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初中 初中写景散文(精选8篇)

写景散文初中 初中写景散文(精选8篇)

ID:4605353

时间:2023-10-13 16:38:52

上传者:文轩 写景散文初中 初中写景散文(精选8篇)

写景散文初中篇一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

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雪是洁净祥瑞像征,又向有瑞雪兆丰年说法。可雪一直在我眼里是静寂,清凉,雪中没有喧嚣,雪中也没有迷惑,雪中唯我,享受着这种安静同时也就有置身红尘之外感觉。

雨的张扬,不分季节,一年之中不知令人会多生出几起惆怅。

雪的软糯,只有在寒冷冬季才会飘起,用着一种特殊方式荡涤人们燥烦灵心。

雪被无声地铺上房顶,玉树琼花悄然地绽满枝丫,就连路面上那些凌乱鞋印也被刚刚飘起雪花遮盖住。一切都是那么安静,雪在悄悄地装点着大地。

狗摇着尾在绒绒的雪毯上,小心翼翼地踩着梅花。麻雀扇着翅扑愣愣地一起一落,故意拍落翅上闪烁的点点星星的雪花。山丘上的松柏掩在卧雪间,接受着寒冬对它们的考验。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写景散文初中篇二

当凄冷的风霜由天边呼啸而来;当大地慢慢褪去五彩缤纷的颜色;当小鸟欢悦的喧闹转为疏碎的哀呤!我听见,冬天的脚步正悄悄掠过原野!

就在冬季,田野最苍漠寂寥的时候,我却想拥抱它!即使是在寒风肆虐,冷雨斜飘的季节!

看!田野中那一株峻然独立的大树!尽管狂风已将它的枝条压弯到一侧,可它强劲的枝干仍傲然挺拔,不肯屈服!弯曲的树干在宣布它饱经风霜的悲怆!而那挣扎着挂在枝头、却仍然改变不旋落的命运的红叶又是那么凄美的倾诉着风雨的无情!

尽管已看不到麦浪的翻腾,尽管已听不到丰收时的欢笑,但那点点拥挤的麦茬仍能清楚的回味收获时的歌声!而田间的干草垛散发的清香也俨然就是谷穗的芬芳!

其实在冬季,也不会全是枯萎的色彩!

田梗边黄黄绿绿的长草夹道欢呼我的到来,偶尔会有黑羽白翅的鸟儿惊掠而起,好奇的停在不远处踱步侧望!那裴翡般微波轻扬的池塘边,一族族嫩黄的野菊将串串挂满花朵的枝条拂在清冷的池水里,含笑逗着小鱼儿,调皮的小鱼轻吻着美丽的倒影,激起圈圈的涟漪。

当走下一个小郡,潺潺流水声中,一群白鸭子正不畏严寒快乐的嬉戏,溅起片片碧绿清洌的水花。绕过弯曲的小径走过那座独木桥,回首再望迷朦青山掩映下的村庄,黑瓦白墙,青烟袅袅,溶入灰色的天空。远远望去,直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不由想起一首词: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写景散文初中篇三

1、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张晓风《魔季》

2、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宗璞《秋韵》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1)的芦花,钓鱼山(2)的柳影,西山(3)的虫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故都的秋》摘自《郁达夫散文集》

4、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赖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摘自《余光中经典作品》

5、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摘自《牡丹的拒绝》

6、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你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一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溶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古清生《江南落雪》

附: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茶花赋》之于杨朔一样,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

文章虽说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但决不借那朦朦的愁云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让庸人却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此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迁延为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这妙喻准确、简赅、新鲜,下笔时全然不想着会开罪于何人,只是让艺术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它的母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粉饰,且读这一句吧:“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声音来自台北,1974年。不是“箴言”,却是“真言”!想当时,正统作家群中诗以“莺歌”,文以“燕舞”,不乏其人,愧杀,愧杀!用艺术伪装现实,艺术只能沦落。

余光中正视现实的勇气还表现在他不沉湎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难怪他要写冷雨,听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丝能清醒头脑,“淅淅沥沥”的雨声能增聪听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则沁心润脾。冷雨,冷语,冷静的肺腑之语。

