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ID:4399863

时间:2023-10-08 21:58:07

上传者:笔砚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篇一

1.熟悉诗歌结构,学习仿编诗歌。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1.分别画有白云,小鸟,蝴蝶,小鱼,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

2.以蓝天,小河,树林,花园的大背景图一幅

一、游戏《找家》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副漂亮的画,小朋友想看看吗?你在这幅图看到了什么?用好听的词说,引发幼儿说出蓝蓝的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等。

二、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师:哦,这幅画真美啊!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红红的花儿,快乐的幼儿园!

(2)其实这些美丽的地方还都是一个个的家呢,那么他们会是谁的家呢?

a.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想认识他们吗?)

b.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依次出示白云、小鱼、小鸟、蝴蝶、小草、小朋友的贴图)

三、学习并且有感情的朗诵整首诗歌。

师:“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是一首很好听的诗,小朋友一起听一听吧。”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整首诗歌,让幼儿有个初步的概念。

(2)、让幼儿接龙式的学习,老师说前面的`,幼儿说后面的,强化记忆。

(3)、老师和幼儿一起用完整的好听的声音朗诵诗歌,再一次让孩子体会朗诵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

四、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3.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提升组合。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图,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让幼儿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要求:用好听的次说说),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接着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家,在幼儿帮动物找到家后,我说:“刚才我们说的连起来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呢。小朋友一起听听吧!”再完整的引导幼儿朗读,教师幼儿上下接句读等让幼儿很快掌握了整首诗歌。在仿编诗歌这一环节,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绿绿的草地是是小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阳的家,铅笔盒是铅笔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并没有这么完整,自己还不会总结诗句,孩子还不习惯句式的转变,还需老师的提醒。总之,这堂课教学效果不错,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篇二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认读汉字“游、跳、爬、钻”,并通过身体动作感知动物出洞姿态。

2.鼓励幼儿尝试仿编动物出洞姿态的句子。

3.能在集体中用身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出洞的样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图片及头饰:雷公公、太阳、青蛙、水蛇、小熊、蚯蚓。

2.雷声的录音,汉字卡。

1.复习诗歌《春天》,引出“春雷”。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诗歌《春天》好吗?小朋友听到诗歌里都有什么声音呢?”

(2)教师:“下面请小朋友再听一段录音(老师放打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3)教师:“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来了,我们平时听到雷声会怎样啊?你们猜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儿歌《雷公公敲门》。

2.学习儿歌《雷公公敲门》

(1)教师:“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在干什么?它是怎么敲门的呢?它说了什么?”

(2)教师:“听到雷公公的话,哪些小动物出洞了?(青蛙听见是怎样出洞的?水蛇听见是怎么出洞的?小熊听见是怎样出洞的?蚯蚓听见是怎样出洞的?)春天的太阳是怎样的?晒得大地怎么样?”请幼儿用动作表演动物出洞的姿态,幼儿边学边随老师念儿歌。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排成一列。

(4)教师:“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

(5)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6)教师:“儿歌里为什么说天上跑着雷公公?雷公公为什么要叫醒这些小动物呢?”

3.初步感知动词“跳”、“游”、“钻”、“爬”。

(1)教师在青蛙的旁边出示汉字卡片“跳”,并提示幼儿这个字表示青蛙出洞的动作。教师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引导幼儿看青蛙图片的“跳”字,念句子“青蛙听见跳出洞”并做相应的动作。

(2)采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幼儿学习感知其他三个动词:“游”、“钻”、“爬”。

4.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动词,了解汉字组成的基本规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游”、“爬”和“钻”。(方法基本同上,使幼儿知道,“游”是在水里游,因此有三点水旁;“爬”要用手或爪子,因此有爪字旁等。)

5.猜字游戏。

6.猜字游戏《捉迷藏》

教师带领幼儿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猜动物和猜汉字游戏。

(1)、教师先请幼儿闭上眼睛,然后拿走藏起来,再请幼儿睁开眼睛。

教师藏起一张小熊卡片:捉迷藏,捉迷藏,哪个动物藏起来?幼儿:我来猜,我来猜,小熊藏起来。教师:对、对、对,小熊藏起来。(教师拿起图片放回原处)

结束部分:儿歌表演《雷公公敲门》。

(2)、师扮演雷公公,小朋友们扮演雷公公的孩子们,你们愿意吗?

