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印象初中 印象上海抒情散文(精选8篇)

最新上海印象初中 印象上海抒情散文(精选8篇)

ID:4568622

时间:2023-10-12 23:43:19

上传者:雁落霞 最新上海印象初中 印象上海抒情散文(精选8篇)

公司宣传语需要与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相匹配,有针对性地吸引目标客户。设计公司宣传语时,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创意。全新视角,开启新局面,与我们共同书写新篇章。

上海印象初中篇一

以前总觉得,云南是个神秘的地方,给人无限遐想,令人无限神往,特别是遥远的香格里拉,还有神秘的少数民族,总以为只会在梦中出现。还没想到,真要去云南了,夜里从成都乘飞机降落昆明机场,乘坐机场大巴来到了昆明市找了个酒店住下,由于时间太晚,也没有来得及细看,便休息了。第二天一早,亮光从窗外透进室内,打开窗户一看,只见湛蓝的天空上,大朵的白云如野马一般在天空狂奔,天空显得如此高远,但又格外的清明,看惯了南方都市中雾蒙蒙的天空,到这里突然出现这么清新的天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下楼在一个早餐摊旁边买了两个云南特产饵块,一个甜的,一个咸的,又要了一杯豆浆,吃饱喝足之后,准备上路。在云南的大街上走一走,你会发现本地的姑娘大都皮肤黝黑,追究其原因,无非是云贵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给这里的人们留下的印记。

从昆明往楚雄的火车,沿途美景不断,太阳从火车车窗的玻璃上照进车厢,照在人的身体上,感觉到火辣辣的感觉,其时已到十一月份,但太阳仍然让人感觉到毒辣辣的,可见紫外线的强度。沿途山峦叠嶂,展现了云贵高原的特色,大山大川,沧海桑田。

但云南的交通,确实正如云南十八怪里所说的,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在云南待了几天,除了个别地方通火车外,大多地方都只有汽车,主要是云南境内,山峦众多,要通上铁路,不是架桥,就是要修隧道,成本太高,所以,至今铁路修的不是很多,像著名的香格里拉,你要从昆明去那里,要么坐七个小时的汽车,要么就只能坐飞机了,但飞机票又很贵,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汽车。我从昆明坐汽车到文山,再到丘北,真正坐了七个多小时。但所幸的,这些年国家也加大了对云南的开发,我十一月底离开云南时,昆明开通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乘着周末没有事办,我慕名前往附近的大理。云南大理的名声在外,来到云南,不能不去大理,况且离我办事的地方又如此之近。所幸的`是,从楚雄到大理,有火车,我便乘坐了火车前往大理,当晚便在大理古城内花了120元找了一家店子住下,晚上出门在大理古城内看看夜景,大理古城,也像西安古城一样,城墙,城门相对保存比较完好,只是,没有西安古城这么大,夜市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色好吃、好玩的摆满街头,俨然已经成了一处购物中心,这里已成为一个商业购物中心,有好多卖鲜花饼的店子,还有卖糖果的店子,街边的酒吧里人来人往,有激昂的电乐声,也有舒缓的乐曲声,各色人等,出入其中。一位老太太挡住我的去路,向我兜售小孩发卡和玩具,我不好拒绝,便买了两个发卡。

大理除了大理古城外,还有著名的苍山洱海,第二天我便到苍山脚下,但见山势陡峭巍峨,也异常险峻,山上各色古木参天,因时间紧迫,我没有登山,只在山脚观看,随后便到了山下的另一处景点,天龙八部影视城。这里是当年为了拍摄金庸的名著天龙八部而新建的一处人工景园,里面仿照宋朝大理国的一些古建筑,现在一些已变成了商铺和超市,向游人兜售一些纪念品。也仿照古代,建有大理国的皇宫,期间还有一些曲目表演。出的影视城,我来到了另一处著名景点,崇圣寺三塔,这处景点,早已成为了大理的一张名片,我记得小时候就在明星片上见到过,现如今,见到了真正的三塔,确实巍峨壮观,三塔倒影在塔前广场上的湖水中,别有一番韵味,很多游人都在湖水边拍照留影。从三塔所在的广场沿苍山上行,就会见到很多寺庙,亭台楼阁,楼堂馆所,庙宇殿堂,各路神仙云集,香火鼎盛。下午又到了洱海边,说是洱海,其实是一个大湖,据说绕湖一圈要上百公里,可见湖水之大。大理后有苍山,前有洱海,大理便居于山水之中,实乃一风水宝地。

