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大全18篇)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大全18篇)

ID:4531441

时间:2023-10-11 16:32:22

上传者:文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大全18篇)

课堂管理一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一年级教案收集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一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1.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破十法”

1.初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掌握“破十法”

一、复习

1、口算

让学生举例说说减法的.计算过程。

二、新授

生1:“破十法”。

怎样运用“破十法”计算13-9呢?

先用13中的10减去9等于1,再把1和13中的另一部分3合起来就是4,所以13-9=4。

生2:“想加算减法”。

怎样运用“想加算减法”计算11-8呢?

因为8+3=11,所以11-8=3,11-3=8。

怎样运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上面两组算式呢?

(2)举例计算12-5=。

用“破十法”计算。

先用12中的10减去5,等于5,再把5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来就是7,所以12-5=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二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一学段关于“数与代数”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有了“第几”这个概念,在学校无论是站队,还是自己的学号,以及在课表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第几”这个知识。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体验,真正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它们的区别;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

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评价任务

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它们的区别;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

学生能独立认真观察并积极发言。

环节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谁排第几

2、说出某某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完成目标一)

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做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一题(完成目标二)

2、多媒体演示全家福,让学生自己说谁排在第几

3、做练习四第1题和第2题

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它们的区别

(评价目标二)环节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复习回顾,总结知识。

板书设计

第几

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某个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三

《8和9的认识》: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知道8和9的含义。

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课件、卡片、计数器等。

一、游戏导入:

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

2、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

(板书)

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每张点子图上有几个圆点子?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

(2)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

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习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2)小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五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

4、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

5、完成教科书p38第6、8题。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六

第11---12页

1、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培养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

1课时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通过找规律,进一步加强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填充统计表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有利于程度好的学生帮助程度差的学生理解表意,体现协作学习的优越性。

快乐的游戏把整个课堂带入**,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一、谈话引入

二、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每组后面两道减法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2.做练三的第2题。

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先把椰子摘完?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1)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做完。

(2)订正,了解学生计算情况,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4.做练三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5.做练三的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并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6.做练三的第6题。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并填充统计表。交流汇报在统计表中看到的信息。

7.做练三的第7题---喜获丰收的'游戏。

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得数大于8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8的涂上绿色,这些苹果就奖给谁。比一比谁收获的苹果最多!(学生做后互相检查,通过总结评比,让学生享受丰收的喜悦!)

三、总结评价

2.学生评价这节课表现很棒的同学。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培养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七

(一)、学生们情况分析:

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

1、重视以学生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1、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们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八

10以内数的减法的自主练习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自主练习第1、2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具体指导语言:

你看图之后,讲一个故事;独立列式;集体交流:学生说图的意思,学生连线,同桌看看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3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写得数,后请小博士交流

教师读题,学生说得数。

3、自主练习第4题

小鸡回家,连线找得数。六所房子中有的住了一只或两只,有的没住小鸡。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口算,争取全算对。

1、自主练习第5题

小猴分桃图,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把分得过程用等式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汇报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以及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具体过程如下:

(1) 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

(2) 师生一起摆学具

(3) 看学具列算式

(4) 同位交流

(5) 师生一起把算式分类找规律

2、自主练习第6题

这是一幅包含多信息的情景图。其中有小鸡吃虫子、兔子吃萝卜、小鸟飞走了等信息,是加减综合练习,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加减法独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3、课外延伸

聪明小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拿实物或学具摆摆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九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

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学生独立探究

师: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

学生列式。可能有:

8+6=14或

6+8=14。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

2、汇报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

方法(1):数一数的方法。数一数后面一排有8棵,前面一排有6棵。一共是14棵,8+6=14。

方法(2):先把6给8两个,还余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方法(3):从8棵接着往后数6个数,一共14棵。8+6就等于14。

方法(4):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总共就是14棵树。

方法(5):根据9+6=15,8+6就等于14。

方法(6):根据10+6=16,8比10少2,所以8+6=14。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听到机灵狗说,他喜欢第二种计算方法:把6分成4和2,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它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凑十法”。在刚才的几种方法中,欣欣的方法“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叫“凑十法”。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试一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了,刘老师真为大家开心,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书上第74页下面的试一试,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细心。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代表交流,集体订正。

师:小朋友们,这三道题你算对了吗?有错误的小朋友请你再算一算,更正过来。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小朋友们累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机灵狗给我们带来的小儿歌,放松一下吧!(课件播放: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再把余下的加上来,计算起来对又快。)

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学生提问。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师:小朋友们,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我们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8+7=15。

师:花丛中不但有蝴蝶,还有蜻蜓呢,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编故事,提问题。

师: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呢?

