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心得体会(汇总8篇)

最新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心得体会(汇总8篇)

ID:4590525

时间:2023-10-13 10:13:35

上传者:影墨 最新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心得体会(汇总8篇)

理想是我们坚定信念的源泉,让我们永远不会失去前进的勇气和方向感。实现理想需要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理想的短文,希望能为大家打开新的思维和视野。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一

今年春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特殊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中华大地,在疫情面前我们有许多英雄在保卫着武汉这座城市,也在保护着我们的国家与生命,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就是疫情面前的中国力量。

首先,让我们聚焦这次疫情抗击中的中国正能量。这次的病毒让中国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热点,中国是如何在_这场危及全球人类生命的危机当中有所担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在建造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时候,数千名工人日夜赶工,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从1月24日相关设计方案完成,到2月3日建成投入使用,只用10天时间。截止到3月1日,全国累计派出344支国家医疗队;3847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和3844名军队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其次,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不仅有担当而且充分发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抗击病毒中,分离病毒追溯病毒疫苗研发,防控诊治科技攻关三同步。谭德赛表示:“中国用创纪录的最短时间甄别出病原体。”为生命接力,每小时完成20余吨医用物资装卸交付,物资包含医用口罩医用帽子乳胶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各类防护用品,以及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医疗药品,共计60余吨。在全中国有近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全国实行社区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有条不紊。

在这次疫情期间,中国人民宛如有了一种默契,无数平庸的人们铸造了中国人的魂,我想这就是一种中国精神吧。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河南扶沟县人民医院门前,一线护士刘海燕与前来送饺子的九岁女儿隔空拥抱。她对女儿说:“乖,妈妈是个共产党员,妈妈什么都不怕,战胜病毒,妈妈就能回去了……”

我们相互激励,持续工作48小时的湖南郴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徐自强,到发热门诊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隔着防护玻璃不能言语交流,徐自强拿出处方笺,写下:“秋笔,加油!”我们有善良的人们,1月31日,山东日照,一位头戴环卫帽子的大爷来到派出所,放下一个纸包转身离开,纸包里是12000元钱,一张纸条写着:“急转武汉,为白衣天使加油。”

人间有温暖,隔离中的城市绝大部分餐馆都关了门,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邱蓓文却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一份盒饭也送。别人问她为啥做这赔本的生意,她挠着头说:“我想做这个事儿。”

最后,面对这样的疫情,在我眼中的中国精神是这样的,从古至今,不论是在灾难还是在疫情面前,我们的身边总是有这样的勇士们站出来挡在我们的面前,帮我们抵抗这些灾难和疫情,他们身上的坚贞不屈奋不顾身和勇往直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中国的正能量。我们一定要坚信一定可以打败病毒,我们在面对艰难时应当不屈不挠,积极应对,中国加油!一条微信大家齐手报名驰援武汉,这些报名的人来自各地区的医院,他们不怕牺牲勇敢仁爱,治病救人是他们的责任,救国家于危难是他们的担当,这就是中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武汉抗疫日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二

爱国心是通过实践而养成的一种眷恋家乡的感情。岁末年初,正当人们打算欢度春节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悄然而来,一场阻击病毒疫情的战斗也随之打响。在疫情爆发和防控凶险时刻,总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无名英雄,他们以“逆行”的姿态为我们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他们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是一条永无退路并且必胜阻击战。

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抗击疫情,他是我们的“定海神针”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从广州赶往武汉。1月19日从武汉又赶往北京,凌晨两点才睡觉。1月20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公布会,媒体直播连线又是忙到深夜。实际上,钟南山院士一直活跃在科学前线,在来武汉之前,他也没有退休没有安逸。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他是无双国士,更是定海神针!根本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冒着牺牲的凶险替我们负重前行。抗击疫情,她是我们的“铁娘子”严丽,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明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1月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严丽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新闻里笑脸腼腆的女护士朴素的语言:“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胆怯了......”

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白发老母亲隔门嘱咐时的眼泪;除夕夜,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和家人告辞时的拥抱;大年三十返岗生产口罩的工人;[爱是桥梁],春晚的节目为武汉而改变......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只要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只要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要坚定信心从自身做起。长大之后我们替你们继续前行!武汉加油!请相信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都可以走上街头,不用口罩,繁华与共,共享春光灿烂!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三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武汉,但我相信明丽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樱花会再次盛开,过早的人们依旧吃着热干面,街道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会摘下口罩,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

“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今年春晚上,临时增加的情景报告剧[爱是桥梁]展现了全国各界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让无数观众泪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牵动了每一位国人的心。医务工作者用无畏和坚韧在前线守护人民健康,许多一般百姓也用温暖和感动搭建起爱的桥梁。