上海印象初中篇二

很久前去过北京,如果说北京是个男人,则上海更象一位女人。。。上海的夜道不尽的风情万种。。。街长楼高,车流滚滚。有一种雅致怀旧的情结。。。

每到一个城市,我更偏重于当地的民俗风味。。和饮食文化。因为从饮食文化中可折射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倾向。。。我吃不惯上海菜,也许是口味不同吧,我的口味要么偏向于川味和湘味辣得豪爽,要么偏向于广东的粤味,清淡宜人,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营养。。。那种往菜里加了糖和味精,弄得甜甜腻腻的,或者是酸甜味的我都不爱吃,不论摆得多么精致。。。菜是吃不惯,但下午茶,上海的下午茶是要品一品滴。上海有很多的外资公司,很早以前,在我大学刚毕业分配那会,有位同事的堂姐在上海的家化公司工作,后来嫁了位美籍华人到美国去了。那个时候知道靳羽茜,知道了靳羽茜的化妆品中,其实只有那枝眉笔是最经典滴。。也知道了上海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从根本上讲,那是一种国际文化的蔓延,更是一种白领时尚的生活方式。。。而同事的堂姐,是上海的白领。

昨天下午看完场地之后,我们去了衡山路811号小红楼。三层的小红楼充满一种诱惑。。。因其法式建筑的红墙红瓦而得名。它的前身是百代电影公司中国总部,如今已经被人承包,只是无论其装潢多么洋派,总觉得在楼梯拐角或百叶窗的花玻璃里,依然会传出周璇怀旧的歌声。嘎吱嘎吱作响的木楼梯,目及所处,灯光昏黄。。。。

衡山路一头连接着繁华的徐家汇,云集着人数相当庞大的年轻外企白领阶层。另一头比邻使馆区和高级住宅区,居住着大批外籍工作人员和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群。这一条路有一种历史的文化底蕴,看了,感觉经营的业态主要以各国风味餐饮、休闲吧坊、娱乐健身为主。。。

记得,以前同事的堂姐曾经说过,英国的下午茶是一种休闲,上海的下午茶则是一种社交。这个下午茶置身其中深有体味,二楼是餐厅,我们选一楼靠近壁炉的地方坐下,和老板聊,不是工作上的事,很放松,笑得很开心。。。喝茶的过程常听到这样的约定:“我们在哪儿碰头呢?”“就在你公司附近的星巴克吧!”不能否认的是,当一杯荡漾着深棕色浓香的咖啡端来,加上一个充满情调的愉快场所,真的有助放松心情,谈成合同,成就梦想,带来商机。

看来在上海,到咖啡馆见客户是很时尚、很文化的.事情,毕竟在咖啡馆里谈公事,要比在严肃的会议室、老板办公室来得更自在和有气氛。何况这样同是上班族的两人,还颇能感受到一种“咖啡同盟”般的情绪,一种“买卖不在咖啡情谊在”的安慰。

这样一个下午,以茶暖胃。御去了疲劳,有一种温暖默默蕴含在中间。很疲倦的时候,终于抛开一切思绪,这个下午,衡山路811号的小红楼,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了别人的风景。。

以前和牧哥聊的时候知道他也到过上海。也许他是为了看风景而看风景,每天马不停蹄的跑很多路,生怕遗漏某一角落,直至后来的半夜发信息给我说累病了,发烧。。。其实我倒觉得每到一个城市有如读一本书,书中的每一页不一定都细细阅读完并消化,挑选其中与众不同的精彩部份领略,其中领悟到的一句话一生受用足矣。。。旅游也是一样的。。。一如我们品到的这个下午茶,上海的下午茶,我想在今后的回忆中记起时,一定玩味无穷。。。

大城市的风景在建筑上其实很多承袭了国外的风格,。。。这些建筑物将来有机会我想到国外去领略,但那些小桥流水的古镇,我想在展会结束之后抽天把时间看看。。。

上海印象初中篇三

娶亲的人家,喜庆的气氛在延续,早晨帮忙的人来了,在安排酒席,但是,我们有时,要急着离开了,路途遥远,也不能喝酒,可能酒喝多了,也不想吃饭,虽然主人在挽留,但是,我们不得不走了。

在早晨凄冷之中,我们出发了,离开了仙河,经过了蜀河,依着那乌黑的缠绕在山间的柏油路,一路驶去。大概最的早,路上的车比较少,在来的时候,已经欣赏了沿途的景色,于是,在回去的时候,就没有来的时候那份激动,新奇,车就开的比较快,只想着赶到旬阳县城时,进城去看看,去看看那太极城。

