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

2023年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

ID:4667575

时间:2023-10-14 16:13:52

上传者:笔舞 2023年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

人生是一次奇妙的冒险,我们要敢于追求梦想并勇敢面对挑战。寻找人生的意义,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认真探索。下面是一些在人生道路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一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想象的意识。会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涓裸澄絮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作为语文老师,语言很重要,因为教师如果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

语混乱,思维混乱,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的好。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二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宋方西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某某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

10、仿说。

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

11、总结。

(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

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

(二)冬天的松坊溪

1、初冬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它们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它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说体会。

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

2、雪中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在风中飞舞。

你感受到了什么?

3、雪后的松坊溪

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

(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交流,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

(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四)交流品读。

1、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请这个小组读一读。

3、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

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

4、溪中的倒影:映照着xxxxxxxxxx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

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

(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课件出示)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

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

(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1、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的什么?

2、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

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

(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

(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

(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某某,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xxxxxxxxxx)

(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1、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

2、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

3、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4、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三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3—5自然节,并练习写家乡的`田野。

3、领略松坊溪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3—5自然段

练写家乡的田野

板书:松坊溪的冬天(齐读课题坊的读音)

谈话:从1993年6月浙江奉化藤头村被评为全球500佳开始,引出:

(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选推选出一个新的村庄参加评选。

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

村名

地理环境

景点推荐

最佳游览时间

1、认真读课文,给每一小结标上序号。

2、课文写了松坊溪什么时候的景色?

3、完成(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

结合(联合国最佳生态村推荐表)检查预习情况。随机板书:

大溪石鹅卵石溪水

1、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首先看到的是溪中的大溪石。请大家轻声读第三节。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溪石的句子。

2、出示句子: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指名读(这是比喻句,这也是排比句)

写出了溪石的什么特点(板书千姿百态)

指导朗读(明快欢畅)

3、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除了溪石还有鹅卵石、溪水。

出示练习

鹅卵石有()、有()、有(),还有()真是()呀!

溪水照着(),照着(),照着(),真是()呀!

自由读4、5两节完成练习

4、多么美丽的小溪,有千姿百态的溪石,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更有清澈见底的溪水,这的确是一条发亮的小溪。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1、课件出示(家乡四季)

2、随音乐写(家乡的田野真美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样,秋天来了,冬天也就不远了。关于松坊溪的冬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大溪石 千姿百态

鹅卵石 五颜六色 排比、比喻

溪水 清澈见底

这的确是一条美丽、发亮的小溪。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四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想象的意识。会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涓裸澄絮。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作为语文老师,语言很重要,因为教师如果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的'好。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五

学生回答

董老师想你们选白色,是因为想起了雪花吧,雪花是你们童年的真,童年的纯,并带着你们走进晶莹剔透的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

板题:松坊溪的冬天

齐读课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在这轻音乐中静静品味课文,并思考一下课文给了你什么感觉?(生自由读,教师巡查指导,请生来说。)

2、这节课我们就去感受松坊溪的雪景,自由地朗读9—18小节,感受一下松坊溪的雪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不同的句式赞美一下!(生自由读,并交流)

过渡:你们的赞美,足以让我知道语言文字的魅力,优美的文字,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人间仙境,我们也仿佛成了一片雪花,这朵雪花等我们细细的品味。

打出: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1、请看这三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个别学生读)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讲,可以渗透“了”的读法和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2、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下雪的快乐,孩子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词语雪落无声!其实下雪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静意的美!咱们一起用朗读感受它的静!

(随学生思路走)

打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学生品读(可能会抓住它的写作方法“比喻、排比”;特点:“轻、柔、洁白特点”;雪大。)

2、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

3、多美的雪,你们的朗读让我好想成为一片雪花,一片飞舞的雪花,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打出: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象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象有两只白色的师睡在雪地里;好象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1、学生品读、交流(比喻、拟人把溪石增添了动感,如饮、睡、冒、走;白色,从与上面的对比写法)

2、是啊,同一种事物只要在身上加一件白色衣服就变成了冬天的一道风景,谁愿意用声音向我们传达一下。(生读)

3、喜欢读这句话的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4、你脑海中松坊溪的溪石好象什么呢?

