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演讲动作手势视频 演讲动作手势(通用8篇)

2023年演讲动作手势视频 演讲动作手势(通用8篇)

ID:4533805

时间:2023-10-12 09:38:56

上传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演讲动作手势视频 演讲动作手势(通用8篇)

播音稿的修改和调整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反复斟酌和试听来完善。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取得成功的动力,我要向您表达最真诚的谢意。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一

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肢体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演讲手势动作遵循原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演讲手势动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雅观自然

运用体态语言、动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人们听演讲,除了获得信息,受到启迪这外,也需要获得美的享受。演讲的体态动作要做到姿态优美、恰如其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自然的体态语言还必须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与全身的协调。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能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手势的起落应和话音的出没是同时的、同步的,不可互为先后。如果话说出去了,手势还没有做;或话已讲完,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也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第三、手势与感情协调。演讲中感情激昂时手的幅度、力度可大,否则小一点,手势幅度和感情是成正比的。

例如:下面这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大:

如果说,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热情去唤醒,让他咆哮,让他呐喊!

如果说,中国是条俯卧的巨龙,就更需要我们做主人的用双手去托起,让他腾飞,让他振兴,让他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到那里时,我们都将会自豪地说:“我是中国的主人。”

而下面的一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必须小:

3、适宜、适量、简练

一是与演讲内容相适宜。手势动作只有在与口语表达密切相配合时,其含义才最为生动具体。演讲者的手势必须随演讲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和现场气氛自然地表现出来,手势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应与演讲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相适宜,协调一致,切不可生搬硬套勉强去凑手势。

二是手势的多少要适量,要不多不少。手势动作过多了,一两句话一个动作就会显得轻挑作态、喧宾夺主,会使听众感到眼花缭乱,听众甚至会拿演讲者的动作开心。但是,如果演讲者在台上从头到尾都不运用手势,那样就会显得局促不安就会失掉演讲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讲者的气质、风度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使听众不能深刻理解演讲的思想内容而感到枯燥无味。

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体态语言毕竟是口语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过多过滥,毫无节制,而应尽量做到少而精。正像说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语言能力强一样,态势语言表演过多,不一定能加强演讲效果。所以演讲中的手势动作应简练、得体,宁少勿多。演讲者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诱人,不可琐碎,不可拖泥带水。小动作、碎动作千万不要做,重复动作也不要多做。

4、因人制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演讲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的、有表现力的、合适的手势。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主要是柔和细腻,手心内向动作较多。就年龄而言,老年演讲者因体力有限,手势幅度较小,精细入微;而中青年演讲者身强力壮,手势幅度较大,气魄雄伟。就身高而言,个子比较矮小的演讲者可以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弥补不足,这样可以自己形体显得高大一些,而个子较高的演讲者,可多做些平直横向动作。

演讲手势30种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藐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演讲中右手比左手使用的频率大,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

4.食指弯曲或钩形表示9、90、……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6.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3、30、300……

7.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4、40、400……

8.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平伸且分开,表示5、50、500……如果指尖向上并拢,掌心向外推出,有向前,希望等意思,显示出坚定于力量,又叫手推式。

10.拇指食指并用式。拇指,食指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8、80、800……如果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如果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

12.o型手势,又叫圆形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3.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这一手势包容量很大。区域不同意义有别: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平放是“乞求”“请施舍”;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

14.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状态同仰手式。这是审慎的提醒手势,演讲者有必要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表示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指示方向。

15.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种变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皮下,表示果断,坚决、排除之意。

16.手啄式。五指并拢相夹相触。,指尖向上,就像一个收紧了开口的钱包,用于强调主题和重点,也表示探讨之意。

17.手剪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两手同时运用,随着有声语言左右分开,表示强烈拒绝。

18.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吸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19.手压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压去。当听众情绪激动时,可用这手势平息。

20.手推式,见“五指并用式”

21.抚身式,五指自然并拢,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这种手势把手放在胸前,往往成为一些演讲者的习惯手势。

