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 二十三岁的散文(优质8篇)

最新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 二十三岁的散文(优质8篇)

ID:4556739

时间:2023-10-12 19:26:41

上传者:文轩 最新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 二十三岁的散文(优质8篇)

辩论是一种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理性辩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维,提高说服力。如何准备充分并掌握有效的辩论技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辩论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一

回忆,近几年往事流云,如今究其一生,夹杂着几许情意。岁月复杂,成熟阅历,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淡淡的心境。论文字,是凭感觉悲哀怀。亦或叙忧愁叹流年。论词意,究竟是否?只为文字传达感伤。一番理解,笔下意境,其灵感与思想。字里行间,文字达意着某种的执着理由。嘘寒问暖,言语诉说着十一月的忙碌街光。如今,遍地完美。你不是我又怎知为何文字达意?双眼迷离似醉,惟愿能与能懂的你共赏美景。

夜幕慢然降临,街道两旁忙碌的路灯映亮了整个旧城,感受着它带来的些许倦意,试着全心投入生活,轻轻淡淡的灯光的映照下,静静地看着只显得如此柔美,不需要甜言蜜语,静静地享受这一份不舍,哪怕只有那短暂的.时光,但内心早已触动,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足以能够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现本就应在睡梦中度过,然,闭上眼,不知为何竟扰断了困意,诚然提笔记录时光,因为它是那么的突如其来,让我的心绪涌上心头,毫无困意,生活的路并不远,一个人走时,却是如此的漫长。窗前夜空,愁望远方,静谧气息挑动着浮躁的心,祈求在某一瞬间找到一个能够安歇的去向。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二

星期六下午,放学了,空空的学校里没有一丝动静,只我一个人坐在小屋里,呆呆地望着门前绿树上落下飞鸟的影子,又呆呆地望着窗外野山上飞过流云的影子。

总是闲得无聊,或无聊的闲着。

无聊就翻书,书页翻得哗哗啦啦地响,像远处小河流水的声音,可我总是一个字也读不进去,恍惚的目光,恍惚的铅字,恍惚的心情,唉,又是一个难熬的周末。

出去走走,到山里转转吧,兴许会好一点。

慢步在崎岖的山路上,山风吹起我的头发,山鸟掠过我的衣袖,草叶像张张笑脸,野花像朵朵微笑,飞的、蹦的,蓝的、绿的小虫们在快乐地歌唱。

可是,我犹豫着驻足路边,我要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哪里是我该去的地方呢?

望望西边的天空,那颗太阳像一枚金黄色的古币正在满杯的茶水里滑落着,滑落得很快,但我的脚步仍在路畔的草丛中犹豫、踌躇、徘徊。

噢,那边是什么人在吆喝?

跑步翻过山梁,老远看到一条清清的小溪,小溪像一朵白色纱巾一样铺在谷底,溪畔是排排杨柳、层层水田,田边横着一块青色的巨石,巨石上一个红脸膛白胡须的老农高扬着牧鞭,巨石下满满的水潭里飘浮着一只黑色的牛头,眼睛微闭,鼻孔朝天。

又是一声吆喝,牧鞭在空中“叭”地一声炸响,那头牛终于懒洋洋地从水里钻了出来。

这是一头老牛,一头衰老的水牛,哗哗的水线从多皱的皮毛上流淌下来,永远不能洗净的四蹄没有一丝光泽,像是悬崖上风化的岩石。一只牴角弯弯的,像一把生锈的镰刀,也像枯朽的槐树皮,另一只牴角很短,断裂过,像被狂风吹折的树桩。我看到,水牛瘦弱的肩上有一只很大的‘旋’在不停地颤动,像夕阳走在对面山岭的峰巅,呵,老水牛的下巴上还挂着灰色的长长的胡须,像秋天荒野的枯草。

“大爷,放牛啦。”我热情地打着招呼。

“噢,你是中学教师吧,放礼拜啦,咋不回家?”大爷同样热情地问我。

“回家也没事,大爷,这牛好老哇,多大岁数啦?”

“二十三啦!”大爷说笑着并骄傲地伸出指头比划着。

“二十三岁?和我同庚!二十三岁,怎么就老成这个样子了?”我的眼光不屑地掠过老水牛因瘦弱而弯曲了的脊梁。

“是老啦,好几年前就老啦,可它也有年轻的时候哇。”

“年轻的时候,怕也只是耕田种地吧!”我的眼光再次不屑地扫过老水牛低垂的头颅。

“是呀,牛嘛,不耕地,干什么呢?可这头水牛是咱这地方最棒的`一条,也是年龄最大的一头,你别看它老成这个样子,它还能干很多很多重活哩,耕田啦、耙地啦,有时还要推磨啦、驮柴啦,反正从未闲过。”

“真的吗?可它二十三岁就老成这个样子啦!”我骄横地看着自己结实有力的胳膊,我更看到我自己腰板笔直、抬头挺胸、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噢,我是多么年轻啊!