于是,在行驶了好久后,旬阳县城就在望了,远往去,在那旬河边,依偎着汉江,一级一级高上去的,白花花的就是旬阳太极城了。

进入城区,人就多,车也多了起来,就小心翼翼,慢慢行驶,最后,在城中间的旬河上的桥上过去,想进入城里去看看,看看这个太极城。

过了桥后,往上边去是新城,往下边去是老城区,我们就想去老城区看看,然后,再返回到新城区看看,最后,出了城,依着旬河旁的公路,从来时的路上回去。

往下走不远,有一处红灯,绵延了很长一排灯红灯的车,绿灯亮的时候,就跟着前边的车,往老城区去,在进入老城区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个洞子,洞子上写着,太极城,是贾1平凹抒写的,人一下就兴奋起来,让坐在旁边副驾驶的人赶忙拍照,心里也想着,经过了洞子,是如何的曲径通幽,那老城区,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啊!

出了洞子,往右转,依着那条傍着汉江的公路,就可以去安康,往左转,是进入老城区的。

到了老城区,街道坑洼,不怎么平整,街道的外边,就是汉江,街道的里边,是一排绿色的`树木,树木的叶子上,落满了灰尘。树木的里边,是房子,房子都不高,低矮,也灰土土的。看着,让人有些失望,就沿着街道继续往前,想曲径通幽,更新奇,诱人之处,也许在前边吧!

在前边,依着街道拐了一个弯,也没有出现什么别有洞天,幽静,新奇,吸引人的地方,到是出现了一个市场,人和车多了起来,都在买蔬菜。只是,街道在这狭窄了起来,不能掉头了,就小心的从市场口,那条狭窄的斜坡上去,想那上边,一定是新奇,幽静,别有洞天的老城区,也希望依着这路,能绕到上边的新城里去。

但是,上了那斜坡,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上,人很稀少,街道两旁,都是低矮,陈旧的房子,也没有特别的景色,让人感到凄清,失望了。就想离开老城区,去新城区看看,只是,问了路旁的人,说是从这不能上去,需要从来的路,穿过那洞子,才能去那老城区,于是,就在一所学校门口掉了头,准备出老城区,去新城区看看。

在离开老城区的时候,这老城区,感到老城区真的太过的凄清,陈旧,安静了,那曾经的繁华,热闹,只成了记忆。面对这老城区,让人感到这也许不是一个城,而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和镇子,没有城市的精彩,热闹,只是人居住,生活的地方。

虽然心里和同车的人一样感到失望,但是,在失望的时候,我也在心里想,我们被眼前面对的凄清,破旧的表象欺骗了,如果能静下心来,呆在这太极城的老城区里,会给人逃出了喧嚣,回归到宁静,自然的生活里去。站在老城区上,眺望汉江,看着汉江上船只的往来,水汽的氤氲,心里会回荡着诗意的意蕴。再从城里,依着那石板路,依依的下到汉江边,与江水相伴,涤荡去内心被尘世积落的浮躁,而让人变得平静。再依着那石板路,又依依的回到城里,边走,边看那如在云天里的城,而做一脑子的美梦。

我们走的是老城区的主街道,我想,在老城区里,一定有许多石板小巷,那小巷的两边,是古朴的房屋,曲径通幽,弥散着文化的意蕴,只是,我们没有停下车,太浮躁了,没有真正走进老城区,感受老城区。

心里又被新城区所诱惑,想离开老城区,进入新城区了。

只是,也没有交通信号灯的提示,或者什么标示,在我进入那洞子的时候,忽然见到上边下来的车,才知道,这个洞子,是单行道,一下就慌了,这时,车旁来了两个戴着白色帽子,穿着制服的女交警,示意我退出洞子,我心里想,完了,这下怕要罚款了,心里再无心感受老城区的底蕴,也无心再去新城区看了。

我退出洞子,就冲那女交警抱怨这里的路况怎么这么复杂,一个女交警就用普通话给我解释,另外一个女交警,就永当地的话冲我说,那路旁有标示的,我长了洞大两个眼睛,没有看到。

就在这样说的时候,她们示意我,赶紧跟了那从安康方向而来,要进城的车一块进城去,没有说要罚我款的意思,心里一下就放松了下来,满是感激,就开车赶忙跟着那进城的车进城了。车上的人就说,那两个女交警,长的真漂亮。我就想到了花,是和花一样,是汲取了这放山水的神韵,才出脱了那样的漂亮吧!而对我也柔情执法,没有罚我,就让我的心里,多了一层温暖。

