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优质8篇)

最新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优质8篇)

ID:4561276

时间:2023-10-12 21:06:29

上传者:紫薇儿 最新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优质8篇)

文明礼仪是社会的一种常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基本的社交规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注重文明礼仪的传播和实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范文,希望对大家在交往中能起到借鉴作用。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树立正确地人生态度,做一个自信、坚韧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问,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鞋匠的儿子

问:你们认为鞋匠的儿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或是做什么的?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熟知内容

1、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认读及理解生字新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机板书:尴尬卑微羞辱)

三、检查预习,建立专题

1、分节朗读课文,正音,相机理解新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他却以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赢得了参议员们的赞叹。

3、导致这次辩论的原因是什么呢?(林肯的父亲是鞋匠,他和参议员对自己的鞋匠父亲有着不同的看法。)

4、让我们重读课文,他们的不同在哪里?划出课文有关语句,再想一想。

四、研读课文,感悟“鞋匠”

1、参议员对这位是的抱什么看法呢?

(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a、感到“尴尬”,朗读――“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b、感到……,朗读――“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c、感到……,朗读――“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小结:教师小结。板书:卑微――尴尬(失面子、耻辱)――羞辱(嘲笑)

2、林肯对父亲这位“鞋匠”呢?

自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a、他敬重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b、他怀念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c、他的父亲很伟大,朗读――“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d、他的父亲很尽职。朗读――

小结,板书:(伟大――尽职――尊敬)

五、再读课文,感悟“林肯”

(自信、坚韧、宽容……凭自己的智慧和宽容,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2、出示拓展材料。

182月12日出生。

?18(7岁)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

??1865年(56岁),美国内战结束。

??同年4月14日晚(56岁),于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去世。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

3、从这里,你发现什么,有什么想法?

小结:是的,正如书上所说: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这也是作者的感悟。(林青玄)

4、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用一两句简洁的话写一写你的感受吗?试着写一写。

同学试写。巡回指导。

六、展示感悟,拓展升华

1、展示自己的名言,评价。

2、总结全文。

3、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林肯传》,进一步认识了解林肯,并准备交流林肯的故事。

人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身。悲惨的失败往往取咎于自身心灵的崩溃。

普通的人也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如果你拥有一颗伟大的心,那么,你就能跨越赞誉与诋毁、荣誉与耻辱。

无论地位如何,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责,便是伟大。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资料:

1、本文在本册课本为选学课文,意图在于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阅读,由于本文的体式是演讲辞,因此适合于进行朗读的教学,为此在教学中应当突出读的分量,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

2、作为演讲辞,有比较浓郁的辩论的色彩,这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阅读经验,为此,应当帮忙学生建立起阅读这种体式文章的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

3、林肯是一位具有很强魅力的政治家,应当让学生有阅读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人文熏陶。

4、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清玄,他也是一位出身很贫穷的作家,所以他对林肯的故事有强烈的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适当地引入一些林清玄的资料,帮忙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目标:

2、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醇厚”感。

4、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讲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走近林肯,了解林肯的生平。

1、让我们一齐来写林肯的名字。

2、出示林肯的生平,了解林肯的不朽功勋。

3、此刻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林肯了吗?或者说你能来谈林肯给你的感受了吗?

引导学生体会到他是美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

(设计意图:学生不了解林肯,就很难真正地走进课文,去体会林肯在应对批评、讪笑、诽谤时的自信与潇洒)

(二)整体感受当时参议院的气氛,从平静的文字表面体会“羞辱”。

2、请你自读课文,读完之后告诉大家,在参议员们看来,鞋匠又是个怎样的职业?

3、交流:

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们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的人,从未料到要应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1)理解“尴尬”:通常状况下,怎样的时候是尴尬的时候?

