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大全5篇)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大全5篇)

ID:4482046

时间:2023-10-09 22:04:45

上传者:琉璃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篇一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一节活动探究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之后所进行的。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对正方体有初步接触,但并没有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这些知识基础,大多数还是平面图形的思维,没有形成立体图形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也比较欠缺。对于探究本课中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棱被等分成若干份后,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对他们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新问题、新挑战。课本上只是出现了“研究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规律”,在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规律。

这一活动是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帮助学生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的数学经验,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逐渐深入的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所以本节课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每一小组,每一位同学都要有操作的学具,不然的话就是空说,对学生来说很难用想像来完成并找到这些规律。在“正方体涂色问题”中除了“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存在一般规律”自然也包含了一种“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关注到了,有必要在课堂中明确提出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规律、形成结论,利于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使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本节课的教学很多也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比较欠缺,借助电脑的动画显示给学生以直观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篇二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也知道了怎么求表面积。不过下面的问题不是和求面积相关的,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考你对正方体的认识。

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2)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

下面我们结合图示,分别来看看这几个问题。

(1)三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正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个。

(2)两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每条棱上有8个,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12=96个。

(3)一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每个面上有8×8=64个,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8×6=384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在大正方体的中间,有两种算法:

2.8×8×8=512(个)。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篇三

最近,学校在举行读书节活动,其中的一个项目是童话剧的表演。我们班选定的主题是《走进安徒生童话》,里面有一段是《天鹅湖》。那天,我正在为怎样把《丑小鸭》和《天鹅湖》两段音乐揉和在一起,小演员的动作该怎么变换而犯愁。放着《天鹅湖》音乐,我顺手拿起一支笔,在纸上随意地画着,随着优美乐曲,自然而然地,我的笔竟然也快慢高低地起舞似的,居然在纸上画出了各种有韵律的线条来。这使我想了在一年级下学期美术课《涂色游戏》中,我曾经叫学生在纸上随意画线条填色的情景。我想,在课堂上,玩游戏是孩子们最乐于接受事情,不如让学生在画线条的时候根据音律的变化,肯定能画出有意思的线条来,而且还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爱上美术。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画的线条,来了个“发现大比拼”,看看谁的眼睛最雪亮,发现的东西最多,把发现的东西用颜色涂出来,并且引导孩子了解涂色的方法,最后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在作品展示评价的时候,孩子们踊跃地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评出了最奇妙的作品、最美丽的作品、最有想象力的作品,还选出了最爱动脑筋的小组、最积极发言的小组等等。

反思:在这节课中,我能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积极、好胜的个性特点,把游戏贯穿在课堂中,调动了孩子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我能引导孩子在杂乱无章的线条中去发现各种有趣的新造型,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在情感方面,我将绘画的过程赋予游戏与音乐的形式,增加了创作的趣味性,学生能充分享受到绘画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是成功的。但课中也有不足:比如还可以增加一些优秀学生或画家的作品给学生欣赏,拓展思维;个别学生联想或想象不到画中的形象,干脆放弃不画,老师应该鼓励他与同学合作的形式一起完成作业,另外,课堂上学生太兴奋,课堂纪律有点混乱,待调控好了,又感觉学生的热情好象降了几度。部分学生涂色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待在日后的练习中加强和提高。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反思:

真正落实活动目标

观察记录:

我的第二个目标是能够生动讲述几个故事片段并根据故事情节来进行表演。到我进行到第二个环节时,幼儿看着那三幅情景图,想当众讲故事的欲望并不高。大部分幼儿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只有小部分幼儿举手了。可是他们也并没有生动讲述故事,而且他们都是把整个故事的内容都用简单的.话语讲出来,并没有按我之前下的指令即只是讲述一个故事片段来完成。当那几个幼儿在讲述故事时,其他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倾听,还是做自己的事。表演阶段幼儿也没有充分表现,只是抓了“摔跤”这个典型的动作。

分析与反思:

1、自己没有完全放开,情绪不高涨。

我在第一遍讲故事的时候是坐在小椅子上的,在潜意识里我是想把故事讲得生动夸张些,可到了教学活动中我明显略感紧张,放不开。这是导致幼儿讲述故事时候很拘束的局面的一大因素。

2、引导不够到位,教具准备不充分。

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忽略了一些动作的表现,幼儿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也没有及时提醒,只是平淡讲述,没有为之后的表演环节做好铺垫。表演的时候我缺少一重要道具即西瓜,这样表演起来缺乏一定的舞台感染力,幼儿也没有很深层次的体验。

调整思路:

1、消除内心的紧张,尽量放开自己。

这个是我自己心理上的压力释放,要想完全放开只能循序渐进。

2、注重引导,完善教具。

引导方面需要很多技巧,在教学前可以多注意这方面。教具上是我没有考虑到那么多,既然有表演的环节,就必须让幼儿真正体验到表演的乐趣。这样的话教具的充分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具准备时我应该根据故事的内容来准备。

语言大西瓜教学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

教学策略

课堂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同桌互相配合,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反馈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分清此题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已知什么,求什么?

二、探索同分母加法的简单计算。

1、问题: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列出算式:2/8+3/8=

3、学生思考计算方法,思考后与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交流学生的方法

估计大部分学生会2/8+3/8=5/16。

5、让同桌同学互相合作,通过圆形折一折,涂一涂,找寻答案,然后分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所得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回答:分母没变,和的分子是两个加数的分子相加所得。

师:为什么分母没有变,而分子要相加呢?

引导学生回答:西瓜分的总份数没有变,而他们吃的`份数要加起来。

6、练习。

教师板书几道同分母相加的算式,让学生巩固其方法。

三、探索同分母减法的简单计算。

1、出示问题:大熊比小熊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同样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进行思考。

3、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4、出示另一个问题: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通过操作明白:把整体1平均分成8份,取走5份后,还剩下3份。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把一个物体看成数量1,把它分成几份,就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反过来,当一个分数分母分子相同时,它就等于1。

四、课堂小结。

同分母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分数的分母分子相同时,这个分数等于1。

五、课堂反馈。

76页练一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