打出: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象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1、学生品读,想像一下白玉雕出来的桥是怎样的?

2、是啊,多美的雪中石桥呀,为松坊溪增添了一道彩,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

过渡:雪中的美景我们已尽情的在优美文字中遨游过,积淀过了,现在一起去欣赏一下雪后的景色!你们听我来读,能不能找到冬天。

打出15、16节

1、教师读,生听并找出描写冬天的词。(都披着白雪)

2、你们瞧,就是这五个字,让这段文字穿上了冬天的服饰,你来读第一句;就是着五个字,让松坊村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你来读第二句;就是这五个字,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

过渡:同学们,我真是太佩服作者了,能用这么自然纯朴的文字描写出美丽的雪景。

3、你们有没有作者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请把板书与图画相结合。

学生说由近到远。

4、我们来读这三句话,“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结合图画,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由远到近)

过渡:你瞧作者真是太妙了,在写法上来了个(生说首尾呼应),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松坊溪发出的声音!(男、女生分读“我听见——————”)

5、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是写什么时候的雪景?(生说早晨)

6、雪后的早晨阳光轻轻洒在这片洁白的大地上,哪种景象你见过吗?这就是一片发亮的白雪世界。(1、2小组用你们的声音去感受,3、4小组用你们也来。)

过渡:学到这儿,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幅什么色彩的画?

7、请学生回答。(白色)

9、学生交流(一群又一群表示多;彩色表示美;游来游去、忽地、一下子、散表示水中的灵动,冬天的生机)

10、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呢?(生朗读)

11、鱼儿在享受这个美丽的溪水,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静中有动、寒中有暖、白中有色、回味无穷)

同学们,美景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难忘,把我们从现实带到了童话世界,那是作者用手中的笔带给我们的。我们也用自己笔记下身边的冬天吧!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六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尝试探索课内特别是在独立阅读中如何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量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片填空:的冬天。

2、引入: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看松坊溪的冬天,想去吗?

3、读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这节课我们就去感受一下松坊溪雪景,好吗?

二、初读课文,体会美。

1、理清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松坊溪的雪景。

(2)先写了(雪中的景色),再写了(雪后)的景色。

2、初读感悟美。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感受一下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反馈。

(3)、用不同的句式说一句赞美松坊溪冬天的话。

3、过渡:松坊溪的冬天美在哪里呢?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棉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3、齐读9-13节

(二)、研读“雪止了”一层。

1、师:雪中的松坊溪多美啊,那么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2、明确研读任务:

(2)16、17两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后向()看。

(3)我还从()(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3、学生分学习小组研读。

4、讨论交流。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

(2)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要求读出情趣。)

分两大组比读,比比谁读得有情趣。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

(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课文。

五、读读背背,积累语言。

自读9-18自然段,下面的三道题目任选一题。

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

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

3、选择其中一两句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日记本上。

六、欣赏描写冬天的段落。

1、简介郭风。

2、配乐读郭风的诗。

3、配乐读《雪夜的小山村》

七、小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松坊溪美丽的雪景,那么课文中其他的段落在写些什么呢?也有这么美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八、布置课外作业。

任选一题:

完成时间:一星期

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作业内容:

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七

学生回答

董老师想你们选白色,是因为想起了雪花吧,雪花是你们童年的真,童年的纯,并带着你们走进晶莹剔透的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

板题:松坊溪的冬天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在这轻音乐中静静品味课文,并思考一下课文给了你什么感觉?(生自由读,教师巡查指导,请生来说。)

2、这节课我们就去感受松坊溪的雪景,自由地朗读9-18小节,感受一下松坊溪的雪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不同的句式赞美一下!(生自由读,并交流)

过渡:你们的赞美,足以让我知道语言文字的魅力,优美的文字,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人间仙境,我们也仿佛成了一片雪花,这朵雪花等我们细细的品味。

三、感悟、品味

打出: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1、请看这三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个别学生读)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讲,可以渗透“了”的读法和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2、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下雪的快乐,孩子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词语雪落无声!其实下雪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静意的美!咱们一起用朗读感受它的静!

