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妮日记读后感(实用5篇)

2023年安妮日记读后感(实用5篇)

ID:4466228

时间:2023-10-09 18:11:44

上传者:文轩 2023年安妮日记读后感(实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完安妮的日记了,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今天才动笔,是最晚一个写的。

安妮的日记里写了她的生活和经历,我非常同情她,但是战乱时期同情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已经过世了。战乱真的非常不幸,因为战乱使安妮和他人成了要被捕的人,他们四处逃走,他们找了一个十分安宁的地方住了下来。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二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

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一般人总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在密室中发生的一切,“正当恶劣的环境像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看到,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放弃理想与原则的借口?”就像万达安先生在和平时期还能帮助初到荷兰的弗兰克先生,为什么在这种绝境下却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去偷孩子们的食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而13岁的安妮呢?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平和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个更快乐的吗?”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三

在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大,主人公安妮在一九四二年和一九四三年是她在童年时最珍贵的两年,之后就因为在xitele上任主席时,就开始德国法西斯反犹太人运动的兴起,而躲起来,从此在一家公司的黑暗秘密的小屋里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两年。因为为了避难,与外界失去联系,幸好在这家公司里有一个收音机,他们一家人天天只有听广播才能知道外面的事。安妮对这个小屋充满了好奇,但过了一些时间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变得粗暴,任性,他觉得很不自由。

在他们住进这个小屋一个月后就又有一个被法西斯被迫的叫范登先生一家来到秘密小屋里,这样有热闹些,免不了争吵,但是时间长了他就明白了,因为没有自由而让人产生一些情绪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她就以乐观,向上,温和的态度去面对现在的一切。而且xitele也是屡屡战败。他想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但实际上可恶的xitele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更加残害了犹太人民。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因有人告密他们的秘密小屋被发现,安妮和其他八个人被带走,死在纳粹的集中营,只有安妮的爸爸活到战争的结束,把安妮的日记保存下来。

这本书记录了德国xitele反犹太人,残忍的杀害太人,也展现了他对特殊环境中的喜怒哀乐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自由的向往,也对德国法西斯的无比的痛恨。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四

安妮日记中的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个公司的密室里。她收到一本笔记本,安妮就把它当作笔记本了。

在密室里,他们每天的早餐是干面包和咖啡的代用品,午餐不是菠菜就是土豆,晚餐就吃黄油加蔬菜。每天都带着德国人随时来袭击的忐忑心情。他们简直像生活在地狱之中。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和安妮当时的处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担心衣食住行。

安妮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也坚持写日记,我们和她相比更加要好好学习。作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五

怀着与一个豆蔻少女聊天的心态看了这本书,然后被深深的教育,不一定是教育,应该是惊醒吧回想起那个年纪的自己,还只会学习考试找妈妈。annefrank过人之处不在于文笔,由于没看德语原版,文笔怎样也不好评判。过人的思辨能力真是大部分成年人都望尘莫及的。

安妮是天才,也是普通人。她聪明,直接,甚至有些极端,有着青春期少女的那一点点愤世嫉俗。就是这样一个在大人眼里的“问题少女”却又全身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智慧是什么呢我觉得智慧就是当所有人拿着“常识”来为自己辩解,自我安慰的时候,你看到其中的愚蠢甚至卑劣。就像安妮说道她和她妈妈不同之处的时候,她妈妈会说比起抓起来在集中营受罪的人,他们幸福多了。安妮想的却是,尽管这个世界和自己的遭遇再绝望,看到美丽的大自然和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上帝的恩赐,她就又开始有了生活的勇气。安妮妈妈这样自我安慰的语言至今还有很多用处,可是幸福从来就不是比出来的。幸福是你的内心感受,仅此而已。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个想尽一切办法逃离现实的人。有时候活在电影里,活在书里,总之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总是做一个旁观者,这样多轻松啊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我活在1942年,和她一样不见天日,虽然我很难想像两年不见天日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二战的爆发,对犹太人的屠杀对于13岁的安妮来说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设想要是没有战争,要是她依然热爱写作,她会是个伟大的作家,地位可能不会亚于简奥斯汀,布朗特姐妹。这点我敢保证。

在看此书的时候,我经常把看一看就要看看封面安妮的样子,想着她当时样子。想着她浅笑时候的酒窝,常常睫毛下黑白分明的眼神。我觉得一定是这样的。她总是很客观的描述她和几个同住密室人的冲突。她和妈妈,姐姐之间的爱,伤害与误会。我并不觉得安妮成熟,成熟也不适合她。她和青春期的少女大致差不多,有差不多的特点。别人无法理解时候的愤怒,对爱情的憧憬和惴惴不安。自己对很多事情的主观判断和评价也是一大特点。当然,她肯定不是胡编滥造。不过,在她心里是怎么导演事实的就不一定了。安妮就是这样,聪明,智慧,却不完美。

我常常觉得读一本书,就是经历了作者的人生。但是安妮的人生,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活过今天没明天的绝望我却永远也无法理解,那是时代给予的灾难。没经历过的人没办法理解。这本日记我没看完,也不想看完。日记没有结局,在她被抓去集中营了那一天,日记被迫中断。我觉得要是读到那一天我一定会难过的吧。

种族灭绝的灾难,施暴者永远都应该祈求原谅,也永远不该被原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