员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探究气氛浓厚,收效显著。及时、独立完成专题后的作业,写出质量较高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章。 对每个专题的内容我都集中学习4小时。其中案例加问题2小时,讲座加讨论2小时。学习过程中,我认真探究课程设计的主旨,并在案例的引领下,切入实际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在我县实施了几年多,语文综合性学习始终是我们的语文教师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打开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通道,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我们困惑问题:教师该怎样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角色?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该如何处理“语文性”与“综合性”的关系?如何体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性,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过程?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的途径、形式有哪些?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个专题研修中,我们通过观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例,听了两位执教的老师反思和就如何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出的建议,及怎么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建议;听了专家教授在专家座谈中对两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评价,并讨论解决了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家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在“古诗文教学”这个专题中,观看了《岳阳楼记》和《狼》、《春望》、《钱塘湖春行》和《相见欢》古诗词教学案例,对课后思考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并从专题入手,分析、解决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矛盾和存在的核心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同时切入初中古诗文教学,对古诗文课堂教学的见解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观照思路,还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份量更重,实际运用更加广泛,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因而也更加为语文教学乃至社会各界所重视。在“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这一专题中,我们对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因文悟道,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附及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的问题;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正确处理紧扣文本与适度拓展的关系,附及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等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这次培训让我们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去粗取精,把原来做好的地方保持下来,把做不够的地方加以改进。努力做到多为学生想一想,提高学习效率。 在整个学习中,我们观看了刘梁华教授的视频讲座之后,深深感受到“爱”的重要性。听了讲座,我们对师爱以及教师的定位都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首先,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真爱,让我感动,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惊异。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例,从教师对学生的真爱、喜爱到给予学生的母爱、博爱。教师在造就了一个孩子的同时,有时也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完美幸福。

我们真切体会到:

1、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具有崇高的敬业爱岗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向困难挑战,对事业的追求执着不渝,经得起挫折的磨难和成功的考验。

2、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要转变观念,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篇五

语文课上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物理课、历史课、地理课、经济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

“泛语文”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性内涵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

二、“反文本”批判:正确处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

文本碎片化是对文本的完整性、整体性的瓦解。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认为《背影》的父亲爬铁轨是“违背交通规则”的“解读”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文本的抒情性被否定了。基本情感倾向不承认了。

文本的无限漫延使得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一旦被打破,文本就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意义链”上的一节,例如,老师问“四婶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应该怎么办?”学生答:“一把火烧了鲁四老爷家。”老师大加赞赏:“好,有反抗精神。”

对文本的刻意反叛也是毫无意义的。你说《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我偏说“父亲有些婆婆妈妈,这样对孩子关怀备至,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超视域对接”是“泛立场”、无中心、无止境、无可无不可的,因而也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

“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本的客观性和前提性,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阅读,不需要阅读教学了。因此,反文本,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教学。

既要多元解读,又要多元有界。

既要坚持解释学立场,又要避免过度诠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