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模板10篇)

最新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模板10篇)

ID:4675278

时间:2023-10-14 18:47:40

上传者:影墨 最新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模板10篇)

小学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高二教案的范文和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一

1、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讲述,丰富幼儿的词汇“凿”、“补丁”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理解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1、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示的时间,这为后面匡衡为什么凿壁做好铺垫。

2、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匡衡家里怎么样,也是为后面更好地理解故事及明白故事教育意义打下基础。

3、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幼儿可能对“透光”理解得不够清楚,因此在课前老师有意识地通过做实验,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透光”的意思。

4、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老师的循序引导,进行看图讲述,讲述时采用自由结伴讲述、重难点讲述,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教育意义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儿明白匡衡发现隔壁邻居家透过来的亮光时有什么奇想,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教育挂图、字卡“凿壁借光”、“补丁”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古时候的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匡衡,为什么会介绍他呢?因为他做了一件很不错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呢,等老师讲完故事后就会知道了。

2、老师讲一遍故事。

3、讲完后,提问:“

(1)、“图上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的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5、“小朋友都知道这个故事叫“凿壁借光,老师把字写出来了,看,这就是“凿壁借光”,这个凿字就是挖槽或钻孔的工具,这个壁是什么意思(墙壁),凿壁就是把墙打了一个洞。

6、幼儿自由结伴,围绕图片内容进行讲述。

“这副图我们已经看完了,现在请大家和你身边的`朋友一起讲讲故事。”

7、请个别幼儿讲述。

“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8、老师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个成语故事,就象原来我们学的一鸣惊人、滥竽充数一样,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叫什么?(凿壁借光)现在老师完整地将这个成语故事讲一遍,讲完后我要请小朋友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说说学习匡横的精神:遇到困难时他怎么想办法来解决,教会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亮点:

1、教师在课堂中的灵活性较强,随机教育把握得较好,通过课堂上出现的词语“补丁”,有幼儿能根据课外书籍来解释的时候,老师对幼儿及时进行了肯定和表扬,这样激发了其他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这对幼儿是终生受益的。

2、对于大班幼儿,老师有时说出“真的吗?老师都不知道呢”等语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何事这么高兴啊?”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1、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1。

2、寻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页。

3、重点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

“这么多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4、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怎样解决问题的。

1、完整听赏故事。

2、老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应的图片。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图片。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三

1、在情景游戏中,学习该儿歌,并理解词“孤单,难受”。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重点:学习儿歌,体验活动乐趣。

难点:理解词组“孤单,难受”

鱼道具大小各一、字卡、背景图

幼儿在本学期已经熟悉并基本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用该儿歌让幼儿体验有朋友,与朋友在一起的开心与快乐,以促进幼儿团结、友好,喜欢集体生活。

[情景感知]----[学习欣赏]----[游戏巩固]

一)情景感知:

1、师(出示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蓝蓝的河水中游来了谁?(师做鱼游状)

2、感知理解一、二句

1)几条小鱼水中游?(学说完整句)

2)谁看出来了,一条小鱼水中游,它的心里怎么样?(不开心),它为什么不开心呢?(只有一条小鱼)

3)哦,因为它“孤单”、“难受”,没有朋友多么孤单,真没劲,所以它感到“孤孤单单真难受”。

4)请幼儿想办法使它快乐。

3、感知理解三、四句

1)(出示背景图)现在几条小鱼在水里游(二条)。

2)现在小鱼高兴吗?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

3)“摇摇尾巴点点头”

4、感知理解五、六句。

1)有许多小鱼在一起,小鱼会怎么样呢?(更开心)

2)哦,(出示背景图)我们看看,真的,他们“快快乐乐做朋友”

二)学习欣赏

1、师:我们来完整地看看小鱼是怎么高兴起来的(朗诵儿歌)

2、请问,一条小鱼水中游,为什么很难受?后来为什么又开心了呢?

三)游戏巩固

1、老师来做孤单的.小鱼,把孤单没朋友而不高兴的样子表现出来。

2、一条小鱼水中游,孤孤单单真难受,那我找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吧,(找一名幼儿)并表现出很高兴。

3、请小朋友做小鱼的朋友,看看谁最快乐,边游戏边学念儿歌。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四

1.提高看图说话的能力

2.了解朋友的重要性

3.知道朋友间互相帮忙的重要性

故事挂图

1.小朋友这张图里面有什么动物呢?他们在做什么?

2.教师指着第二章图:屋子里为什么会有亮光?是谁飞进屋子里?:

3.教师指着第三张:说说看,是谁在窗边?他在做什么?

4.图里出现了那些动物?

