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优秀8篇)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优秀8篇)

ID:4635657

时间:2023-10-14 05:27:51

上传者:JQ文豪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优秀8篇)

高二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小班教案的实施需要注重对幼儿的情感培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一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 )稿( )要( )

虚( )搞( )耍( )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二

1、《飞夺泸定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介绍事情发展的背景;然后围绕“飞”“夺”两字展开,叙述红军飞速赶到泸定桥、攻占泸定桥的过程;最后从长征和抗日的全局评价了飞夺泸定桥的意义。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2、《桥之思》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了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从桥的基本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介绍了“路桥”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心桥”的和谐美好,寄托了作者希望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简单了解山水田园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泊舟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揭题解题:介绍作者及作诗背景。

教授新课:

1、朗读古诗。

2、借助注解理解词句的意思。

问题一: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移舟泊烟渚”。“移舟”点出将星,“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泊烟”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描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问题二:“新”字的涵义?

答:一方面说明“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无归之愁。另一方面,有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的心中还有许多旧忧。

问题三:赏析后两句诗。

答:后两句诗是对偶句,并列写景。一个是写远眺,一个是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描写的是景物是精美的、万籁俱静的,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情淡的情思相融,浑然一体。

复习巩固:

运用联想,用第一人称描述古诗的内容。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四

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2、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3、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一、知识链接:

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

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师:这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对话和拟人方法写童话。)

2、生回忆《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三、生创编童话:

(一)出示自学提示:

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想象。

1、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1、生创编童话。

2、指名汇报。

四、写童话:

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

六、小结。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五

我的心儿怦怦跳

习作

1课时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

3.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5.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1.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课件

导入

( )分钟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的心儿怦怦跳”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儿怦怦跳”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新课

教学

( )分钟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我的心儿怦怦跳)

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心儿怦怦跳”为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心跳的过程(详写))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板书:心跳的事)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你的心跳的原因。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3.互相借鉴习作素材,积累运用。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跳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心跳的过程;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后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获得的感受)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儿怦怦跳”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时候,要抓住心跳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心跳的事

我的心儿怦怦跳 心跳的过程(详写)

获得的感受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六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15个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的可爱,地球太容易破碎,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七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

设问句的运用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时应着重讲解,除了用读来感受语气之外,还应创设更多的情境来训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题目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同伴交流的方式读词语,并对词语进行理解和运用。

3.学习古诗《别董大》,领会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重点

积累成语和古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

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描写人的成语。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朗读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圈点批画出讲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的句子。

4.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齐读。

5.出示例文,学生试概括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1)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然后教师抽查学生认读情况。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谁能说说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

5.赛一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复习学过的修辞方法。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学了不少修辞方法,谁能举例说一说。(比喻、拟人、夸张等)

2.修辞的好处。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字更优美,表达更清楚,语气不同)

(2)自由读文中两组话,思考:每组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3)体会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相同)。

(4)反问句的特点。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叫反问。

(5)出示情境,讨论交流打算怎么说?

(6)交流评价。

三、日积月累

1.自由读诗句,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讨论,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然后全班交流。

3.配乐齐读,练习背诵。

4.拓展延伸: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园地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巩固,再加上适当的拓展,针对这些目标,我制定了这次的教学方案,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来说。相对来说,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还不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以后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加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设计篇八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崎、岖、廓、跨、撞、袅、黎、橙、缤、锦、绽、弧”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选出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二、教学难点:

1.在读中理解、积累词句。

2.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

三、教学准备:

安徽黄山的风景视频、配乐朗读的音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方瑞华一块去爬黄山,一起去感受黄山的云海日出吧!

(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佳句,集体品读。

结合出示词语进行积累:

崎岖盘旋缭绕变幻无穷帆樯林立光怪陆离

稀薄景象万千缤纷灿烂晶莹剔透金碧辉煌

绽露瞬息万变眼花缭乱心神飞扬云烟袅袅

3.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课文,真切感悟

1.默读课文。学习要求:

把课文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并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文哪些段落描写了黄山的云海和日出的景象呢?

(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

3.学习“云海”

(1)谁对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刻?试着读读。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韵味?细细品读课文,找出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语句,将它们划下来,读给大家听。

(3)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海景象?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4)重点指导积累叠词:

明晃晃、光闪闪、白茫茫、亮闪闪。

你们还能说出像这样的词语来吗?

(5)(出示黄山日出视频)指导朗读:在脑海中想像着黄山云海的神奇景象,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配乐)

4.学习“日出”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几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出时的变化。

小组交流,指名说,教师点拨,出示日出视频。

(结合板书:……红色光点……圆弧……玛瑙盘……)

(2)哪些语句写出了黄山日出的壮美?找出来多读几遍,读给大家听。

(3)重点积累:

清风习习、云烟袅袅、松涛阵阵、人语轻轻。

同桌试着说说这样的词语。

(4)指导朗读:(配乐)喜欢黄山日出的同学一起读读描写日出的段落,要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哦!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背诵、摘抄积累……)

1.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把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记下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熟读成诵。

2.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美文,丰富积累。

(五)板书设计

云海日出

(奇幻壮美)

云海:……像……似……

日出:……红色光点……圆弧……玛瑙盘……

小学语文s版第五单元教案(四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