“是老啦,可它也有年轻的时候哇!一岁的时候它就跟着它的母亲下地干活了,两岁的时候就能耕田耙地了,一天能犁好几亩地哩。而我们这些能吃能喝的大男人,不说一岁,就说两岁的时候,能知道一些什么,能干一些什么呢?两岁的小孩儿也只能像小兔一样滚爬,像小狗一样哭闹、像小猫一样要吃要喝哇。那年夏天,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碰着了这头水牛,最后反倒被这头水牛追得发慌,一个滚儿便翻进路底的水田里去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它和其它的牛格斗时,从来没有后退过,即使你用竹竿摔打或者用火把烧燎,它也从不后退,最后总是打赢了才算数。你看这只断角,那是有一天它在山坡上吃草,撞上了马蜂窝,马蜂太多,追得它上窜下跳,踏翻了土坎,滚下了山坡,牴角摔在硬石上,断啦,可是第二天它又下地干活啦,断裂的牴角还在渗血哩。夏天,若是山洪爆发,人们不能过河,但是你只要把这头水牛赶到河边,赶进水里,然后拽紧它的尾巴,你就可以顺利地渡过齐腰深的河水啦。”

“哦,它可真有两下!”我钦佩的目光掠过老水牛粗糙的、饱经风霜的额头。

“毕竟老了哇,牛到了十岁就算老啦,说不上哪一天就会永远地躺倒在天天走过的黄土坡了。噢,小伙子,你和它同庚,你们有可能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哩,可是,你现在多么年轻哇,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日子啊!你看你,多么强壮的身体,多么光亮的额头,多么聪明的眼睛啊!”大爷的眼睛也放射出了火一样青春的火焰,噢,大爷年轻的时候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是,大爷!”我愉快地回答,但我的脸‘轰’地一声燃烧了起来,我的脸通红通红,一丝愧疚的心情像一块炽热的火炭从我的脊梁上滚过。

大爷赶着那头老水牛走了,翻过了山岗,向着村里走去,夕阳的余辉像金色的羽毛落在大爷的草帽上、胡须上、长鞭上,落在老水牛的尖角上、瘦身上、秃尾上,又落在山那边袅袅升起的黄昏的炊烟上。

目送走大爷和他心爱的老水牛后,我折下一根草叶衔在嘴里,坐在溪边,轻轻的流水载着我的思绪向远方流去。

是啊,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这么多年来,我做了一些什么呢?

满山遍野的蒿草绿了二十三次,匆匆忙忙的燕子垒了二十三座土窝,粉红色的喇叭花吹奏了二十三首小曲,多舌的知了叫醒了二十三个夏天呵!

可是,我,二十三岁了,我做了一些什么呢……

太阳终于落山了,黄昏从天边游了过来,落在树叶间、溪水里,落上我的额头、我的心口。

我咬断草茎,站起身来,望望前方,前边就是我的同庚住着的小村子,我知道我的同庚正在认真地嚼着青草,它用睡觉的时间嚼着青草啊,我知道明日的黎明时分,天刚麻麻儿亮,我的同庚就要背起沉重的弯犁上山去,它还要干很多很多重重的活儿呢。

我迈开步子,踏着坎坷的山路,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天就黑下来了,月亮出来了,银色的月光撒遍了四野,没有山鸟的吵闹,没有山风的呻吟,噢,四野的月光像清清的溪水一样沐浴着我的向往,也沐浴着我的记忆,我想起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写过的那篇有名的《匆匆》来:“……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外,又剩了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赤裸裸的回去吧?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噢,我要去寻找那颗最大最亮的星星去——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三

二零一六年,央视各频道曾热播过题为《年轻不可看轻》(又名“我二十三岁”)的公益广告,每当想起这则广告,我的思绪便会回到五味杂陈的我的二十三岁时。

一九七九年是我的二十三岁。记得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确实,这一年不仅是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也是我叩开理想之门的人生的春天。这一年,我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痛苦抉择,离开心爱的农场后,跨进了瘦西湖畔的扬州师范学院,迈入了美妙的人生之春。

其实,年初时我并未意识到这将是自己在农场的最后一年。那年一月下了两场大雪,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然而这严寒并没能按捺住全县五大农场(县种猪场、良种场,黄桥果园场、种猪场,马甸养殖场)的知青对自己多舛命运的强烈抗争。