学生列式计算:4+8=12或8+4=12

师:我们刚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园上面的景物,其实在花丛的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小蚂蚁搬家)哦,小蚂蚁在搬家呢!

师: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

学生说方法,并算一算。

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蚂蚁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购买食品。

师:老师决定奖励给大家一些美味的.食品,请你从中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他们!小朋友们,这么诱人的美味,你想要吗?赶快选一选,算一算吧!(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

(1)帮小淘气选择一个汉堡和另一种食品并计算价钱。(学生选择后练习8加几的计算。)

(2)自己任意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意两个数的计算。)

3、游戏:夺红旗(书上第76页“夺红旗”游戏)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8+?”的计算方法,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复习旧知

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1+2=3)

2、引出课题

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

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就是从3里减去1.(板书:3-1)

2、学习列算式

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

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

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5、小结:

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

出示p25页汽球挂图

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该怎样列式?(4-2=2)

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列出算式。

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

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

五、找朋友游戏

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一

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等。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学还不到一个月,前面学习了比较物体大小、多少,是通过直观的判断进行比较。不会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没有抽象的思维训练。没有学习过比较的方法。本节课是在比较大小、多少之后的第二次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抽象概括出比较的方法。

一、“师生魔术表演活动”导入

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为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师:请xxx同学到前面来,其他人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此时教师站在讲台下,学生站在讲台上老师的背后。)

师:请转过身来,睁大眼睛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评价)通过变魔术的表演,你能总结一下比较高矮的方法吗?

师:你总结的真好,可以当小老师啦。下面小组开火车学一学老师的话吧。火车头在哪里?

生:开火车强化记忆比较的方法。

(这一情景活动的设计,想通过学生观察熟悉的教师身高的真实变化,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了学习比较方法的需要,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并总结出:站在同一起点,并把腿伸直才能比较高矮的办法。将生活中的比高矮的问题转化成数学的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四能中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

(一)、看“教材情境图”初步比较高矮活动(白板出示图)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今天也来到课堂,他俩请大家帮助比高矮,你们肯帮吗?请看屏幕,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出两种意见。)

师:方才的总结,你认真倾听了吗?

男生,女生:起立一起回答

师:板书之后,颁发笑脸,及时评价和奖励。

(之前的魔术表演得出的结论并不全面。为了使学生的认识再次从感性到上升理性。我借助电子白板这一信息技术,直观地展示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

(二)、体验高矮是相对的活动

1、3个人比高矮的推理体验活动

师:你们想像淘气和笑笑一样到讲台前面比较高矮吗?

生:被叫到后,自己找一位。

师;再为其找另外一位。保证这三人的个子是高、中、低。

中间的生:汇报

师启发思考:他一会说自己高,一会说自己矮,这是为什么?

(学生立刻会发现,由于比较的人变了,所以高矮也变了。)

师概括:这说明高矮是相对的。相对于xxx,中间人高,相对于xxx,中间人矮。

师:学生推理后,教师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你们现在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只要好好吃饭,不偏食,多锻炼都会长大个的。或许今天最矮的人变成了最高的人呢?)

2、小组每人比高矮的体验活动

师: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六个人互相比高矮,请按照这样的句式进行汇报。看屏幕:()和()比,()高,说好后,组内的`学生可到前面来汇报。

小组:到讲台前汇报

师:评价小组的汇报,及时地总结。

(为了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体会比较高矮的相对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的能力,我设计了3个人比高矮,4个人比高矮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倾听、思考、汇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思维活动得以显示,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比较长短

师:引导思考:“谁来说一说,比较绳子的长短要注意什么吗?”