穿过洞子,一路上去,走不远,到了一个丁字路口,也没有什么禁行的标示,就想,如果从外河的街道上去,一边是旬河,一边是城,而欣赏不到城的中心地段景致,于是,就直接往前行,只是,走不远,一个男交警又向我示意,让我掉头,不能从这上去。我又吓出了一身冷汗,害怕违章,罚款。只是,这交警在我掉了头行驶后,并没有罚我的款。

忽然感到,虽然太极城在诱惑人,但是,城里的确许多地方没有交通标示,害怕违章,赶忙就下了丁字路,从外河的街道上去,这条街道,很是宽阔,街道外,是一排绿色的树木,外边,就是流淌的旬河了。街道里,林立着楼房,楼房都是高大,豪奢。这才让同车的人惊叹起来,说这县城很的繁华,这才像一个城市了。只是,受了两次惊吓,害怕违章,就无心再停车欣赏,逗留,依着外河的街道,出了城,上了返回的路,依着那乌黑的柏油路回去了。

脑子里,没有更多的想那太极城,而是想着在城里违章了没有,虽然那交警都很温柔,没有当初处罚什么,我就想到是不是有电子眼,最后通过那样的方式处罚。如果这样,没有欣赏到太极城,也没有找到内心里想要的那种感觉,就受了处罚,真的是划不来。

回来后,几天过去了,在网上查,没有我的什么违章处罚,就感到庆幸了。脑子里,就在想那太极城。想那老城区,虽然陈旧,凄清,也想那新城区的繁华,豪奢。也想那城真的像太极一样的模样,觉得,在这样一座城里,能体验到两种不同的生活,在新城里感受精彩,现代的文明与喧嚣。而当内心里变得浮躁了,就穿过洞子,进入老城区,在那宁静中,让人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在老城那陈旧的建筑物和街道上,找寻曾经的记忆,让内心变得宁静,温暖。而在老城区里,感到过于凄清,寂寞了,就穿过洞子,在现代的精彩,喧嚣里,驱散内心的寂寞。在同一个城里,让人能体味到两种不同的生活,在现代文明,与记忆的古朴之间穿梭,让人仿佛在穿越着时光隧道,顺应着时光,在新城的喧嚣,精彩里,跟随生活的波流往前最,也在老城区里,让时光回溯,找寻到记忆。

我想,太极城,不仅仅是地形像太极,而是在一个城市里,能感受到两种生活,这样两种生活,在现代与古朴之间互相依偎,补充,组成了城市人的生活,就像太极的阴阳两相一样吧!

不过,我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浮光掠影而过,想要体味太极城,是需要在日后有了空闲的时间,在太极城里呆上一些时间,才体味到太极城的蕴含的意味来。

上海印象初中篇四

上海印象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我要去上海了!

早上我们在杭州乘上和谐号动车组直奔上海。一路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美味的小点心初中作文,一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风景,谈论着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上海。上海真是一个热闹的城市,有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有许许多多的汽车在马路上奔驰,街道上人来人往,真是热闹非凡。我们乘上出租车,直奔酒店,一路上热风徐徐吹来,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上海印象初中篇五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我没有喜欢的人,却实实在在掂念着一座城。

初识上海,是三月份的事,当时为了文凭坐着火车到了这个城市。刚走出火车站,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新湿润的空气,一夜的疲劳顿时消除,神情气爽,不由自主摸了摸脸颊,好象小时候皲裂的脸上刚刚擦上雪花膏一样,不仅皮肤湿润,就连心灵也跟着温润起来,这里的空气沁人心脾啊!只这一瞬,仿佛通电一般,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想想吧,三月的天,我所在的北方树枯枝秃、寒气袭人,而上海所到之处尽皆绿意盎然,华师大院内的丽娃河畔竟开着满满的小粉花,那是夹竹桃。这对我依然处在冬天的心又是一大惊喜,仿佛在我的心头绽放一样。住下来,在校园里,在上海各处走走逛逛,有了更多的惊喜,在北方普普通通的一蓬草,在这里居然能开出花朵,不禁感叹,这里确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即便把一根扁担随随便便插进土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盛夏来临的校园内,处处鸟语花香,绿意葱茏,当然还有一股湿湿的特别的南方味,而就在对面,却有一大片黄色的竹林,似有秋意萧条之意,真是感谢造物主的神奇,一边让人享受夏意浓浓,一边让人品味秋意萧萧,不用转换时间,只需一个转身。这自然界的馈赠让我惊叹不已、让我目不暇接、让我意乱心迷,我常常坐在这里冥想,梳理那曾纷乱的心灵。