1月24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大量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临近年夜饭时分,身着防护服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值守医护人员,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由于无法互相认出对方是谁,他们在后背手上写了自己名字和加油打气的话,携手同心,共战疫情。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该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足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足程度。

在武汉,在成都,很多城市的一线医护人员都收到了“暖心”外卖。外卖的纸条上写着“向春节还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武汉加油!”这些暖心外卖令医护人员感动。

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位新闻主持人站在春晚现场,以一份情景报告[爱的桥梁],传递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当天写脚本,当天确定六人组合,当天登台,这可能是春晚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彩排过的节目。而这六位主持人用最朴实温暖的话语,凝结着亿万人共同的情感。

就在除夕夜,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各种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力争早日完工,因为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庸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1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纷纷签名或在工作群中报名,请求加入医院抗击新冠型肺炎的医疗的队伍,他们说,病人来了必须上,只要自己没倒下肯定要上。就在这样的严重之势下,有许多医护人员向领导提出申请加入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去,和全院全社会共同努力,贡献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他们中既有年轻的医护,也有年资高的主任护士长,把凶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市民健康,他们义无反顾的践行医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

对于这个春节我们应该拒绝扎堆,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电子化拜年也是团圆;减少串门,关系不会因距离而疏远,心意到就好;出门必戴口罩,科学丢弃,不传病毒;勤快洗手,消毒杀菌,病毒赶走;拒吃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科学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拒绝谣言,只送祝福,不传谣言;配合查验,多理解多耐心抗击疫情,你我有责!

这个城市承受了很多,人们有很大的压力,但我们都在努力做对的事。即使城市封闭,我知道我们不是一座孤岛,因为有几亿人在关怀这里…让我们一起,等待这座城市痊愈。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四

2月10日,星期一。

春节前夕,在内地读大学的儿子放寒假返回阿勒泰家中。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一家居家隔离,过上了并不想要的“宅”生活。

隔离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关注新闻上有关疫情的报道,每每看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抗击疫情出力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我坐不住了。我也盼望着能早点解除隔离,返回工作岗位,与同事门并肩战斗,共同抗“疫”。只有每个人都投入战斗,疫情才会早点过去。

此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我心里就跟猫抓的一样,却是干着急!

2月9日,电话铃声响起,原来是社区工作人员通知我和儿子隔离解除。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一阵欢呼!兴奋之余,我立即将此情况向单位报告,单位领导让我等候通知,听从统一安排。暂时不能马上返回工作岗位,就琢磨还能做点什么。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现:和儿子到社区做志愿者。当我把想法和儿子商量后,我们母子俩一拍即合。

一大早,我们来到自己所在的社区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一上午,挨家挨户送生活物资,统计所缺的物资......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在家中几乎不怎么做家务的儿子,干活特别起劲。正在紧张忙碌中,单位的电话来了,通知我第二天下村驻点工作。

我对儿子说:“因为前期隔离,另一名同志替我下村驻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所以,我要去村里把他替换回来,你一个人在家,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儿子拍着胸脯坚定地说道:“妈,您放心吧!我完全能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战“疫”!”看到儿子的成长变化,我很欣慰。

临近中午,我和儿子与其他志愿者们一起简单吃了工作餐,便领了下午的工作任务。

下午,我们为解放路社区居家隔离人员王某送生活物资。当他得知我们是志愿者队伍时,他告诉我说:“我们一家人近期状况很好,明天居家隔离就结束了,能不能给我也登记一下?我也想报名参加你们的志愿者队伍。”我连忙回答,“好,好,热烈欢迎,我这就给你登记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心是相互传递的。通过这次志愿活动,没想到我们的行动也带动了普通群众的加入,也更让我深感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晚上,我收拾好行李,明天就出发到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五

晚饭时,儿子问爸爸去哪里了,我告诉他爸爸去社区做志愿者了。儿子问去做志愿者有钱可以拿吗?我回答没有。天真的儿子一脸不高兴,那为什么还要去做志愿者,没有钱,对自己又没有好处,还没有时间陪我。我告诉儿子:因为现在杭州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户人家2天只能出去1个人采购生活必须品,社区、物业目前人手缺乏管不过来,所以爸爸妈妈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做一点事情,从今天开始爸爸妈妈轮流去社区当志愿者。儿子还是一脸不高兴:为什么其他人不去当志愿者,你们需要去当志愿者呢。我认真地告诉儿子:儿子做人不能太自私,现在疫情当前,很多社区工作者、交警、城管等政府工作人员放弃休息连续工作在岗位上,就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不被传染上疫情,更有很多的医生、护士冲在疫情的一线,救治疫情感染人员。妈妈是共产党员,爸爸是人大代表,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为防治疫情出一份力,同时妈妈希望你长大后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保护好自己爱护家人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