5.第五张:房子漂亮不漂亮?和第一张图的房子比起来,你觉得更漂亮吗?

1.小朋友想象看如果你也是鼹鼠的朋友,你会怎么帮他呢?

2.为什么你会想帮鼹鼠这个忙呢?是不是因为这是你最会做的事情?

3.如果你的朋友要搬家,你会怎么帮忙呢?

1.你们有没有搬过家?搬家的情景是什么样子呢?

2.想想,搬完家以后,有没有请客?有哪些人送礼物祝贺你们搬新家?

是不是很重要呢?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来帮我们,我们也要在朋友的帮忙的是侯去帮助他们。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五

1、对花布的一物多用感兴趣,并乐意用三字句儿歌,议议花布的`变化。

2、能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花布的多种变化。

小花布44块折成各种物体贴于kt板上。

1、师出示花布,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想象。

师:老师带来的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2、师变魔术,与幼儿共同学习儿歌。

师: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一朵花。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一只帽。小花布变变变,变成三角形,蒙眼睛,做游戏,轻轻走,快快躲,大家一起捉迷藏。

3、师生玩捉迷藏游戏。

师:如果你手里有一块小花布,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师:小花布变成了什么?

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拿一样小花布折的东西,请你看一下它变成了什么?请你

把它变身的咒语给念出来。

师:回家和爸爸妈妈比比,看谁用小花布变的东西多。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六

语言——神奇的奶牛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神奇现象所带来的乐趣。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的想象和仿编部分句式。

3、体验涂色游戏的乐趣,并能完整讲述涂色内容。

活动中启发、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创编情节。

迁移经验进行涂色游戏,能讲述涂色内容。

各种小动物图片、彩纸、涂色纸

1、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师:看看谁来了?(出示奶牛)它有什么本领?挤出来的牛奶是什么颜色?你们还见过其它颜色的牛奶吗?今天牛老师带来的这头奶牛是一头神奇的奶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怎么神奇。

2、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的神奇现象。

师:小朋友看的时候要仔细看,看一看故事中都有谁?这头奶牛都什么神奇的地方?(第一遍看dvd,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3、完整学习故事,幼儿想象性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1)逐步提问故事内容。

(师指兔子):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够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引导幼儿将语言讲述完整,并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说话)。

(2)a、小动物们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它们想要变回原来的自己,怎么办呢?

b、有了这头神奇的奶牛,小动物想变成什么颜色就级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动物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更加美丽了。

4、创编故事情节,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

师:这头神奇的奶牛真是厉害,那你们猜猜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出示各种小动物)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它会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会用句式××给奶牛吃了××的蔬菜,就挤出×色的牛奶)。

5、迁移经验进行涂色游戏。

涂色游戏后请幼儿给客人老师讲一讲自己的涂色内容。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七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

游戏一:谁和花儿好?

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

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

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

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附儿歌: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 藤儿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 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 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一起上学校。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幼儿学习词语"阳光、照射、绿荫、闪闪发光"等。

2、了解大自然中的阳光具有发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佳子展开裙角,阳光为什么不见了。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带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阳光的直射和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熏陶中学习丰富的词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昨天你们跟着老师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树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导幼儿说词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满阳光、闪闪发光"等。评析并赞赏幼儿的语言。

"今天天气怎么样,小朋友看,什么通过玻璃窗照进来了。(阳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学用书《阳光》,让幼儿通过想像猜测故事中的内容。

2、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故事一遍。

提问:

故事的名称?

故事中有谁?

3、教师放映课件,幼儿边看边听第二遍故事。

提问:

(1)这个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佳子为什么要送阳光给奶奶?

4、学习词语: 阳光 照射学习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句子。

提问:

她把阳光包在了哪里?

她想把阳光送给谁?为什么?佳子为什么哭?奶奶是怎么说的?

5、幼儿讨论:为什么打开裙角,阳光不见了。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到外面用衣服包阳光,然后回到教室。帮助幼儿理解:阳光具有发散性。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九

活动意图:

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很少用到礼貌用语,结合孩子的经验,设计了此次活动《问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活动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用礼貌的话问路等过程中不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里。通过生活中会遇到的经念去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训练。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听、说,理解鼠先生通过问路找到鼠小姐的故事情节。

2、体验问路找到目的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体验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鼠先生图片,让我们和鼠先生打个招呼!(鼠先生,你好!)他还带来一位朋友(出示鼠小姐的图片)和她问个好!(鼠小姐,你好!)鼠先生和鼠小姐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一起看看吧。

二、理解“问路”和“指路”的过程

(一)分段理解故事

1、第一段:鼠先生与鼠小姐见面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和鼠小姐打招呼的?

