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汇总8篇)

最新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汇总8篇)

ID:4669438

时间:2023-10-14 16:44:55

上传者:QJ墨客 最新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汇总8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请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一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本次课件直观的声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连贯,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二

机智的小羊

1、喜欢看图片,乐于参加看图讲述活动。

2、练习在语言的指导下,一边观察图片一边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并逐步把句子连起来,说一段较连贯的话。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设想出合乎情理的.救助办法。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排练情境表演。

1、情境表演;

2、提问、理解;

3、看图讲述第一幅: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第二幅:发生的什么事?谁有危险?谁帮助了兔妈妈?他是怎样帮助的?

4、手掌表演,讲述故事;

5、指导幼儿看书讲述;

6、评价、结束。

健康:哪种游戏好?

目标:

1、初步了解健康玩具的标准;

2、知道学习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玩具。

准备:各种玩具过程:

1、将各种玩具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看;

2、分类:按功能、材料、声音等;

3、讨论:如何选购玩具?;

4、游戏:大圣帮我选玩具;

5、评价、结束。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三

1、会积极应答成人或同伴的呼唤;

2、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山羊妈妈、小山羊木偶各一。

一、教师边讲述故事并演示木偶;

二、引导孩子模仿小山羊的应答方式回答老师的呼唤。

三、应答游戏:

2、该幼儿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起呼唤其他幼儿的名子,直到找到"所有的孩子。

此活动也可放在游戏活动时间,或其他自由活动时间进行,练习积极应答成人的`呼唤,回:"我是小x班的xxx。附:老山羊与小山羊山脚下住着小山羊一家,有一天羊妈妈带小山羊出去吃草,转了一个弯,小山羊不见了。

羊妈妈可着急了,大声喊"小山羊--"小山羊听见妈妈的叫声,忙回答:"唉,我在这里。"羊妈妈听着声音找到了小山羊,可高兴了。又有一天,小山羊到外面去玩,要吃饭了还没回来,羊妈妈就喊:"小山羊--"小山羊忙应答:"唉--"就回家吃饭了。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四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老师今天从童话王国里请来了两位朋友。大家掌声欢迎他们。(贴图)

2、谁来告诉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麽?

小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狡猾、凶残的狼,善良、温顺的羊,它们会发生什麽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大家翻开书本132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丢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并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宝宝你会读吗?

2、检查字音

【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读读,待会请你来读。)

小结并过渡:哇,真棒!我们不仅会认词语宝宝,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三、细读课文、品读三次对话

4默读课文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五

1、通过故事视频以及故事盒子的串演,能理解故事内容。

2、积极主动的学说“大灰狼”与“三只小猪”的对话,并开动脑筋想出帮助三只小猪打败大灰狼的办法。

3、喜欢听故事,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1、故事视频(即微课);

2、故事盒子。

能理解故事内容,积极主动的学说“大灰狼”与“三只小猪”的对话,并开动脑筋想出帮助三只小猪打败大灰狼的'办法。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三只小猪一家的图片,分别说明角色身份,请幼儿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欣赏故事,启发幼儿

2、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理解故事内容

(2)三只小猪高兴地住在自己盖的房子里,他们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灰狼把老大的房子吹倒了)

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老大说什么呢?老大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4)你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大灰狼把二猪的房子吹倒了)

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老大和老二说什么呢?老大和老二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5)教师边播放故事边提问:大灰狼凶恶地会对三只小猪说什么呢?三只小猪会说什么呢?请幼儿学说对话。

(6)这一回,大灰狼有没有把三猪的砖头房子吹倒呢?为什么吹不倒呢?(结实、牢固)

3、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故事盒子讲述故事。

4、组织幼儿讨论,积极动脑帮助三只小猪想办法打败大灰狼。

(1)大灰狼吹不倒三猪的砖头房子,吃不到三只小猪,气坏了。他会想什么办法进房子去吃三只小猪呢?幼儿讨论讲述。

(2)请你们帮助三只小猪想办法,怎样来对付大灰狼呢?幼儿讨论讲述。

(3)教师讲述故事结尾。

三、教师总结

三只小猪真聪明,大灰狼再也不敢欺负他们了,我们拍拍手表扬一下他们。

阅读区:将故事盒子投放在阅读区,幼儿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这节活动我通过故事的进展,围绕三种材料来探讨那种材质建房子更结实。大灰狼一撞草房子,二撞木房子,三撞砖房子,一次比一次费得力气大,并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他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撞房子的结果,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也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学习了人物间的对话,这是这节活动的成功之处。对于活动环节的安排设计做了以下修改反思:1、出示实物稻草、木头、砖引入课题,然后通过一吹草房,二吹木房,三吹砖房进行提问来理解故事内容,再到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这样幼儿就会对故事理解的更深刻。2、准备幼儿人手一份的材料,让幼儿触摸三种不同材质来感受它们的不同,这才是导致大灰狼的三次吹房子的结果,而这三次不同的结果就直接可以告诉幼儿做事不图省事。经典故事可以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寓意、学习人物间的对话,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由浅至深的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合理的提问及做出有效应答等,借助实物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感受故事,期间的种种疑问在自我操作实践中迎刃而解,这是至关重要的。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六