是的,孩子,跟他们相比,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格局实在是太小了,我们所做的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向所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医护人员,向广大奋战在疫情一线工作人员致敬!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的春节变的不同寻常。源汇区纪委监委党风室的于曼,从投入到抗“疫”工作一线开始,便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段“非常时期”。疫情面前,她不仅是一名纪检人,更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年迈父母的女儿、儿媳。让我们跟随她的记录,感受一位普通又特殊的春节“日常”。

201月23日腊月二十九

今天二十九了,年味儿越来越重。年前的最后一天班,单位里同志们还在忙活着,果然,俺纪检人真是“从年头忙到年尾”。

下班去给公公婆婆买年货。街上、超市里人挤人,看到有人戴着口罩,想起来昨天看新闻,说武汉出现了新型肺炎疫情,心里慌慌的。买完东西拐去药店想买点口罩给家里备着,结果限购一人一包,还是跑了好几个药店才买到。

把东西送到婆婆家,临走,婆婆收拾了一袋蒸好的馒头和包子让我带走,想着明天除夕还要回来陪他们哩,到时候再拿也不晚。趁着有空,我再跑跑药店看看能不能买点酒精、消毒液,结果啥也没买到。

年1月24日腊月三十

今天是除夕,吃过饭看着春晚,因为想着疫情和工作,节目也没看进去。

下午在单位加班,和党风室的小伙伴们一起商量疫情监督检查的事。党风室是纪委监督的前线,平时节假日我们加班加点都很正常。今年,疫情来袭,监督的任务更重了,大家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大家分工,在朱主任的带领下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台账、明确了监督检查重点、排好了班。“叮嘱家里,过年能不串亲戚就不串了,特殊时期,待家里更安全。”临走时,朱主任还嘱咐我们。

在家里微信群里说起来这事儿,本以为老人会不在意,有些亲戚一年也见不上几面,过年不让串门他们能干吗?没想到,爸爸第一个出来支持我,“咱相信政府相信党!电视上也说了不让乱跑,家里安全咱就待家里。”还专门发短信让我退掉明天中午定的饭店,并且在群里向全家人宣布今年不走亲戚,不串门。我知道,他是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我的工作,也是在保护我们。

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

年初二。昨天已向委领导汇报,商讨定下了最终工作方案。从今天开始,党风室全员不休息,连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上午和督导组同事一起,去了区卫健委,“目前你们对疫情防控做了哪些工作?医疗救护和卫生应急人员是否到位?”特殊时期,就算面对经常打交道的兄弟单位我们也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奔主题。在卫健委查看了他们的工作方案,人员部署和排班情况。

“按照要求,所有群体性餐饮经营活动都必须取消,你们落实情况怎么样?”从区卫健委出来,我们又去了马路街办事处。办事处负责同志介绍,辖区内的商场、餐饮场所都已经关停,安排的有专职人员在现场巡察,所有办事处干部全部下到了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入户,一方面做好防疫知识宣讲,一方面对居民家庭情况进行摸排。

一天走下来,确实很累,大过年的遇到这种事情,大家都些许有些沮丧。让人欣慰和感动的是,很多职能部门防控工作做得特别扎实,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

2020年1月28日正月初四

这两天新闻上通报的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一个肺炎疫情牵动了全社会的心。

今天,委里下达《关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处置硬仗的通知》。号角吹响,纪检干部义不容辞。给领导“请过战”,把家里四位老人安排好,把孩儿交给老公,一个一个劝,一个一个哄,千交代万嘱咐“不出门,不聚集”,正式开始了一线督导工作。

下午,先和督导组同事一起先去了区大数据局,这里的智能大屏幕可以动态监控村庄街道、村民居家情况。

“我们的监督系统显示下午4点10分左右,你们村超市门口有几名村民聚集,未佩戴口罩,请查明原因。这是监测到的图片,你们看一下。”督导组将实时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乡镇责任人,督促其迅速整改。

按照往年情况,过了初三就有第一批返工农民工,未来几天,村庄会是我们督导的重点。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

上午11点,正在村里督导,妈妈打来电话,“今天初五,‘初五破五’吃饺子,你忙,我和你爸包好,放在我们小区卡点门口,我们就不出去了,你下班带回去……”我知道,妈妈想我了,我何尝不想他们。

“妈妈牌”爱心饺子

2020年2月8日正月十五

今天下去督导,同事给我抓拍了张照片,发给我说“认真工作的姑娘最美”。

是呀,身为纪检干部,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尤其在疫情防控监督工作中,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每一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查细查实。

晚上,给爸爸妈妈视频,看到桌子上一盘花生米,一个鸭蛋,一杯酒,我随口问爸爸吃汤圆了吗?爸爸说,两天出一次门,昨天出去的时候忘记今天是十五了,没有买元宵。听到爸爸的话,我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往年元宵节,我都会提前买好汤圆给两家老人送去,今年忙的都忘了。

为了加强防控,从2月6号开始,全市居民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上街采购生活必需物资。出门采购需要凭卡出入,就连上班也得要单位开具证明。虽然出行难了,但是防控严一点,居民群众就安全一点。

区委组织部要选拔一批青年党员干部,组建“源汇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我有幸被选中。组织部的同志来征求我的意见,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毫不犹豫。疫情面前,纪检干部就要冲在前、干在前。众志成城,我相信,疫情终将会过去,阖家欢乐的日子也一定会到来!