师:指导操作活动。由于跳绳太长,我们就用短绳来代替跳绳,请组内两人合作。

1、动手操作活动

教师课前将粉色和蓝色的彩绳发给各小组,学生两两地操作后,再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叙述比较的方法和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由于前面已总结了比较高矮的方法。因此在这一活动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比较“谁走的路长”,总结比较方法。

师:出示课件,演示数格子。

师:引导总结“现在,你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了吗?”

师:一端对齐,伸直比较高矮方法同样适合比较长短,但如果起点和终点都对齐的时候,我们需要看中间部分的曲直,采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板书)

(为了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长短。教师借助电子白板的投影,直观地将数格子的方法展示给学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应用知识,开展探索(闯关活动)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进行物体的比较,都是在两组物体的比较中得出结论。

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下面的两组物体,进行闯关游戏:(ppt),时间6分钟。

生:做题后汇报。

第一关:21页的第1、2题。

(学生汇报时,教师用教具演示2题展开的结果:圈数越少绕的线越短,圈数越多绕的线越长。线越短绕的圈数越少,越长绕的圈数越多。)

第二关:21页的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小汽车从桥下通过呢?

第三关:21页的第4题。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了三关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内,能闯几关就闯几关。为了理解绳子的长短与绕圈数的关系,教师利用食物教具演示缠绕铁丝;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启发学生看着课件图片思考。)

四、课后实践活动

师:回到家里,比较家里人个子的高矮,比较腿和裤子的长短。

五、课外延伸(借教材的下课情境图)

师:(投影下指着书)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在操场上做玩“情境图上的这些正当游戏。”如比个子、跳绳、踢毽子等。不过在玩之前先比跳绳的长短,踢毽子之后比谁踢得高?在玩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下课了。——板书“下课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2、图形的规律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

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

(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

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3、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

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

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

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

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

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三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楚: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现山上还有5个小朋友,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认识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你来说。4+1=5,2+2=4

谁来说说4+1=5中的4和1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来。

真好。这里的4表示左边的4只小鸟,1表示右边的1只小鸟。5表示一共有5只小鸟。

2+2=4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看这幅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认识了加号,知道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自主练习。

第1题,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填一填,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请你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怎么填写的?

3+1=4,2+3=5

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同学们真棒,全部正确。

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谁能全部做正确呢。

做得这么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你是怎样找到数学信息的?提出了哪些问题?你又是怎样操作的?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棒,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难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二、知识新授

教学左、右

1、区分左手、右手

提问:你还用右手做什么事情?你用左手做什么事?

生回答后总结区分左右的方法。

2、找一找、说一说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有左右之分。

3、由身体中的左右引出课题:认位置(板书课题:认位置)

4、出示书上主题图,请生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5、学生用左、右来描述数学书和练习册、四位小朋友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区分方法。

教学前、后、上、下、

1、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四个方向,并且用上下、前后来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2、说一说班级里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游戏:小小机器人

2、想想做做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来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并在回家以后找出家里各种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说给家长听。

亮点:

1、刘老师的课前热身方法挺好,通过一首小儿歌,让学生明白规矩。

2、刘老师的语言亲切,教态自然大方。课堂习惯的养成,训练到位。如:小小手,叠叠放;小嘴巴,闭上它;小眼睛,看老师等,老师的口令一出,孩子们反应积极迅速。

3、体会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难点。刘老师在解决难点时,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让孩子们区分位置,借助身体的器官进一步感知位置的相对性。

4、整节课的学与玩相结合,在玩中既放松了,又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五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海底世界——数数

2、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1-10各数的认识

(2)0的认识

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10以内数的加法

(2)10以内数的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探索规律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

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

(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

(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我又换牙了——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

(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2、教学广场找规律

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

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5、雪山乐园——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4、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与反馈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六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过程,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及应用意识。

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体验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如有人说大象的话就提醒:大象相当于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裁判)

2、那你们猜一猜谁会跑在最前面呢?为什么?

