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大全13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大全13篇)

ID:4645250

时间:2023-10-14 08:41:43

上传者:飞雪 最新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大全13篇)

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其次,要注意使用准确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富有亲和力和吸引力。这是一些编辑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对大家的编辑工作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一

1.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本”,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出利息的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以往计算利息时,学生经常把时间漏乘,这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通过简短的争论,练习时学生很少把时间漏乘,从简短的争论中,引导学生发现方法,要比教师反复强调效果好得多。

2.储蓄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是在百分数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b类

存期年利率

一年4.14%

二年4.77%

(考查知识点:利率;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3000×3.81%×5+3000=3571.5(元)

b类:

存一年再存一年:10000×4.14%×1=414(元)

(10000+414)×4.14%×1+414≈845.14(元)

直接存入两年:10000×4.77%×2=954(元)

954845.14直接存入两年比较合适。

教材习题

第11页“做一做”

8000×4.75%×5=1900(元)8000+1900=9900(元)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二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三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1.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2.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3.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4.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四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五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六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9+6=7+5=3+1+1=

5+6=7+8=8+8=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26+3256+40

9639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39+14=☆360+39=☆9

37+12=☆954+16=☆0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七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一年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个人思维成长的因素,使得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差距逐渐拉开。但二年级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方面均有可能赶上优等生之列。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56页例5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八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1、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段视频。

2、出示主题图。(出示课件)

3、师生互动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师简单介绍图片上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4、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第一名?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奥运金牌榜的前五名。)

(一)教学例1。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问)

板题:《不退位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课件出示)代表团金牌数

美国36

俄罗斯23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反馈。)列出算式并板书:36—23= 。

2、怎样计算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1)口算。

方法:先算6—3=3再算30—20=10最后算10+3=13

(2)列竖式计算。

师:那么根据摆圆片的方法,你会笔算吗?(其他同学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到黑板上列式计算,并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补充。

教师: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笔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1、数学医院

师:数学医院的小朋友得病了,你会诊断吗?

(同桌交流,找出错因,并正确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1)个位上的零起占位的作用,不能去掉;

(2)相同数位应对齐。

2、游戏互动:猜数字

猜猜花朵上蝴蝶下面藏着的是数字几,猜对了蝴蝶就会飞走。(出示课件)

完成课堂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九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十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第1---3页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一年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个人思维成长的因素,使得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差距逐渐拉开。但二年级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方面均有可能赶上优等生之列。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56页例5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发展空间观念。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十一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发展空间观念。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十二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篇十三

1、做好预习:

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

2、认真听课:

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记,指课堂笔记——记方法,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

3、认真解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4、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5、学会总结:

“数学一环扣一环,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阶段性总结,不仅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做到了然于心,融会贯通。

6、学会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笔记本,作业本,纠错本,还有做过的所有练习卷和测试卷。,这可是大考复习时最有用的资料,千万不可疏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