(2)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怎会使“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

(设计意图:1、整体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在整体读的基础上,透过对“尴尬”一词的理解来到达让学生感受当时气氛的目的。)

(三)细读课文第三四节,直面“傲慢”与“羞辱”。

(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2、你认为这种种意味都集中于这句话的哪一个词上?你能听出来吗?

3、这句话读的指导。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参议员话中的含义,学会从中读出言外之意;2、明白当时林肯的处境,从而为学习辩论性文章树立一种有效的解读范式)

(四)在感情的朗读林肯的话,从林肯的话中体会林肯伟大的心灵。

1、在《晏子使楚》中,应对侮辱诽谤,晏子巧妙反击;在《狼和小羊》中,应对挑起事端,小羊据理力争;我们同样能够看下面这个故事:

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时吃过外国奶妈的奶水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必须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击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那身上必须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林肯与参议员辩论的方式与朗宁一样吗?

2、你能透过读来表现出林肯独特的的辩论吗?进行读的指导。

3、文章里并没有说林肯当时说话的神情如何?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五)拓展:这一场辩论给你以什么启示呢?给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启示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1、逼近文章的主题;2、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三

1、初步体悟林肯以情动人、真诚恳切的演讲风格和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

2、领悟林肯宽容大度的气魄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林肯三番话的含义,感受林肯宽容的人格魅力。

一、检复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伟人,课件(头像)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林肯是――(齐读课题:鞋匠的儿子),而且他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2、(课件)师述:在美国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一起来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

二、浏览课文,找关键词:

1、过渡: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在它刚当选总统时,遭到了参议员们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的参议员们却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打开书,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迅速找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板书: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三、体会尴尬。

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了总统,参议员们觉得――尴尬。

1、尴尬是什么意思?

2、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了总统,参议员们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让我们来看一道填空题。课件出示。

(当时的奴隶社会的美国,种族歧视、等级歧视异常严重,人与人之间是极其不平等的,当时,奴隶和穷人只是作为富人和奴隶主消遣的工具而已,而林肯曾经当过鞋匠、推销员、商人,在参议员的眼里,当总统的应该是;而不应该是。)

四、体会静默和赞叹。

1、鞋匠的儿子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令参议员感到尴尬(指板书:尴尬),正因为这样,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指板书:羞辱)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

(1)指名回答。(出示那段话)

(2)指导读: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谁来读,读出一种“傲慢”。

你们觉得这句话,除有一种傲慢语气,还有怎样的语气?(嘲讽、讥笑、蔑视……)

(3)其余的参议员态度如何?所有的参议员都――引读:大笑起来。在你听来,这笑声让人感觉如何?(刺耳)是啊,在公众场合,不光羞辱自己,还羞辱自己的父亲,而且是已故的父亲,还有所有的平民、底层人民,面对这样的侮辱,一般人会怎样?(回击、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驳他个哑口无言;毫不留情。)

2、过渡:林肯是如何表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思考一下: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样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内谁完成得最好。(师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思维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受益无穷。)

3、品读第一处演讲。

(课件出示:我非常……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1)指读。评价。

(2)下面还有一组句子,谁再来读一读,比较一下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组好?为什么?“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3)两个“永远”分别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宽容对方的无礼;为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而自豪;永远怀念父亲,尊敬父亲。)

(4)激情:对这种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这是一位怎样的总统?(板书:宽容、谦逊)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试试!齐读。

(5)启发想象:当林肯说完这番话后,参议院一片静默,当然也包括那位态度傲慢无礼的参议员,此时的他们在想些什么?用上这样的句子,把你的理解表达出来。

(想不到啊,居然感激……;居然不回避……;居然说自己不如父亲……;居然如此宽容……;居然还说是忠告……)

(6)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四句话,字字叩击心灵,句句令人震颤。

4、交流林肯的第二处演讲。

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1)指名读,他评。抓重点词语再读。

(2)听到林肯的这一番话之后,那个傲慢的参议员此时怎么想的呢?

