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精选9篇)

最新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精选9篇)

ID:4457649

时间:2023-10-09 16:06:57

上传者:BW笔侠 最新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精选9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一

小时候便已经把根据金庸老先生所著书籍翻拍的电影看了个七七八八,《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等电视剧皆让我十分着迷,但却从来没有看过同样经典的《射雕英雄传》,于是去图书馆借阅此书畅读一番,阅后感想颇多。

读完之后深感《射雕英雄传》这本书像一瓶醇厚的老酒,初尝略感无趣,仔细读下去兴趣渐增。

《射雕英雄传》的一大特色就是与历史紧紧相扣,重现爱国情怀、侠义江湖的时代、北宋末期南宋起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情节让人心胸开畅;有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有咄咄逼人的金国势力,混乱的局势,英雄辈出,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背景,让人惊叹不已。

前段时间被《明朝那些事儿》引起了对历史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如今再次品读武侠与历史相结合的书籍着实令人兴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后倍感舒畅,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极其生动。

书中每个人都具有着两面性,和现实生活也相当吻合。桃花岛岛主虽手段毒辣,爱迁罪于旁人,但也大体上明是非,重视亲情,视女儿黄蓉为珍宝,爱护自己的门徒。欧阳锋算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但也有可爱的一面,书中有几处对欧阳锋武侠宗师之风的描写也令我暗赞不已。

然而书中人物形象刻画的最为生动的私以为是杨康(完颜康)。我在这里举一个杨康和完颜洪烈的例子,试想如果有人突然告诉你养了你十八年的人不是你的亲爹,你的亲爹现在回来了,让你认亲。你什么感受(重点是你的一直不知道养你的人不是亲的但还对你特别好就像亲的一样,如果是我会更爱那个养了我18年的人吧)当然了得知养父是怎么把母子俩弄过来的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杨康在归云庄得知真相后愤恨交加,立誓报仇(誓不能多立,不幸言中)。他与郭靖结拜确实出于真心。到了宝祠堂,“父子”相见,拨刀相向。杨康用匕首指着他,他伸手将匕首推入自己胸膛,手上伤疤让杨康想起虎口救子一事,心理防线彻底击破~“我一生最激动的时刻,是你出生的那一天。整个王府充满了喜气。我,完颜洪烈,终于有儿子了……”看到这里我扪心自问,虽然书中的主流声音(正面人物的说法)极力要求杨康为生父报仇,但搁到我身上恐怕也是更对养父具有感情甚至亲情。

我想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性,我自身也具有坏的一面与善的一面,我们不必过多苛责自己,只要大体上是在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走着,不愧于内心便可,我不高尚,但一直在追求高尚。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二

《射雕英雄传》是我读金庸的第一套书。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定人。曾任报社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十五部。他的作品集有英法意等十几种译本。

初读《射雕》以为是类比于当代的架空文,那种天马行空,不受时空、社会等因素限制。读后才知道,这部小说大部分的历史背景是严格按照宋末元初时期的史实而作。参考了中外关于元史的11种书籍。书中附录还概述了成吉思汗的家族背景和全真教的历史情况。哪些地方做了篡改和添加故事情节,都逐一列明。不看内容,单看这些附录就已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态度肃然起敬。即使是娱乐,也不能使后人混淆历史。这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学大家。

金庸老先生解释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内容是写人的。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上万的人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的交往中反映出来。小说是创造人物,创造出的人物与读者心灵碰撞,你会有感情反馈出来,喜欢或者厌恶,作者都非常开心。说明这个人物已然鲜活起来。

小说是种艺术形式,艺术都蕴含着广义的美,小说的美是文笔之美和结构之美。

读了《射雕》知道什么叫行云流水。文章的结构挥洒自如。跟着作者的思路根本停不下来,自然的衔接过渡,一件又一件事情的发生,和描写人物的转换,就在一眨眼之间,你完全不会怀疑是不是编的,感觉事情就是应该这样来发展。