一月初,受全国知青大返城高潮的影响,有一天下午上工时,有几个消息灵通的知青悄悄议论说:“全国的知青马上都要回城了,但我们农场知青却不在其中。据说是因为我们已是国家农业工人,再也不能享受知青待遇了。”这个消息像又一场暴雪下在全场五十多个知青的心上,大家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情绪一下跌倒了冰点。在人心思归的情绪下,有人提议说,“我们应联络其他农场的知青一起到县知青办去问个究竟,提出我们的合理请求。”真是一语提醒了梦中人,大家立即结束了手中的活儿,集中到农场知青大楼会议室,商量联络及申诉事宜。喜欢打篮球的南京知青仲锋此前曾去过县良种场和马甸养殖场,和那里的知青打过友谊赛,就主动提出去这两个农场联络。剩下黄桥的两个农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联络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我的中学同学,当时担任场革会秘书的袁建中提醒我说:“你不是刚从党校培训回来吗,应该认识果园场的知青吧,你就跑一趟吧。”那时,县委党校改名为县五七干校,由县城迁到了五十里外的果园场里。大家一听齐声附和道:“那你就辛苦一趟吧。”我没想到袁建中的脑子转得这么快,突然将难题摆到了我面前,心里矛盾开了:要不要向场革会请示,曹主任会不会同意?我就悄悄地向袁建中说出了心中的顾虑,希望他先帮沟通一下,不想立即遭到在场同伴的冷嘲热讽:“到底是团支书,觉悟高,纪律强”,“将来回城再不需要我们的选票了”。听着这样的嘲讽,我真是百口莫辩。扪心自问,从上中学到下放农场,我一直十分鄙视通过巴结领导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我甚至将自己定位为永不巴结权势,自甘平民百姓的“贱骨头”。不想现在却成了同伴心目中的势利小人,心里非常委屈。但想到以前他们曾毫不吝惜自己的选票,选我当团支书,选我出席全县上山下乡先进代表大会时对我的信任,就感到再没理由推托不前了。我绝不能在关键时刻冷了对我寄予厚望的同伴的心,更不能做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躲的缩头乌龟。于是怀着一股不负重托的青春豪气,我当即答应东进黄桥。

说走就走,我立即背着西天如血的残阳,骑着我用两年积蓄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登上了布满沙石、颠簸不平、尘土飞扬的城黄公路,按着记忆中前两次坐车去党校的路线,向五十多里外的黄桥果园场疾驰而去。经过近两小时的狂奔,在四周一片漆黑的初夜时分,裹着热腾腾湿漉漉一身冬装的我终于到达位于黄桥西北刘陈公社地界的黄桥果园场场部。

曾在党校培训班上同学的果园场知青团支部书记刘建忠闻讯赶来。当他得知农场知青身份被改的重大变故后,立即召集知青骨干,在知青集体宿舍昏黄的白炽灯下商量应变措施,并派两人连夜骑上我的“寡妇车”(当时习俗,新车轻易不借人。为避免被借后超负荷带人,车主常常卸掉车后的衣包架,故称“寡妇车”)奔向黄桥种猪场知青点。直到半夜,我才在朦胧之中听到他们成功返回的消息。

看着刘建忠干练果断的指挥才能和知青们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我暗暗佩服黄桥知青身上散发出的老区人民的传统作风,心中油然而生未负众望的欣慰之情。两年之前我与良种场朱晓进、果园场刘建忠及养殖场张星玮四人踏着积雪从果园场步行到黄桥汽车站的场景又在眼前浮现。

那是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中旬,我们四人作为各自农场的知青团支部书记,到县委党校参加了全县共青团干部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朱晓进(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本可以骑着他的自行车从河失公社抄近路回城的,但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他硬是推着自行车,驮着四个人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陪我们,跋涉在铺满皑皑白雪的从果园场到黄桥的雪地上,一直把我们送到黄桥汽车站。返城后的十二月底,我们又马不停蹄参加全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代表大会,我们三个男知青被安排在县委第二招待所的同一房间,就像回到了党校培训班上。为纪念这经历冰雪磨砺的友谊,会议结束时,刘建忠赠给我一本塑料封皮的日记本,还在扉页上题了一首《卜算子·赠友人》。词曰:

冰天雪地寒,情激数九离。为学马列斗苍天,笑迎红日起。

干校结新友,同志加兄弟。广阔天地共努力,春风遍大地。

刘建忠《卜算子·赠友人》手迹(1977年元旦)

这首激情四射的词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友谊,道出了我们的美好希冀。眼前的刘建忠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同志加兄弟”的战友承诺,令我感动不已。

