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 乡镇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总结(通用8篇)

最新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 乡镇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总结(通用8篇)

ID:4590495

时间:2023-10-13 10:13:02

上传者:薇儿 最新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 乡镇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总结(通用8篇)

教师总结是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请大家注意,这些学习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总结。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一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由莒县峤山镇文体站主办,莒县邮政峤山支局承办的包粽子比赛在镇邮政门前广场举行。

卷粽叶、填糯米、红枣,压实、封口、捆扎……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只见糯米、粽叶在选手手中翻转飞舞,一会儿工夫,一个个清香四溢的粽子就包成了。比赛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人员均领到了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每年端午都组织包粽子比赛,今天发挥比较不错,拿到纪念品很开心。”峤山镇居民王女士说。

端午粽,敬老情。随后,志愿者们带着爱心粽子到峤山镇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关怀和问候,让蜜粽的香甜、浓郁飘进老人们的心田!

一个小小的粽子代表着端午节的祝福。据了解,包粽子比赛在峤山镇已连续开展了四届,今年是第五届,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镇域居民之间的交流,也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让敬老院的老年人真真切切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浓浓关爱。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二

一、活动主题: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二、活动目的:

1、通过亲手包粽子,让公司同仁能够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

2、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公司同仁一起过节,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互

三、活动时间:20_年6月21日12:30~15:00

四、活动地点:公司大厅会议室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提出方案,讨论具体事宜,如准备自制的数量(或人均准备多少数量),预计

2、包粽子阶段:

鉴于公司同仁对包粽子的过程或了解或不了解,提供相应的视频或者说明文档

3、活动后期:

六、包粽子的步骤:

若粽叶太小就用两片放一起,把粽叶左上右下并列成一个大的,用剪刀把根部漏斗放满米后,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以不漏米为原则把粽子包严实。

七、粽的烹煮:

后勤工作总结。煮好后趁热取出。

八、粽子配茶的学问:

如果吃白粽子,没有任何馅料,可以搭配喝玫瑰花茶,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十分宜人。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如果吃特别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就可以喝这两款茶。如果吃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它们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腻,尤其是普洱茶,它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而菊花茶能降降吃粽子的火气。

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10

一、指导思想: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为了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也为了更好地践行“”学习教育,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福新东路社区党支部组织居民、直管党员、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包粽子共度端午节。

二、活动主题:

福新东路社区端午节巧手包粽比赛暨“”主题送温暖活动

三、活动目的: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在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大家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全体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进一步践行“”学习教育。并向辖区贫困户送去“爱心”粽子,让他们也感受到节日的气息。

四、活动时间:20_年6月8日上午

五、活动地点:福新东路社区

六、活动流程:

1.包粽子参赛人员包括:辖区内居民10人,工作人员及辖区内直管党员;

2、比赛规则: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3、在比赛过程中:由常青街道办事处段桂荣主任、李晓霞书记带领网格长将先包好的粽子送去贫困户家庭中。

4、最终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评选个人奖。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1名

参与奖:其他参赛选手

欢迎各位居民积极参加,共度暖心端午。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三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这项活动,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包粽子,锻炼和观察孩子手的精细动作以及各器官的协调能力。在组织过程中,我们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师来演示如何包粽子,二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包。

在老师演示包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出了能够“注意看、注意听”。

在包的过程中,大部分环节孩子们都能比较自如的掌控,这说明孩子们在手眼脑协调能力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捆绳环节,很多孩子出现了困难:

捆绳需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太紧,会弄裂,也不能太松,会散,因此需要手的控制能力(这的确对孩子们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孩子大脑有控制意识。两方面都具备,才能做好这个环节,这也提醒孩子们,在智能操作的过程中,不能只图速度快,还要主动的去控制手的精细动作,例如一下子放到房子里面,轻放到盘子里面,立体不倒等等,只有在每一次练习过程中,主动的要求自己控制,主动的去控制,才是起到了练习的作用,否则重复上千次的练习都是无意义的。

在捆粽子的时候,用十字方式交叉捆绑,是最稳固的方法,否则很容易散开,孩子们在遇到散开的问题时,少有主动的去寻求探索好的方法,这需要在后期训练和家长日常生活中,培养增强孩子寻找好方法的意识。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四

为迎接中国传统佳节,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近日,万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卅埠村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包粽子大赛。

比赛前,志愿者提前将糯米、粽叶、配料、绳子、剪刀等整齐摆放上桌,认真讲解了端午节相关习俗知识。比赛正式开始后,大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开心的唠着家常,互相交流包粽子的技巧,现场欢声笑语,气氛和谐融洽。捋粽叶、填糯米、装馅料、压紧实、扎捆,一只只粽子在大家手中瞬间成形。

