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 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

最新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 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

ID:4511902

时间:2023-10-10 22:00:33

上传者:字海 最新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 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一

端午节那天,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里,兴高采烈地谈论着粽子的味道,有的还悄悄地把鸭蛋带到幼儿园,互相比较谁的蛋美……。于是,端午节成了幼儿交谈的焦点,他们还向我提出了有关端午节的一系列问题,让我在一时之间也难以招架。心想与其一一解说,还不如设计一个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探索、获得体验、寻求答案,也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第一次活动:

主要环节有:回忆端午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讲讲端午节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欣赏端午节人的传说,表达自己的感受,画画端午节人们的活动等,虽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精心构思。并要求:把你在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画出来,注意选择合适的底色表现节日的欢乐氛围。但从幼儿的反应及画面来看,端午节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很难体现,小朋友参与的机会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没能抓住。且在这次活动前由于没有创设环境,如:布置一些端午节的图片、粽子、赛龙舟的图片或者一些芦苇叶、大米、让幼儿亲手包一包等,环节比较单一,活动下来效果不是太好。

第二次活动:

通过第一次活动情况,我们年级组对第二次活动及时作了调整。主要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1、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在这环节中老师给幼儿讲了屈原的故事并介绍了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来历有个了解。2、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幼儿通过包粽子、吃粽子知道了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3、制作龙舟。这里让幼儿欣赏了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4、划龙舟。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5、活动延伸。可以通过学唱《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

本次活动我们克服了上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活动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制作龙舟、划龙舟大赛等活动让幼儿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端午节的乐趣。但也发现,幼儿的需要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既然幼儿多粽子感兴趣,那么我们不妨把“粽子”作为重点,让幼儿来发现粽子的种类、包粽子的方法有哪些,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三次活动。

我们年级组针对上次活动的情况对第三次活动作了设计,还利用了家长资源,主要是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幼儿观察粽子;知道了粽子有很多种;吃粽子,把吃粽子的感受用语言完整、流畅地与同伴交流;包粽子。请幼儿讲讲妈妈、奶奶的包粽子的方法。然后自己看图片,学习包粽子的方法,最后每位幼儿介绍自己包粽子的体会;(如怎么成功地包一个粽子,有没有想出其它的包粽子方法等等)然后把自己包的粽子送到厨房。在本次活动中,整体感觉是很流畅,各个环节都是在很自然、轻松的状态中进行着的,通过活动,我们有以下体会:

1、师幼互动好。

在组织活动时,各环节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启发引导方面把握的很好,切合幼儿的实际水平,让孩子敢说、敢做,探索欲强,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

2、幼儿参与活动情绪高。

在这次活动中,“包了粽子想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的情绪始终围绕着他们。教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探索粽子的种类上,兴趣很高。他们观察的很投入,很仔细。以至于在幼儿这一环节中用了很长的时间。

3、活动效果好。

通常一个活动是否成功,活动效果是最有说服力的。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幼儿包粽子画看出,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包的粽子还比较好。

本次活动是以“端午节”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之一,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节”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幼儿的好奇、兴趣而及时调整、修正、设计的活动。整个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适宜引导为主。活动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图片、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幼儿对粽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通过看、尝、包、制作等活动,帮助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在个人、小组、等不同环境中,进行操作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操作、理解,将幼儿的学习地点还扩展到了家庭(如让幼儿回家向妈妈、奶奶学习包粽子的方法),体现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学习方式的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切让幼儿“活动”起来的条件,调动感官,促进各自发展。教师抛弃了经验主义以及一些文化传递理念的观念,渗透了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如从教到建构的转变。如在活动中,端午节人们的活动幼儿能自己体验到,而端午节的来历除非家长曾告诉过幼儿,不然他们从哪里获得这些概念呢?这里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生单向信息传递模式,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课件、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通过尝粽子、包粽子等活动,让幼儿再次体验端午节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教育内容的整合。该活动的内容已涉及到了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和语言领域,把幼儿的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汲取各领域的经验。同时,由于内容和对象是从前次活动中衍生出来的,幼儿比较熟悉,从幼儿的角度看它不仅不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而是身边的熟悉事物。而且“新活动”和“旧活动”都变成了“小步距”的新学习,幼儿既不会因为“新”而“疲劳”,又不会因为“旧”而“疲塌”,兴趣油然而生。正如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所说:幼儿在与较为熟悉(即不完全陌生)的对象相互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主动的学习。

(2)、教育方式的整合。

有自由的谈话活动,有热烈的讨论活动,有愉快的郊游……。从谈话活动到品尝、制作活动,到绘画活动,无一不是幼儿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这种做法的益处是,当教师有意识地向幼儿提供了发现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玩、好奇、探索)的机会,就会使幼儿的自身发展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起幼儿的愉快情绪和继续活动家的愿望,从而得到了发展。

纵观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了感知、操作、分类、思考、讨论、表达、创造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动和技能学习。在他们眼前、手中,所看到、做着的每一个都与“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可以不断或间断地从不同角度或在不同层次上探索、获得,并不同程度地获得发展。瞧,有的孩子用语言大胆地表达,有的孩子创作出了热烈欢快的图画。从每个子的表现中你会发现他们获得了许多,这绝对不是教师三言两语所能替代的。正因为教师没有作为“讲述者”、知识的“传声筒”,幼儿才能学得如此轻松,收获如此丰厚。正因为注重了幼儿的活动和形式的多样化,才使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欣赏体验到了祖国民族文化的古、美、趣,获得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二

