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 疫情期间物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 疫情期间物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ID:4429817

时间:2023-10-09 05:06:42

上传者:飞雪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 疫情期间物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篇一

疫情来袭,全民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出门!宅在家里的人开始变得焦虑和无味。然而,你所谓无聊的“家”,却是他们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

xxx,邻水宏帆三期的一名普通客服员工,和大家一样,盼望着春节假期的到来。然而,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深知此时此刻更好的为业主提供服务让业主能够放心在家才是首要任务。于是她义无反顾的“战斗”在了防疫第一线,为业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期间,项目部份员工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无法正常复工,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她二话没说放弃所有的休假,每日坚守在岗位。她积极投身于工作中,从宣传抗疫知识、门岗指引、登记、劝阻外来人员、快递等禁入小区,严格执行封闭管理的指令,帮助业主提重物、帮助不能出门的业主采购物资并送上门等等,特殊时期仍然上门解决业主问题,让业主感到温暖。小小身影在工作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就连自己的同事也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并且不求回报,她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丝松懈,为小区的业主保驾护航,她深知:“前方是责任,身后是安宁,业主和她的家人一样,需要全心的去守护”。

她下班回家后对关心自己的家里人回答总是:“我们很安全,公司每天都要给我们测体温发口罩,还发放了酒精等其他的防护物资,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得守护好小区的安全!”朴实的话投射出的是宏帆物业人的优秀企业文化。

疫情期间,正因为有了一个个像xxx这样普通又平凡的一线员工的细心守护,我们的业主才可以安心宅在家中,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却又最有爱心责任的人!在疫情中傲立潮头敢于拼搏,热情服务和尽心尽责。他们就是平凡的宏帆物业人,他们不是英雄,只是知道此时此刻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们!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篇二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优秀个人材料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优秀个人材料庚子鼠年春节,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祖国大疆南北。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xx 卫生院的职工们坚守岗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事迹。

身先士卒,全力以赴甘奉献 xx 是 xx 卫生院的院长,自 1 月 19 日 xx 卫生院传染病防控小组成立,xx 任小组组长以来,她不仅每天要根据上级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还要来回穿梭于门急诊、预检分诊点、乡镇府、xx 高速卡点等处做好武汉返象人员的调查工作,同时挤出时间组织开展各层面的防控培训,几天下来,光培训主讲就 4 场。她很少有坐下来喝口水的时候,每天忙得连吃药都顾不上。即使是坐下来,也是直接到会议室,参与每日会商、梳理文档、统筹安排人员应对突发情况。

身为医院领导,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xx 院长自从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就开始了昼夜不分的日子,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到家还要继续接听很多工作相关的电话,常常通电话聊工作到凌晨,接下去就是整夜无眠,但是她从不抱怨,还总提醒职工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

她是院长,同时她也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自从接到防控应急通知后,她忙得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放假在家,本有婆婆照顾一日三餐,但是婆婆不小心腿摔骨折打上石膏,她的先生也是一线医务工作者,夫妻俩没日没夜的投入工作,孩子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懂事乖巧的女儿特别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每日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吃的也是自己简单解决,她总对妈妈说:“妈妈,你不用担心我,我可以的!您要注意身体!” 以院为家,时刻关怀暖人心 xx 是 xx 卫生院的副院长,他响应号召积极投身防控新型肺炎一线工作,毫不顾及自身安危。1 月 23 日上午,xx对 xx 镇第一个武汉返象人员进行家庭面对面随访,发放体温计和口罩,问询基本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告知返象人员在家隔离 2 周,每日早晚检测体温 1 次,多开窗通风,勤洗手;1 月 25 日(大年初一)晚上 7 点,他接到 xx 镇干部电话,有村民出现对返象人员恐慌心理,还没有吃饭的他二话不说,立即和镇干部一起去村里进行安抚村民工作,经过他的心理疏导,村民表示理解并可以配合工作;1 月 26 日凌晨 1 点,他接到另有武汉返象人员回村的消息,不顾夜深天寒地冻,积极配合上级指示,立即送返象人员去隔离点安置,等把人员安置好回到医院已是凌晨 3 点,他以院为家,以车为床,在车里打一会儿盹,早上 6 点他又接到电话告知武汉返象人员观察对象的家属,是一个 19 个月的宝宝,出现流涕咳嗽,他马上去返象人员家里对宝宝进行体征检查,测量体温和体格检查,都无大碍后给予儿童感冒药液口服,回到医院又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每日他要及时上报局里物资储备表和观察对象每日健康监测表报表。