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废寝忘食看完的《盗墓笔记》,同样也是让人爱不释手,但是读后第一感觉是作者三叔一直在挖坑填坑。也很喜欢但看着很做作。两个对比起来一个是自然天成,一个是人工开凿。都是美女,美的感觉不一样。

读小说是真的爽,一直读就一直爽。比读其它形式的读本过瘾得多,读这种大家的作品更是恨不得一口气跟着作者的笔尖从头到尾的跌宕起伏。因为是长篇小说,人物繁多,又是武林中事,所以不仅是人物内心的描写,拳脚相交的描述也特别多。每个厉害角色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就不说上层武功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间的打斗,单说杨康和穆念慈的比武招亲,只是一场打斗非但动作场面写得很精彩,杨康的个性也突显得淋漓尽致。

因为作者做过编剧导演,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一些情节处理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很多戏剧体。看过《射雕》的人都知道黄蓉帮郭靖在牛家村密室疗伤7天7夜的片段。因为墙上有一个洞,所以外面发生的事情他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一段的描写就是舞台剧中的描述形式和人物调度方法,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小说的主要内容,以郭靖这个傻小子的成长史为主线,后期是他和精灵古怪的`黄蓉产生感情后一起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所见所闻。主人公郭靖性格憨厚,天资不够聪颖,但勤学刻苦,为了替父报仇误打误撞中练就了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当他武功盖世时,开始对战争的残忍,铁木真的嗜血侵略产生质疑,人生出现迷茫,后又被师傅洪七公以身正行的点醒,开始为了大宋保疆守土。

这部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他在黄蓉的帮助下守住了城池,赢了这场战役,也和铁木真进行了交心长谈。但我们知道,宋朝终是灭亡了,那郭靖和黄蓉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作者很狡猾地说,他在《神雕侠侣》的小说里写到了这些。关于《神雕》我连完整的电视剧都没有看过,所以下一部就要继续和金庸老先生一起行侠仗义,快意恩仇了。

小说里有一部《九阴真经》算是从头至尾的实物线索,其中有一段重要的心经全是汉字却怎么也读不懂,后来说是梵文,由南帝一灯大师的师弟翻译出来的。

作者并不是自己杜撰的这个情节,而是他读书的时候亲自读过一本书。这本书非常难得。名字叫作《忙豁化纽察脱必赤颜》,名副其实是一本有字天书。经过全世界数不尽的学者研究。终于解开了整部书的内容,“忙豁化”就是蒙语中的“蒙古”,“纽察”就是”秘密“,”脱必赤颜“是”总籍“,所以这本书就是《蒙古秘史》。此书保存在元朝皇宫之中,是蒙古皇室的秘典,绝不外传,因为当时蒙古还没有文字,所以此书最早应该是汉音直接撰写的。它后来经过很多学者先翻译成古蒙语,再译成现代蒙语,最后才又翻译成汉字的。所以这么一本书写的时候就不容易,永乐大典能够把它收录又是极大的不易,最后还要经过层层翻译而后我们才可以读懂。感觉不读一下,都对不起和这本书有关的许许多多的人。

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种光明正大地剽窃别人知识的行为,且越窃取越快乐。读书使我快乐,我需要一直快乐!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三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

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它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二内容摘录:郭靖道:“这西毒如此奸猾那是非跟他算帐不可的。但你和马道长、丘道长他们一起去声势不是大得多么?”周伯通道:“唉也只怪我好胜心盛以致受了愚弄一直不知道当时只要和马钰他们商量一下总有人瞧出这件事里中间的破绽来。过了几年江湖上忽然有人传言说桃花岛门下黑风双煞得了《九阴真经》练就了几种经中所载的精妙武功到处为非作歹。起初我还不相信但这事越传越盛。又过一年丘处机忽然到我家来说他访得实在《九阴真经》的下卷确是给桃花岛的门人得去了。我听了很是生气说道:‘黄药师不够朋友!’丘处机问我:‘师叔怎么说黄药师不够朋友?’我道:‘他去跟西毒索书事先不对我说要了书之后就算不还我也该向我知会一声。’”郭靖道:“黄岛主把经书夺来之后或许本是想还给你的哪知被他不肖的徒儿偷去了我瞧他对这件事恼怒得很连四个无辜的弟子都被他打断腿骨逐出师门。”