翌日清晨,我先骑车赶回我场。到场时,仲锋联络的良种场及养殖场知青代表已经赶到。不一会儿,刘建忠带领的黄桥知青代表也火速赶到。于是全县五大农场的知青代表历史性地在我场会师。这是第一次相聚,也是唯一一次主题大聚会。

经过一昼夜紧张的讨论和准备,第二天早晨上班后,五大农场的知青代表和离城较近的我场及良种场部分知青组成了一支几十人的申诉队伍,有的扛着红旗,有的骑着自行车驮着同伴,有的用簸箕挑着申诉书、浆糊和刷浆糊的高粱秸把子,逶迤曲折地赶到县城百货公司(现鼓楼商场)北边工商联大院里的县知青办进行申诉。当时我们提出的请求是:恢复我们的知青身份,落实当初下放时对我们在招工、当兵、上学等各方面享受与下放农村知青同等待遇的承诺。

不料,我们的请求被知青办负责人以“上级决定谁也无权改变”为理由严词拒绝,这位负责人还警告我们说,“再闹下去就处分你们,永远别想回城!”这激起了全体知青代表的公愤。于是更多的知青涌向鼓楼街中心,他们有的张贴《我们要回家》、《告知青家长书》、《告全县人民书》,有的向过往的群众讲述知青办当初的承诺事项和今天的突然变卦,呼吁知青家长及市民群众给予声援和支持。

这次行动持续了大半天,感动了县城百姓,聚拢了知青家长,惊动了县革会领导,成了当日全县的头号新闻。

下一页更多精彩“一九七九,我的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四

人们都说,人在三岁以前,是不记事儿的。因为头脑的发育,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推移,人们渐渐对幼时发生的事儿愈来愈记不清,即便是那模糊朦胧的画面,偶尔闪现在梦中,也是黏不上的碎片,散落风中。

可是,人在发呆的时候,好似会灵魂出窍。在那么一瞬间,会觉得,这个地方我来过,这个场景发生过,这件事情我做过,这个画面太熟悉,不知是前世回眸,抑或是今生经过。

小时候的事情,总会听到爸爸妈妈说。他们说着说着,言语中的画面就闪现在我眼前,跟潜意识里脑海中的画面,重叠,接合。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错觉,那便是,三岁前的记忆,我记得。

就像我几个月大时,被爸妈寄养在托儿所,跟其他的几十个孩子,住在大房子里的小单人床上。我总会声嘶力竭地哭喊,叫不出爸爸妈妈,叫不出一个完整的词儿,叫不出美妙的旋律,就只是纯粹的哭喊声。在我心底,能真切感受到婴儿时期的我,内心的孤寂、恐慌、害怕、缺乏安全感。那种感觉,真的,无法遗忘。画面不美,画面很孤单,却留给幼小的我最独一无二的第一个记忆的'画面。

又像我不到一岁,却体质很弱,总爱生病,一会儿感冒发烧,一会儿支气管炎,老是得在头上扎针输液。因为小孩儿太小,手上的血管找不到,只有往头上扎针。妈妈说着,都满是心疼。随着她的话语,我看到哭天抢地的自己,拼命地往妈妈怀里躲,挣扎着不让医生打针。那种想逃无处可逃,想退无路可退的焦急慌张,甚至让我现在都心儿砰砰直跳。以致我如今看到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心里都会莫名紧张,平时也是死都不乐意去医院。看来心理阴影还真是从小形成的。

妈妈说,小时候有段时间,因为她和爸爸工作忙,我被送到老家给爷爷婆婆照顾。她那时为了节省五毛钱给我买一包虾条,就不搭车,而是走半天的路程回老家。每次过了一个星期没见过妈妈,我都怕生般躲在婆婆身后,不肯叫妈妈。直到她拿出虾条逗我,我才喜笑颜开地扑到她怀里,妈妈妈妈地直叫。原来从小就是个吃货的本质,亦是暴露无疑。

还有一些奇妙的画面,走在我回忆的桥上,伴随着我的人生,如影随形。愈久远,愈深刻。

好像是一岁半还是两岁,我跟一群孩子上托儿班。老师让我们排成一行,靠着墙根站着,偶尔面对着墙壁,真像是“面壁思过”一般。那时我心里似乎就觉得百无聊赖,碍于老师的权威,又碍于自己的胆小如鼠,无力反抗,只有默默忍受。

又好像两三岁,我在家附近的桥边走来走去,走走停停,随意踱步。身后跟着一个背着摄像机的叔叔,一不注意就抓拍我。现在这张老照片还静静地呆在老相册里,我留着呆萌的短发,乌溜溜的大大的黑色眼睛,穿着红色的棒棒裤,黄色的毛衣上有一只白色的小熊,我记得,那是妈妈亲手给我织的毛衣。那个年代,每一位年轻的妇女都很爱织毛衣,给漂亮的女儿,给亲爱的丈夫。