“我是医务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所有休息全部取消,24 小时随叫随到!让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优秀个人材料有这么一位卫生院院长,以敏锐的防守意识和超前的统筹谋略日夜驻守在抗击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一线,彰显了人大代表的社会担当,践行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发扬医务工作者在危急面前的坚强使命。他就是景芝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李峡。

一、超前反应,提前谋划,采取措施。

亲自担任工作专班组长,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安排。因为李峡对疫情把握的敏锐嗅觉,医院在接到上级抗疫任务后,从人员组织安排到物资调动分配,再到现场应急全方位秩序井然。

二、敢做逆行者,铸就钢铁长城 大年三十和初一,李峡主动放弃节日休假,坚守岗位一线,亲自督导发热门诊和公共卫生值班人员开展工作。带领一线值班的医务人员,在全市乡镇卫生院率先设立预检分诊岗,对就诊患者就行体温检测和外地居住旅游及外来人员接触史进行问询。对村级卫生室进行了统一调度,发动乡村医生主动与村两委沟通,统计外来人员。特别针对武汉等疫区外来人员,采取宣传教育与蹲点劝阻等多种形式,确保外来人员的流动限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聚集,减少疫情的传播。年初二早上,李峡亲自通知每个班子,要求全体职工放弃节日休假,全员参与抗疫工作。等职工陆续上班的时候,发现李峡早已站在医院门口,迎接大家的到来。不论医院安排到交通岗位执勤,还是对采取隔离措施的场所值班,李峡都亲自到一线现场指挥调度,为职工谋划策略,鼓动干劲。

三、提高工作质量,强化工作效率 李峡对各个岗位的工作都事无俱细,亲自安排,亲自督导。为避免交叉感染,便于管理,亲自对医院的防控布局进行设计。除必要通道外,医院其余通道全部采取封闭及管控,对家属院采取了出入限制及专人值守。对预检分诊进行分区管理,重新优化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的布局。对院感管理进行督导和调度,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对各岗位的工作,李峡亲自调度安排,确保高层次高水平的完成。对安排的工作,李峡必亲自过问进度,确保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四、加强疫情宣传,占据舆论高地 疫情发生后,社会上的各自自媒体舆论不一,部分不法分子也随风而动,哄抬物价,散布谣言。李峡主动担当作为,亲自并倡议医务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占据舆论高地。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群众最容易接受的各种自媒体软件宣传和发布各种意见与建议,发布群众居家自行消毒和防疫的专业知识。对医务人员和各村卫生室也采取了明确要求,做谣言的终结者,做疫情的守护者,做政策的宣讲者。

五、强化防护设施,关心爱护职工 医务人员的防护也成为李峡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峡明确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大贡献。李峡积极联系供货企业,筹备防护物资,最大限度保证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需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李峡采取多种形式和场次的医院感染及防护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候晚上李峡都不放心一线值守的员工,亲自驱车奔赴交通检测岗等场所,慰问和鼓励一线工作人员,为一线职工的坚守带来了寒冬里的温暖。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阻击战“疫”中,李峡以敏锐的意识、精心的谋划、高度的责任、感人的作为、无私的奉献,树立起了一个人大代表与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优秀个人材料 17年前“sars”爆发时,他作为一名普通医务人员,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疫情防控一线;17 年后的今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时,他又第一时间投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就是广安市广安区花桥中心卫生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具体总负责人,医院副院长徐永林。