2020年2月11日正月十八

今天,区委组织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双报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全区党员就近到社区、小区做志愿者,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当然义不容辞,立即到社区报到,请求分配执勤任务。

社区、村庄人员众多、人流量大,本身就是监督防控的重点,而且全区有98个居民小区、行政村,单靠社区干部和村干部是不行的。晚上,我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发起了号召,希望小区的党员们行动起来,一起支援社区、小区防疫工作,得到了不少同志的积极响应。区里的动员正好激发了群防群控力量。党群协力,一定能打好这场防疫阻击战!

2020年2月14日正月二十一

晚上,爸爸妈妈想外孙了,给他们视频聊天。儿子撒娇地问姥爷:“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我都快想死你们了!”爸爸说道:“快了快了,等到春暖花就全都好起来了。”

儿子与姥爷视频

一会儿,住在老家的婆婆也打来电话,问我“曼,还有馍吃吗?给恁蒸好的包子馒头说三十晚上拿,到现在也没拿走。”听到婆婆的话,鼻子忍不住又酸了。

春暖花开时,我已经多久没见我的父母了!又有多少像我一样的儿女因为疫情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我知道,今天尽我所能,就是能让相聚的日子早点到来。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七

当前,疫情还在进一步操纵。人们的一个谈论重点也是各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安全防护提醒对医务人员的敬意等,甚至连新春祝福都有意识地变成了“做好防护,保护身体”。这个新春,在疫情的氛围下,很多人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以实际行动做着防范与自我防范工作。人们的期盼就是,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疫情在新春时节肆虐,让抗击疫情发展有了更大的艰巨性。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大聚集程度高扩散频率大,对抗击工作产生了不小压力。看着各地增加的病例数量,人们在揪心之余,同样在思量:如何能从自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努力?如何从管理做起,为抗击疫情筑牢防线?如何从周边做起,为抗击疫情注入力量?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唯有每个人绷紧那根弦,才干以最大努力狙击病毒。必须看到,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病毒不过春节。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简单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歇歇脚喘口气,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对病毒步步紧逼,才干让健康节节胜利。这个年,是团结的年,不是单纯的“合家欢”,而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团结战”。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惟独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干以自我之强盛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不隐瞒,才干擦亮防护的眼睛;不侥幸,才干筑牢抗击的堤坝;不懈怠,才干屏住奋战的气息。重视,重视,再重视!行动,行动,再行动!科学,科学,更科学!在这个新春,抗击这场疫情,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惟其14亿中国人民勇毅同心,才干势不可挡战无不胜。

武汉抗疫日记读后感篇八

我叫__,是__乡__村主任。同时,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今天是2月12日,是我和同事们共同抗疫的第19天。

电话那头儿子稚嫩的声音再次想起:“妈妈,你昨晚怎么又没有回家……”我沉默了,不知道怎么再去开口欺骗一个小孩子,老公安慰道:“我知道你现在忙,你就安心的工作吧。家里老小我会照顾好,记得带好口罩保护好自己……”心里一阵酸楚,说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不内疚,那真的是假的。毕竟我们只是平凡人,只是我们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

“胡主任,走了,出发了!”胡厚新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拧上打包盒,我们出发前往凤凰山孤寡老人王明德的家中。王明德是一名低保户,患有帕金森病,最近手脚疼的厉害,只能在家卧床休息,吃饭都是难题。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于是他的一日三餐,便都落在了我们的头上。今日早上送的是水饺,见他手抖的厉害,我便喂着他吃完了。老人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送完早餐,就该去给居家隔离对象采购了。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必须打起12分的精神,容不得半点恍惚。隔离对象不能出门,我们便做起了他们的“快递员”。按照清单一一购买,再送去家中,顺便看看他们的情况。听村医说他们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我也就放心了。

虽说这些日子的工作有些累,好在百姓都十分支持配合。发宣传册的不再仅仅是村干部,大喇叭里喊着的不聚餐、不出门也不再仅仅是口号。村里的交通劝导点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了。进出有登记、进出量体温、进出要消毒。除此之外,令我感动的是村民们自发的捐款,下村村民组捐款10650元、双河村民组捐款3250元、萝卜棚村民组捐款5000元,还有方便面、矿泉水等等,看到大家伙相互配合,相互努力,我就知道,这场仗,我们必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