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大全5篇)

2023年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大全5篇)

ID:4513133

时间:2023-10-10 22:19:38

上传者:QJ墨客 2023年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篇一

1、能运用感官较仔细的观察草坪。

2、丰富词语:软绵绵、又松又软、绿色的地毯。

3、知道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护草坪,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选择好易于观察的草坪。

小朋友在草坪上玩玩。

整体感知草坪,细细观察小草,并知道小草和草坪相互关系,草坪是很多小草长在一起形成的。

用身体感觉草坪:软绵绵、又松又软,很舒服、嫩绿的。

什么地方最多草坪,你在什么地方的草坪玩过,怎样玩,请小朋友畅所欲言。

草坪的用处:草坪很美,人民喜欢在上面玩:因为松软有弹性,人们在什么运动,不易受伤:因为草地能造出新鲜空气,能使人的身体健康,有的小动物是吃青草长大的,草坪还能防止水土流失。

好玩的草坪怎样来的。

草对人们、动物作用都很大,我们大家要爱护草坪,小草出芽的时候,不要去踩。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

3.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学会关心妈妈,做让妈妈高兴的事、更加懂事。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调查表。

2.课件《夸妈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

难点:能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表,互相介绍自己的妈妈。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都最爱自己的妈妈。那小朋友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向好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吧!”

二、讲述故事《夸妈妈》,知道3月8日是妈妈的节日

提问:

1.妈妈的节日是哪一天?妈妈的节日到了,小动物们想怎样为妈妈庆祝节日?

2.小动物们是怎样夸自己的妈妈的?他们的妈妈好在哪里?

三、通过视频感受妈妈的辛劳、能干。

播放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妈妈?她在干什么?”

1.点击播放两段视频:xx小朋友妈妈在家中劳动的场景;xx小朋友妈妈工作的情景。

提问:“xx的妈妈这是在哪里?她在干什么?”

四、情感迁移,夸夸自己的妈妈。

师:“xx小朋友的妈妈真能干!你们的妈妈呢?我们也来夸一夸自己的妈妈吧。”

五、鼓励支持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提问:“妈妈的节日快到了,你们知道哪一天是妈妈的节日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为妈妈庆祝节日呢?”

六、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教师在音乐声中总结

活动延伸:

提供各类操作材料 ,幼儿自由制作小礼品、贺卡等。

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篇三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水果,了解夏天水果的内部结构。

2、能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自己的感受及观察结果。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画纸、勾线笔、彩色笔。

3、《幼儿画册》第2册第30页,第3册第43页。

1、猜谜导入,出示图片:

让幼儿知道夏天有很多水果,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讲述其外部特征。

2、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ppt)。

(1)教师拿出几盘水果,有完整的,也有被切成两半的(可横切,也可纵切),供幼儿分组观察比较。

(2)师生共同讨论每种水果的内部结构。

3、写生画:《夏天的水果》。

(1)在每组桌上,幼儿可任意组合放置西瓜。哈密瓜。或猕猴桃等。

(2)幼儿进行水果写生。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

(2)合理布局,先从大水果开始画,再把小的水果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3)不要求幼儿完全写实,可以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做象征性表现。

4、师评价、总结。

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篇四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制作过程。

2、通过模仿表演制作面包、念儿歌,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3、对面包师傅的劳动产生感激的情感。

1、动画片:制作比萨面包

2、图片:面包店,面包师

一、出示面包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你喜欢吃面包吗?

2、你知道面包是从哪里来的?面包师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通过图片,观察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1、观察面包房里的环境布置。

面包房里各种各样的面包怎样摆放的呢?

(整整齐齐、分类摆放)

2、面包房里这么多面包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制作面包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谁做出了这么好吃又美观的面包呢?

3、教师当面包师傅介绍制作面包的原料。

三、怎样制作面包

1、观看动画片:好吃的比萨面包

让幼儿了解制作面包的步骤

和面——做面包——摆放面包——烤面包

2、我来当回面包师

教师:面包师是怎样做成面包的?我们来模仿一下做面包的动作好吗?

3、带领幼儿边念《面包歌》边模仿制作面包的`动作。

在游戏中体验面包师的劳动。

中班社会邻居你好教学反思篇五

1.了解快递及快递中的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快递员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体验快递员工作的辛苦与快乐。

3.学会运用礼貌用语与人沟通,懂得关爱和感恩。

重点:扮演“小小快递员”体验快递员的工作难点:感受快递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经验准备:

(1)在活动前,我们玩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知道快递的意义。

(2)增加幼儿对快递兴趣和感知。

物质准备:

(1)快递员图片,快递帽

(2)幼儿与教师一起收集各种大小不同的快递纸盒。

1、猜一猜,当当当,教师扮演快递员入场,阅读地址,问:这里是中三班吗?这里有你们的快递。

2、我的职业是什么?这个快递的主人是谁?那我是怎么知道这是你们的快递的呢?快递是怎么到我们身边的呢?(感受送快递的多种途径及使用的交通工具)

3、请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原来快递上面都有姓名,地址和电话,这样就能找准快递的主人啦。

1、猜一猜,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我的快递箱里面是什么东西。

(3)又是谁辛辛苦苦从很远的地方将这些我们需要的物品送来的呢?