“妈,原谅儿子的不孝,防疫战线更需要我们,疫情不退,我们不回家。祝您生日快乐!”2020 年元宵节晚上,他一边吃着晚饭,一边给母亲打着电话,双眼满含泪水。半个月未回家了,今天是他母亲七十岁生日,本该陪在母亲身边,为母亲送上生日祝福,可他没有时间,只有通过电话向在广安的母亲送去生日祝福,同时嘱托儿子多陪陪爷爷、奶奶,在家尽量不要外出,因为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也在疫情防控一线,正在为从湖北、武汉等高危疫区归来居家隔离的人员入户测量体温、检测身体状况。

2020 年 1 月 19 日,接到区卫生健康局防控命令,徐永林同志立即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培训、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和相关防控知识讲座并亲自授课。着力规划布置医院出入“双通道”、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发热病员留观室;安排落实医院预检分诊三级筛查工作。大年三十,别人都在忙着与家人团聚,而他们却在多方联系应急、救急用品。

1 月 25 日,农历大年初一下午,接上级指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形势严峻,国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休假、立即返岗。为更大限度的减少“输入性感染者”,徐永林同志立即组织医院党员同志和部分干部、职工开始了对进入花桥场镇人员的摸排、监测、管控工作。花桥镇地处广安、蓬安、渠县、营山三市四县交界处,人口多、进出场镇人流量大,境内有 g85 高速出口和国道 g318 线经过,需在三处路口疫情检测点,对几千辆车消毒、上万人体温检测,工作量可想而知。在 g85 高速出口、国道 g318 线消河、蒲莲疫情检测站,随时都有徐永林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为进出车辆进行消毒的身影。对体温升高的或其他有呼吸道症状的,安排救护车接送到医院发热门诊处理。个别医务人员有畏难情绪、恐惧心理,他都用专业知识一一给他们解释,消除年轻同志的恐惧心情,甚至多次亲自陪同。

大年初二,徐永林同志又带领乡村医生对外出返乡居家隔离人员,尤其是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上门入户测量体温。

之后三天,徐永林同志陪着村医跑遍了花桥镇 29 个自然村、社区,全面掌控了辖区内外出务工者的身体状况,确保花桥片区无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确诊病例。

花桥辖区现有户籍人口近八万,每天头痛、脑热的人员本来就多,疫情时期,乡村医生对疫情防控知识不是特别了解,老百姓对此又十分害怕。群众只要听说某地有发热、咳嗽人员,或外出返乡的,均向他请示、汇报,他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半月来,他难得吃一碗热乎饭,睡一个安慰觉,甚至凌晨一两点钟都还在安排、协调急救车辆转运、接送发热人员。身心疲惫让他本就欠佳的身体雪上加霜,从年初到现在,他自己的感冒症状都一直未痊愈过。

工作之余,徐永林同志不忘对职工的关心、关爱、帮助,为坚守在一线的患病的同志送医、送药,解决疫情一线人员的饮食和后顾之忧。不管时间多晚,每天他都会到各个疫情检测点看望坚守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一盒热饭,一杯热开水,嘱咐每一位坚守工作的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入党誓词,挺身而出,他们知责、担责、尽责。广安区花桥中心卫生院领导班子通过主动作为、不懈付出,全力以赴做好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花桥一方平安、一片净土。

疫情期间医院院长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个人优秀工作总结范文

抗击疫情期间优秀个人材料

疫情阻击战个人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篇三

区人社中心支部委员、金源社区翰林院(十三区)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曾敏。疫情发生后,该同志在处理好城乡居民医保业务的同时,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切实履行疫情期间临时党支书记职责,迅速制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和疫情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有效配合社区做好人员摸排、体温筛查,配合物业做好巡逻劝返、重点帮扶等工作。她始终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既当联络员,又当服务员、搬运工,居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用热心、细心、耐心诠释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篇四

按照上级防控部署,某街道设立x个疫情防控卡点,某担任某大道/某公路路口卡点值班长。第一天某值夜班,由于物资还未到位,现场仅简单搭了一顶四面透风的帐篷,某跟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在寒风中检查车辆、登记人员、清点物资,虽然寒冷,但内心火热。