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冷雨中诱出了祖宗的诗韵,君不见“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明时节雨纷纷”都以“变奏曲”形式流韵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情丝”与雨丝始终交织着,在冷雨中忆起了初临孤岛时的“凄迷”,也忆起了初恋时的温馨。他相信“商略黄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国方要尽享,也许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许在四川的池塘里。他想起辞书中“雨”部字块的繁纭,米家山水画的云情雨意,王禹偁为听雨而造的竹楼以及现今雨城中千伞万伞的奇观。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尽管为文的契机是感慨于海峡两岸“参商太久”,但此文的审美对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雨来濯涤自己的愁绪,用雨来勃发读者的情趣。至于载什么“道”,完全没必要让艺术去屈就。真正的艺术本身自有扬善祛恶,昭示美与光明的功能。关键是那艺术要真,不要伪,每个艺术品种都要遵从自身规律去反映现实。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与当代生活节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创作实践对我们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这评论有深刻的见解,也很公道,会引起作家与散文爱好者的思考。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所谓“读”,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还讲求易诵于口,悦之于耳。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氏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法显然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看这句,“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毂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山”、“伞”相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了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我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水千山,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颔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间,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守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景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写景散文初中篇四

周末友人欢聚,一阵热闹熙攘过后,只剩杯盘狼藉。我醉眼朦胧,昏昏欲睡。猛听孩子们兴奋的尖叫:“下雨了!”我浑身一震,酒意顿消,踱至窗前。果然,下雨了。

黄白色的土地已被濡湿,颜色渐深。隔壁的银色护栏光彩熠熠,笼罩在天青色的烟雨中,像寒山寺外夜泊枫桥的那艘客船。这场春雨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在初次赴约时羞羞答答,矜持的反复妆扮点染,直消磨的对方心如火焚,意志殆尽,才悄然出现。虽然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

今年是一季暖冬,过年时缺少了瑞雪的装饰,节日的气氛减色了不少,让农人对明春的耕种也惴惴不安。从苍茫大地到靓丽伊人的朱唇都因雪的爽约而干裂。街道上干涩的尘土到处飞扬,拍在脸上生疼。农人们脸上写满了焦灼,急躁的徘徊在田间地畔,望着枯萎低首的麦苗苦思雨露。空气闷燥,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异常安静的守在屋里看《乡村爱情》。迟到的春雨像影视剧中送行时最后出现的主人公,给人一种绝望中的惊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片焦土犹如红妆守空帏,当红颜褪去、白发丛生时,迟暮的美人才等到爱人,那是一种何等苦涩的.欢喜!

我步出庭院,孩子们从身边一一掠过,像一阵风,然后留下一串咯咯的笑声,将父母的召唤丢在脑后。脚下的道路润湿而不泥泞,踩上去,软软的。路两边不起眼的小草挺直了腰,远远望去,绿光点点。田垄上的翠柳如烟,袅袅婷婷,婀娜多姿,绿化了整个春天。农人们在地头田垄间愉悦地交谈,青翠欲滴的麦苗给了他们丰收的希望。

写景散文初中篇五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今年的春天,像一个雍容而调皮的小姑娘故意姗姗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勤劳的人们为了秋收丰硕的果实,正忙碌地耕耘播种,撒下希望的种子。

虽然,春天他的第一个脚步,总是踏市在寒气犹存的人间和大地。但是,它使冰河碎裂,使万物舒展变柔,生机勃发,使每一颗美好的新都充满幻想和希望。

在睡梦中,我朦朦胧胧地听到了小燕子在“唧唧,唧唧”地叫着。哦!原来是春天来了。我走出家门。春雨过后,空气显得特别地甜润、清新、我深深地呼吸着,感受着。

轻风微微地吹拂,如毛一般的细雨从天而降,千万条柔柳,舒展着她们的筋骨。瞧!那脆弱而娇嫩的小草正破土而出,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乳汁。经过冬天洗礼的大树争相发新枝。

家门前的三棵的榕树,开始长出一些嫩绿的叶子,好像戴了一顶新帽子似的,真美丽,小鸟在树上活蹦乱跳。娇艳的杜鹃花开得真灿烂,在春风中摆动着她那柔软的身躯。小青蛙蹲在池塘的荷业上,“呱呱,呱呱”地叫着,仿佛在跟人类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蝌蚪再水利自由自在地畅玩着。

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春天真美啊,春天真可爱。春天,她给予了人们生机,给予了我希望。

郁金香王国——太子湾

啊!我爱春天!