小结:鼠先生主动打招呼,非常有礼貌。

提问:鼠小姐邀请鼠先生去她家玩,留下了什么信息?

小结:鼠小姐告诉了鼠先生她家的地址。

提问:迷路是什么意思?

小结:迷路就是找不到路,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2、第二段:鼠先生向青蛙问路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鼠先生有什么办法。鼠先生开着小汽车,来到了一片大森林。

提问:鼠先生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房子?会是谁来开门呢?

小结:原来是穿绿衣服的青蛙来开了门。

提问:鼠先生是怎么问青蛙的?

小结:鼠先生用了“请问”2字,说明他非常有礼貌。

3、第三段:鼠先生向公鸡小姐问路

过渡: 但是青蛙不知道鼠小姐的家在哪,鼠先生谢了青蛙,继续开车往前走。

提问:鼠先生来到了一幢明亮的红房子前,这会是谁的家?

小结:原来是公鸡小姐的家。

提问:鼠先生会怎么问路呢?

小结:你们问得真有礼貌,听听公鸡是怎么说的。

提问:笔直走是什么意思?

小结:笔直走就是沿路一直向前走不转弯。

4、第四段:鼠先生向狗熊先生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公鸡,沿这条路笔直开下去,经过路口,来到一座深褐色的房子前。

提问: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鼠先生帮他问路吧。

引导:让我们来听听狗熊是怎么给鼠先生指路的。

小结:从狗熊家走向左转就到了。

5、第五段:鼠先生向大狮子问路

过渡:鼠先生谢过狗熊,向左转,看见大城堡,这会是鼠小姐的家吗?

小结:原来这是狮子大王的家。

提问:谁愿意来帮帮鼠先生,帮他问路?

提问:鼠小姐家到底在哪里呢?它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鼠小姐家就在狮子家的右边,就是那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

提问: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他们怎么样?

小结:鼠先生终于找到鼠小姐的家了。高兴地拥抱在一起。

过渡:鼓掌。

(二)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鼠先生为什么问路?鼠小姐家是怎么找到的?

小结:鼠先生迷路了,但通过有礼貌地问路,获得了帮助,最终找到鼠小姐。

三、讨论交流

引导:如果你是鼠先生,迷路时怎么办?还有哪些办法?

1、幼儿讨论迷路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迷路时的好办法。

小结: 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如果在生活中迷路了,可以用用刚才小朋友说到的方法,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词语也有了不断的丰富,但是在礼貌用语方面还比较欠缺,即使掌握了简单的礼貌用语,似乎未能灵活的运用出来,在本节语言课就明显的展示了出来。活动主要是在特定的氛围中训练语言,运用文字的训练进一步体现童话的情趣,让生活体验和语言训练合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认知中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情感在故事情节中得到升华。

整个语言活动下来,孩子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等我再次问他们学到了什么,孩子们都还会说出来,说明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这才是孩子们真正地学到了知识,以后孩子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去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真正训练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达到交际的效果,在交际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歌篇十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鸭、鹅的外形,了解它们的习性。

2、知道鸭、鹅有什么用处。

3、能够从外形上区分出鸭和鹅。

教学时间:

教时第一教时活动准备:

鸭、鹅的图片多幅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大白袍,爱在河里游,"戆戆"高声叫。猜一种家里养的小动物。

2、出示鹅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3、问:

(1)鹅的头上有什么?

(2)(手指鹅的颈)这是鹅的什么?它长得怎样?

(3)鹅的身体怎样?身体两边还有什么?

(4)鹅的脚长的怎样?脚趾间为什么会有蹼?

(5)鹅有些什么颜色呢?

(6)鹅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呢?

4、出示鸭的图片,请幼儿与鹅进行比较认识。

5、相同:

(1)都有两只眼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颈,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脚上都有蹼。

(2)它们都会生蛋,它们的宝宝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3)它们的肉都能吃,毛还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绒被、羽绒衣呢!

6、不同:

(1)头上不同,鹅头上有肉瘤。

(2)鹅的身体一般比鸭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样,鸭还有黑色的呢!

(4)鹅爱吃青草、青菜,鸭喜欢吃小鱼、小虾。

(5)鹅蛋比鸭蛋大。

7、今天我们认识了鸭、鹅,它们都是我们家里养的,我们把它叫做"家禽"。现在我们来学着它们走路的样子到外面游戏去吧!

第二教时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9页。

请幼儿观察书上面的图片,并说说图片上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读图片上的物品。

2、请幼儿说说鹅还有哪些用途?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鹅》。

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做游戏"小鹅上山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