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 高考散文写作方法收藏(优秀10篇)

2023年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 高考散文写作方法收藏(优秀10篇)

ID:4568740

时间:2023-10-12 23:44:14

上传者:琴心月 2023年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 高考散文写作方法收藏(优秀10篇)

运动会的举办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运动会宣传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经典诗句,增加文化内涵。运动会现场人山人海,让我们一起领略运动精神的无穷魅力!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一

(一)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

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1、全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2、半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a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c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3、选材。

“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积聚到的供写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议论文中,就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的客观材料进行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支柱。一定的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首先,选材必须建立在聚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选好材料,必须先积聚一定数量的相关材料,使选材时能够有材可选。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积聚、占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对于文章写作是十分必要的。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说:“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义?文理》)这里的“有物”即有材料,他把“言之有物”看作写文章(立言)的首要问题,是对材料在文章写作活动中的地位的正确定位,可见,积聚、占有材料地位之重要。聚材是写作的第一步,选材只有在聚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文章写作中,选材的总原则是要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写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议论文写作中的选择材料实际上就是为了证明论点选择论据,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而要做到这样,选材还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真实。所谓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实,也就是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前者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应该是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议论文的写作,更应该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试者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尽量从自我的观察与阅读中选择那些人所未云的论据。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二

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

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

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或单刀直入点明驳论。古文《师说》即此经典。

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绵。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2.名言警句法:是从一句名言、俗语、歌词出发,引出要写作的正文。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如:

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这种开头法,容易掌握,便于使用。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3.承接材料(话题)法:开头沿着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如:

未经风雨,路面平坦坚硬,轻松走过而未留痕迹;一夜风雨后,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步步脚印。住持轻捻胡须:“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既是对小僧的启示,也是对众生人生的指引。

4.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

如《当生活遭遇困境》:“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以设问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立意显得较为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简洁而分量十足,又吸引了读者。

5.运用修辞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议论文开头不至沉闷、干瘪,而显得文采飞扬,情味盎然,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和语言的美感。如:

《磨难之后,花开不败》“没有石缝中那苦苦的挣扎,哪来海边傲然屹立的青松;没有冬天的坚持不懈,哪来风雪中的万里飘香……同样,人生是土壤里扭曲变形的根,没有磨难,何来铿锵的人生乐章。”

6.情景(描写)渐入法:就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先记叙一件事,或讲述一种社会、自然现象,或描述一个场景,然后对此作一番阐述,自然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窘境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蒙蒙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不平与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泥泞不可怕,前路仍可期,正视不平路,自然快意人生。”如一个特写镜头,开篇紧扣材料意旨,以诗意情境描出自己的观点,吸引读者,让人回味。

7.抒情引入法:文章开头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主旨。

如《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在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引述过长,东拉西扯,说了半天,还说不到主题上,由于入题慢而影响别人的阅读欲。如“牡丹虽美,却总是……昙花虽美,却总是……而梅花就不同了……”开头写了130字左右,还没能入题。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流淌了数千年的江水,哺育了多少千古风流人物。浩瀚的历史星空中,飘荡着多少名篇佳句,又埋没了多少名人佳士。”(词句须斟酌)开头最好有中心句扣材料或点明中心,至少要让阅读者知道你的写作指向。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有些同学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导致作文头重脚轻。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主题“千呼万唤不出来”。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三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在公务员招收考试中,作文考试一般以议论文为主,因此,以下关于命题作文的论述、解析,我们都将主要以议论文的写作为重心。

(一)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

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1、全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2、半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a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c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3、选材。

“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积聚到的供写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议论文中,就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的客观材料进行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支柱。一定的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首先,选材必须建立在聚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选好材料,必须先积聚一定数量的相关材料,使选材时能够有材可选。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积聚、占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对于文章写作是十分必要的。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说:“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义?文理》)这里的“有物”即有材料,他把“言之有物”看作写文章(立言)的首要问题,是对材料在文章写作活动中的地位的正确定位,可见,积聚、占有材料地位之重要。聚材是写作的第一步,选材只有在聚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文章写作中,选材的总原则是要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写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议论文写作中的选择材料实际上就是为了证明论点选择论据,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而要做到这样,选材还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真实。所谓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实,也就是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前者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应该是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议论文的写作,更应该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试者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尽量从自我的观察与阅读中选择那些人所未云的论据。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四

