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教案反思 常见的碱教学反思(优秀5篇)

鱼的教案反思 常见的碱教学反思(优秀5篇)

ID:4521772

时间:2023-10-11 00:28:34

上传者:影墨 鱼的教案反思 常见的碱教学反思(优秀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的教案反思篇一

“碱的化学性质”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虽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给定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缺少学生的自主性,但是这个授课班级是个平行班,如果本节课在设计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许多学生将无法动手。不过由于学生动手有快慢,所以课堂显得有点乱。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住以下几点:

(1)控制好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应给学生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究。

(2)本节课的起点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在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避免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效率低下。

(3)对练习时间以授课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到最后的小结就显得有些匆忙。以后可以在复习小测的安排上少一些内容。

鱼的教案反思篇二

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量的计量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由(1)改日记,(2)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及计量单位,(3)再从日记中整理出单位的换算,三个环节的练习设计,围绕了本课的复习重点,唤起学生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做好铺垫。所以在课中,学生能在已有整理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网络,并在易混淆的进率间加以注释,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如:一位学生把公顷、升和毫升都用红色涂上色,正当我感到纳闷时,她说:“因为其它的都可以根据长度单位来确定,可这几个不行,必需通过单位换算才能得到,很特殊。”是啊,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的不是学生“懂不懂”而是“能不能”,课中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

鱼的教案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小组讨论】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跟踪练习】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蓝色红色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小组讨论】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酸碱指示剂的变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工具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

【交流回答】

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

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

【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阅读回答】

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

请同学讨论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碱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盐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溶液。

【归纳总结】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过渡】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通过后面的活动体验一下。

【活动与探究1】

请同学们按教材p51“探究”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展示交流】

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同学展示你们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剂,如牵牛花、蝴蝶兰花、玫瑰、紫甘蓝。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下面我们重点探讨几种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盐酸与硫酸的用途,并熟记它们的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2】

请同学们完成p53实验10-3并作好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即脱水性),因此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肤和衣服上;其次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碱性气体的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3】

教师先分步演示,要求学生观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师先演示p53实验10-4,第一步:向小烧杯中倾倒20毫升水,再沿烧杯内壁注入10毫升浓硫酸,此时不搅拌;第二步:学生近距离观看无色液体分为两层,分析讨论原因,第三步,边搅拌混合液边让同学们摸烧杯的外壁。教师再按图10-6演示实验,强调稀释浓硫酸方法不当时导致的危害。学生作好记录。

【归纳总结】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烧杯外壁发烫,另外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浮在浓硫酸表面,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于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特别提醒: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脱水性。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熟悉了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规律,并能利用这一点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另外了解了几种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鱼的教案反思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学生获取一些常见矿物的颜色、条痕的基本知识。

2、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知道一些矿物的软硬程度。

3、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三、教学准备:

铜钥匙、小刀、铅笔、瓷砖赤铁矿、方铅矿、石英、长石、云母。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2分钟)

出示ppt:看到这么美丽的矿物,你能用科学的方法说一说它的特点吗?

师:这位同学说的不错,但是老师相信学了“观察、描述矿物”这节课以后,我们能说的更好。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4分钟)

(3)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轻重等

(4)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对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这三个方面来做一下研究吧!

(三)观察和描述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1)(出示ppt):不同色彩的矿物(6分钟)

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家经常用矿物的颜色来命名矿物,看,这块铁矿,它的颜色是不是红色的?人们叫它“赤铁矿”。

现在,有两块矿物很期待同学们给他们取个名字,谁来试试?

(黄铜矿、白钨矿)

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投影图片:石英(不同色彩)、黄铜矿、黄铁矿

(2)观察铅笔的条痕(4分钟)

a、我们了解了矿物的颜色后,让我们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b、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3)亲历对矿物条痕观察的活动

实验器材:石英、方铅矿、赤铁矿、白色瓷板

a、用石英、长石和赤铁矿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仔细观察矿物和条痕的颜色是什么,并记录在作业本p36页第一题的表中,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实验。(ppt出示表格,提示生按顺序,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

b、学生实验(4分钟)

c、学生交流描述矿物的条痕

d、师:听完该小组的汇报后,老师有个问题,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表面的颜色一致吗?

e、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哪一个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f、讨论交流

(师小结:条痕的颜色是矿物本来颜色,有时,区别许多不同种类的矿物,条痕是最好的方法。)

2、观察和描述矿物的软硬

过渡语:矿物的颜色、条痕我们都做了一些研究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矿物的硬度。首先,老师来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在三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材料硬度的?(互相刻划)

实验器材:石英、长石、云母、铜钥匙、小刀

(1)比较矿物的软硬

a、师:你有办法比一比石英、花岗岩、云母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互相刻划)(4分钟)

b、学生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实验。把矿物从软到硬排列,并完成作业本p36页第二个表中。(ppt出示表格)

c、汇报交流

e、学生讨论确定: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分别在三种矿物上刻划,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的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的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的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的硬。

f、学生实验观察云母、石英、长石的硬度

(注意事项: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不要弄伤手。)

g、学生描述云母、石英、长石的硬度。

生:可以矿物与矿物互相敲击、刻划。

生:也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

(3)快乐生活:想一想矿物的软硬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用矿物与矿物相互刻划等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研究,丰富自己。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p36

鱼的教案反思篇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我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

总之,我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对比计量单位、沟通联系这一环节上处理的不到位,给学生留的时间太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