十年的上班生涯,从不谙世事到渐入世俗,背负了太多的沉重,单位里的利益纠缠,同事间的人事琐碎,家庭里的庸常杂乱……容颜憔悴不说,心灵几近干枯,甚至绝望。当我踏进华师大看到一个个青春的面庞,看到一个个轻灵的身影,我的脚步也仿佛轻捷了许多,囚禁的心灵刹那间释放,似乎找到了青春的感觉。大学四年像个梦魇,更像作茧自缚,所以从没有青春飞扬的感觉。这是第一次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有活力自己还年轻。此后,我与那些学生一样上课下课,我与他们一样徜徉在这美丽的校园,我与他们一样沉浸在图书馆里,我与他们一样为了聆听大师的演讲早早去占座位。闲暇时,我们去电影院看新出的外国大片,或租几盘碟,几个人挤在宿舍里看他个昏天黑地;闲暇时,去看最新编排的昆剧;闲暇时,我们也常常逛商场,抱回一件又一件漂亮衣服,上海可是时尚之都,眼界大开,审美从此大改……总之,烦杂的尘嚣被抛开幽闭的心灵被打开,此时的自己仿佛破茧而出,虽没有成蝶,但长成一只飞蛾也不错啊,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那么惊喜,一切都那么充实。我知道我呆在井里的时间太长了!

冬天的上海比较难过,室外虽是绿意片片,可宿舍里阴冷阴冷,虽然同屋江西暖妹丽萍送了宿舍每人一双棉拖,可仍呆不住人,我又不习惯图书馆里的空调味。幸好华师大外面有一长风公园,还有一条较为浩荡的河流,两岸绿树茵茵,人迹罕至,颇为幽静,在有太阳时坐在河边并不算冷,就这样,我每天来公园读书,听着鸟鸣看着河水缓缓流淌读着波伏娃的《第二性》,将近七百页的`理论著作就在这幽僻的公园里读完了。可笑的是,这理论并没有用多少!答辩时几乎所有老师都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最弱的女性主义论文,不过,你文字功底不错,你的后记给你增色增分不少,顺利通过!在上海学习期间,有意识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于整理成《现代小说十二钗》一书,顺利被评上副教授。至此,在求学的路上在职称的路上,我止于前进,学术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啊,我不想再求索了!从此后,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写两句打油诗也是好的呀!

离开上海十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它。想它的种种好处,那里的姐妹们那里的空气那里的时装那里的带甜的食物,那些在当时很尴尬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甜蜜无比。比如,上海人的小市民气,据说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人都看成乡下人。记得我第一次去商场买鞋时的情况,当我报出我要39码的鞋时,那服务员惊讶地差点把下巴掉下来,同时两只眼睛把我从头到脚从脚到头看了好几遍,然后才操着浓重的上海口音说:浓个子这么矮脚怎么这么大啊!半天也不给拿鞋,气愤之下,走了,鞋也不买了。再后来,我去买鞋时就不直接说39,而是先说36、37、38……然后一码一码试上去,只到买合适为止,小样,不信你不给我拿,有本事你不用卖。冬天到了,与同学去买靴子,鞋码合适了,小腿怎么也上不去,小腿进去了,鞋码又大了,那服务依然用上海话说:浓的小腿好粗啊!确实是,北方人的小腿肚子都大,人家南方人的小腿就是一直棍棍,根本没腿肚子,所以上海的靴子基本上是直筒,后来只好放弃了在上海买靴子的想法。逛得商场多了,也就不怕他们笑话了,偶尔遇到,我们也用地道的晋城话还回去,然后一笑了之。

本没有喜欢的人,但呆了一年却也有了惦念的人。在上海期间,同屋丽萍与我较好,一块吃一块玩,可以说形影不离。她是个典型的南方人,厚厚的嘴唇瘦瘦小小的个子,常爱穿旗袍,素洁优雅大方得体,又一副小女人的样子;她爱干净,不仅把自己收拾得利索整洁,还时常把宿舍收拾得窗明几净,我们坐享其成;在上海的一年里她几乎每天都与丈夫通话几十分钟,缠缠绵绵有如初恋,那份情感让生猛的我好生羡慕(我打电话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女人居然有一天破口大骂,起因当然是我。那天穿了条黑裙子,老王(闺蜜)穿了件红衣服,我们俩往丽萍面前一站,让她猜一部世界名著。她猜半天猜不出,我顺口一说:傻瓜也知道是《红与黑》。话刚出口就见丽萍脖子上青筋暴出双手叉腰地骂开了。已记不清原话,大意就是我下了个套捉弄于她。大大咧咧的我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会这样,一下子就惊呆了,不管她怎么数说,我只管木然着,表情僵硬得估计能够裁开报纸。后来和好如初,只是这小女人的能量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分开十多年,不知安好?不须多虑,像她那种精明干练而又善解人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人焉能不好!我只是惦念她。