非常赞成的不必谈无可无不可的也不必谈不能同意的才值得谈一谈。个人一直认为郭靖与黄蓉都是绝代之人在金庸小说人物中空前绝后。郭靖之所以绝代并非仅为他大仁大义与爱国爱民。大仁大义与爱国爱民的人在历史中了不起在文学艺朮中未必一定动人更未必绝代。郭靖之绝在一个「真」字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做在俗人眼中为幼稚甚至愚蠢身受其「真」者方能体会他其实是大智若愚。故此巧如黄蓉、灵如杨过、逸如洪七公、强如成吉思汗都要向他写个服字。

黄蓉之所以绝代同样在一个「真」字不过她是巧而真看来就处处用心机处处占人上风。这样的女子并非不可为妻而是只有像郭靖那样的人才可以娶之为妻以大拙对大巧拙而真就压倒了巧而真。

如果金庸不写「神雕」黄蓉的形象不致遭受破坏正因为「神雕」必须以杨过为主黄蓉就注定遭殃。杨过和黄蓉是一类人物以巧而真对巧而真然而宾主之分已定黄蓉只好成为杨过的绿叶。但郭靖在「神鹏」中的声光仍然不逊杨过那是性格使然拙而真终究是巧而真的顶头上司。在中国文化中人生的困境会如何转化与突破呢?我总想到郭靖与裘千仞而关键的一幕便发生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他们初上华山时郭靖正陷于生命的迷思中心灰意冷如槁木死灰般。反之坏蛋的裘千仞却是野心勃勃要夺那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然而洪七公的出现与一席话却成了他们生命的转折点。我认为他们人生的改变正反应出中国文化中两种面对人生困境的方法试分述如下。

就郭靖而言他的人生困境在于是非价值观被混淆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来回应他的生活(境遇)。引爆点在于他一生学武然而最亲的人死于非命却无能为力武功虽高却似乎没带给谁幸福重义守信却也没使谁好过了。换句话他质疑他人生的目地何在(以前好像复父仇师仇是最重要)也怀疑他所曾接受的道德教导而价质判断近乎崩溃(因为事实和理想似乎是脱离且是非没明显界线的)。但七公却使他从迷思中破茧而出。与其说是七公的一番话的影响不如说是七公成了一种「典范」。这样的典范不仅强烈揭示出「意义的所在」更暗示出那种可能性。基本上这是和儒家的传承相符合的。儒家背景处在礼坏乐崩的乱世孔子尝试在其中重新建立社会人心的价值体系。故孔子总说他祖述古圣王尧舜禹汤之道他要将圣王的典范重新建立起来赋与意义。因为解当日的社会崩离的情况在将古人的道德制度重新恢复。并且儒家还相信这样一套体系(儒学)人人都可能在其中自我成全而为君子。洪七公则包含了这样的元素他将郭靖不能肯定的「价值」(武功)以实践的经验(他一生杀了231人尽皆大恶该死之徒可谓替天行道)显示出其意义(武功是工具为的是行善)并展现了实现的可能性。而如金庸说的七公之言其实道理不难然而丘处机能说却劝郭靖而不得非得七公以其朝然若日的「身教」方足敲醒郭靖的迷思重寻人生的意义。

四讨论议题:金庸迷很多那是否对金庸笔下人物的内心交错的感觉产生很多疑问呢?请各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四