还有一次,我站在爷爷婆婆家门口的堤坝前,身上脏兮兮的,说不准还留着鼻涕。不过听妈妈说我小时候可是很讲卫生,应该是干干净净的吧。站在地坝上,我不说话,也不动,好像“我们都是木头人”那个游戏一样石化了。就定定地盯着前方某处的泥土和石头,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就一直一直盯着,过了好久好久,才忽然回过神来。

刚刚我在干什么?刚刚我是睁着眼睛吗?刚刚我怎么愣了?刚刚我确定没在睡觉?刚刚发生了什么?刚刚时间过了很久吗?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我那时在“发呆”。发呆?原来我不到三岁就会发呆了呀!

时间转眼即逝。我从三岁,到了如今的二十三岁。二十年的时光,叫我变得有意识,叫我变得有记忆,叫我变得有烦恼有欣喜。不变的是,我还和人们所说的不存在的记忆里的那个我一样,相信生命的奇妙和美好,相信与自我对话的可能性,相信潜意识里幼小的我有保存记忆的能力。

穿梭一场神奇的时光之旅,也许我们就能找到谜底。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五

生活像一面镜子,看着别人的影子嘲笑着自己的愚笨。羡慕他人的光鲜的生活自己却仍然在茫然中不知所措。尝试着把自己的时间排满,使它不再被那些琐碎的小事充斥,可是似乎自己安排的一切只是用一根细线穿上了的露珠,一会儿便洒落大地被空气带走了,最后仅落了空荡。一次次的鼓励自己,让自己振奋,以为这样会使自己超凡脱俗,不拘一格,能够像风一样在雨中穿梭,左右雨的前进、后退,可是我现在才明白原来自己也需要食物,原来自己也需要呼吸,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我比空气更平凡。

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到现在,在这个大千世界我飘荡了二十年了。小时候唱着歌:任时光匆匆溜走,我只在乎你,长大了,以为自己很成熟。于是便好象悟出了世间一切的真理,于是便自以为得到了,于是乎觉得生活只是如此。。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生活的滋味需要用心去品味。有时他很苦,像药,入口令人作呕,可是当你吸收之后却深受其益。有时他很甜,像甘草,可是甜过却让你知道了什么是苦。以前的我,总会去后悔做错了什么,希望时空逆转,乾坤倒置使自己可以从头再来,可是想了这么多年他始终一直往前走,连影子都不见,更不会留下足迹。最后自己明白了一些,仅仅一些道理,时间不再,过去的东西永远无法改变。

过去的自己也许很坏,偷东西,说脏话,抽烟,喝酒,可能在有些人眼里甚至是流氓,过去可能也很好,成绩很好,品德很好,可能是小辈的典范。过去的总是留在过去,现在的我无法得知自己过去的样子。我的过去已经不再拥有,拥有的只是此时此刻。

时间会一点一滴的流走,但有些是不会变的,父母对自己的爱似乎并不因自己的不出息或是接踵而至的劣迹所影响。。现在的.我很小,很渺小,无力回天却可改变自己。现在的我感激父母,是他们让我能来这个花花世界走一糟,感激类人猿,没有他们的进化史我不会有这么谨慎的思维来思考我的人生,感激我的她,没有她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种甜蜜美好饿情感——爱情;感激发明汉字的那个人是他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珍惜二字。

珍惜现在的一切,改变自己的现在,感激上天美好的恩赐。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六

文/徐依侬

小时候,画在腕上的手表不会转动,却悄悄带走了时光。只留下,一段被称之为青春的岁月,深深的存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回忆里...

一转眼,岁月如梦,一去不回头。今回首,年少的路,一次次的停留,一次次的追逐,一次次的定格。轻轻的,悄悄的,静静的,不知不觉的,我已成年了。于是,面临着全新的自己,有所感慨:“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

时光蹁阡,于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岁月又翻过了一页。翻新的不仅仅只是时间,还有我点点滴滴的年华。无法觉察,无据可询。一辗转,年过二十!于此,心里不再存有幻想、梦想,青年的我,开始依据有了思想、理想。逐渐的'脱离了稚气的年纪,逐渐的追寻着成长的意兴,心也多了几份沉稳,开始有了心事,有了故事。

关于年少时代,我有说不完的话题。可是,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再美,也敌不过似水流年。于是,今天,我是最后一次总结。就要告别二十三岁的最后一天,所有的一切往事,都将随即远逝。

今年的我,喜欢了安静,习惯了沉默。喜欢又习惯了静默的回忆,即便有时胡思乱想,可总是猝不及防又意犹未尽的惦记一些人和事。渐渐学会了口是心非,无论自己有多么的在乎,无奈总会假装笑着说:没关系、无所谓!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也会坦然的面对!难道,这就是一个人的成熟?兴许,这是现在我的真实写照吧!