,在写简历的同时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为你推荐一篇销售助理个人求职简历模板为模板参考。现在的求职者都不知道怎样写一份求职简历,那么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为您提供企业招聘简历模板为写简历模板。注意一切请以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求职简历,请继续详细阅读以下文章。

简历是求职者的敲门砖。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个人简历是一张面孔。或重施粉黛,或轻抹淡描;或侧重一点,不及其余,或面面俱到,平分秋色,都需要仔细斟酌,否则就可能造成追悔莫及的遗憾。我们不能单纯地把简历理解成简单的经历,对于简历写作,其中大有文章。

不少求职者的个人简历内容求大、求全、求细。一份简历有上十页,不分轻重,不择详略,从姓名性别到身高、体重。从小学到大学的经历面面俱到,表面上完整无缺,但读过后却空空如也、不知所云,没有独到之处。因此,求职者在写作简历时要注意突出重点,能吸引人的`眼球,内容宜短不宜长,宜精不宜粗,不应用主要笔墨去陈述自己的冗长经历和所有任务,而应展示你经历中所积累的经验及能力。不但告诉对方你做了什么,更应该告诉他们你如何做。经验之说明历史,不代表未来。

此外,简历的结构应因人而异,因岗位而异。一般而言,专一经验型岗位和连续任职型岗位,适宜用时间递进方式展示经历,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而对于综合技能型岗位,则应注意多岗位,多技能这些方面。

简历的表达形式也应有好的创意,能够出奇出新。简历表达的创意设计十分重要。曾有一位大学生,应聘一个高薪职位时,把简历设计成病历,称自己病入膏肓,医生开处方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意”。一纸简历,促成他顺利就业。

人才市场犹如战场。求职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了解你要求职单位,了解痛你竞争的求职者。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更多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五

在整一张语文卷当中,作文占的比例分数是最高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的写作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全即文章的结合呼应,给人完整感。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很看重,特别是结尾的结构呼应或者主题升华的语言等等。

亮就是试卷上的亮点。亮点是多方面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是其中第一要着。文章无错别字,没有明显的病句,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行款漂亮等等,都会让阅卷老师一翻到试卷就精神大振,产生好感,不忍心打低分。

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首先,文章的主旨要明了,平时作文,有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以求文学的含蓄美,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甚至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是高考场上不能这样做,太含蓄了,就会使文章走进隐讳的死胡同,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误认为离题打入冷宫。

其次,文章的分论点最好用分段的方式明确摆出,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顾及体现自己中心思想的语句,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在段首,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虚就是虚构。高考作文能写实固然好,但由于我们长期处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很难发现生活中真实动人的故事。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必然把原本平淡无奇的事情编得生动曲折。

简即简笔勾勒。高考的一般议论文也好,一般记叙文也好,最好需要多种材料的荟萃,这样信息量大,以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因而不欢迎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俱在的材料啰嗦记叙。

如果在高考作文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把握上面五个字,那高考作文将有可能获得满分。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六

首先,要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每一篇记叙文都要有这六要素,只是六要素在运用上要灵活很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是用结果引出原因,有的是在经过中插入原因。在人物的创作上更可操作性空间更大,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某一种想象。如果能够将六要素运用好,记叙文就不再是流水账了。

第二,要采用多种叙述手法来讲故事。

很多同学写出来的作文像“白开水”,没有任何的味道,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将叙述手法改为“倒叙”或者“插叙”,就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例如:

“毛毛”是我从垃圾堆捡来的一条流浪狗,如今它在我家生活的非常快乐,不仅“衣食无忧”,每天还能享受到“按摩”的服务。

这类倒叙的方法,要比平铺直叙更吸引读者,也能为作文发挥拓展了很大的空间。

第三,好作文要有生动的描写。

如果把“他伤心的吃着米饭”和“他含着泪吃着米饭”相比较,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他含着泪吃着米饭”更加的生动,所以记叙文要通过生动的描写来刻画事物,才能让读者沉醉其中。通常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用到比较多的就是形象的刻画、心理的描述和情感的表达。

在形象刻画上我们可以练习写某一个物品,也可以写同桌、老师,或者是偶遇的路人,心理描述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表达是对于某事、某人、某物的看法。把这几个方面做重点练习好了,记叙文写作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高考作文开篇技巧之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高考作文,你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举例中,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