上周日闲来无事,也看厌了论文材料,欲找书解闷。想来还有甚么比金庸小说读来更能打发时间的?当即在图书馆寻了《射雕英雄传》,结果一连四天,一口气读完了三卷。眼看这一周竟要一事无成,空耗在书中。恰逢馆中新版的最后第四卷已被人借走,归期尚久,而旧版书页泛黄破旧,下不去手,便给自己放几天假罢。

谁料周五对着电脑,竟心思烦闷、精神混沌,一整天就草草过去了。今日起个大早,径直奔去书架,管他新版旧版,捡来一通乱读,方觉心头大爽。细细算来,抛去琐事杂务,竟是一日一卷,全然不似看论文时的水磨工夫。忽然想起父母当年沉迷金庸的事迹云云,心道这书果然法力无边,直教人陷进去。

当然读起书来也不全是快活,甚至是烦扰为多。凡遇郭靖傻里傻气、横冲莽撞,纵使一片赤子之心,也要怪他三分。再到好人得势时却优柔寡断,坏人趁机会便痛下杀手,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怕看到一边是至亲,一边是师父,却因一言不合而大打出手,个中误会冤情,越发成了死结。想来这些都是情节设计,本也不必计较,然而多日相伴,早已与书中人同喜同悲,更兼上帝视角,有苦却说不出。只恨不能亲临当场,化解了各番危机。排遣之法,唯有强迫自己放下书,散步一会,接水放水,心平气和再来读罢。

是以说金庸着实厉害:书中出场人物一双手一双脚便数得过来,武功也一个胜似一个,却被编排了种种恩怨情仇,难解难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缘际会之下,尝遍人间滋味。书中说天地是熔炉,人来世上走一遭自要遭受磨砺。依我看,金庸的笔才是熔炉,书中人和读者都要乖乖受此劫难。

因此种种,书中最令我喜爱的,唯黄蓉是也。不仅机灵狡黠,还生得一副水晶心肝儿,和其余粗糙武人大大不同。眼珠一转,计谋要比十个她爹还厉害;心念一转,便原谅了呆子郭靖的痴傻症状(我也跟着原谅了)。对大反派西毒欧阳锋,也不喜爱也不恼恨;对不着调的老顽童周伯通,是又喜爱又恼恨。江湖上若少了他们三人,空剩一群满嘴江湖道义、只知论资排辈、热衷喊打喊杀的“英雄”,又有甚么乐趣!

再来说英雄。后记中说,“《射雕英雄传》所颂扬的英雄,是质朴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灭国无数的成吉思汗”,文中也借全真派丘处机之口点评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首推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洪七公。这些评价看似论据充实,却都逃不出儒家“仁、恕、诚、孝”的框架之中。饶是厉害如蒙古铁骑、金庸妙笔,也都隐隐中沿袭了正统。

书读罢,找了些分析文章来看,却觉味同嚼蜡。想来读此书本为图一乐儿,解个闷儿,又何必分析来分析去?和小学时最讨厌的“赏析文章主旨”又有何分别?写到这里,又觉得自己这一整篇东西不也算枉费口舌么?当下心里施展出了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好不热闹。然而兴至提笔,总要尽兴而归,略作记录,权当胡侃。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五

《射雕英雄传》这本书来自于香港作家金庸的名著。

在金庸写的36部书内,我最喜欢其中的《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关于武侠小说的书。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这本书曾把我吸引的半夜都不想睡,射雕英雄便牵挂着我走进了故事中。

《射雕英雄传》里有忠厚老实的郭靖,机智聪明的黄蓉,值得人们去学习品质的北丐洪七公,脾气古怪的黄药师……总之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学习。也有许多坏人让我们忘掉他们。每次我看《射雕英雄传》时,我都象是要马上进入一件快乐的事,让我感到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让我看得都不知道身在何处。

《射雕英雄传》,我百读不厌,已经反复看了三遍了,我觉得这种书值得我们去读,非常有文学价值。《射雕英雄传》也非常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珍藏。这本书能将你吸引得想永远呆在这里看书。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它不但让我更上一层楼,还将我吸引的如醉如痴,我真崇拜作家金庸。

我爱《射雕英雄传》这本书。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六

一口气读完《射雕英雄传》,我忍不住羡慕起了郭靖,“郭靖那么笨,却傻人有傻福,真不公平!”