22.挥手式。手举过头挥动,表示兴奋、致意;双手同事挥动表示热情致意。

23.掌分式。双手自然撑掌,用力分开。掌心向上表示“开展”、“行动起来”等意。掌心向下表示“排除”、“取缔”;平行伸开表示“面积”、“平面”之意。

24.拳举式。单手或双手握掌,平举胸前,表示示威、报复;高举过肩或挥动或直捶或斜击,表示愤怒,呐喊等。这种手势有较大的排他性,演讲中不宜多用。

25.拳击式,双手握拳在胸前做撞击动作,表示示威间的矛盾冲突。

26.拍肩式,用手指拍肩击膀,表示担负工作,责任和使命的意思。

27.拍头式,用手掌拍头,表示猛醒、醒悟、顿足,表示愤恨、哀戚、伤悲。演讲中欧姑娘不太多用。

28.搓手式。双手摩擦,意味做好准备,期待取胜;如果速度慢表示猜疑;在冬天则表示取暖;拇指与食指或其他指尖摩擦,通常暗示对金钱的希望。

29.颤手式。单手或双手颤动,必须与其他手势配合才表示一个明确的含义。

30.双手抚胸表示沉思、谦逊、反躬自问。如果以收抚头表示懊恼,回忆等。

演讲手势的分类

演讲手势的分类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情意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演讲手势的分类二、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平静的情绪,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演讲手势的分类三、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口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感情的强弱。一般来说,讲到批评或表扬,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别强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般情况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听众的多少。一般来说,会场较大,听众较多的场面,为了强化手势的辅助作用,激发听众的情感,可以用复式手势。反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内容的需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决定用单式手势或复式手势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离开了内容的需要,即使会场再大,听众再多,也不宜用复式手势。同样,根据内容的需要,应该用复式手势时,如果使用单式手势,则显得单薄无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二

1、手指的运用

在演讲中手指的动作是十分常见的,运用起来人人都会,简单明了。但有一点,不少演讲者都不太注意,那就是不能用手指直接指听众、指他人,这是一种缺乏礼仪常识和不礼貌的举动。因此,在演讲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避免用手指直指他人的习惯。手指的运用主要能表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数目;(2)表示态度;(3)指点事物或方向;

(4)凝聚注意力;(5)表示微小或精确;

2、手掌的运用

(1)推掌——表示坚决、否认、果断、排斥、势不可挡等意。(见下图)

(2)伸手(单或双掌心向上)——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等。(见下图)

(3)抬手(单或双手心向上、两臂抬起)——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昂、愤怒、强调等。(见下图)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三

一、模仿学习。在平时看电视或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仔细观察他人在与人接触时,在言语、表情、手势等方面的运用,模仿他人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从而增加自我的人际交往技能。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把表达内容理清条理,讲话前自己先经过反复训练,不去想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只要一篇文章读上8遍以上,你的表达就会轻松流畅。

三、掌握讲话的方法。很多时候大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有话不知道怎么去说,造成的结果是说了半天别人也听不明白或者是干脆就不说了,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讲话恐惧症,造成一讲话就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不仅影响讲话的状态,产生不好的效果,还会严重打击自信。

四、降低心理预期,不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人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然而,这种期望值过高,就会很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出色,因而造成紧张情绪。当我们不苛求自己能让人人满意,能容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失误或失态,不去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而是追求自自然然地与人交往时,紧张情绪自然不会发生了。

五、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其实有时候自己的举动别人根本就不会特别注意,而你却为此揣揣不安了半天。要认识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其实对你来讲并不重要,别人的讥笑或不屑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你不需为此负责,你也不需向他们做任何解释。要对自己负责,当你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违背你本意的选择,那么所产生的后果是要由你自己来承担的,别人是没办法帮助你的。学会原谅自己,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是敢于负责任的表现。