此外还有李导,长我几岁,温良贤淑又爱钻研学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遇问题便向她请教,几成我的论文导师。俩人同在一省内,可十年也没机会见面,只是偶尔联系一下,了解些她的近况,目前正在全力照顾小儿上学。还有班长,风情万种的云南美人,因论文答辩在一起,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亲近一些。因有微信,知道她的日子过得滋润甜蜜。

还有未联系的其他同学们,你们可好?

上海印象初中篇六

小时候,我就经常在电视里看到上海的身影,从中我就了解到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所以我一直想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终于今年夏令营能有机会去到上海游览参观,这座时尚现代的国际大都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架真发达

夏令营这几天,我们穿行于一座座雄伟、壮观,而又密如蛛网、多如迷宫的高架桥之间。正是这些高架桥,支撑起了上海市的交通。

我们第一天刚经历了6个小时的火车,出车站后就坐上旅游大巴,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景点——外滩。车窗外的风景和我期待的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只有孤零零的几栋和一旁的高架桥作伴。反而这里绿化不错,随处都可以见到树和草地。大巴刚走了一会儿,我还想欣赏两旁的风景呢,可身体突然的一仰——上桥了。虽然看不见绿化,但我马上发现桥上另有一番风景:远处望不到尽头的桥面和车辆,宛如一条巨龙。如果不看底下的桥面,只看两边,还有一种飘飘欲飞的感觉呢。桥面给我的感觉是在慢慢下降,因为高楼多了起来。我就像走在一条时空隧道上,正在步入一个未来世界。是的,我们在前往市中心的路上。又走了一段时间,终于从一个岔路口下去了,桥下就是外滩。如果要开车前往上海市的任意一个地方,只需在家门口上桥,再在你所要去的地方下桥就行了。正因为如此,我甚至觉得上海就没有路面。我的`家乡武汉在桥这方面比上海略逊一筹,下桥后大多数都要经过一些大街小巷才能到达目的地。上海的交通可真便利又发达啊!

高楼数不尽

上海的高楼大厦让我为之震撼,而它们的最佳观测点就是外滩了。

踏上外滩,我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黄浦江后面就是一排排高低不平,鳞次栉比的高楼,它们各有各的风采。有的高不可攀;有的美不胜收;有的千奇百怪;有的气势磅礴。其中最耀眼的当然是如同鹤立鸡群的金茂大厦啦!因为天气的原因,云层将大楼顶端遮住了,让我猜不出它到底有多高。它如同一把巨剑,直挺挺地插入天际。看到这景象,我多么想现在就到楼顶去看一看,也许窗外是一片片的云朵呢!将目光放远到这一整片高楼,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是发达城市独有的风景。我不禁感叹:人类竟然可以创造出这样伟大的杰作,而人在自己所创造的一切面前又显得那么的渺小。人类的智慧真是无限的!

回到武汉后,我感到天空宽广了许多,大地宽广了许多,我的见识也宽广了许多。我看到了大上海的国际风范,我看到了祖国的日益富强,我为祖国骄傲!

上海印象初中篇七

一行经江河旁

家乡小院里,有户人家请我送他们去旬阳亲戚家赶婚事,平时关系处理的好,人家有请到自己,总无法拒绝,于是,就送他们去旬阳。

对旬阳,我是陌生而熟悉的,熟悉,是我很早就听说过那地名,多年前,家乡人抽的一种叫祝尔康的烟,就是旬阳造的。更主要的是,在安康上了几年的学,班里有几个旬阳的人,尤其有两个女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人很羞涩,静默,和人说话就脸红,虽然坐在我的后边,几年里没有和她说过多少的话,最后,我的心里对她竟然有了梦想,或者叫暗恋吧!只是,到毕业时在毕业相册上才表露出来,但是,太迟了。还有一个女孩子,也一样的羞涩,给人温柔,娇羞的印象,不过,相对那沉默的女孩子来说,在一块还有话说,那女孩子也爱读书,写作,只是,从来没有见她发表过。这女孩子长的一双大眼睛,脸白白的,上学的时候,因为写作,获得了那女孩子的好感,只是,在关键的时刻,面对女孩子的美丽,自己家乡的偏僻贫穷,而逃避了。

一路上,我就在想那些同学,那两个女孩子,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她们现在在哪,是什么样子,还是记忆里一样的娇羞,温柔,沉默吗!