(随学生思路走)

打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学生品读(可能会抓住它的写作方法“比喻、排比”;特点:“轻、柔、洁白特点”;雪大。)

2、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

3、多美的雪,你们的朗读让我好想成为一片雪花,一片飞舞的雪花,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打出: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象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象有两只白色的师睡在雪地里;好象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1、学生品读、交流(比喻、拟人把溪石增添了动感,如饮、睡、冒、走;白色,从与上面的对比写法)

2、是啊,同一种事物只要在身上加一件白色衣服就变成了冬天的一道风景,谁愿意用声音向我们传达一下。(生读)

3、喜欢读这句话的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4、你脑海中松坊溪的溪石好象什么呢?

打出: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象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1、学生品读,想像一下白玉雕出来的桥是怎样的?

2、是啊,多美的雪中石桥呀,为松坊溪增添了一道彩,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

过渡:雪中的美景我们已尽情的在优美文字中遨游过,积淀过了,现在一起去欣赏一下雪后的景色!你们听我来读,能不能找到冬天。

四、读中悟法赏景

打出15、16节

1、教师读,生听并找出描写冬天的词。(都披着白雪)

2、你们瞧,就是这五个字,让这段文字穿上了冬天的服饰,你来读第一句;就是着五个字,让松坊村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你来读第二句;就是这五个字,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句。

过渡:同学们,我真是太佩服作者了,能用这么自然纯朴的文字描写出美丽的雪景。

3、你们有没有作者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请把板书与图画相结合。

学生说由近到远。

4、我们来读这三句话,“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结合图画,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由远到近)

过渡:你瞧作者真是太妙了,在写法上来了个(生说首尾呼应),对同一事物进行反复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松坊溪发出的声音!(男、女生分读“我听见------”)

5、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是写什么时候的雪景?(生说早晨)

6、雪后的早晨阳光轻轻洒在这片洁白的大地上,哪种景象你见过吗?这就是一片发亮的白雪世界。(1、2小组用你们的声音去感受,3、4小组用你们也来。)

过渡:学到这儿,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一幅什么色彩的画?

7、请学生回答。(白色)

9、学生交流(一群又一群表示多;彩色表示美;游来游去、忽地、一下子、散表示水中的灵动,冬天的生机)

10、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呢?(生朗读)

11、鱼儿在享受这个美丽的溪水,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静中有动、寒中有暖、白中有色、回味无穷)

五、总结

同学们,美景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难忘,把我们从现实带到了童话世界,那是作者用手中的笔带给我们的。我们也用自己笔记下身边的冬天吧!

板书松坊溪的冬天

由远到近村--溪静中有动

由近到远溪石--石桥--村子--山寒中有暖

由远到近山--石桥--溪石白中有色

回味无穷

景美人乐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松坊溪的冬天阅读题答案分段篇八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宋方西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

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某某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

10.仿说。

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

11.总结。

(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

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

(二)冬天的松坊溪

1.初冬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它们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它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说体会。

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

2.雪中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在风中飞舞。

你感受到了什么?

3.雪后的松坊溪

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

(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交流,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

二、品读文本,陶醉美景中。

(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四)交流品读。

1.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请这个小组读一读。

3.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

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

4.溪中的倒影:映照着xxxxxxxxxx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

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

(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课件出示)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

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

(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1.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的什么?

2.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

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

(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

(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表达情感。

(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某某,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xxxxxxxxxx)

(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选取其中一项)。

1.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

2.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

3.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4.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