走进办公室,同事们跟某开玩笑说:“你终于舍得从一线卡点回来了!”是的,某从年初二复工以来,没有回过办公室一次。“一来确实没有时间,二来我从一线回来,怕身上不’干净’影响他们。”某担心自己传染给同事,但他从来不提自己因为生病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的事情。

那是去年10月份,某负责处理一宗开发商纠纷案件,案件已经跟踪了八个月,在最关键的一次会议时,某突然心脏绞痛,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某吃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稍微缓解一下,坚持把事情处理完才去医院,心绞痛缓解之后某又坚持上班,但没过几天又连续发高烧住院,医生诊断是因为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感染不明细菌导致发烧,此后长期吃药以提高免疫力。

某曾当兵某年、当警察某年,且在武汉读书x年,对湖北话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他对物资管理、查车方式、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由于部分一线检查人员从各部门抽调,大家很积极但经验不足,检查时秩序混乱。某建议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批轮换岗位,并且做到岗前培训、岗后总结,确保秩序井然、手法专业、安全高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为了节省使用口罩和防护服,只能满足一线检测人员4小时换一次口罩,并且防护服消毒后重复穿,虽然物资紧缺,但大家绝不后退。“从设置疫情防控卡点以来,我们没有一个人迟到!不管是不是党员,我们每一名同志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毫无怨言。所以,我觉得我还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某同志坚定地说。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离不开千千万万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儿,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奋战“疫”线一位老兵的坚守与执着——记某大队负责人某抗击疫情事迹(港航)某冬泳基地已经连续7天没有某的身影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酷爱冬泳,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停泳,从来没有!但今年是个例外,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让这位退役军人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某港航综合行政大队负责人,有着某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某没有一丝犹豫,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来,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全力守好防线。

某同志抗疫有魄力。抗疫战斗伊始,为了快速掌握辖区码头靠泊船舶的情况,在指出码头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的情况下,某要求码头提供靠港船舶的海事签证,以便快速筛查出到过武汉疫区的船舶。起初,码头方面对疫情认识还不到位,各种推诿不配合。情急之下,某奋力疾呼:“难道职能部门不能摸清船舶动态吗?难道在疫情面前,还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财产更重要?”在这之后,码头方面的防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某大队快速掌握了辖区所有靠港船舶和船员的动态,不漏一船一人,绝不让疫情在辖区码头有可乘之机。

某同志抗疫有决心。抗疫战斗进入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某疫区的人员乘坐快艇、竹筏到达某,一旦感染者因此进入市区,后果不堪设想。面对着3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上岸地点。他一方面将隐患情况报告给开发区应急办,请求街道派人值班,另一方面安排某大队人员参与值班。第一班他亲自值守,查闸口,查桥底,江风凛冽他却浑然不觉,第二天早上回家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某同志抗疫有方法。他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对内,他及时安抚因部分同志居家隔离导致工作量增加而产生的不平情绪;对外,平时业务单位的朋友此刻成为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处理某人员坐船来某的事情上,区分载客小艇和货船救生艇非常重要,对于货船救生艇运送应急物资还是要予以保障的,不能一律禁止上岸。为了更有效的沟通,某将海事局和长航公安局的“战友”拉进工作群,快速处理了一起货船救生艇运送维修人员的事件,在做好禁止某人员来某的同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个春节,某心系疫情,基本在家一刻也坐不住,常常深夜还在单位和码头上。他常对我们讲,非典的时候,他还年轻,前线上有老兵守着,现在,他也是老兵了,守土有责,越是艰难险阻,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部门领导就越要冲在第一线,确保防线不失守,这就是他这个退役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期间保洁员的先进事迹表扬篇五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xx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xx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xx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xx与1992年出生的xx,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xx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xx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xx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xx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xx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xx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xx出征武汉后,xx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xx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xx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xx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xx,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xx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xx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