写景散文初中篇六

秋渐深,天渐寒,万物卑微地在风中呐喊。轻掩上的窗扉,挡不住飞扬的`心,且让它随着辽远的风游遍青山。

草折,树枯,秋寒料峭,万物静默,陷了入生的荒芜。没有春的嫩绿。如碧波,如翠竹,贮满希望;亦没有夏的金黄,如骄阳,如麦浪,饱含激情;秋之色,如夕阳饮血,赤色充盈,似生命之火,把一份执着,燃烧地至真、至美。感性的赤,预示着收获,亦给人一份哀伤。青山红树,秋日的风惹火了苍山,枫树燃尽最后一丝生的活力,星星点点的火光聚成夺目的火焰,毫无顾忌的冲向秋风,顺势染红了半壁蓝天。

喧闹了一夏的万物,尘封起生命,沉沉的睡去,一个充满肃杀气息的季节。秋晨,大地也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雍容地披上一层薄衫,白色的晶莹的寒霜,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银光,淡淡的点缀了世界。秋夜,天底下静得出奇。夜空苍茫,疏星点点,淡淡的月光,化作遍地白霜,为沉沉的寒气作模子,替新一天的世界画上红妆。

寒风割裂了天空,抹去大地上仅存的稀少的绿色。秋风过处,枯黄的树叶似年迈的老者,在枝头上不住地徘徊,最终恋恋不舍地飞离了枝头。又似舞倦了的蝴蝶,翩翩然,回归了大地的怀抱。温存的阳光透过寒风亲吻着大地,也亲吻着大地的生灵。一吻地老,一吻天荒。

秋雨淅沥在华灯初上的街头,静静冲刷着夏日温存的残留。霓虹炫目,斑斓陆离的雨滴,似饱经风霜的泪水,颗颗点点。曾经的绚烂都已在雨滴中映射成了如秋日般的平淡。因为走过,所以豁达,一切一如这秋日。过去的涛天涛地已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悠长,不复与见。细细的秋雨沉沉地刺穿了天空,深深地刺入了大地,有些肆虐的屠戮着世界的生灵,悄悄地带来萧瑟的冬,然后冰封起世界。

雨后的天空,蓝得格外的深沉。这样冷的日子,云也不愿出门了吧?秋日的闲云,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世,对世俗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只剩下一片汪洋陪伴着太阳,飞鸟掠过依旧水波不兴。天潮润润的,一如人们潮润润的心灵,雨水洗刷后,留一块万里无云的广阔胸襟。

凋谢了万物,荒芜了世界,肃杀了天地。

凭栏窗畔,回首看,天高云淡,秋意缠绵。

写景散文初中篇七

蓝天、白云、青草地;花红、鸟啼、泥土香。这就是春天的色彩,这就是春天的声音,这就是春天的气息,这就是春天的魅力!他悄无声息地醉了清风,醒了万物,绿了江南,红了山花。或许你还在留恋冬天的白雪,或贪婪秋天的凉爽,或享受夏季的甘润,但是没人会拒绝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始发,生机勃勃,草长莺飞,沉寂已久的种子终于找到它生根发芽的土壤。在这盎然生气里,怎能掩饰对春的钟爱,怎能按捺住对春的偏好?带上游伴,去旷郊寻青,去幽谷觅兰!拣一支洞笛,将悠扬横吹,或汲一瓢清泉,将春天品尝,岂不快哉!远了尘嚣,入了桃源,恍若仙境,宛如梦幻,如果是梦境,我愿长在此梦中酣睡。但这并不是梦,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物境。是春的神工造就了如此美景,是春的魅力迸发了这样的激情。