师: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们来我家做客,我给大家都带来了一件礼物(头饰)(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动物头饰)为了感谢我,你们呀都要把它带上,然后我们一起去雷公公家。但是我们怎么去雷公公家呢?我为你们准备了小火车,但雷公公说了一节车厢里要坐着相同的小伙伴。(拿到青蛙头饰的小朋友,站成一排,边做动作边走。)(水蛇、小熊、蚯蚓头饰同下)

《雷公公敲门》这首儿歌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天性,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很感兴趣。我提供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欣赏画面的时候感受儿歌的意境。为了了解幼儿是否能理解儿歌的内容、掌握其中的汉字规律,我特别把“跳、游、爬、钻”几个汉字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这样幼儿在后面的游戏环节时就很好地表现出不同动物的动作特征。整个活动气氛活跃,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及词汇。

学习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员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运动项目的图卡及其名称词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先带着幼儿一起阅读“运动会”,提问:

1.小朋友,左边的图里面,出现了那些动物?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进行团体讨论,提问:

1.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说说看参加运动会的经验。

(三)教师进行活动总结,提问:

1.小朋友,其实不管参加任何比赛或游戏,最重要的是玩得开心,还可以得到以前没有的经验,输赢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2.我们赢得比赛,不要觉得骄傲,因为赢了并不代表我们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人,我们只要觉得高兴就好了,如果输了,也不要生气拉长脸!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进步的。

(四)进行词语教学:赛跑、跳高、跳远、掷铅球、游泳。

1.教师展示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看这些运动的名称。

2.把运动项目磁卡拿出来,放在相应的图卡下方,让幼儿能够认识正确的字词。

3.把词卡贴在教室的某面墙上,请幼儿依序在教室的另一端抽取图卡,当抽取到词卡时,请幼儿一边表演该运动项目的动作,一边把图卡拿到正确的词卡下方。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篇四

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

3、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1、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采用挂图的方式让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大班语言别说我小教案篇五

1、了解《咔嚓》书里的主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掌握前阅读能力。

2、学习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能用指读方式手眼协调的进行阅读。

3、喜欢阅读图画书,乐意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活动。

1、图画书ppt。

2、《咔嚓》图画书人手一本。

3、主要人物图卡一套、大剪刀学具一把、白纸与各种防编图卡四套。

1、出示大剪刀,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大剪刀你会想到什么?剪刀剪东西的声音是怎样的?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2、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提问:这本书里有谁?讲了什么事情?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并培养正确的阅读姿势。

3、师幼共同阅读,掌握正确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分段提问:你最喜欢哪一页?为什么?

指导要点:分段阅读加深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的重要内容,感受重复有节奏的语言特点。

4、集体再次阅读,引导幼儿完整掌握图画书内容。

指导要点:学习完整感知图画书中的画面与书面语言信息。

5、幼儿分组,仿编图画书。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图画书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1、将幼儿制作的小图书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大胆仿编,激发幼儿的讲述欲望。

2、在语言区提供图片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图片根据一定的句式大胆仿编,自主尝试制作图画书,分享与同伴合作创编图书的乐趣。

在本次早期分享阅读活动《咔嚓》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的魅力,以动态夸张的咔嚓太太剪绳子为主线,呈现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各种绳子及主人间发生的碰撞,诱发幼儿猜想各种绳子用途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幼儿自主阅读、师生共同阅读,归纳阅读内容等环节,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完整、自然有意义的阅读学习环境,不仅丰富幼儿口语经验,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特性与其独特的语言节奏风格,而且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养成用口头语言经验与独立思考书面阅读内容的习惯,帮助幼儿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本次活动即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的合作学习能力。又建立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幼儿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幼儿在阅读同一个内容时自由选择喜欢的画面与同伴交流,以自己的经验来解读画面,显现幼儿理解图意的天赋和喜爱图书的天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