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

2023年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

ID:4632375

时间:2023-10-14 04:17:04

上传者:MJ笔神 2023年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

知识点总结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可以使我们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考试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一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第二课时游园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

第三课时花边有多长

【知识点】:

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2、在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

第四课时地砖的周长

【知识点】:

1、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到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

2、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3、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求篱笆长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实验园地的周长。

第五课时练习六

【知识点】:

1、练习六中的1——8小题通过计算各种图形的不同周长,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而第9小题则是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发现这四幅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2、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三个周长的大小,并说出估计的过程或理由,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可以独立测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对其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第六课时交通与数

【知识点】:

在这节实践活动课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从而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一、从方法出发,掌握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是打败应用题这个“大魔王”的关键法宝。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做题时,不能只单单让孩子解答出答案就可以了,还需要让孩子能够理解做题的思路,并能够说出每一步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去培养孩子解题的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解决应用题。

此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尝试去总结。因为在三年级阶段,应用题的题目虽然不会完全相同,但解题思路是存在着相同点的,所以当孩子把每一类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都掌握了,并能够将其运用在不同的题目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那么数学应用题也就不再是“魔王”了。

二、以经验为基,丰富解题思维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做题只需要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就够了,但其实有时候孩子生活中的经验也会对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有一定的帮助。三年级阶段的数学应用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孩子在解题时若是能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丰富孩子的解题思维的。

比如,在三年级阶段,应用题中经常会涉及购物、单位换算等内容。若孩子能够对购物和重量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经验,那么孩子就能够很轻松地记住“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一千克等于1000克”知识,从而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去求解出正确答案。

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做题时,不仅可以从书本知识出发,还可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孩子能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去丰富孩子的解题思维,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得到结果。

三、从情境入手,增加解题兴趣

大部分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会觉得枯燥无味,但其实在数学中有很多点可以去进行发散,让其变得有趣。应用题是孩子三年级阶段所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与计算题、图形题等其他题型不同,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比较繁杂,且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广泛。

因此,家长在教孩子解决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尝试着从情境入手,去增强应用题的解题氛围,使得其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解题。这样一来,孩子解题的过程就变为了一种玩乐的过程,更有利于孩子发散思维,找到解题技巧。

比如,在解决购物类题目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情景剧,让孩子能够真正去体验买卖的过程,并能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得到答案。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地锻炼中学会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技巧。

数学应用题是三年级阶段孩子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知识,也是数学考试中必考且占分较高的重要题型。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求解应用题时,既需要让孩子熟悉解题的步骤,也需要孩子掌握解题的思维,让孩子能够将二者完美融合,又快又好地解出答案,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让孩子成为数学考场上的佼佼者。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二

1、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用整十数、整百数前面的数去乘,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关键:

(1)乘的顺序。

(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确定它们的积的范围,这样估算的结果比较准确。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位置与方向(一)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判断位置时现要弄清楚是以谁为标准。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2)想乘算除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被除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口算时的注意事项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

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年、月、日

1、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2、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3、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五、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

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

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3、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4、计算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练习题

1、看图填一填。

(1)儿童公园在城市广场的(东北)面,商场在城市广场的(西北)面。

(2)朝阳小区在城市广场的(北)面,在工商银行的(东北)面。

(3)实验小学在城市广场的(南)面,在电影院的(西南)面,在工商银行的(东南)面。

2、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东)面,左面是(南)面,右面是(北)面。

84÷4=21(束)

21÷2=10(人)……1(束)

答:每4朵花扎1束,可以扎21束。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鲜花大约可以送给10人。

4、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456÷(1+2)=152(人)

答:儿童有152人。

5、制作每只蝴蝶标本需10分钟。李老师:“我6天制作了12盒蝴蝶标本。”已知每盒蝴蝶标本有5只。

(1)李老师平均每天制作蝴蝶标本多少只?

12×5÷6=10(只)

答:李老师平均每天制作蝴蝶标本10只。

(2)李老师在这6天中制作标本花了多少时间?

12×5×10=600(分)

答:李老师在这6天中制作标本花了600分钟。

6、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55÷60=2(时)…35(分)

19时30分+2时35分=22时5分

答:比赛22时5分结束。

7、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几个小时?

晚上9时=21:00

早上6时=6:00

6:00-0:00=6(时)

3+6=9(时)

答:他一共睡了9个小时。

8、

56×14=784(元)

答:一共卖了784元。

9、一根钢丝长72.6米,比另一根短0.8米,另一根钢丝长多少米?

72.6+0.8=73.4(米)

答:另一根钢丝长73.4米。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四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五

1、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1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24时也叫0时。

4、一天有24小时。一星期有7天。一年有12个月。

5、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6、24时计时法:钟表时针走第1圈,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钟表时针走第2圈,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7、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9、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10、大月7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小月4个月: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2、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整百年份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3、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3月第一季度,4~6月第二季度,7~9月第三季度,10~12月第四季度。

14、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六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很多计算题,电脑自动批改,家长省心省力。

就资深数学教练陆霞老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七

复习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口算方法:

1.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注意: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一定不要忘记向十位进1。

两位数减两位数

口算方法:

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注意: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再减。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减。

用估算解决问题

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每个三位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八

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2.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5.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九

1、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1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24时也叫0时。

4、一天有24小时。一星期有7天。一年有12个月。

5、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6、24时计时法:钟表时针走第1圈,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钟表时针走第2圈,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7、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9、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10、大月7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小月4个月: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2、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整百年份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3、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3月第一季度,4~6月第二季度,7~9月第三季度,10~12月第四季度。

14、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

一、相反的方向:

东——西

南——北

东北——西南

东南——西北

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探究新知

除了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方位词?(东、南、西、北)

以我们学校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是什么地方?(随机板书:东、南、西、北)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学校的位置没变,怎么一会在西北面,一会儿在东南面?

