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通用9篇)

最新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通用9篇)

ID:4690430

时间:2023-10-15 00:17:34

上传者:LZ文人 最新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通用9篇)

答谢词是在特殊场合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答谢词的写作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素,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以下是一些优秀答谢词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启发。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一

20xx年xx月xx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小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渝北区教委在全区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

花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亲情联动,共度佳节”的庆祝活动,在活动分为两部分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及父母共同包棕子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学生对中秋的了解,父母的参与增进了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为父母提供了与孩子交流的亲子活动时间。

悦来中学在端午节通过购买粽子、一对一心理咨询、所在班级任课教师课程辅导、家访、举行联欢会等形式慰问留守儿童。同时建成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展了教师、党员代理家长活动,密切与村社联系,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二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欢度喜庆、和谐、文明的传统佳节,根据中央文明办工作部署,上海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区县以端午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节日活动;要结合“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挖掘端午节日的文化内涵,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打造全市大众共同参与的传统节日精神文化品牌,推动“我们的`节日”活动深入开展。根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在端午节期间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50多场。

一、以传统文化为主旨,开展节日习俗活动

各区县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讲述端午节日的故事,让群众了解端午节蕴涵的传统文化。如嘉定区开展“食粽思贤,情浓端午——嘉定南翔端午暨全民阅读季活动”,邀请了汉未央社团,以传统汉学的端午仪式,举行了《祭》、《傩》、《祈》,并诵读《承我六艺,文化兴邦》和表演汉舞《礼仪之邦》。

黄浦区豫园商城举办了“20xx豫园端午文化节”,让广大中外游客在休闲游览中,了解端午传统文化习俗。长宁区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开展了“民俗风·端午情——20xx年‘文化遗产日’系列体验活动”,以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文化联谊的方式,开展端午文化活动。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古镇“龙跃浦江”端午文化节活动通过浦江镇居民独角戏、脱口秀、沪语表演唱、童谣等不同种类的表演形式,打造“上海乡音”开幕式演出,并展示“沪谚”、“苏家桥宣卷”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东乡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浦东新区以“舌尖上的三林塘”作为端午节主题活动,结合上海市民“三林杯”龙舟比赛、社区龙舟展示、舞龙舞狮体验、风筝展示等,在三林老街形成“天龙、地龙、水龙”三龙会师的宏伟景象。

宝山区举办的“诗意裹香端午情”端午系列活动上,任广智、刘古安、曹雷、童自荣、陈少泽,刘家祯等20余名艺术家同台为社区居民送上精彩的端午吟诵,使广大居民体会到了传统诗歌的魅力。闸北区依托社区开展端午民俗课堂讲座,展示香袋、菖蒲、白术、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黄酒等端午时令物品,举办“吟诵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闸北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复赛,吸引了市民广泛参与。松江区开展了第六届华亭湖龙舟赛,并结合拜水仪式、龙舟点睛等,传播端午龙舟文化。

二、以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生态文明活动

上海市各区县在端午节期间,结合除五毒、中医养生、熏艾草等传统民俗,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健康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共建生态文明的理念。崇明县开展了“龙腾盛世、生态瀛洲第四届崇明端午季”活动,通过整合利用旅游、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唱响生态文化。青浦区在朱家角古镇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中,开展了放生祈福活动。

闸北区认真开展端午“树文明、讲卫生”活动,利用宣传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组织未成年人打扫社区卫生以驱毒,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干净整洁”的重要性,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摆放,促进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成为常规意识,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闵行区古美街道开展“一街粽情”古美社区端午嘉年华活动,通过“美丽阳台·绿色环保”宣传活动,进行“美丽阳台”和“美丽楼道”的展示。

三、以邻里和谐为主题,开展家风家训活动

全市各区县在端午节期间,结合“好家风、好家训”的征集、评选和宣传工作,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志愿者走进社区、家庭,通过开展“三关爱”各类志愿服务,倡导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社会风尚。奉贤区开展了“抒端午情怀、吟名家家训爱国诗词、名家家训吟诵会。据不完全统计,节日期间奉贤区共开展相关活动100余项,参与人数16000余人。