过往的种种经历,脑海,此刻空空荡荡。心情不留余地的迷离,有时很安静,一直很安静,心却并不冷静。总会歇斯底里的咆哮,总会无厘头的狂奔,是不想按时的长大?还是害怕成长的烦恼?我也不知道,其实,我不是不想长大,不是害怕烦恼,却真是:越长大越烦恼,越烦恼越思考。

多少次,暗暗告诉自己:别怕孤单!别怕伤害!其实,我并不害怕孤单,只是害怕不眠的夜里,竟没有一个人可以想念。哪怕只是一个陌路人舍与的微笑,也能足以勾起丝丝的暖意。其实,我并不害怕伤害,只是害怕忧伤的时候,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哪怕只是静静的聆听也好。最怕没有星星的夜,那样,我会觉得更寂寞。最怕所无广袤的天,那样,我会觉得很空虚。尽管白天不懂夜的黑,那是一种心境、一种意境。也许,这也是同龄人的感触吧!

总不明白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潜意识告诉我:二十三岁并非是长大。现在才隐约的明白,兴许,年龄并不能说明什么,长大是一种认识,一种见识,是一步步迈向成熟的途径。于是,我照常守着自己的小天地,照样写着自己的小心情,照旧可以在自己的小角落傻傻的发呆。不会遮掩也不会躲避,因为,我已经学着长大了。所以,我跃跃欲试的期待着自己全新的改变。

二十岁三的最后一天,是开心?伤心?或许都有吧!不再去想长大后的孤单,也不再自寻成长中的烦恼,更不再探问未知的以后,索性不再怀旧从前。此刻,我带着自己爱的微笑,挥挥手,二十三岁,再见了!我相信,相信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会活得更出色,过得更精彩!所以,请再给我春去秋来一个轮回,我便蜕变化蝶,飞得更美。

依侬/二十三岁的最后一天.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七

20xx年,央视各频道曾热播过题为《年轻不可看轻》(又名“我二十三岁”)的公益广告,每当想起这则广告,我的思绪便会回到五味杂陈的我的二十三岁时。

一九七九年是我的二十三岁。记得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确实,这一年不仅是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也是我叩开理想之门的人生的春天。这一年,我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痛苦抉择,离开心爱的农场后,跨进了瘦西湖畔的扬州师范学院,迈入了美妙的人生之春。

其实,年初时我并未意识到这将是自己在农场的最后一年。那年一月下了两场大雪,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然而这严寒并没能按捺住全县五大农场(县种猪场、良种场,黄桥果园场、种猪场,马甸养殖场)的知青对自己多舛命运的强烈抗争。

一月初,受全国知青大返城高潮的影响,有一天下午上工时,有几个消息灵通的知青悄悄议论说:“全国的知青马上都要回城了,但我们农场知青却不在其中。据说是因为我们已是国家农业工人,再也不能享受知青待遇了。”这个消息像又一场暴雪下在全场五十多个知青的心上,大家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情绪一下跌倒了冰点。在人心思归的情绪下,有人提议说,“我们应联络其他农场的知青一起到县知青办去问个究竟,提出我们的合理请求。”真是一语提醒了梦中人,大家立即结束了手中的活儿,集中到农场知青大楼会议室,商量联络及申诉事宜。喜欢打篮球的南京知青仲锋此前曾去过县良种场和马甸养殖场,和那里的知青打过友谊赛,就主动提出去这两个农场联络。剩下黄桥的两个农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联络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我的中学同学,当时担任场革会秘书的袁建中提醒我说:“你不是刚从党校培训回来吗,应该认识果园场的知青吧,你就跑一趟吧。”那时,县委党校改名为县五七干校,由县城迁到了五十里外的果园场里。大家一听齐声附和道:“那你就辛苦一趟吧。”我没想到袁建中的脑子转得这么快,突然将难题摆到了我面前,心里矛盾开了:要不要向场革会请示,曹主任会不会同意?我就悄悄地向袁建中说出了心中的顾虑,希望他先帮沟通一下,不想立即遭到在场同伴的冷嘲热讽:“到底是团支书,觉悟高,纪律强”,“将来回城再不需要我们的选票了”。听着这样的嘲讽,我真是百口莫辩。扪心自问,从上中学到下放农场,我一直十分鄙视通过巴结领导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我甚至将自己定位为永不巴结权势,自甘平民百姓的“贱骨头”。不想现在却成了同伴心目中的势利小人,心里非常委屈。但想到以前他们曾毫不吝惜自己的选票,选我当团支书,选我出席全县上山下乡先进代表大会时对我的信任,就感到再没理由推托不前了。我绝不能在关键时刻冷了对我寄予厚望的同伴的心,更不能做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躲的缩头乌龟。于是怀着一股不负重托的青春豪气,我当即答应东进黄桥。