例: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悠悠情思》)

高考作文开篇技巧之悬念导入,吸引读者

高考作文在开始写之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例: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高考作文开篇技巧之故事先行,引人入胜

高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举例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

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高考作文开篇技巧之引用开头,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举例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高考作文开篇技巧之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看看下面的例题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七

总结:总结是对一定时期进行过的工作(实践活动)全面的回顾,对其进行再认识的书面材料。

格式:1标题。2正文: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可以分条写),获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3今后方向(或意见)。

范例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xx公司:

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导向,把企业客观地推向市场,推向竞争。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竞争,我们的体会是:

一、要建立起能对市场作出能动反映的运行机制。

1学习、贯彻了国务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条例》。(略)

2从抓"三项制度改革"入手,实行干部聘任制。(略)

3积极与外商合资合作,引进外资,加快技改。(略)

4突出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略)

二、要建立起一套参与市场竞争、驾驭市场变化的营销体系。

1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略)

2生产计划适应市场。(略)

3强化销售,推行"销售大包干"。

(略)

4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销售队伍。(略)

三、要行使好自主经营的权力,加强自我约束,承担起自负盈亏的责任,建立起自我发展的责任体系。(略)

总之,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八

导语: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写作方法,叫平行叙述法,下面小编跟大家细说,附带优秀例文给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平行叙述法,是指分别叙述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写作方法。

运用平行叙述法作文,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并列平叙,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于同时发生而又联系紧密的,揭示同一主题的几件事,先叙述一件后,再叙述另一件,让几件事同时并行展开,并列向前发展。

另一种是交叉平叙。即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交叉地进行叙述。例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运用平行叙述法,记叙了平陆事件中各个部门为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生命而全力抢救的经过,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彼此支援的共产主义风格,歌颂了党对人民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运用平行叙述法,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叙述得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可突破时空局限,使文章境界开阔,容量扩展。运用平行叙述法,必须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必须理清时空线索,将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起讫、空间变换交代清楚,使其经纬分明、行止自如。

优秀例文

退休之前

小李今天特别忙,一会儿把锣呀、鼓呀从学校礼堂的后边搬到前边靠舞台的地方,一会儿把放在台上的桌子、椅子揩一揩,把雪白的台布拉拉平,一会儿又看看电灯的线路是不是很正常。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又双手捧起放在桌子上的镜框,用手绢轻轻地擦着,望着镜框上四个绒绣的大字——“光荣退休”,她想咧嘴欢笑,可泪水又在眼眶里打转。是啊,小李今天的心情,真是又高兴,又难过,她就要送别自己敬爱的朝夕相处的钟老师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小李班级里的同学,已经来得差不多了。小李越来越焦急,她问党支部书记:“时间快要到了,钟老师怎么还不来?”支部书记也有些奇怪,对小李说:“你去找找看吧。”

小李纵身一跃,从一米高的台上轻盈落下,两根小辫一甩,眨眼间便跑出了礼堂。

小李急匆匆跑到办公室门前,正好和从里边出来的一个同学撞了个满怀,便问道:“钟老师在里面吗?”

“钟老师不是在大礼堂吗?”

“嗨,正因为不在,我才跑来找她的。”

“哪,要么还在美术组?”那个同学惊异地说:“先前,钟老师找我和其他两个同学谈了一会儿,嘱咐我们注意体育锻炼,学习要踏实,不要贪多求快,要把基础打好。谈完后,她又说,美术组在出黑板报,她要去看看。”

“那好,我到美术组去找她。”小李要知道钟老师的去向,便急忙掉头跑去。

小李一阵急跑,来到了美术组,可是哪里有钟老师的人影?小李刚想问,眼珠一转,黑板报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几个熟悉的大字,闯入眼帘。“这不是钟老师的笔迹吗?她一定在美术组的办公室里。”小李高兴地猜想着,一下推开了美术组的房门。

“你找谁?”房间里空无一人,问话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找钟老师。”

“噢,早走了。”

“早走了,嗨!”眼看开欢送会的时间要到了,她真是急坏了。

那么,钟老师究竟在哪儿呢?