六、寻找和谐的讲话氛围。很多人在众人面前不敢表达,是由于缺乏自信。总是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于是就尽量减少当众演讲的机会,要想提高自信心就要尽量减少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增加肯定性评价,如“我现在的自我状态不错”、“我做得很棒”、“别人不会看不起我”;另外还要多参与那些容易成功的活动或社交场合,当你的周围都是肯定和赞赏的目光时,你就获得了最大的信心支撑,通过多次的锻炼,你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七、放松的方法。深呼吸是最简便的放松法,当自己在社交场合感觉紧张时,可以暂且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有规律地作几次深慢呼吸,同时在心里默念:放松、放松。第二种放松的方法是“想象性放松法”,平时想象自己进入了在最容易放松的情境,如在幽静的公园里散步、或在温暖的沙滩上晒太阳、或在草原,每天练习几次,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当你以后在社交场合中感觉紧张时,便可想象经多次练习的情景,以达到放松的状态。

八、用好“一分钟超觉静思法”。这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火田爱义博士研究出来的应付紧张心理的有效方法,做法是:上台讲话前,以一分钟时间静坐,全身放松,坐端正。要从头、颈、肩、背、腰、腹,直到大腿、小腿,逐项检查,全部放松,双眼微闭,两手搭在腹前,轻慢细长地做腹式呼吸。头脑中只想着呼吸,数呼吸的次数,别的一概不想。数10至14次,一般就有一分钟。然后,轻轻睁开双眼,就会感到情绪镇定,头脑清晰,为上台讲话成功创造了条件。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四

1、大仰手式:手掌朝上,拇指自然张开,手举起,表示赞美、希望,通常用来表达抒情或激昂的情绪。

2、小仰手式:手掌小倒立,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手指弯曲,说明包含量大。

3、伸手式:手掌向上、手掌向前平、前臂伸直,表示请求、承诺、谦恭、赞扬、欢迎、诚实等。

4、拇指式:大拇指向上,其他手指弯曲,表示有力、肯定、赞扬。

5、食指式:在食指位置,食指伸出,其他手指合在一起,手臂伸直,食指在空中,表示强调。

6、拇指食指式:在拇指和食指的位置,两个手指弯曲在一起,但自由,表示微小。

7、握拳式:握紧你的拳头,一只手或两只手放在胸前,表示力量、信心。

8、数字式:演讲时说相应的数字,使用相应的数字手势,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加深听众的印象。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五

1、伸手(手掌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表示请求、交流、承诺、谦恭、感谢、赞扬、希望、欢迎、诚实等。

2、抬手(手掌向上,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和肩膀高):表示召唤、唤起、祈祷、兴奋、愤怒、强调等。

3、举手(五根手指在空中,前臂垂直,掌心向上):表示行动、肯定、热情、情绪、悼词等。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表示鼓励、呼叫、呼吁、前进、问候等。

5、推手(手掌向前,前臂伸直):表示坚定、停止、果断、拒绝、不可抗拒等。

6、按手(手掌向下,前臂向下到较低的区域):表示安静、停止、反对、沮丧、悲观、生气等。

7、摆手(手掌向外,前臂向上到中间):表示厌恶、轻蔑、拒绝、失望等。

8、心手(五指并拢、弯曲,自然放在胸前):表示愿望、祝福、希望、心情、心态等。

9、侧手(手掌在身体的一侧,手掌朝前):表示仇恨、轻蔑、神秘、愤怒,指人和事等。

10、合手(双手放在胸前由分而合在一起,双手合二为一):表示亲密、团结、统一、欢迎、好感、肯定、同意等。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六

演讲时,手势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你的演讲更丰富,让你的演讲充满活力。试想你在演讲时,如果你的手一动不动,肢体不协调,会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但我不建议,你去刻意模仿别人的手势,因为那不是你,别人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你会发现,别人的肢体动作怎么那么和谐,而你却看起来那么不自然,所以建议做你自己,你只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和忌讳即可,慢慢形成你自己的标志性手势。

演讲时手势动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演讲时的动作手势要注意的地方,如何才能更有煽动性,更有说服力:

1、雅观自然 运用体态语言、动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人们听演讲,除了获得信息,受到启迪这外,也需要获得美的享受。演讲的体态动作要做到姿态优美、恰如其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优美自然的体态语言还必须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与全身的协调。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演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能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手势的起落应和话音的出没是同时的、同步的,不可互为先后。如果话说出去了,手势还没有做;或话已讲完,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也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