(4)、你的父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你认为他们伟大吗?(能为人们做出贡献、品格高尚的人。)(相机指导学生这就是林肯所倡导的贫民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的思想。)

如果说,林肯的第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宽容和谦逊的话,那么这两段话则让我们感受到他态度的不卑不亢。他不以自己是个总统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妄自菲薄。他认为只要在自己干的一行中有出色的成绩,就是伟大。这是多么伟大的平民思想啊!

(5)、指导朗读。(再次,读出自豪、读出自信、读出真情。)

5、交流林肯的第三处演讲。

(1)指名读,自评。

(2)哪些词语你觉得能让嘲笑声化成赞叹的掌声?

(3)“伟大、无人能比”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林肯父亲的了不起和林肯对父亲的尊敬。)

(4)指导朗读,评价。(带着理解再次朗读。)

(5)面对台下的议员,想着已经过世的父亲,林肯流下了眼泪。你能读懂林肯此时的心情吗?再次指导朗读。体会到林肯对父亲的一片真情。(板书:真情)

(6)同学们,第四自然段最后有一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假如现在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你想说些什么?(音乐响起,出示课件:说一说。)(参议员的表现)

练说:同学们,第四自然段最后有一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参议员的表现)假如现在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你想说些什么?(音乐响起,出示课件:说一说。)

8、引读这三段文字。多精彩的演讲,多震撼人心的演讲啊!

面对参议员的嘲笑,林肯这样说――

对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林肯说――

对所有的参议员,林肯动情地说――

9、(出示课件)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称赞林肯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五、总结。

1、就是这样一个鞋匠的儿子,最后成为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2、(课件出示两段话):作为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林肯曾强调――我不一定会胜利,但定会真诚行事。我不一定成功,但会抱持一贯的信念。我会与任何正直持平的人并肩而立。他对的时候,我会给予支持;他错的时候,我肯定会离他而去。

3、林肯的两句话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林肯的话的?

介绍南北战争。

(当时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度。380多万黑人奴隶遭受奴隶主残酷的折磨和压迫,生活十分悲惨。如果国家分裂了,南方的奴隶主们将永远的奴役黑人,永远地把黑人当牛马使唤呀。林肯能眼睁睁地看着黑人奴隶受苦受难吗?四年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政府同南北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1865年4月,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国家的统一,使美国有了很大发展,林肯也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

4、小结:这位鞋匠的儿子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成就,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齐呼:林肯。

五、读林肯纪念馆的一段话

六、名言总结,结束本课。

最后让我们在斯宾诺的一句名言中结束今天难忘的一课吧!(全体齐读名言)

课件出示名言: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树立正确地人生态度,做一个自信、坚韧的人。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鞋匠的儿子

这个鞋匠的儿子却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本文讲叙的就是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发生的一段往事。

2、检查新词:尴尬、羞辱、嘲笑、赞叹、诽谤、讪笑

相机理解词语:尴尬――找近义词诽谤――诬蔑

3、利用上述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他却以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赢得了参议员们的赞叹。)

二、建立专题,研读课文

1、相机出示: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是的,导致这次辩论是林肯父亲是个鞋匠,他和参议员对自己的鞋匠父亲有着不同的看法。

2、齐读这句话。

三、研读“嘲笑”、“眼泪”,感悟“鞋匠”

1、这“嘲笑”包含着什么?重读1――5自然段。找句子,说感受,展示感悟朗读。

(羞辱、讥讽、嘲笑、挑衅、威胁、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感到,朗读――“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2、教师小结提升,齐读。

教师小结。板书。

3、这“眼泪”又包含什么?重读5――7自然段。找句子,说感受,展示感悟朗读。

a、他敬仰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伟大、尽责)

b、他怀念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永不忘本,保持本色)

c、他感激父亲,朗读――“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赋予生命、做鞋艺术、做人道理)

d、他崇拜父亲,朗读――“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永远的楷模、偶像)