妈妈笑着说:“老天会爱‘笨小孩’,就像现在的人特别喜欢农民家养的鸡、产的蛋……并把它们称为笨鸡、笨蛋,不仅它们营养又美味,而且无任何生长激素,安全无毒、品质好,让人放心。你打开书再仔细瞧瞧,郭靖就是因为人品好,才会得到命运之神的如此青睐。”人品好?我带着疑惑又翻起了书,果真如此。

郭靖的师傅江南七怪、洪七公都曾称赞郭靖人品好,因为郭靖不管对什么人都忠厚老实、守信、有责任心,不贪心、不占先、不爱出风头……书中第五回写道,铁木真称赞郭靖能“一箭双雕”,郭靖却不掩师父哲别之功,如实答道:“是哲别师傅教我的。”我们想,如果郭靖把功夫全揽在自己头上,那么就能得到全部的奖赏,何乐而不为呢?但郭靖没有,反而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哲别在一旁听了甚感欣慰,又如何不喜出望外?从此对郭靖更加关爱。全金发、周伯通在教授郭靖武功真经时,都因受不了他的笨,对他又打又骂。但郭靖不但不记仇顶撞,反而还道歉:“我不聪明,对不起!”弄得两人反而内疚不已,对他产生了怜惜之心。

书中第十二回当黄蓉死皮赖脸缠着洪七公教郭靖降龙十八掌余下来的三招时,因为洪七公有约在先,不能多教,郭靖遵守约定,觉得自己笨,只埋头苦练前面十五招,一点都不贪心,还担心“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因此根基反而练得扎实。虽然郭靖很笨,他也有自知之明,当聪明的黄蓉沉思时,他一声都不敢出,生怕打扰她。但郭靖也是个有原则的人,当碰到他“侠义”的底线时,任何人都要吃他的“闭门羹”。在二十一回中,当西毒欧阳锋正用力推开压在他侄儿腿上的巨石时,郭靖拒绝了黄蓉从其背后袭击的鬼点子,光明磊落,不乘人之危,多次放过了欧阳锋的性命。正应和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最后第三十七回,欧阳锋因为没能履行“不许强迫黄蓉教他《九阴真经》”的承诺,见了郭靖羞愧得掉头就跑。经常出尔反尔的欧阳锋这次也不自觉地守起了信用,不得不说郭靖人品高啊。以德服人者胜!

“敏于行,讷于言”,肯吃苦,不怕吃亏,郭靖笨笨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大大的“善”,像一股暖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在接受他的同时,也不自觉地释放着爱,形成了一个“善”的循环。所以郭靖才能得到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再加上小人监督和自我的不懈奋斗,“得道者多助”,更何况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终于成为了一代大侠。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人要胸怀大志,而且要脚踏实地,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很好的人品,这样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七

昨晚看完了《射雕英雄传》,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当时电视台播放《射雕英雄传》时,我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或者就是二年级上学期。当时电视机也不多,每当放映的时候,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在我的记忆中,我最羡慕的是洪七公,为什么呢?因为他天天都有烧鸡吃。当时觉得长得最漂亮的就是黄蓉,最帅的不是杨康就是欧阳克(具体哪个记不清了),武功最高的应该是周伯通,最不喜欢的是欧阳锋,太坏了!比黄药师还坏。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这次看《射雕英雄传》解决一个困惑我二十多年的疑问,当时听大一点的小朋友说,欧阳克是欧阳锋和他嫂子的私生子。看完书,才知道,这一点属实。

初中时老师禁止大家看武侠小说。现在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从文学水平上讲,简直不能与那些名著同日而语。说好听些,写的天马行空,说不好听一点,是扯巴蛋!看这种小说,无益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使人想入非非!我小时候一直想练功,就是受其影响!