春末夏初的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到哪儿过一个丰富多彩又难忘的端午节?xxx湖景区为弘扬传统文化,依靠景区特点,结合端午节文化背景精心筹划,隆重推出六大活动,充满新颖、喜庆、文化、特色、嬉水、参与,让游客充分领略少数民族风情和中原漓江水韵。

:6月14日—6月16日

由西安中天、陕西中旅、渭南中旅、南阳阳光、邯郸中旅、安阳公交、郑州商都、洛阳新闻、晋城东方、荷泽旅行社10支代表队参赛,每队6名队员。

活动细则:在竹筏中游码头和终点均放有代表10支队伍的队旗,每队配备2根竹篙、4支船桨。发令枪响后,各队同时出发,划着竹筏到对岸扛起自己的队旗返回出发地点,以用时最短者为获胜方。

活动奖项:

第一名:奖励三十年陈酿英雄酒三坛,每人将获得少数民族姑娘赠送的荷包一只。

第二名:奖励三十年陈酿英雄酒两坛。

第三名:奖励三十年陈酿英雄酒一坛。

xxx湖景区结合端午节文化背景,以弘扬水文化为目的,为游客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少数民族泼水节。泼水节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少数民族姑娘身着盛装为大家带来一段优美的傣族舞蹈:第二部分:称为文泼,少数民族演员将用竹叶、树枝廖水洒向游客,为大家带去吉祥和祝福;第三部分:称为武泼,到了高潮,人们用脸盆、水枪,甚至水桶盛水,相互嬉戏追逐,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对歌分为猜谜式、互答式及情歌对唱。所唱歌曲应以贴近水和竹筏。(参赛歌曲必须是民族歌曲,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与水相关)

活动奖项:

一等奖一名 奖励现金1000元

二等奖一名 奖励现金500 元

三等奖一名 奖励现金 300元

20:00在竹筏休闲码头举行竹筏夜漂,每条竹筏均配有船工、火把、矿灯。

参加流动游客到竹筏休闲码头每人领取一只河灯,写下自己的心愿,乘上竹筏,手持火把,在夜幕下顺水缓缓而下,在指定的河面放流河灯,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活动费用:60元/人、次

当天游客均可报名参加,参加人数200人,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在水上园选出滑索、棋盘桥、筏门桥、轮胎桥、脚环桥面、铁索桥,以接力赛的形式,用时最短者为获胜方。

当天游客均可报名参加,参加人数60人,可自由结合分为10组,每组6人,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活动奖项:

第一名奖励竹筏夜漂。

第二名奖励竹筏休闲漂。

第三名奖励400米空中飞降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三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社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我社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时间:6月15日

地点:新开养老院

参加人员:社区居干

活动目的:6月15日正好是,南通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新开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时间:6月18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社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社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xx年6月16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居民

比赛细则:

1. 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 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 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 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 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四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社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我社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时间:6月15日

地点:新开养老院

参加人员:社区居干

活动目的:6月15日正好是,南通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新开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家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家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时间:6月18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社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社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xx年6月16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居民

比赛细则:

1. 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 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 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 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 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家,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家,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五

竹篛香飘华池,端阳正当五月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饮服公司第三分公司

****

食堂门口学生活动中心

1、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好各活动用具,分配各部负责项目及人员安排、

3、活动开始、

(1)夹弹珠

(2)镖王

争霸

(3)端午知识问答

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

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吃粽子比赛

(2)美食大会

在食堂门口开设一块美食专区,由食堂负责提供各式粽子和各种风味的南北小吃、

通过主场活动为食堂作宣传,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热场及主场游戏为美食大会聚集人气、

1、活动中制作特制大型横幅,在食堂南门口悬挂,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2、活动中制作海报张贴在校区明显处,并明确标明协办单位名称、

4、在活动进程中,学生会组织人员均大力为赞助单位进行宣传、

端午节活动方案文案篇六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学习制作小纸粽子,练习正确运用剪刀等简单工具。

4、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1、教师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4)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2、学生准备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品尝一下粽子。

(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端午节的故事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吗?请你和同学们说一说吧。

3、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讲故事。

a出示屈原图像 介绍屈原

b出示有关屈原故事的连环画。

c讲故事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端午节的活动

1你还了解端午节里的特色活动吗?赶快介绍给大家吧。

a播放赛龙舟的情景,若有学生了解有关内容可让学生自己介绍。

西湖的龙舟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

b挂蒲草和艾叶。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两者皆可入中药 .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 ,疫病增多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 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

c做香包

d挂彩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e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简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棕叶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g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邪的作用。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h挂钟馗像

在陕西南部与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这天,流传挂钟馗像的习俗。挂钟馗像,主要是为了消灾避难。

i迎鬼船

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传着迎鬼船的`习俗。因为这一带水浅,不能进行龙舟赛,故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纸扎成旱船,带着去登高、游街,谓之“迎鬼船”。

j滚鸡蛋

在东北,端午节这天清晨,长者要将熟透了的鸡蛋,在小孩肚皮上来回不断滚动,尔后去壳让小孩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肚子痛。 冠军,雅琪队和沙冈美林队分别获得男女标准龙舟赛冠军。

2如今社会进步了,我们可以怎样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呢?

a还向江河里投食物吗?为什么?

b你愿意参加龙舟赛吗?

三、作业

回家学包粽子,下节课将自己的作品带来。

板书设计:

2 过传统节日——端午节

纪念屈原---爱国

包粽子 赛龙舟 挂香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