小结,板书。

四、再读课文,感悟“林肯”

(自信、坚韧、宽容……凭自己的智慧和宽容,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2、出示拓展材料。

18(7岁)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

3、从这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是的,正如书上所说: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这也是作者的感悟。(林青玄)

4、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用一两句简洁的话写一写你的感受吗?试着写一写。

同学试写。巡回指导。

五、展示感悟,拓展升华

1、展示自己的名言,评价。

2、总结全文。

3、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林肯传》,进一步认识了解林肯,并准备交流林肯的故事。

人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身。悲惨的失败往往取咎于自身心灵的崩溃。

普通的人也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如果你拥有一颗伟大的心,那么,你就能跨越赞誉与诋毁、荣誉与耻辱。

无论地位如何,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责,便是伟大。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尴尬”、“羞辱”、“赞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这“尴尬”、“羞辱”、“赞叹”三个词语,理清参议员对林肯演讲的态度变化。

教学重点:

抓住这“尴尬”、“羞辱”、“赞叹”三个词语,引导学生理清参议员对林肯演讲的态度变化。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21、《鞋匠的儿子》,一起跟着老师书写课题,注意“匠”的写法。

2、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了鞋匠的儿子就是林肯,谁来向大家介绍林肯?

二、学生发言,引发疑问

三、浏览课文,走近“伟大”

过渡:课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但是读完,一定会有所启发。请大家浏览课文

你从刚才的阅读中,对林肯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再读课文,感悟“伟大”

读了林肯的这番演讲,我们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出示词语:尴尬、羞辱、赞叹

2、指读词语

3、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4、谁再来读读“尴尬”这个词?注意字形,一起书写。“尴尬”是什么意思?

5、读读第一自然段,“尴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7、出示句子:“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8、你为何读得如此的傲慢?

9、再请学生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重读了“我希望你记住”、“你”、“鞋匠的儿子”

小结:同学们刚才发现了参议员对林肯态度的变化,是呀,听了林肯先生的一席演讲,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让我们来听听林肯先生的一番演讲。

10、朗读林肯的演讲

出示三段话:1、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的那么好。

2、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3、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板书:21、鞋匠的儿子

最有作为的总统伟大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六

一、检查预习

1、师:昨日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鞋匠的儿子》,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词掌握的怎样样?指名两名同学上台听写(卑微、尴尬、羞辱、傲慢、静默、赞叹、名门望族)

2、重点指导“尴尬”的书写。(“尴尬”的偏旁不就应是“九”,而是“尢”,其实不瞒你们说,胡老师以前也写“九”的,幸亏上次经过一位大师的指点,不然这天可就尴尬。赶紧把这个字再听写本上再写3遍。)

二、概括文章主要资料

1、这天我们继续学习《鞋匠的儿子》,这是一片写人的文章,我们明白写人的文章是透过写事情来写人的。此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用几件事来写鞋匠的儿子林肯?(板书:林肯)

(1)林肯在当选总统的那一刻,在参议院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而林肯的一番话,把参议院的羞辱化为赞叹的掌声。(板书:化解羞辱)

(2)林肯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国家分裂这是一场危机,林肯也化解了。(板书:化解分裂)

2、这样一概括,两件事印象就更深刻了,我们高年级要学会概括,概括要么用一个句子,要么用一个短语或者词语。概括潜力是语文阅读潜力的标志。

3、用两件事来写一个人,这两件事是不一样的,哪件是大事?哪件是小事?(化解羞辱是小事,化解分裂是大事)因为化解羞辱是个人的事,而化解分裂是国家的事,一件事是详写,一件事是略写。哪件是详写,哪件是略写呢?我们再来找不同,前面化解羞辱林肯用什么化解的?(语言,也就是说话。说说话就能化解)那分裂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用战争来化解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资料)