至于下部《神雕侠侣》我是不想看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八

曾经钟情的是铁木真草原英雄的豪情,五绝卓绝的武功和郭黄二人极其互补的'性格以及这些性格衍生出的奇妙的感情,固然现在依然觉得这些东西是射雕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只有这些,射雕只是把奇幻的武和美丽的际遇引入历史而已了。

蒙古人尚武,铁木真戎马一生,开创了一个时代,将武字发挥到了极致;五绝华山论剑,争夺天下第一,各趁雄才,独步武林,被世人称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何等卓绝的武;憨厚木讷的靖哥哥遇上机灵俏皮的蓉儿,没有一字一句说他们相爱,但是却没有一言一行不在表现这是何等卓绝的爱。

但是仅此而已,这是我以前所爱的射雕。何谓“武侠”,主体为侠,武只是让侠更具观赏性而已,何又谓“侠”,主体为人,但是一个“侠”字给予人的修饰却远远超越了观赏性的范畴。

射雕中的“侠”的精神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义之所在”的“侠”;第二层次是“为国为民”的“侠”。

金庸在射雕之中从不乱用侠字这个称呼,纵然武功高如五绝,却并没有出现黄大侠、欧阳大侠这些称呼,反之一个相对而言武功低微的人物却被冠以大侠的称呼—柯镇恶。只为一个承诺,带领江南七怪远走大漠,一去十年寻找郭家后人;为人向来不卑不亢,一诺千金,不枉连洪七公都要称呼一句柯大侠,洪七公何等武林地位,用不着在语言上巴结任何人,无论黄老邪还是老毒物,一向直呼其号,但是这里一句柯大侠却足以显示出柯镇恶在他眼中确实配得上一个侠字。这就是“义之所在”的侠,大侠并不都需要玉树临风、高大威猛,亦不需要卓绝的武功,完美的大侠的形象只是一群凡夫俗子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郭靖正直有原则的性格,一方面是母亲的教育,一方面是蒙古人性情的熏陶,还有一方面则是童年能拜柯镇恶为师,对于幼年丧父的他来说,同时扮演严师和慈父角色的柯镇恶的出现实属一大幸事。

五绝之中,论武功则王重阳略胜一筹,论综合见识黄药师无人能及,洪七公除了丐帮帮主这个名头,似乎并不是那么抢眼,甚至不如欧阳锋的毒辣更能给人比较深的印象。然而最后在华山论剑,裘千仞对着众人说如果谁平生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好人,从来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他就引颈就死,绝不皱眉,这句话说完,黄药师沉默了,段智兴沉默了,郭靖黄蓉都沉默了,似乎众人皆为罪人,故再无资格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此时洪七公一句“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大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个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说的裘千仞羞愧难当,再无力反驳。看到这里只觉血气上涌,不禁叫好。一直觉得武功是杀人的伎俩,这是任何美好的说辞也无法遮盖的事实,但是在洪七公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气面前,一字一句的力度,让众人感觉只要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就再也不会有困惑。这样的豪气,这样的侠气,五绝之中无人能及。五绝都有卓绝的个人魅力,但我独爱洪七公。郭靖幼年从师义之所在的侠,青年则逐渐增添了为国为民的侠,所以注定了他一定会是一个人物。

射雕是金庸第一部写出自己特色的武侠,将历史、各种奇幻的武功和侠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很饱满,真的回味无穷。金庸自己则是第三层次的“侠”,因为他让“侠”更成为了一种信仰,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东西。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篇九

怎一个“义”字了得!

今年寒假,在陈老师的推荐下,我网购了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哇,这么长的小说,我能坚持读下来吗?可是,刚读不久我就被深深吸引——全书步步设疑,环环紧扣,让我不忍释手,以至一发不可收拾。

书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与历史背景环环相扣,还大量引用了《诗经》的内容和名人诗词,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武功决斗和那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怎一个“义”字了得——正义、侠义、忠义,还有情义!