在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两位女老师已经谈得久了。她俩靠得这么近:年老的抚摸着年轻的背,年轻的拉着年老的手;那白头发,戴眼镜,额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的老师,正是小李到处寻找的钟老师。

钟老师扶了扶眼镜,继续说道:“你接我的班,开始一定有不少的困难,不能急躁,有问题要多问问其他的任课教师,也要多找同学谈谈,这样,你会很快熟悉情况、搞好工作的。”她边说边从腰包里掏出几个本子,递给年轻的女老师,“这是我对几篇课文的一些看法;这是同学们平时测验成绩的记录;这是我了解到的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另外,语文试卷最后一道题,还需讲一讲,虽然大家回答得不错,但条理不够清楚。嗯嗯还有一件事,你最好早些解决。”钟老师说着,从本子中抽出一张班级学生的座位表,指着说:“这两个,还有这两个,座位要调前几排,他们的'视力差,坐在后面看不清;这两个同学,要调后几排,这学期他俩个子长得快,坐在第一排影响后面同学的视线……”

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心情十分激动。此刻,她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蟩”的一声,门打开了,小李和支书冲了进来。

“哈哈,果然在这里。”支书高兴地叫道。

“钟老师,嗨,都几点了,还在这儿!”小李一见钟老师,生怕钟老师再跑掉似的扑上去,拉住她的手臂。

钟老师一看表,离开欢送会的时间只差两分钟了,便笑着说:“啊呀,谈着谈着,竟连时间都忘了。”她边说边用手绢擦去小李额上的汗珠:“让你找得汗也出来了。”

欢送会开始了,支部书记大着嗓门说:“同志们,同学们,欢送会开始!先由学生代表给钟老师戴光荣花。”

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小李捧着那朵鲜红鲜红的大红花,走到钟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给钟老师戴上,又把镜框递给钟老师。钟老师双手捧着镜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望着无数张欢笑的脸,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我爱这崇高的称号——人民教师。”

大红花,映红了钟老师的脸。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九

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a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c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积聚到的供写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议论文中,就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的客观材料进行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支柱。一定的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首先,选材必须建立在聚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选好材料,必须先积聚一定数量的相关材料,使选材时能够有材可选。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积聚、占有丰富翔实的材料,对于文章写作是十分必要的。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说:“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义?文理》)这里的“有物”即有材料,他把“言之有物”看作写文章(立言)的首要问题,是对材料在文章写作活动中的地位的正确定位,可见,积聚、占有材料地位之重要。聚材是写作的第一步,选材只有在聚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文章写作中,选材的总原则是要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写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议论文写作中的选择材料实际上就是为了证明论点选择论据,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而要做到这样,选材还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真实。所谓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实,也就是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前者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应该是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议论文的写作,更应该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试者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尽量从自我的观察与阅读中选择那些人所未云的论据。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

高考写作方法与技巧篇十

高考作文得高分的方法

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写好高考作文的方法大全

1.审题一定要清晰。有些题目很多人都会把意思理解错,那题目审错了作文就不可能有好的分数。甚至有些人还把题目给看错。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人把早看成了旱字。这样的错误肯定是0分了。

2.作文的题目要写的好。一个好的标题也会给你带来分数的,不过还是和上面一样。不要审偏题目了,要围绕要求来做。一般命名标题的方法可以借用一些名句,歌词等,一定要看上去短小精悍的样子。千万不要偏题!

3.写好开头和结尾,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过、阅卷老师那么多试卷要看。有的时候不会把整片做问看完。高考的时候会严格一些,但是往往事情的开头做的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4.要保持卷面整洁,有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学错字了就圈圈叉叉的,弄的卷面像打了补丁一样。这样阅卷老师看到了第一感觉就不好。就更加别说高分了。这也是高考容易丢分的一点。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用好课本

包括现代文、古文、作文都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考到已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点:考题与课本中某篇文章在语言、写法、立意,以及人物性格、主题观点等方面的异同的分析,写作中对课本事例、名言名句的引用等,这都需要考生重视。可以按照散文、科技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古文等不同文体,分别有重点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的内容加以领会,一篇文章花上五到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就可以了。

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切入主题的写法。考生在一开头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既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制造冲突

作文体裁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时,考生在文章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写作时,考生如果跳出常规“顺叙”思维,制造矛盾冲突,就可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评卷老师读下去。另外,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利于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读性。

环境描写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文章开头先写一段场景、情节描写,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