开心。但是,如果演讲者在台上从头到尾都不运用手势,那样就会显得局促不安就会失掉演讲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讲者的气质、风度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使听众不能深刻理解演讲的思想内容而感到枯燥无味。 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体态语言毕竟是口语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过多过滥,毫无节制,而应尽量做到少而精。正像说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语言能力强一样,态势语言表演过多,不一定能加强演讲效果。所以演讲中的手势动作应简练、得体,宁少勿多。演讲者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诱人,不可琐碎,不可拖泥带水。小动作、碎动作千万不要做,重复动作也不要多做。

4、因人制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演讲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的、有表现力的、合适的手势。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主要是柔和细腻,手心内向动作较多。就年龄而言,老年演讲者因体力有限,手势幅度较小,精细入微;而中青年演讲者身强力壮,手势幅度较大,气魄雄伟。就身高而言,个子比较矮小的演讲者可以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弥补不足,这样可以自己形体显得高大一些,而个子较高的演讲者,可多做些平直横向动作。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手势,做什么动作,是无法确定的,全靠自己摸索、模仿。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追求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模式化的态势动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美化定型就行。

一、灵活性练习

所谓的灵活性,是指人体躯体或者四肢动作敏捷而不呆板。一般而言,灵活性差的人,动作大多都比较僵硬、运行速度偏慢、运动轨迹也不流畅。

灵活性是在时间的维度下探讨手势动作的特性的,它强调的是手势动作的速度问题。所以,我们采用两个经典的动作来对肢体的灵活性进行训练。一个是曲线摆掌,它是以曲线运动的方式来训练肢体的灵活性的;一个是直线摆掌,它是以直线运动的方式来训练肢体的灵活性的。至于关于这两个经典动作的大体动作概要和具体训练步骤,请各位继续阅读下文。

1、曲线摆掌

1)动作概要

就是双手掌合并在一起,进行快速的旋转摆动。

2)训练步骤

第一步,双手合十于胸前,离胸口大约30cm处,双手的指尖稍微指向前上方。

第二步,双手掌往右边摆动,也就是左手掌在上面而右手掌在下面,此时,双手的指尖指向正前方,双手掌与地面平行。

第三步,双手掌往里面旋转,也就是左手掌在外面而右手掌在里面,此时,双手掌与地面垂直。

第四步,双手掌又开始往左边摆动;往里面旋转。

第五步,如此动作,重复进行,每次训练次数必须达到20次(一个左转加一个右转才能算一次)。

3)温馨提醒

此动作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摆掌速度可以慢一点;但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摆掌动作必须越来越快。另外,灵活性差的人,此完整动作,每天要重复练习20次,并且要坚持3个月。

2、直线摆掌

1)动作概要

就是手掌与地面平行,做快速的向左或者向右的来回摆动。

2)训练步骤

第一步,于身体右侧平行于胸前的位置伸出右手,手掌伸直朝下,与地面平行。

第二步,往左平行移动;在手掌平移的过程中,手掌与前臂的夹角由180度慢慢变为135度,甚至更小。

第三步,手掌翻转过来,掌心朝上,往右边平行移动;在手掌平移的过程中,手掌与前臂的夹角由135度慢慢变为180度。

第四步,如此动作,重复进行,每次训练次数必须达到20次(一个左移加一个右移才能算一次)。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七

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2、抒情手势

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3、模拟手势

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4、指示手势

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

演讲动作手势视频篇八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大约为60-75 度。然后向前切出,切出幅度分为三个幅度,小、中、大。(左手同理)将手掌置于胸前是单手势练习的标准式,待您熟悉后可以自然运用,不用每个手势都把手置于胸前。

举例:各位朋友,早上好!可以用切菜的小中大三个幅度。各位,手势向前小切;朋友,再往前一点中切;大家好!手势向前切出,用大切。

2、炒菜

将右手掌放于胸前,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角度大约为60-75 度。然后手掌从身体中部向右-向下-向中-向上划弧线,似炒菜的动作。幅度分为三个幅度,小、中、大三个幅度。

3、拍菜

4、扔菜

5、上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