4、师: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化解国家分裂,维护关国家统一,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照理说就应详写,但是课文恰恰重点写的是化解侮辱。让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资料),这天我们就从“化解羞辱”这件小事上来感悟这位传奇人物身上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板书:独特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人格)

三、精度感悟“化解羞辱”

1、快速地读一读1-5自然段,思考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板书: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3、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都等着看林肯怎样收拾这样的场面,大家到课文第三段中找出林肯说话前的一个小细节?为什么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容停止后才说话?(应对傲慢的参议员的嘲笑,林肯没有反唇相讥,而是表现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稳重和睿智。这就是独特的精神力量)我们来看一看林肯的三句话,(出示林肯的三段话)林肯在说什么?他想说什么?(由表及里,话中有话)

(1)出示句子:我十分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必须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明白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师:林肯话里的三个“永远”有着不同的意味,你读懂了吗?“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是林肯对参议员的感谢,体现他宽容大度的胸襟,同时也是对参议员傲慢和偏见的有力委婉的回击;“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是说林肯不会因出身低微而自卑,这表现出林肯的坦诚和自信;“永远无法像父亲。。。。。。”是林肯表达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总结:林肯的话先声夺人,让参议员们感到震撼,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这就是林肯人格的魅力。

(2)出示句子: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能够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师:林肯评价父亲是“伟大的鞋匠”,父亲在林肯的心中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从小从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林肯从父亲身上不仅仅学到的是手艺,还有高尚的品格。林肯不以总统自居,而以鞋匠的儿子的身份与参议员交谈。充分显示出他的自信与谦逊。使参议员为自己的浅薄和狂妄感到羞愧。这就是林肯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不卑不亢。林肯要以改正不合脚的鞋子为由,委婉的告诫对方: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的互助与合作十分的重要。

(3)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到,而他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必须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能够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师:此时的林肯陷入对父亲深深的回忆之中,这是动情的泪,是怀念的泪。林肯用发自心底对父亲的诚挚的敬爱之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用谦逊和朴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

4、这些就是林肯高尚的品格,这就是智慧的语言,林肯不愧是有魅力的伟大的总统。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句子)。

四、实践运用,课题练笔

师:同学们,写人写事的文章,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而这篇课文只写人物的语言,可见语言中见智慧。(出示林肯的故事)

我十分感激你让我想起我这个缺点,我必须会记住这个你这个忠告,以此来警醒我自己,如果我能当选为班长,我会对班级的事时刻用心,更多的关心班级的大事。

五、总结,布置作业

1、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仅学习了林肯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还从他那儿学到了说话的艺术,收获真不小啊!马云说过“平庸的人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2、布置作业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七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名人风采”,安排了四篇课文。《鞋匠的儿子》是最后一篇,而且是唯一一篇记叙外国名人的课文。本篇课文,展示了林肯的智慧与宽容,坦荡善良。课文主要围绕林肯的三段话展开描述,这些话,是林肯演说辞里面的资料。这类题材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要在林肯的演说中感悟他的思想,难度是颇高的。

我的教学步骤是“谈话导入dd朗读感悟dd课堂模拟dd总结提高”。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体会到,运用恰当的文字教材来进行合理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多么重要。我觉得,本篇课文,我们能够从这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自信和从容。应对众参议员的讥讽和嘲笑,林肯临危不惧,从容应对,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自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铸造了生命的辉煌。

2、宽容和善良。“我十分感激你……”一连用了三个“永远”、“十分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必须永远记住你的忠告……”这些语句,不但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更表示了他对攻击他的对手的宽容。身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的这些宽容和大度,还是源于他的善良。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语句反复品位朗读。

思品教育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早在一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韩愈就在他的《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做了精辟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将“传道”放在首位,可见“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务必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课时目标:

1、研读、感悟林肯总统朴素的语言,充分感受他独特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人格魅力及演讲艺术。

2、了解文章以小见大、有详有略等方面的写作特色。

3、透过课文中林肯两个事例的学习,从内心深处敬仰林肯,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教学重点:

透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辞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以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态度的变化反衬出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这天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清玄走进《鞋匠的儿子》。学了课文,都明白他是(总统)。而且后人评价他是(最有作为的总统),然而就在他当选总统的那一刻,参议员们就想着羞辱他。

二、民主导学:

学生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预设:生: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师:看态度的变化,哪些是他演讲前的变化?

