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精选5篇)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精选5篇)

ID:4474495

时间:2023-10-09 20:14:00

上传者:紫衣梦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精选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篇一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的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的笑,轻轻的叹息,只许抑制着的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于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么?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几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么?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饨。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伏下去。风就是这般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起成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未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蒸热的风,不论是衷号的风,怒叫的风,到末来,渐渐儿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听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的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伏。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的约束着。

四十年代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篇二

杨绛散文读后感,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特意为你整理推荐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03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

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篇三

杨绛,19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窗帘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倍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怳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

像丁尼生(tennyson)诗里的“夏洛特女郎”(theladyofshalott),看厌了镜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实世界。她的镜子立即破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四十年代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篇四

杨绛的散文总是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篇“杨绛散文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完了杨绛的散文集,我开始对这名在文革中饱受磨难的女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文字是给了我个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她的文字朴素简洁中却饱含着优美华丽,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只是有些文章以我的水平还尚且不能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文章使我感触颇深,产生共鸣。

首先是《读书苦乐》这篇文章,它的篇幅并不长,关于读书,它是这样写的:“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或者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这段文字确实太形象贴切了,读来只觉得读书也不过那么回事儿,就是匿名向不同的智者前辈请教罢了。

杨绛还在文章的最后写道:“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这句话堪称经典,对于杨绛能以读书作为自己的乐趣,我感到她是一个幸福的人,能把读书作为享受,而相比之下,读书在我眼里有时是一种快乐,但有时是被逼的,那时读书便变成了一种痛苦,上学亦是如此,对于现在的教育制度而言,会坑害许多美好少年,与科举制度考八股文有着同样的性质,只是现在学的知识比八股文的用处大一些罢了,读书上学都不是坏事,只是在迫于压力的情况下做这些,往往会使人的心态变坏,读书、上学的人多了,喜欢读书、上学的人却少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是改革难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改革会成功的。

还有一篇文章令我触动很深,那就是《顺姐的“自由恋爱”》,这篇文章篇幅较长,顺姐是一个命中多苦难的人,可是却有着很好的心态,老实善良,文章中用了插叙,将顺姐的一生写下来,却富有层次感,而且不断留下悬念,让人思考,并在最后揭晓,让人读来酣畅淋漓,感觉从迷雾中摸索出来,同时让人对顺姐的遭遇感到同情,杨绛对顺姐很好,两人的感情不像是主仆,倒像是姐妹。

由此,我对杨绛待人的宽厚也很佩服,让我读来最不爽的就是那个大小姐,(顺姐是地主家的小老婆,大小姐是地主的正室的女儿)她不断欺负顺姐,最后却没有得到报应,还得到落实政策,飞到国外去了,这看似不符合中国故事的特色——坏人都遭报应,但我认为这也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实则想表明还有许多正义认为的倒虚张,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但不管怎样,顺姐由一个无知朴实的小姑娘被封建制度变成了一个地主的苦命的小老婆,她还没有放弃人生,并称这是自由恋爱,大小姐欺负她,她也不反抗,只是尽力避开,这种毅力令人钦佩。

杨绛的很多散文我还看不明白,但我对这个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相信或许在我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才能从文字之间走进这个奇女子的心灵。

看罢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总觉得要写下点什么!不写的话,就好像有一件心事没去完成一样,深夜也难以入睡!这就如同我每去一个地方,总要留下几张照片,以证明我来过。

要我来说,先生的这部作品是谈不上伟大的!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甚为简单的回忆录!或许用“动情”来形容更为贴切!对,是这样的,这是一部绝对的动情之作!是一位已达九十二岁高龄的老人,面对着丧夫逝女的巨大悲痛,在床榻前完成的动情之作!先生以她那纯朴的语言将读者们拉入到她的生活中,感受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一对夫妻,一个女儿,构成了先生的一家!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一个悲情的家庭!起先,我并不这么觉得,只是在读完整部作品后,我才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总结了一下,这种悲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我该说,先生的一家始终颠沛流离,从国外辗转到国内,而后在国内又不断地移居,只是到先生年老时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是啊,先生家庭的这一路上,饱受了太多的心酸痛楚,而这又是常人所无法体谅的!

第二,我该说,先生并没有一个快乐的晚年!事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当先生与丈夫钱钟书还在世的时候,他们那被先生喻为“此生唯一杰作”的可爱女儿便因病先离他们而去!一年后,丈夫钱钟书又离先生而去!此后,在这个世上便徒留先生一人,孤独地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想想,一个年过九十的老人是如何一个人承受着这巨大的悲痛的!我们虽能想象的出,但我们绝不会理解出先生的痛楚!!!

最后,我得说明一下!先生的《我们仨》是指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先生与丈夫都叫女儿为“阿圆”)还有先生自己杨绛!而我为何要称呼杨绛女士为“先生”呢!其实是这样的,我看完这部小说后,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我看到很多的读者都称呼杨绛女士为“先生”,想必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吧!所以我也沿用着这个传统,称杨绛女士为先生,同样,也是为了表达我的崇敬之情!还有,作品中有一段写的极为动情,也倍为伤感,看到这段话时,我的心中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凄凉!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乐乐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杨绛散文风读后感篇五

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19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

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读完了杨绛的散文集,我开始对这名在文革中饱受磨难的女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文字是给了我个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她的文字朴素简洁中却饱含着优美华丽,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只是有些文章以我的水平还尚且不能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文章使我感触颇深,产生共鸣。

首先是《读书苦乐》这篇文章,它的篇幅并不长,关于读书,它是这样写的:“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或者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这段文字确实太形象贴切了,读来只觉得读书也不过那么回事儿,就是匿名向不同的智者前辈请教罢了。

杨绛还在文章的最后写道:“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这句话堪称经典,对于杨绛能以读书作为自己的乐趣,我感到她是一个幸福的人,能把读书作为享受,而相比之下,读书在我眼里有时是一种快乐,但有时是被逼的,那时读书便变成了一种痛苦,上学亦是如此,对于现在的教育制度而言,会坑害许多美好少年,与科举制度考八股文有着同样的性质,只是现在学的知识比八股文的用处大一些罢了,读书上学都不是坏事,只是在迫于压力的情况下做这些,往往会使人的心态变坏,读书、上学的人多了,喜欢读书、上学的人却少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是改革难啊,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改革会成功的。

还有一篇文章令我触动很深,那就是《顺姐的“自由恋爱”》,这篇文章篇幅较长,顺姐是一个命中多苦难的人,可是却有着很好的心态,老实善良,文章中用了插叙,将顺姐的一生写下来,却富有层次感,而且不断留下悬念,让人思考,并在最后揭晓,让人读来酣畅淋漓,感觉从迷雾中摸索出来,同时让人对顺姐的遭遇感到同情,杨绛对顺姐很好,两人的感情不像是主仆,倒像是姐妹。

由此,我对杨绛待人的宽厚也很佩服,让我读来最不爽的就是那个大小姐,(顺姐是地主家的小老婆,大小姐是地主的正室的女儿)她不断欺负顺姐,最后却没有得到报应,还得到落实政策,飞到国外去了,这看似不符合中国故事的特色——坏人都遭报应,但我认为这也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实则想表明还有许多正义认为的倒虚张,这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但不管怎样,顺姐由一个无知朴实的小姑娘被封建制度变成了一个地主的苦命的小老婆,她还没有放弃人生,并称这是自由恋爱,大小姐欺负她,她也不反抗,只是尽力避开,这种毅力令人钦佩。

杨绛的很多散文我还看不明白,但我对这个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相信或许在我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才能从文字之间走进这个奇女子的心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