3、一起来看一看xx猜的对不对。(播放flash)

4、谁跑在最前面?(小鹿)

5、睡在它的后面?(小兔)

(引导学生说完整: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6、小兔在小鹿的后面也就是说小鹿在小兔的?(前面)

7、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小鹿在小兔的前面,小兔在小鹿的后面)

(让多个学生练习说)

8、谁在小兔的后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那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

完整说(小兔在小松鼠的前面,小松鼠在小兔的后面)

9、老师都糊涂了,怎么一会小兔在前面,一会小兔又在后面呢?

(因为和小鹿比,小兔在后面,和小松鼠比,小兔在前面)

10、他说的很好,前后是相对的,我们在说前后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11、说一说小松鼠在谁的前面?小松鼠在谁的后面?小乌龟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1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同桌两人练习说一说。

13、知道了他们的前后,我们就能给他们颁奖了,一起来说说,谁跑了第一?谁跑了第二?谁第三?谁第四?谁第五?谁来给他们颁奖?(把小动物的头像贴在黑板的领奖台上)

(1)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的后面同学,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指名练习回答)

(2)说一说你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有哪些同学?

(3)第3竖排起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xx同学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多练习几个同学)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来看看大家用的怎么样?(依次按照前后顺序把学生叫到走廊里排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七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前后》

1、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师: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愿意)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难题。

( 评析采用问题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播放淘气的录音)“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学生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1:只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就行了。

师:是个好主意,还有其他办法吗?

( 评析对生1的评价略显应付,没有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分析。教师显然在等待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2: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 评析教师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遗忘”了生1的回答,利用确定淘气在队伍中的位置引入“前后”,比较合理、自然。只是要对不是教师预期的答案予以重视。)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教科书第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请一名同学先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吧!

生:美丽的长颈鹿、可爱的小白兔、还有小乌龟、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 评析教师故意“犯错”,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 评析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描述方式说出小动物的准确位置。在学生陈述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好各个动物的位置。)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如果小组之间选的动物一样,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先做个交流,然后反馈。)

( 评析此处可能会出现“小白兔在小松鼠后面”“小白兔在小乌龟”前面的说法。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抓住这个契机,引出前后位置的相对性问题。)

(1)先播放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再出示赛车图。

师:谁愿意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当赛车比赛的解说员。

(学生模仿体育解说员解说)

( 评析这个活动安排比较巧妙,其实是让学生在解说中反馈对“前后”的理解。)

(2)课件演示,运动员们的头上显示问号。

师:你们能帮每个运动员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想帮小兔提个问题:“我的前面有几辆车?”

生:我帮小熊猫提个问题:“我的后面有几辆车?”

(学生之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3)指导看书,把课本中的填空补充完整。

(1)请5个同学当5个站牌,再请一个同学当司机。

(2)请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要提一个和前后有关系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可以上车来提问下面的同学。

(教师设计这个游戏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设计学生所熟悉的站牌。)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行排队,师生互动后,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要求排队。)

(1)每组5人分别戴上5种动物的头饰。

(2)按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排队,看哪一组又快又好。(小组长公布位置要求,其他同学按要求排队。)

师:认真观察图,想想能否用上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编编故事。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师: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师: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得到。同学们课后要多留心找一找,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会用到“前后”的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指导篇十八

教材第44页例1。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计数器。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用。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第67页的例1。

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23+25。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因为这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师:怎样计算23+25呢?我们还是先用计数器来计算,同学们用计数器计算已经有经验了,老师就不再提示,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先在个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5=48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5加在个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5是5个一,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25中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十,所以应该把2加在十位上。

让学生感受到是适用的。

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5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来得48,所以23+25=48。

师:看看第67页中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算的,他应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

让学生发现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5,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学生:会。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7+21。

学生计算时,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然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是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对着整捆小棒,单根小棒对着单根小棒这样摆放的。

师:也就是说,这些小棒在摆放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样一齐,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堆小棒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请同学们口算出它的结果,把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3+42,51+33。

学生计算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69页第2题,这是一个口算游戏,同学们明白这个游戏怎样做吗?

指导学生说出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另一个同学迅速地口算出结果。

学生:会。

师:好,同桌的两个同学开展这个游戏。学生游戏时,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略。

五、课堂作业

第46~47页练习九第1,2,3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