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

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

ID:4444343

时间:2023-10-09 12:49:26

上传者:GZ才子 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篇一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二班的第二学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多数孩子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班级生活,只有个别小的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稳定。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睡时在教师的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常规。

上课时,能安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都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应该说,上学期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如孩子们的午餐习惯还需要加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要给孩子们以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同时注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在《纲要》和《幼儿园课程》的指导下,结合《纲要》中各领域目标,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节教育活动,准备色彩鲜明、形象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加强对《纲要》中各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思想,依据各领域目标合理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4、在艺术领域中,能胆地运用手中工具进行涂色、粘贴,学习画简单的单线条物体;

5、健康领域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

6、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好教科研的先导作用,认真搞好古诗文诵读和听读识字的教科研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合作分享及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能背诵简短的儿歌、古诗文。

四、教育教学目标:

a健康领域: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b语言领域: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并会说普通话。

c社会领域:

1、能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d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性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e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篇二

1、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3、每月定期填写好幼儿在园情况报告册

4、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向家长提供幼儿生活、教育常识给予指导,定期了解幼儿在家里的各种行为习惯,并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

5、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主动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内、园外的各种表现,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6、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八节”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篇三

1.通过动画演示初步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2.通过蒸发试验知道探索活动中的简单方法。

3.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

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通过蒸发试验知道探索活动中的简单方法。

1.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璃片、冷水。

2.微课《雨是怎么形成的》。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创设下雨情境。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是什么声音?这是什么景象?你知道雨从哪里来的吗?(幼儿交流)。

2.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让我们先来看个实验,你就明白了。

二、探索雨的形成。

1.播放微课实验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2.讨论:水被加热后会变成什么?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会发现什么?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幼儿讨论后回答)

3.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4.继续观看微课,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5.讨论:大自然的.雨来自哪里?云是怎么来的?云又是怎么变成雨的?

三、了解雨和人类关系

1.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

2.课件展示: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四、小结

我们人类离不开雨,雨有时帮助人类干好事,有时又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本节活动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在导入中设计几种常见的生活情景:如锅盖上的小水珠,浴室镜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和植物上的小水珠等四个生活场景,引入本课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篇四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2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2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人体教案篇五

1、对自然界、科学活动及现代科技等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2、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环境污染现象,产生热爱大自然,爱护、保护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努力。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认识事物,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等活动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4、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索等活动,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概念。

第六周小豆豆发芽了

第七周什么能融在水里

第八周干净的水

第九周火的利用与危害

第十周找平衡

第十一周人体的'外衣、皮肤

第十二周各种各样的动物

第十三周动物怎样睡觉

第十四周“五一”节假

第十五周动物怎样行走

第十六周动物之最

第十七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第十八周我们向动物学本领

第十九周食物链

第二十周现代通讯工具

第二十一周垃圾的利用与回收

第二十二周总复习

第一周多变的世界

第二周我们生活的地球

第三周一年四季

第四周茫茫的沙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没有主动发言,但通过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是十分感兴趣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