说走就走,我立即背着西天如血的残阳,骑着我用两年积蓄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登上了布满沙石、颠簸不平、尘土飞扬的城黄公路,按着记忆中前两次坐车去党校的路线,向五十多里外的黄桥果园场疾驰而去。经过近两小时的狂奔,在四周一片漆黑的初夜时分,裹着热腾腾湿漉漉一身冬装的我终于到达位于黄桥西北刘陈公社地界的黄桥果园场场部。

曾在党校培训班上同学的果园场知青团支部书记刘建忠闻讯赶来。当他得知农场知青身份被改的重大变故后,立即召集知青骨干,在知青集体宿舍昏黄的白炽灯下商量应变措施,并派两人连夜骑上我的“寡妇车”(当时习俗,新车轻易不借人。为避免被借后超负荷带人,车主常常卸掉车后的衣包架,故称“寡妇车”)奔向黄桥种猪场知青点。直到半夜,我才在朦胧之中听到他们成功返回的消息。

看着刘建忠干练果断的指挥才能和知青们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我暗暗佩服黄桥知青身上散发出的老区人民的传统作风,心中油然而生未负众望的欣慰之情。两年之前我与良种场朱晓进、果园场刘建忠及养殖场张星玮四人踏着积雪从果园场步行到黄桥汽车站的场景又在眼前浮现。

那是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中旬,我们四人作为各自农场的知青团支部书记,到县委党校参加了全县共青团干部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朱晓进(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本可以骑着他的自行车从河失公社抄近路回城的,但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他硬是推着自行车,驮着四个人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陪我们,跋涉在铺满皑皑白雪的从果园场到黄桥的雪地上,一直把我们送到黄桥汽车站。返城后的十二月底,我们又马不停蹄参加全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代表大会,我们三个男知青被安排在县委第二招待所的同一房间,就像回到了党校培训班上。为纪念这经历冰雪磨砺的友谊,会议结束时,刘建忠赠给我一本塑料封皮的日记本,还在扉页上题了一首《卜算子·赠友人》。词曰:

冰天雪地寒,情激数九离。为学马列斗苍天,笑迎红日起。

干校结新友,同志加兄弟。广阔天地共努力,春风遍大地。

刘建忠《卜算子·赠友人》手迹(1977年元旦)

这首激情四射的词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友谊,道出了我们的美好希冀。眼前的刘建忠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同志加兄弟”的战友承诺,令我感动不已。

翌日清晨,我先骑车赶回我场。到场时,仲锋联络的良种场及养殖场知青代表已经赶到。不一会儿,刘建忠带领的黄桥知青代表也火速赶到。于是全县五大农场的知青代表历史性地在我场会师。这是第一次相聚,也是唯一一次主题大聚会。

经过一昼夜紧张的讨论和准备,第二天早晨上班后,五大农场的知青代表和离城较近的我场及良种场部分知青组成了一支几十人的申诉队伍,有的扛着红旗,有的骑着自行车驮着同伴,有的用簸箕挑着申诉书、浆糊和刷浆糊的高粱秸把子,逶迤曲折地赶到县城百货公司(现鼓楼商场)北边工商联大院里的县知青办进行申诉。当时我们提出的请求是:恢复我们的知青身份,落实当初下放时对我们在招工、当兵、上学等各方面享受与下放农村知青同等待遇的承诺。

不料,我们的请求被知青办负责人以“上级决定谁也无权改变”为理由严词拒绝,这位负责人还警告我们说,“再闹下去就处分你们,永远别想回城!”这激起了全体知青代表的公愤。于是更多的知青涌向鼓楼街中心,他们有的张贴《我们要回家》、《告知青家长书》、《告全县人民书》,有的向过往的群众讲述知青办当初的承诺事项和今天的突然变卦,呼吁知青家长及市民群众给予声援和支持。

这次行动持续了大半天,感动了县城百姓,聚拢了知青家长,惊动了县革会领导,成了当日全县的头号新闻。

2页,当前第112

二十三岁的散文作品篇八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回想一下那些熟悉的人的小时候,还真不能不信服这个理儿。