小结:原来箱子里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物品,所以,我们才会购买,并由快递员叔叔为我们送到家中。

2、说一说,你收到过或是寄出过快递吗?

(1)小朋友,你在家中收到过快递吗?收到过什么物品呢?

(2)你收到的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呢?(再次感受快递来的物品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体会快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你的快递是谁给送到家中的呢?还用再走很远的路去搬大箱子吗?(感受快递员叔叔为我们将快递送到家里的便利)

小结:没想到,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有过接收快递的经历,我们需要的物品,无论大小,无论轻重,快递员叔叔都会不辞辛苦的将它们准时送到我们的身边。

3、体验

(1)观看快递员叔叔工作时的照片。照片中叔叔在干什么?天气是什么样的?

(有人尊重他,有人和他说谢谢等)有的表情痛苦(因为太累了,因为他收到了别人的欺负等。)

(2)体验快递员工作。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快递,出示大小不同,重量不同的快递箱。谁愿意来感受一下快递员叔叔,每天搬运的箱子。幼儿自由体验。

(3)体验后,重点说发现有一个最大的箱子,好几个小朋友才能抬起来。快递员叔叔不仅要搬起这么重的箱子还要爬楼梯,非常的怎么样啊?(辛苦,劳累)

小结:快递员叔叔的工作这么辛苦,那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应该有礼貌的感谢快递员叔叔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不仅应该尊重快递员叔叔的工作,还要尊重谁的工作呢?(如父母的工作,环卫阿姨的工作……)

(4)小小快递员,小朋友们,看这些盒子上也都有什么啊?(地址)。

班级的多成楼房上,还有电影院,建筑工地,都有需要送的快递,谁愿意真的当快递员去送快递呢?请幼儿带上快递帽,去送快递。

(5)幼儿发现有两个快递是在班上找不到地址的,这可怎么办?(只能出去找,到班级外面去找)找到主人,我们小小快递员要怎么说?用什么礼貌用语2.分成两组,一组将快递送到201室,另一组送到103室。(满足幼儿真正送快递的愿望)

总结:请个别幼儿说一说,送快递的感受,用了什么礼貌用语,老师拿到快递什么表情?说了什么?(体验运用礼貌用语的好处)

1、区域中,制作相应的快递柜,请小朋友们按照片和号码来玩送快递的游戏。

2、给爸爸妈妈寄一份快递,给他们一个惊喜。

3、认识快递箱上的标识:如易燃品,易碎品等。

快递员,是小朋友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职业。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我们的便利,将我们生活所需的物品送到千家万户。所以,以快递员为载体,让幼儿体验辛苦,懂得感恩。在目标的设置中,将重点放在体会快递员工作的的辛苦与快乐上,感受快递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懂得要尊重别人的职业和劳动。

整个活动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情景和材料,让幼儿充分表达,充分感知,充分体验。幼儿参加活动积极,热情,并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上“小小快递员”的时候,更是兴奋不已。本次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选题经过了深思熟虑,过程经过了反复推敲,材料做到了真实可操作。

开始部分,教师以扮演快递员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入活动主题。同时,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闻,听,称,摇,来感受箱子里的物品,用闭眼睛的游戏,让快递箱里的物品变的神秘。让孩子们对箱子里的物品更加好奇。快递中的物品的选择是铃铛和油画棒,考虑的是幼儿熟知的,经常会用到的,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

到过的快递时,有些孩子,并没有收到过快递,在这个环节表达就不够充分。主要是在前期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上不够充足。如果能让孩子们将自己收到过的快递物品带到班上来讲述,就更加真实和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啦。

那么,中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性思维,本班幼儿,喜欢提问,喜欢表达,喜欢动手操作,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所以,接下来通过观看快递员图片,体会快递员工作的艰辛。游戏小小快递员,孩子们带上了快递帽,身临其境。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不同的快递;还将班级中布置了各类地址,如多层床上贴上1-1,1-2这样的地址,请幼儿根据快递箱上的地址,能够一一对应的找到相应位置,最后,还增加了难度,两个快递在班级中没有找到地址,真正的走出班级,到班级外的小社会去送快递,最后,成功送到,让孩子们有了成就感。这里的不足就是,主要渗透了一一对应和序数。如果再加上为快递进行分类就更好啦。

社会领域的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发展了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礼貌待人及为他们服务的初步意识,让孩子们通过充分的体验,感受到了快递员的辛苦。

活动中的不足:

1、缺少视频类的资料,不能让小朋友通过动图来深刻的了解快递员的工作。下次的活动中,可以增加视频部分,比图片的理解效果会更好。

2、在运送快递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一些小朋友应该轻拿轻放的好习惯,小朋友的这个意识比较弱。好习惯都是在日常的点滴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也应该在活动中有做体现,帮助幼儿建立爱护他人物品的意识。

虽然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是,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尊重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相信这样的精神会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在日后,我们还会在生活和游戏中,继续了解不同职业工作,感受每一种职业我们生活的联系,懂得关爱和感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