丘处机虽然是一名道士,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他先是杀死了与金人勾结,图谋侵犯江南的王道乾,此乃正义。后来,他趁成吉思汗向他讨教长生之术时以面劝成吉思汗体恤百姓,解救万千黎民苍生,劝他少杀无辜。可以说,丘处机是一个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正义英雄。当然,丘处机的侠义也不得不让人敬佩,他因杀了王道乾而被宋兵和金兵追杀,也因此而连累了杨铁心和郭啸天两家。之后,他与江南七怪分别找到杨郭的后人并教他们武功,这其间经历了许多艰难与波折,他也从未动摇,从不言弃。

江南七怪的出现也是为了“侠义”二字,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做焦木大师和丘处机的和事佬。哪知,金兵的出现使原有的误会升级,为此和丘处机打得两败俱伤。后来,江南七怪与丘处机解释了事情经过后,方知这场误会是段天德从中作梗。至此误会本可化解,故事似乎可以结束。但作者却宕开一笔,抓住江湖豪杰“争斗好胜”的特点,以七怪之首柯镇恶指责丘处机将众兄弟打至重伤,要与丘处机比武为契机,引出下文——丘处机定出比武办法:七怪去救李萍,丘处机去救包惜弱,双方将两人腹中之子抚养成人,教以武功,十八年后再作比较。用十八年去做一件好事,虽然说他们是为了赌约,这是何等的侠义啊!再看看这段话,韩宝驹道:“好,救孤恤寡,本是侠义道该做之事,就算比你不过,我们总也是作了一件美事。”此后,完颜洪烈从中挑唆,他们也丝毫不买完颜洪烈的账,不与他同流合污,也算是正义之士了。更让我敬重的是江南七怪之间的情义,张阿生死后,其余六怪仍称自己为江南七怪,后来江南五怪死后,柯镇恶拼了命也要为他们报仇,真是有情有义!

核心人物郭靖更是我的最爱。郭靖虽然天资愚钝,但是天生一副侠肝义胆,在铁木真抓哲别一事中,小郭靖被打得满脸是血,反而更加倔强,不住叫道:”我不说,我不说!”郭靖虽然惧怕豹子,但终是挂念义兄的安危,对韩小莹道:“师父,他叫豹子吃我义兄,我去叫他快逃。”韩小莹道:“你若赶去,连你也一起吃了,你难道不怕?”郭靖道:“我怕。”韩小莹道:“那你去不去?”郭靖稍一迟疑道:“我去!”撒开小腿,急速前奔,侠义之中夹杂着情义。最后一回中,成吉思汗西征成功,并产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做卖国贼,决心与母连夜逃离蒙古…郭靖面对气势汹汹的蒙古大军,虽人微力薄,却也要竭尽全力,守住城门。成吉思汗临死前郭靖还与他辩论何为英雄时认为:“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这是忠义又正义!

最让我感动的是郭靖与黄蓉之间的情义。当柯镇恶误以为黄药师杀了五怪而要郭靖杀了黄药师和黄蓉时,郭靖对黄蓉说道:“即使全天下的人都让我杀你,我都不会杀你。”还有,郭靖虽人微力薄,却也要竭尽全力守住城门时,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这些发自肺腑人表白,句句都让我感动流泪。

另外,书中还有好多“义”,比如,郭靖对各位师父的情义,铁木真手下的将士对他的忠义,全真七子之间的情义,完颜洪烈对包惜弱的情义,穆念慈对杨康的情义,黄药师对女儿对徒弟的情义,黑风双煞之间的情义等等,都让我感叹不己。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要学习书中人物的“义”:我要忠于祖国,对社会要有责任感,对老师、长辈、朋友、同学要有情有义,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学习郭靖勤奋努力的精神:他虽然天生愚钝,但他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功,我要以他为榜样,刻苦学习,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