发新芽,垂杨柳,红桃花,暖江水,春之力,将那些被压抑的个性全部张扬。万物纷纷脱掉老旧的外衣,一改宅蜷的习性,走出冬天冰封的城堡,沐浴着透过云隙的春晖,闹动起来。我是一个喜静的人,但是此情此景也不免跟着春的节拍胡乱的蹦跳。清晨,追随山间缭绕的云雾攀登,于山巅用相机留住第一缕春光,带着纸笔去芳草地写生,勾画出田野油菜花开,临摹出林间小鸟啼叫。沁人心脾的花香惹来数只蜜蜂寻芳,清脆悦耳的鸟鸣引来其他同伴呼和。好一副山水图,好一阵自然风,天地人合一,情景画交融。在这清新的自然中,吐故纳新,舒泰通体,仿佛也年轻了几岁。

春天是一种态度,一种青春的态度,一种健康向上的态度。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春天里对于农民当然是耕种了,而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耕种心田。甩掉尘俗的包袱,收拾好心情,带着一颗年轻的心,轻装上路,去享受春天的惠泽,用春天的心情去感恩自然、了解社会。春天给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也给了我们好心情。一年四季保持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接受时间的历练,困境中想想春天的美好,苦和痛,血和泪,都付笑谈中。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才能在在未来中有所担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不知道我所说的正确与否,但是当我看到一粒种子变成参天大树时,当我看到老树发新枝的时候,我知道这些肯定能够成为支持我结论的有力论据。

写景散文初中篇八

1、和煦的春风轻轻的摇着在岸边挺拔的杨树、亭亭玉立的柳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显得光彩夺目。

2、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3、爱春天里的鸟叫和一切充满活力的可爱的生灵,尤其是那可爱的燕子。我常在电线上搜寻她们,因为电线上的她们,像五线谱上小巧玲珑的音符,配着“唧啾”的叫声,在鸣奏着春天的第一乐章。

4、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春姑娘愉快地亲吻着万物,那么温柔,那么**,就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爱抚着她的儿女们,多么地亲切啊!

5、鸟儿从窝里飞出来,唱起了欢快的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真呀真快乐!”温暖的太阳下,到处暖洋洋的,孩子们在温和的阳光下,快活的放着风筝,唱着歌。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和喜悦。

6、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8、晚上没有月,星是极稠密的。十一点后人都睡了,四周真寂静啊,恐怕是个绣花针儿落在地上也可以听得出声音。

9、每天早晨,浓雾淹没了山野、河川和道路;草原清净而凉爽的空气,变得就像马群踏过的泉水一样,又混浊又肮脏!

10、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

11、路边的小河解冻了,河水解冻的声音,叮叮咚咚的,像溪流弟弟在演奏《春之歌》噢!我又找到春姑娘了,她在解冻的小河里!

12、隔断了众人与我的是漫天的雾。任是高屋崇楼,如水的车辆,拥挤的行人;一切都不复存在,连自己行走时摇荡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

13、路边的柳树吐出点点嫩芽,摇着她那又细又长的大辫子,好像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噢!我又找到春姑娘了,她在柳树姑娘里!

14、不知不觉走着走着,来到了亭台楼阁前。那里有一池,池边一座九曲桥,桥边一柔柳。不知现在是盛夏还是夏末,满池的荷一色的绿,竟不见那粉滴滴娇柔动人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在风中上下翻动,似一群绿衣姑娘在池中翩翩起舞,那景象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15、春,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所到之处,都变的万物复苏,花绽开了笑脸,小草探出了脑袋。大地一片生机。

16、当落日沉没,银灰色的暮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铜壶准备晚餐。

17、脚下的土地和路旁的石子,仿佛已看惯了红尘与风月,对周围的事物不再兴趣,用沉默彰显道行的高深。只有几只刚刚长满羽毛的小鸟,在树和花的缝隙中来回腾跃,自己享受翱翔带来的乐趣。

18、太阳已经转到西山顶上去了。惨淡的光芒,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也照射着茫茫的山野,山野间是一片雪白,看不见一点路的痕迹。

19、灰白色的雾从乱石纵横的山谷里冉冉的向上升腾起来,而压在山巅上的乌云,却越来越低沉了。一会儿,山峰隐没了,路也看不清了,四周一片昏黑。

20、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椽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