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反思(优秀5篇)

最新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反思(优秀5篇)

ID:4520562

时间:2023-10-11 00:12:26

上传者:BW笔侠 最新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反思(优秀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篇一

在学习和做事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我记得曾经有一位足球教练说过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你做事态度端正并且非常努力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别人也不会责怪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期末考试反思,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216人,总分14267分,均分66.1高分66人,占30.6%,其中1班14人,2班13人, 3班20人,4班19人.及格105人,占48.6%,低分61人,占28.2%。其中年级最高分为八(2)班龚红菊、八(3)班周仙均为满分120分,年级最低分为0分;考试成绩最优班级综合评分94.9分,最差班级综合评分71.0分.

八年级数学期末统考试卷由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组成,试卷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能扣紧教材,有梯度。,试题设计新颖,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不等式建模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本卷试题设置了适量的开放性、应用性、信息性、实验操作性试题,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下面是学生答题中的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1~13小题):

学生完成得很好,约有70人得满分,第13题学生答题较差,主要错因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大题(填空题14~18小题):第14、17、18题完成得很好。完成得较差的有:第15、16题学生答题较差。

第19、20、23题完成得很好。完成得较差的有:第22、25题学生答题较差。完成得最差的有:第21题学生答题较差。

第三大题:解答题(19——25)第19、20、23题完成得很好。完成得较差的有:第22、25题学生答题较差。完成得最差的有:第21题学生答题较差。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本次试题基础题所占比例大,容易题占60分左右,从答题情况看,计算题失分较多,导致成绩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3、整体表现为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题的习惯。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同学解题不用演草纸,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布局和设计,解题思路混乱,涂改现象严重,答题结束不能认真检查。

5、转差工作不够细致,效率不高,往往事倍而功半。

1、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2、尽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融入课堂。

3、夯实基础,努力实现课标的基本要求。切实抓好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原理、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把握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5、面向全体,加强学法指导。鉴于数学考试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拥有自信,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努力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篇二

本次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从新课改理念出发,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准,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检查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体现全面性、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本次数学期末考试三年级一班平均分为87,及格率为100%。

从做题情况看,基础题的解决比以前有所进步。虽然基础运算题做的比较理想,但是解决问题的错误率还是较高(尤其表现在估算题的解答方面),反应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高、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牢固。由此可见,虽然在平时练习的比较多,教师讲解的也比较多,但中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没有充分落实,解答情况并不乐观,说明上课给学生这类题的练习和思考的反馈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下学期及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我们都知道“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数学课程标准》p13对1—3年级学段“数的运算”的目标作了具体阐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要做到: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算法;

(3)增强估算意识。我们要认识到估算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是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要将估算融入日常的计算中。

(4)记熟四则混合运算的一般运算顺序。

(5)细心诊断错因,耐心指导改正,热情鼓励进步。

3、加强平时教学的举一反三。教学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灵活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多利用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践应用中体会知识的灵活性、多变性。练习中也要多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条件的练习,平时给学生做的练习要开放性更强一些。

4、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也要加强阅读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

5、此次试卷同样可以看出,学困生与别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更明显了,这些孩子无论在计算上,还是在理解题意上,亦或是分析问题上,都反映出他们与好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因此,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课堂上应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篇三

现在已进入全面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习题练了好几次,还是有学生不会做。课后我分析一下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基础太差根本理解不了。比如说昨天我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能简算的习题,有一个头脑很聪明的学生竟然不会做,对他来说挺简单的习题,他把方法做错了,我就觉得应该是上课没认真听讲,课后我找他谈话,果然是那节课他开小差了。对于学困生,只能尽力了!

说实话,好多时候我都在反思,为什么这个班的成绩进步不大,课堂教学我觉得已经做得可以了,不敢说高效,但是基础知识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一个班级主要是那些学困生,其实其他孩子大都学得挺好的。但是也没有办法,现在一二年级就有10几、20几分的,到了高年级又是令人头疼。等到了高年级这样的学生根本就提不上来,但是我们村小又严重缺编,代课老师和在编老师比例是持平的。所有代课老师都是带低年级的语数,如果不补充在编老师,一直这样下去,我们这所村小将一直是弱校。领导们也都想到这一点了,但是没有更多的在编老师补充进来,急也是没有用的!

这些仅仅是一些外在因素,主要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有一部分学困生都是老师紧紧盯着才学一点的,这样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后学习成绩会更差的,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会早早辍学!

现在我把重难点内容重点练习讲解,然后再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加深掌握此类习题的学习方法。我经常对我们班级的孩子们讲,学习数学就要学习掌握解题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记住答案。数学是很灵活的,好多知识就像在一个宝藏里,学习方法就像是开启宝藏的钥匙。唯有拿到钥匙,才能领略数学宝藏的魅力。有的孩子你把习题里的数字换了他就有可能不会做,如果再换个说法换个数字,有的孩子就更不会了,所以我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主要目的是能使学困生掌握其方法,这样大部分孩子做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更多的时候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效果更好?自己有哪些不足,或者说哪些知识点还没有复习讲解到位?孩子们已经是这种情况了,最重要的还是找自身原因,对症下药,争取使教学效果更好一点。

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篇四

“铃——”伴着下课铃声,语文老师缓缓走出了教室。同学们像往常一般以蒙娜丽莎式的微笑目送老师。但老师走后,同学们顿时人声鼎沸。当数学科代表龙飞凤舞的在黑板上写上“下一节课考数学”时,三重奏,拉开了序幕。

一重奏“临时抱佛脚”

全班同学被这七个字整得人心惶惶,几位“混世魔王”也开始了“抱佛脚行动”。我也开始了民意调查:请问,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几位正在研究数学书的书的同学转过身来说:“更加使人身临其境,好处是形象生动,入木三分。”我狂晕,这位仁兄把脑袋里的面粉和水搅混了,成了糨糊。说完,又扎进数学公式中埋头苦干。可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再看看大家,有的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仿佛遇到了国际难题似的;有的目不转睛,眼瞪得比牛眼还大,像要一口把书吃掉似的.。但,接下来,只得看天意了。

“叮——”伴着上课铃声,一张张雪白的试卷飘了下来。

二重奏“胡编乱造填空格”

位同学仰望上空,本来想从上面寻找到一点启示,结果上面却是一片雪白,他绞尽脑汁狂想啊,狂想。终于,他豁出去了,就算是胡编乱造也要把空格填好。

在笔与纸的摩擦中,伴着那板凳的支支扭扭中,“铃——”下课铃响了,“交卷。”于是一张张雪白的卷纸又飞上去了。

三重奏“喜怒哀乐对答案”

交完卷后,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对答案环节。有的同学对得是眉飞色舞,奸笑声不绝于耳,笑得各路“英豪”,“才子”荡气回肠;而有的同学却对得是垂头丧气,苦脸一张,“哎”,“啊”一声连一声。

结果如何?只有天知地知,而你我不知。

期末考试反思和总结数学篇五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数学很好,但是这次鬼使神差的,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计算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计算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明白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但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透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我要改掉计算不认真的坏习惯。透过以后的练习,我必须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计算,自习读题,把计算做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我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