生:尴尬—羞辱---大笑

师:对,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生:打败林肯,不让他做总统。

师:林肯又是怎样使参议员们从羞辱的大笑中转为静默的呢?

2、任务二:看第一段演讲词,透过演讲词,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预设:生1:“感激”宽容大度.(还联系前文,感激前有什么?“十分”)透过你的读,把林肯的宽容大度读出来。(评:感激,想起中间不要停顿就好了,再来齐读一次。)

生2:第2句体会:父亲虽然去世了,但一向活在心中,很爱他父亲。

第二个“永远”体会到很自豪,自豪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很坦诚、不忌讳。

师:你能读出坦诚、读出自豪吗?指名读。“忠告”是什么意思?这儿的忠告是谁对谁的?是忠告吗?林肯却认为是忠告,又体会到了什么?(更大的宽容)。

再读,读出他的宽容、坦诚。(评:有点自豪了,谁能再肯定点,指名读。齐读。)

还有别的体会吗?

生3:第三句,平等、伟大,鞋匠地位很高,我明白,那么好!谦虚,坦诚,练练这句,感受他的谦逊:

说话练习:应对,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拍案而起,而是这样说(齐读)。

师:此时,他们会想什么?生汇报,评价:还没有完全信服,有没有一些震动!人家的宽宏打动了你的心,你的眼神告诉我。

3、任务三:透过后面的俩个演讲词,你又看到了怎样的鞋匠父亲呢?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第二段:父亲是伟大的鞋匠,做鞋子的艺术。

做到什么程度是艺术?大小舒服、外形美观,

如果不合脚,能够帮忙他改正鞋子。说明什么?我能够帮忙你。

为谁做过鞋子呢?家人、低贱的人

4、齐读第一段,反过来再想想,为什么要向参议员说这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段: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他的宽容

第二段: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忙和合作是多么重要。

第三段:即使自己身为国家总统,但永远无法像父亲那样那么伟大。

3个永远一个比一个强烈,感受到了为父亲感到自豪。齐读

6、回忆3段演讲词,是不是要演讲的资料?不是。他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这种演讲叫什么演讲?即兴。在大笑中,演讲,能看到了什么?(事实胜于雄辩)(林肯自信智慧)(应变潜力强)

师:他的智慧又一次折服了大家,靠着---靠着--,靠着---。

读一读最后一段,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林肯?正义、仁爱、爱心、仁慈

7、林肯的人格魅力远不止这些,写个省略号能够吗?

不屈不挠

丰富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们,最后让我们在一句名言中结束这天难忘的一课吧!(全体齐读名言)

作业:以“我眼中的林肯”为题,写一段话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品读林肯对参议员们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为总统之原因。

教学重、难点:体会林肯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个伟人,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林肯是――(齐读课题:鞋匠的儿子),而且他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课件:头像)

(课件)师述:在美国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师生共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过渡:这位有着贫民血统、出身卑微的总统,在刚当选总统时却遭到了对手的歧视和打击,他是怎样面对这一切的?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伟人,感受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浏览课文,找关键词:

提出要求:浏览课文,迅速找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板书:尴尬――羞辱――大笑――静默――掌声)

过渡: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变化?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指读第1节。问: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演讲,参议员们为何感到尴尬?(释尴尬,再说出尴尬原因:那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人,自认为高贵,有强烈的优越感。他们从未想过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修鞋匠的儿子。当时的美国,等级观念特别严重,参议员无法接受这个修鞋匠的儿子成为他们的总统。)