我也在想,为什么不是一个地方的这样两个女孩子,为什么性格如此的接近。

我的脑子里,也在想旬阳的模样,以前在网上看过图片,也听人说过,是太极的模样,被人称为太极城。

上了高速,经过了柞水,镇安,在小河下了高速,然后,沿着国道前行,依着国道的,就是旬河。相比高速,国道就显得狭窄,弯曲了,一会儿在山沟儿里,依着旬阳,一会儿在半山腰上,头顶是高高的陡立的危岩,外边,是深不可测的深沟,旬河,,或者想带子一样,在沟儿下的山涧里前行,或者,汪成一潭静默的湖水。山,越发的高大,山上长着乔木,有的地方,是明晃晃的岩石,闪着清冷的光。虽然旬河越往下流淌,汇入的小河越多,旬河就浩渺了起来,但是,因为山野渐渐的变大了,倒让人感受不到旬河的浩渺,在高山的夹持下,像带子一样前行,时而笔直流淌,时而随着山势转一个弯,在那弯儿里,汇成了一汪平静的湖水,而那湖水映着山,山拥抱着湖的景色,非常的美丽。

沿途,经过不少的村庄,和镇子。有的村庄和镇子,在沟儿地平坦的地方,依偎着旬河,有的村庄和镇子,就在半山坡上,以山为村庄,为镇子,旬河在山下默默流淌,远看去,旬河上,就是一级,一级高上去的村庄和镇子。那村庄和镇子人家的房子,几乎都是楼房,在山水的映衬下,闪耀着光泽,显出了这方山水人家的富庶。

就这样依着旬河,经过了寻得的村庄,和镇子,渐渐的,就到了旬阳太极城了,但是,同行的人急着要去一个镇子上的'亲戚家,就在城头过了旬河的桥,然后,从那条街道绕过去,最后,出了城,往一个叫蜀河镇的地方赶了。坐在车里的人,有一个就是旬阳的人,告诉我,我们经过的旬阳县城,只是城郊,真正的城,是要从城中旬河的桥上过去,往下,是老城,往上,是新城。

虽然心里特别想去旬阳城里看看,但是,同车的人急着要赶路,只能是想着返回的时候乘空去那城里兜一圈。

经过了旬阳县城,往蜀河镇赶,路就是依着汉江行驶了。山越发的峻高,路外的汉江水,就更加的宽阔,博大了起来,旬河在旬阳县城汇入汉江后,就无声无息了,见了汉江,才知道旬河是那么的瘦小,纤弱。

汉江水,在宽阔的河道上,默默流淌,河道宽阔,平坦,几乎就看不到水的流动。而在一些地方,大概是修了水库,汉江的水,就在两山之间,汇成了湖,湖水清澈,平静,碧蓝幽静,山就倒映在湖里,乌黑的公路,就在湖边行驶,看着头上蓝蓝的天,静静的山,看着路外的湖水,人真就在湖光山色的画卷中行驶了。

在汉江的两边,在那半山坡上,一样有许多的村庄,和镇子,村庄和镇子的房屋,也几乎都是楼房,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给人江南水乡的气息,觉得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是那样的富有山韵水韵。

依着汉江水,在湖光山色中行驶,一样经过了许多的村庄,镇子,最后,就到了蜀河镇。这个镇子,与所经过的镇子不同的是,不是在半山坡上,而是在河旁比较平坦的地方,镇子两边整齐的修着楼房,镇子的一条街道,就像蛇一样弯曲前行。镇子上,密密麻麻都是人,车也来来往往,带给人浓郁的气息,感受到了镇子上的繁荣。

只是,在这等候的人,和我们会面了后,就开车离开了蜀河镇,去那亲戚家了。那地方在离蜀河镇不远的地方,叫仙河口。说接下来几天,要来蜀河镇办事,有的时间来,再仔细的逛吧!