2、辨认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鼓励多种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产生不同的方向。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填写最后再集体交流

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1、7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培养下面两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复习内容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加减法的估算

把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确定数的范围。

注意:在遇到估算钱的实际问题时,要估大不估小。

加减法的验算

1.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两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等。

2.减法的验算: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解决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时,先分析清楚具体的情况,再进行解题。

第五部分《倍的认识》

复习内容

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数据的分析

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方法

回顾和把握平时的困难,注意检查错误,填补空白,合理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一个难题。我省高考数学考试的难度在0.65左右,如果命题的方向不偏颇,大多数学生都能减少当前问题的难度。对于优等生,要提高难度,灵活运用知识,深入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的次数应该适度控制,以前做过的问题应该被发现,特别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再看一遍,把概念搞清楚,这样才能减少类似问题再犯错误的可能性。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战略,另一个是技能。高考就像战争一样,在战略上要轻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在策略上,学生应该建立信心。毕竟复习时间已经够长了,应该掌握知识,这样答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技巧而言,回答问题比回答问题容易。在试卷中,难度一般是分散的:选择题的难度在后面,填空的难度也是一样的。大问题一般可以在前面或两个做,在后面的大问题中,一两个小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当你回答一个问题时,你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当你遇到麻烦时,不要花太多时间。只要放弃,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专注于突破。考试时间比较紧,要分配合理的答题时间。当然,这会因人而异。中产阶层应该把重心往前移动,在前面选择,填的时间越多,问题越大,有的由前面的问题比较简单,就能拿到积分来把握。优等生要在掌握问题速度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重心转移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技巧

学会看题

高中比初中有更多的相关材料。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高中的实践尤其多,一些学生购买更多的材料。因此,如何利用主题来掌握我们学习的知识,扩大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学习的关键。我认为我们应该看更多的话题,更多的思考,看看解决材料中问题的方法,思考方法中的原因,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更多的方法中学习。

有很多方法来消化它们。因此,我们将不得不选择去做这个问题,用一半的努力达到两倍的结果。我建议每天练习一次,每周做一组完整的试题,看2到3组试题,从中找出这段时间数学学习的关键知识,这些是我们常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可以用来优化解题的方法。

课后巩固

很多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注重巩固,只是觉得课堂上的一些知识就足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高中数学知识丰富,不像初中数学那么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它不能进一步挖掘,那么它只是掌握这些知识的表面。因此,我不知道如何理解,也不能使用这些知识时,我做我的练习。

做练习是必要的,但有些学生只是做练习,而不是巩固这些知识,把知识扩展到做练习,经常是在练习完成后完成练习。这和中学问题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我们也应该把在这个练习中使用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正在使用的知识,并且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发现知识点是关键,也可以发现如何链接相关知识的难题。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37、小数的读法:读一个小数,小数点左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点”,小数点右面的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

3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先看小数点左边的数,左边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小数点左边的数若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3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最右边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算式里的小数点对齐。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1、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或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是基础,基础要打牢:

三年级数学课本系统的介绍了四则运算及其巧算,关于数的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但它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历次竞赛或选拔比赛中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练习机里很多计算题,电脑自动批改,家长省心省力。

就资深数学教练陆霞老师的教学经验表明,在二、三年级打下良好运算基础的同学,一方面使得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另一方面,在高年级竞赛或选拔中往往会有相当大的优势。

2、应用题,重中之重:

从三年级起,数学课本中介绍了大量的数学专题知识,尤其是应用题部分,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许多五六年级同学数学水平提高非常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三年级的数学专题知识掌握的不牢靠。

3、学习方法很重要:

同时,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时间。在三年级接触学习大量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48、认识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49、a分之b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a份,取其中的b份,就是这个整体的a分之b。

50、分数线下面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数叫分子。

51、分母的意义: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的意义: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52、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数线(分之),最后读分子。

53、比较分数大小时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分子越大,份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54、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数相加,得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这个算式的和就等于1。

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把1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分子相减。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1、在90后面添()个0是90万,添()个0是9亿。

2、和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500005005这个数,在左边的5表示(),中间的5表示(),右边的5表示()。

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57925680这个数里包括()级和()级,它是()位数,位是()位,表示()。

5、最小的五位数和的五位数的和是()。

二、判断题

1、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位上的数。()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的自然数。()

4、最小的七位数比的八位数少1。()

5、用5、7、9、0组成的的四位数是9705。()

三、选择题

1、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20600000

b、94000000

c、10600900

d、50220703

2、7()580≈8万,()里可填的数字范围是()。

a、0~4

b、1~4

c、5~9

d、0~9

3、读两级数时,()的0都不读。

a、每级前面

b、每级中级

c、每级末尾

4、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a、0

b、1

c、10

5、比的七位数多1的是()。

a、10000000

b、10000001

c、100000000

四、写出下面个各数。

五、用“万”或“亿”作单位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886500≈

9324500≈

39400000≈

9998543≈

98005005≈

1943009546≈

496000003000≈

89457005900≈

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总结篇十七

1、(花草):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

(日月):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

(山峦):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

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3、表达朋友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6、有关气象的谚语: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