《小羊和狼》是中班表演游戏中的传统教材,由于故事中的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表演。听了三遍故事后,幼儿就基本上会复述这个故事了,而且在复述的时候幼儿园不由自主地表演了故事中角色的动作,比如猫用爪子抓狼,狗用嘴咬狼,马用腿踢狼,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等。看到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我们就开展了“小羊和狼”的表演游戏。

游戏目标

1、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感受故事情节、角色情绪的变化,尝试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角色性格特征。

2、能根据角色的特征运用表演道具装扮角色,并能根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的场景。

3、能合作游戏,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使用玩具。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会有条理地整理游戏材料。

5、会根据游戏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下一次游戏的改进方案。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在语言区中投放《小羊和狼》的故事图片,让幼儿学习复述故事,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2、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学习制作小羊、狼等角色的道具。

物质准备:制作小猫、小狗、小羊、狼、白马、大象的头饰,房子背景、积木若干。

环境创设:展示幼儿设计的道具,布置好游戏场景。

活动过程

一、展示布置好的场景,并出示幼儿制作的道具,导入游戏。

(一)介绍布置好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上周我们一起寻找了可以用来布置小羊家的材料,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些材料布置成了小羊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道具。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为那个角色制作道具的,你是怎么制作的?

(三)师幼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的顺序,熟悉狼和小羊、小动物们与小羊以及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师提问:

2、后来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先是谁?接着是谁?他们都对小羊说了什么?

3、天黑了,小动物们都在小羊家一起商量怎么对付大灰狼,它们是怎么说的?

二、提出游戏要求,帮助幼儿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一)鼓励幼儿用协商的方式选出组长,组长按组员的意愿协调、分配角色。

(二)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道具装扮自己,然后开展游戏。

三、幼儿分组开展表演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一)观察幼儿角色分配和道具的使用情况。

(二)观察表演中角色出场的顺序和角色对话的情况。

四、整理游戏场地,收拾游戏材料,交流游戏情况。

(一)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合作整理游戏场地,归类收拾游戏材料。

(二)交流游戏情况。

1、请游戏中表演较好的小组上台表演精彩片段,其他幼儿欣赏、评价。

师:你们觉得他们表演的怎么样?谁表演的最好?好在哪里?

2、讨论道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初步学习协商游戏的情况。

师:今天游戏中你扮演什么角色?用什么道具来装扮自己?你是怎么跟同伴一起游戏的?

3、讨论下次游戏需要增添的道具。

师:下次游戏你们觉得还需要增加哪些道具来装扮自己呢?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2、学习词语“黑洞洞”和故事中前半部分的角色语言。

3、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羊、狼各一张。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羊、狼的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谁?

2、有一天,小羊和狼碰在一起,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3、它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听老师讲个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小羊和狼》。

二、听老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三、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讲述故事。

四、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羊正在河边干什么?狼走过来说了什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狼还说了什么?

2、想到狼说要吃掉自己,小羊回到家里怎么样?

3、谁看见了小羊在哭?

4、小花猫它们都是怎样劝小羊的'?学学它们说的话。

5、到了天黑的时候,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干什么?

6、小动物们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对付老狼?

7、小动物们战胜了老狼吗?它们为什么能战胜老狼?

五、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小羊和狼语言教案反思篇八

设计意图:

《小羊和狼》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如何用一个教时的时间完成教学活动,考验的是老师对目标的价值定位,及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本次活动侧重于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及认真倾听的能力,故事只是一个载体,所以教师的提问紧紧围绕“角色”和“角色行为”,不开展其他讨论。另外,利用图片排列的方式,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使逻辑思维更加清晰。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清楚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相应的.本领,培养记忆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2、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解决困难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四种动物(猫、狗、马、大象)的图片,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故事名称——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2。那小羊会被狼吃掉吗?

过渡语:小羊究竟会不会被狼吃掉?谁会来帮助他?用了什么方法帮助他?听了故事你就会知道了?(边说边在黑板架上放上“谁”和“怎样帮”的字。)

二。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及其帮助小羊的方法。

1。听故事第一部分。(从头听到小动物分别说要来帮助小羊。)

1)你听到哪些动物来了?(说一个在黑板上放一个动物图。)

2)他们都是怎么对小羊说的?

3)你猜猜这些小动物会怎样帮助小羊呢?

2。听故事第二部分。(一直听到小动物们躲起来。)

1)你听到小动物分别准备怎样对付大灰狼?(说一种老师在白纸上画一个标记)

2)为什么这四个小动物会用这种方法来对付大灰狼呢?

3。听故事最后一部分。(听到故事结尾。)

1)小动物们是用这四种方法对付大灰狼的吗?

2)谁先开始的?接着是谁?(根据幼儿再次做的回忆调整黑板上图片陈列的布局。)

3)大灰狼最后怎样了?

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领,用自己最大的本领可以解决困难。

三。再次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力量大。

小结:小羊自己是对付不了大灰狼的,还是要靠大家集体的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