本次活动,通过群众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感受其文化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促进邻里相亲、融洽和谐新风貌的形成。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五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6月10日,高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站、工会、团委、妇联、文明办等单位在姜楼村双基广场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高庙镇首届包粽子比赛,镇村干部、广大群众、志愿者等近30人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把提前准备好的粽叶、糯米等材料整齐摆放在桌子上,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人员迅速行动,动作娴熟。活动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通过这次活动,让群众以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过好传统节日,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活动结束后,镇村干部把比赛中包好的粽子煮熟,全部送给辖区内的低保户、孤寡老人,让他们在端午节都能体会到节日的温暖。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六

六月的天空是湛蓝深远的,六月的小伙伴是活泼开朗的,六月是炎热的。端五节坐着龙舟,脖子上挂着香包,头上扎着艾叶辫子,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向我们驶来。

端午节的前夕,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吃粽子可是端午节习俗里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让人吃了还想吃。妈妈包的粽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里买的没什么两样。新鲜的粽叶,大盆用酱油调好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都准备好了,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见妈妈麻利地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想试一试。别看我说说简单,做起来难多了。我包的粽子一会儿“喂”得太多了,糯米都从粽叶缝里“逃”出来;一会儿“喂”太少了,还没“吃”饱;一会儿粽叶被我折得乱七八糟的,粽子包得奇形怪状……我灰心丧气,干脆不干了。妈妈见了,鼓舞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气馁,我们一步步来,总有一次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妈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连三地包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钻进我的鼻孔,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拿出一个粽子,解开绳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得粽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今天,我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可要吃粽子啦,不过,那可爱的粽子是怎么包的呢?我还不会,所以,今天我要学习包粽子了。是不是很兴奋呢?如果你也想学,就跟着我一起来吧!

包粽子还要看材料,如果你想包出好吃的粽子,就得用上好的粽叶,优质的糯米,以及新鲜的肉馅。今天,我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可要吃粽子啦,不过,那可爱的粽子是怎么包的呢?我还不会,所以,今天我要学习包粽子了。是不是很兴奋呢?如果你也想学,就跟着我一起来吧!

包粽子还要看材料,如果你想包出好吃的粽子,就得用上好的粽叶,优质的糯米,以及新鲜的肉馅。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哦,我学会了包粽子。我真开心!

文档为doc格式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七

插蒲艾,赏蕤宾。6月13日,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乌当区水田镇竹林村举办以“端午粽香·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活动,表达对家乡变化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来自竹林村竹林寨、蔡家寨、后寨、小寨等4个自然村寨的布依族群众以5人为一组,共组成9个参赛小组参加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组需在10分钟内用现场提供的材料包出大小均一的粽子,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并以组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及参与奖,根据获奖情况发放奖品奖励。

轻卷粽叶、舀糯米、左缠右绕、再把席草系紧……比赛开始后,只见糯米、粽叶在心灵手巧的布依群众手中翻转飞舞,一会儿工夫,一个个清香四溢的青叶粽子就包成了,大家“赛”得不亦乐乎。

比赛结束后,大家接着包完剩余的糯米,参赛群众和志愿者还将粽子分别送到村寨内的困难群众及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的慰问和祝福,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端午节包粽子总结和感受篇八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了让儿童能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感受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吴江图书馆r26;亲子绘本部举办了主题为“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亲子包粽子活动。

6月2日下午,吴江图书馆一楼大厅人头攒动,9组家庭各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在依次领好吴江图书馆事先为大家准备好的粽叶、江米、蜜枣、红豆以及包粽子所需要的盆、桶、线、剪刀等必须用品后,这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就开始了。

随着一声“开始!”,参加包粽子活动的各个家庭顿时忙碌起来。在我们图书馆包粽子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卷粽叶、放糯米、捆扎,粽叶在各个家庭成员的手中上下翻舞,现场还有很多观众为家庭鼓劲加油。包粽子的手法,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五扎绳,看似简单,但要做个漂亮的粽子还是需要一点工夫的,在奶奶、妈妈和孩子们的努力下,一个个诱人的粽子出笼了,虽然孩子包出来的粽子没有像大人做的那么漂亮,但那是孩子们亲手制作,意义非凡。10分钟过后,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最后由现场观众评出了最具人气粽子奖,区图书馆杨阳女士为获奖家庭颁发了奖品。

很多家长们都表示这是孩子也是自己第一次亲手包粽子,很开心。活动后各个家庭喜气洋洋的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带回家去,好好品尝。相信这将会是最美味的粽子。此外,为了普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现场还设立了端午有奖问答环节,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哪位爱国人士?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等等。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包粽子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与会家庭温馨合影,留下了这次活动的快乐瞬间。

吴江图书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了市民的节庆生活,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