大凡成人之后憨厚的,小的时候都有些诚实得愚钝;成人之后精明的,几乎在小的时候都是狡黠乖戾的。

有一个憨厚的亲戚,小的时候傻得可笑也可爱。

那回,她母亲趁哥哥姐姐不在家,单独给她往口袋里装了很多炒熟的葵花籽,还叮嘱她说:“别让你哥和你姐那两个馋猫看着,要不,他们非抢光了不可。”

她牢记着母亲的话,却舍不得连着吃完,而是隔一会儿,用小手捏出来一个磕了。

等到在外边淘气回来的哥哥姐姐,刚一吵吵嚷嚷地露面,她则紧张地用小手按住还鼓鼓囊囊的口袋,连声说:“我口袋里没有葵花籽,我口袋里没有葵花籽,你们可别抢啊。”

这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白,一下子就泄露了全部秘密。

结果,哥哥姐姐如两只捕食的小饿狼,撞上去就开始了一次堪称一扫光的抢劫。

还有一个诚实的人,他小时候也傻得可以。

有一次,有人来找他父亲,他父亲不愿意露面,就吩咐他告诉找的人说不在。

您猜怎么着?他就对找人的人说:“我爸说了,他不在家。”

弄得他爸灰头土脸拉倒。

这说的是关于憨厚的例子。

其实,关于狡黠的例子也不少。

有好多聪明的人,小时候都被父母骂成人来疯或晒脸。

有一个人讲起小时候的趣事道:家里穷,好吃的东西少,只能隔三差五地吃个新鲜儿。可是,小孩子忍不住馋,总想着吃,而大人从来不可能随时满足孩子的热望。弄得小孩子垂涎三尺了,也不敢轻易向大人索要,要了不但得不到,还会遭骂。

次数多了,小孩子就总结出来这个规律。

对于死规矩,小孩子无能为力,但狡黠的孩子却会能动地利用规律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来了客人的时候,大人是会忍耐孩子的调皮捣蛋的。

小孩子便举一反三地发挥起来。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提要求大人不是不予以满足吗?那好,咱就选在来客人的时候,当众提。即使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当着客人被打骂。

那个小孩儿就在外人来家时,大声嚷嚷:“妈,我要吃糖块儿。”

大人瞪了他一眼说:“就那几块糖,早吃没了。”

那个人小孩儿则更加紧逼道:“有,就在柜子里锁着呢,不信你打开看看。”

大人看了看客人以及客人带来的孩子,只有尴尬地把怒气压下,然后乖乖地打开锁,取出糖块儿,分给自己的孩子和客人的孩子。

一枪两个眼儿,还不如当初就给自己孩子拿出来吃了。大人那个气啊,发狠非好好教训自己的孩子一顿。可是,等到客人离开后,基本上火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

结果,狡黠的小孩儿就得逞了。

争取了,虽然吃到的不多,但不争取就一点儿得不到。小孩子虽然说不出来这个道道儿,但却实实在在地这么去做了。

要往高了说,也是不修道已在道中的一种表现。

过去日子穷时,是这样,现如今,依然没有什么大的分别,只是,聪明的越来越多。

前不久我看过一个桥段,有位奶奶发微信给孙子:你惨了,赶快去躲起来,你的老师因为你逃学,现在来家里找你了!孙子回道:奶奶,要赶快躲起来的是你!因为我今天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说奶奶过世了,所以今天不去上学了!这时,奶奶已经给老师开了门。老师很惊讶地说:您老是?……奶奶不慌不忙地跟老师说:今天头七,我回来看看,不好意思!老师当时就趴下了。

狡黠的孙子和更狡黠的.奶奶,骗老师,配合得天衣无缝,真可谓是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了。

这孩子长大了聪明则聪明矣,不过,有这样溺爱孩子的精明的奶奶助纣为虐,只怕娇纵出来的孙子会聪明不到当处。

这样的例子只能博得茶余饭后一笑,而能感动人的还是虽然愚钝却忠厚的范例。

比如这个故事:猫和猪是好朋友。一天猫掉进洞里,猪拿来了绳子,猫叫猪把绳子扔下来,结果它整捆扔了下去,猫很郁闷地说:“这样扔下来,怎么拉我上去?”猪说:“不然怎么做?”猫说:“你应该拉住一头绳子啊!”结果猪就跳下去拿了另一头绳子,说:“现在可以了!”猫哭了,哭得很幸福;有的人不是很聪明,却值得你终生拥有。

以上,讲过了这么几个故事,不外乎想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如果还不够了解正接触的人,又无从了解的,那么,根据三岁看到老的说法,不妨去了解了解其人的小时候,就是三岁以后的那些时候。

我觉得,应该有所收获。

(因为感动于朱暖老师对我文的喜爱,所以,我指定朱暖老师编辑此文。在此,对打开此文的其他编辑老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并致以深切道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