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滚起来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鸡蛋浮起来(模板5篇)

2023年滚起来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鸡蛋浮起来(模板5篇)

ID:4509598

时间:2023-10-10 21:25:24

上传者:琉璃 2023年滚起来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鸡蛋浮起来(模板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滚起来教案反思篇一

1、通过实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获得有关鸡蛋在盐水中变化的具体实验。

【活动重点】

幼儿能通过商量、分工、合作、共同探索。

【活动难点】

能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感受盐的多少与鸡蛋之间的变化关系。

【活动准备】

熟鸡蛋、筷子、小勺、记录纸、盐各6份、纸板、纸、泡沫、塑料板、瓶盖、碟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听故事《潇洒哥落水了》后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能将潇洒哥救上岸呢?

二、实验(一)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好办法救潇洒哥上岸,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请你们利用我们桌上的道具试着让我们的鸡蛋浮在水面上。

2、幼儿实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小朋友做完实验后,请小朋友说出自己是用什么道具让鸡蛋浮起来的。

三、实验(二)

1、分组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认为很好的办法,救了我们的潇洒哥,但是,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特殊的道具(盐)想请小朋友再来试着用盐做一次实验看看鸡蛋能不能浮起来。

要求:三个好朋友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放一次盐就要在纸上记录一次,还要记录下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

2、幼儿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好记录。

3、(1)观察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的变化。

(2)请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自己组的记录内容。

教师小结:小朋友一起努力相互配合,我们发现鸡蛋仔盐水中会渐渐的浮起来,也成功的救了我们的潇洒哥。可是潇洒哥它还有一个烦恼,就是它得救了以后就不怕掉入水中了,可是他们还有其它的蛋类好朋友如(鹌鹑蛋、鸭蛋等等)它们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吗?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

滚起来教案反思篇二

你们喜欢追影子吗?那我们现在就来找一找影子在哪?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它?以下是“科学活动小班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正确地认识物体的影子,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2.在游戏中探索影子变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一、用猜谜语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1.师问: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2.教师出示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请你猜猜它是谁?

3.引导幼儿在阳光下走动,注意观察身边的影子,揭示谜底——影子。

二、在游戏中探索影子。

1.组织幼儿玩游戏“踩影子”,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2.师生一起玩“踩影子”游戏。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说一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幼:——影子爱动,跟着人动。

——影子是黑色的。

——影子和自己跑的.一样快。

4.带领幼儿来到荫凉处,发现影子全不见了。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三、发现影子会变化。

1.教室请一胖一瘦两个幼儿站在一起,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一看他们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2.幼儿分别变换不同的动作,发现影子的变化。

师:你的影子怎么变的?请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交流。

幼儿:动作变了,影子的样子也会变。

四、教师出示挂图,请给图中的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影子。

幼儿集体找出答案。

五、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游戏,小朋友们了解到影子在太阳光下、在灯光下才会有,没有光是没有影子的。还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和我们自己的身体一致的。

滚起来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活动,知道手电筒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帮助人们照亮。

2.学习用推、按、拧等方法开手电筒。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开法的手电筒。

2.图片《手电筒亮起来》。

活动重点:

认识不同外形的手电筒,了解手电筒的用途。

活动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开手电筒。

审美元素:

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探索,通过用推、按、拧等方法打开手电筒,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利用电光进行的手影、彩影等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手电筒,供幼儿认识,观察。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手电筒)手电筒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里面有电池,有小灯泡,开关)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摆弄手电筒,感知手电筒的不同外形特征:

师:今天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手电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相互观察同伴手中的手电筒,你们手中的手电筒一样吗?(不一样,形状不同,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不同)你手中的手电筒是什么样的?(请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手电筒是什么样的')

3.和幼儿一起讨论手电筒的用处:

师:手电筒有什么用处?在什么时候你要用到手电筒?

师小结:手电筒主要是人们用来照明的,天黑了,人们走夜路时要用手电筒来照亮路,家里停电了,我们也用手电筒照亮屋子等等。

4.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开各种各样的手电筒。

(1)幼儿自由探索使用手电筒。

(2)引导幼儿交流在探索过程中自己的发现。

(3)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总结:电筒是各种各样的,打开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手电筒开的时候要推一下,有的要转一下,有的要按一下。

5.出示图片《手电筒亮起来》,让幼儿一起玩”手电筒的游戏“。

滚起来教案反思篇四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盐后,鸡蛋沉浮状态的变化,初步感知浮力的存在。

2.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现象并记录,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3.有求知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位幼儿分别有三个烧杯(分别装等量的淡水),鸡蛋一个,放大的记录纸一张,实物:鸡蛋、盐、糖、味精、碗、盆、勺子、烧杯、抹布,每组若干记录表、水彩笔每人一份。

一、直接导入

1.出示鸡蛋。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啊?”

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鸡蛋放在水中会怎么样啊?是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引导幼儿猜测并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沉浮结果:站表示浮,坐表示沉。

2.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杯水,放入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杯水中会浮起来呢?”

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师:“其实,这杯水有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里面放了一样东西,你们猜放了什么啊?”

四、幼儿自由操作,探究、解释鸡蛋沉浮的秘密

1.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1)水中放人物质,慢慢加。

(2)进行搅拌(让物质溶入水中后才能增加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3)放入鸡蛋,观察鸡蛋的沉浮。

2.幼儿自主探索鸡蛋的沉浮。

幼儿根据指示,自主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学会操作。

3.幼儿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4.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浮起来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味精、糖、盐三种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味精水、糖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在实验操作中,有的幼儿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已动稿做出了大胆尝试一一通过嘴去品尝发现第二杯是盐水。教师对于幼儿大胆尝试的做法绐予了肯定。)

5.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6.进一步深化问题。

师:加了几勺盐后鸡蛋浮起来了,少加或多加行不行?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一一实验验证一一观察结果一一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这个环节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动动、玩玩中,充分调动幼儿运用感官直接认识和感受悬浮带来的有趣现象,让幼儿的探索更深入,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实验结论:盐溶入水中后,水变得越来越浓,就增加了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了

五、展示幼儿记录表,交流实验情况和同伴分享实验结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滚起来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时幼儿用多种方法表达、交流、分享探索过程和方法。

2、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和对探索过程记录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电池、电珠、电线、区别针、勺子、毛线、纸、吸管、铅笔、胶皮、木块(供操演示作用)

2、幼儿每人一张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让幼儿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结果。(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1、出示记录表,让幼儿了解、认识所有的材料。

2、提问:你觉得老师的表中能使灯泡亮起来的是谁?

3、请幼儿认真想一想,并填表。(认为能的打勾,不能的打叉)。

二、实验验证。

1、教师操作实验,幼儿观察。对自己猜测的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并在表的后一格中进行再次记录。

2、让幼儿说说那些东西能使灯泡亮起来,那些不能?为什么?

教师小结:像区别针、勺子等能使电流从它身上通过,也就是能传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毛线、纸等不能传导电物体叫绝缘体。

三、游戏《导体和绝缘体》

幼儿四散在教室中走动,当教师说导体时幼儿马上要举高双手做灯亮的动作,并站在原地不能动。当教师说绝缘体的时候幼儿马上蹲下做灯不亮的动作。教师可以改变游戏的频率。也可以说具体的物体让幼儿辨别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做相应的动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