三、学习第二段

1、自读课文,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

(1)指导读参议员的话。

(教师评价:你的朗读,分明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傲慢和无礼的态度。语调拖长、声音高而慢条斯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傲慢无礼,你用你的表达使我感受到这位参议员的无礼态度。)

(2)你们觉得这句话,除有一种傲慢语气,还有怎样的语气?(嘲讽、讥笑、蔑视……)

(3)其余的参议员态度如何?――引读。在你听来,这笑声让人感觉如何?(刺耳)你想对林肯说什么?(回击、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驳他个哑口无言;毫不留情。)

过渡:林肯是如何表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思考一下: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样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时间内谁完成得最好。(师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思维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受益无穷。)

2、品读第一段话。

(课件出示:我非常……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1)指读。

(2)(课件):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重点交流三个“永远”所包含的情感。(宽容对方的无礼;为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而自豪;永远怀念父亲,尊敬父亲。)

(4)激情: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试试!(齐读)

(5)师述:通过刚才大家的讲述,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位宽容、谦逊的总统。(板书:宽容、谦逊)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读这段文字,记住这段文字。

(懊悔:自己羞辱林肯,林肯却宽容待人;不问青红皂白去羞辱人,太不尊重人了。)

3、品读第二段话。

过渡: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林肯这样说――(课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女生齐读。

(1)、你们从这段话中听出了什么?(悟言外之意)

(贵为名门望族,但同样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达官贵人也不例外;因为父亲已过世,如鞋不合脚,自己乐意效劳,即使贵为总统,仍愿为他人服务;勤劳,是林肯跟父亲相处时得到的最大财富。)――艺术,这是一种怎样的艺术?(更应该理解为勤劳俭朴、自食其力的做人准则。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2)、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教师评价:如果说,林肯的第一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宽容和谦逊的话,那么这段回击则让我们感受到态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个总统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妄自菲薄。

4、品读第三段话。

过渡:对所有的参议员,林肯说――

(课件出示)

(1)、齐读。

(2)、看了这番话,你又是怎样想的?(谦逊、诠释了伟大的定义:只要在自己干的一行中有出色的成绩,就是伟大)

(3)、你能读出林肯此时的心情吗?(结合“流泪”二字,看插图)

激情:发自内心的真诚让参议员们的态度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5、练说:同学们,这儿有一个省略号,你认为省略了什么?(参议员的表现)假如现在留给我们一个想像的空间,你想说些什么?(音乐响起,出示课件:说一说。)

6、出示一个小故事。(课件: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吃过外国奶妈的奶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答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师:比较一下,林肯的演讲和朗宁的回驳有何不同?(前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后者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7、小结:是呀,这更让我们感受到林肯的人格魅力。

(出示课件)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称赞林肯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三、学第三段。

1、轻读:找出表示林肯的地位的句子。(板书: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2、(课件出示两段话):作为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林肯曾强调――

3、释“裂开的房子,塌下去、完整的整体”,介绍南北战争。(课件: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南方奴隶主忧心忡忡,1861年,南方部分蓄奴组成“南方联盟”,向北方开战。北方仓促应战,节节败退。在关键时刻,林肯签署了《宅地法》和《解放宣言》。这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四年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政府同南北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1865年4月,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国家的统一,使美国有了很大发展,林肯也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

4、小结:这位鞋匠的儿子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成就,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齐呼:林肯。)

四、合作探究

1、文章为何不以人名“林肯”为题?(突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出身卑微、人格高尚)。

2、林肯出身卑微,可两度成为美国总统,深受人民爱戴,靠的是什么?

(打赢战争,维护统一,有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板书:维护统一)

五、读林肯纪念馆的一段话

六、作业:

1、找资料:读林肯说过的话和关于他的小故事。

2、以“我眼中的林肯”为题举行一个演讲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