就在蜀河镇的中间,过了桥,从一条狭窄,坑洼的路上绕过去,从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上,行驶不多远,就到了要过喜事的人家了。喜事还有几天,那户人家自己的家里人在忙碌着一些事情,还没有呈现出喜庆的气氛来。但是,屋里的女主人,已经在忙着弄菜了,要招呼我们,屋里的男主人,娶亲的小伙子,人很热情,就招呼我们坐,给我们倒水喝,说我们行驶了这么远,累了,好好休息休息,以后再逛。

就在等吃饭的功夫里,我看了村庄四周的山,比我家乡的山高大,也奇特些,有的山像飞舞的笼,有的山,就像帽子,有的山,就像几个拥抱的人。河水,在山脚下默默流淌,人家和村庄都居住的比较高,是依着山势,一级,一级高上去的。人家几乎都是楼房,在山水间,村庄很是美丽,漂亮。也感到,旬阳与家乡比,真的是比较富庶的地方。

酒毕,在微醺中,我就打开手机地图查看旬阳版图,这真的是有一个山水组成的县,而在县里,遍布这江河。最大的是汉江,然后,就是旬河,蜀河,仙河吧!这是一个水城,富有山韵水韵的地方。所以,我多少年没有解开的谜题解开了,为什么我那两个旬阳女同学,都一样的羞涩,温柔。因为,那是被这方山水滋润过的女子,汲取了旬阳山水的灵气和韵致,所以,就有了那水一样的柔情,变得那样的温柔,羞涩,而在水那万种柔情里,蓄积着她们内心真挚,深邃的情感。

还听他们说,从仙河口下去,就是湖北的地界了。想到湖北,我就想到了武汉,长江,想到了武昌鱼。真的,好想变成一滴水,融入汉江里,随着汉江水,一路而去。

上海印象初中篇八

匆忙中上了地铁,地铁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时间的象征,因为它经常会给我们明确的时间概念,可以以分钟计算。一边看着车门上部地示意图,一边在努力的想着终点站,即旅程的拐点,默默地计算着时间,今天的地铁不知道为什么每一站都停了好长时间,比记忆中的要长很多很多个刹那,变长的时间,变慢的速度,对终点的渴望,在现实面前,我发现自己除了等待没有什么可以做的,这多像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中点,转折点,生命的轨迹已经在出发时,做了一定的规范,我们能改变的只有等待的心境,无法改变等待本身,而且不能中途下车,也许有很多期待,也许有很多无奈,如果积极一点的想,会少了很多怅然。

时代的变迁,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用自助售票机买车票确实很方便,但学习使用的过程,多少让人感觉有点不知所措,其实,用过一次之后,你会觉得很简单,可见第一次的不知所措完全来自我们的内心,不自信。

上了车,才知道买到的是无座的车票,不过不要紧,本来我就不喜欢与陌生人挤来挤去,与陌生人的这种无奈之下的身体接触,是我不能容忍的,正好可以在车厢的连接处,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欣赏窗外的美景。

铁轨旁的一排排树木在试图拉近现代与自然的距离,小树也在努力地证明建设者的良苦用心和美好愿望,但那幼小而且稍显单薄的树木,无一不雕刻着人工的痕迹,稍远的地里稀疏的种着些蔬菜,干涸的.池塘诉说着曾经的付出,以及付出后板结的痛楚,像老者脸上的沧桑,正在拆除的厂房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内容,让人想起曾经的辉煌,有点舍身取义的味道。偶尔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油菜地,清新的感觉吸引着你去注视,去互动,黄色的油菜花,嫩黄嫩黄的,像鲜活的生命在召唤,而且是新生的,虽然被人们规范在一个个小方块里,随着列车的前行,她在向后移动,似乎在让你想起漫山的黄花,自然的一簇簇堆放,生命的成长和过程的展示,在流动的列车中,永恒在如云思绪中,渐渐清晰,渐渐模糊,渐渐的飘远,留下一缕淡淡的清烟似的记忆片断。

中华泱泱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在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的时刻,心中期待的还是那种自然的亲近,春秋,战国,汉,魏,两晋,之后,陶潜描述了文人心中的温柔,不是渴望是向往,我有时也有这种感觉,但不知道是否可以真的可在那种境界里活出心中的惬意,不过我知道自然中也有鱼虫虎豹,风沙泥石,若果没有人工的雕琢,我们真的搞个野外生存,恐怕没有经过特战队的训练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学者,只能瑟瑟,无法啾啾。可见,我们欣赏的是经过人类琢磨过的自然,是有条件的自然,是去其糟粕的自然,阴阳两极相生相克,互为退进,和谐共生,方能开万世之太平。

列车由于速度很高,左右的晃动在考验站立者的平衡能力,放眼远望,一排排高楼,时而连成一片,时而突兀鹤立,有朴素的一片规矩的窗子,有奢华的玻璃幕墙,折射出深色的凝重与深厚,结合着现在几万的房价,即使亿万富翁也会觉得自己渺小,几个窗子就可以掏空你的口袋,我们升斗小民就不要奢望做个山庄的庄主,是要有蜗居可以避风雨,有片纸可以记心绪,足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