黄浦区举行“家训展新风,梦圆浦江情”及寻找“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全区各街道广泛发动社区单位、两新党员、居委干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比如向独居老人送上粽子,为老人测量血压,发放驱蚊的中药香袋,讲述夏季防暑降温的小知识,陪老人谈心交流等,向空巢老人、独居孤老、驻地士兵、农民工兄弟等各类群体传递比粽香更浓厚的情谊和关爱。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开展了“传承好家风共圆幸福梦”古镇朱家角端午民俗文化活动,8户“最美角里人家”展示家训书法作品,讲述了家风故事。长宁区虹桥古北市民中心开展“欢乐端午节·儿童嘉年华”主题活动,用做粽子、制香囊、儿童创意画等亲子互动,吸引社区家庭广泛参与。

杨浦区五角场镇“我爱我家”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与杨浦区慈善物资调配中心开展了百人包粽子比赛活动,把包出的3500只粽子,全部捐赠给杨浦区49家敬老院。殷行等街道组织社区妇女志愿者们包粽子、做香囊,增进了邻里感情交流、营造可爱温馨家园。金山区三阳镇开展“乐游端午节日活动”,以“文化进家庭”专项行动为主题,为第一批邻里“家+家”服务点授牌。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三

根据区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的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此次端午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局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动中突出迎建党9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突出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等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我局利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职工子弟及群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及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具体活动情况

(一)开展"爱心粽子"端午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结合党政机关联系社区"创文"工作,我局组织干部职工代表来到福宁社区,与区内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一起开展了"弘扬传统、传递爱心"茶话会,与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赠送了端午节礼品,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二)宣扬传统文化,开展"迎端午、诵经典"活动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学经典,我局开展了"迎端午、诵经典"文学经典诵读活动。局党委印刷了"迎端午、诵经典"经典文学小册子,并对全局干部职工及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发放,要求各科室组织诵读。活动陶冶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主义自豪感,增强了机关团队凝聚力。

(三)开展"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我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端午节"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净化党政机关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摆放,多管齐下,促进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成为常规意识。使"文明低碳过节,享受绿色端午"的理念与"树文明、讲卫生"相融汇,扎实为"创文"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在本次活动中,我局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和强化作风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今年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四

6月23日一大早,碧阳镇百余名镇村干部深入村组来到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家中,了解掌握他们的日常生活、居住状况,并送去新鲜猪肉、绿豆糕等慰问品,改善他们节日生活。路边遇到左邻右舍的`群众都情不自禁的说:“现在的政策真好,政府真好!”

碧阳镇现有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41人,分别居住在全镇17个村。他们中绝大多数已丧失劳动能力,有的长年抱病,生活难以自理;有的不善打理,生活无规律;有的饱一顿,饿一顿。为切实帮助五保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能过上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安全的生活,镇政府投入10余万元对五保户危房进行了改造;还与各村签订了包保责任制;制定了居住低洼、危房五保户汛期转移安置方案;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五保户制度;实行结对帮扶,责任到人。

这次活动的“给力”开展,有助于宣扬“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保护老人、服务老人”的传统美德,尊老爱老的氛围将更加浓厚。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五

“端午”小长假,全省各地天气晴好,人们外出游玩的兴致高涨,全省旅游运行平稳、秩序良好。据调查汇总,全省纳入重点监测的15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23.3万人次,同比增长13.6%,150家旅游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端午假期,山东旅游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民俗主题活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全省各大景区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南海新区举办威海市首届龙舟邀请赛暨南海新区第三届龙舟赛,来自7个国家的18支龙舟队伍3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推出双人自行车水上竞速赛、大丰收、端午采青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体验。日照市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办了2017山东省龙舟大赛,参赛范围遍及全省17地市、近500名运动员参赛,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精彩对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助威。临沂市沂水天上王城景区开启“穿古装玩转龙舟,射五毒赢粽子大战”活动,旅客们穿古装、射五毒,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活动体验。济宁水泊梁山景区推出“粽情迎端午”特色活动,举行戴五彩绳、装香囊、包粽子等民俗活动,安排了精彩的水浒剧和梁山功夫表演。淄博周村古商城举行以“游古城赏民俗,过最传统端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包粽子编艾叶、端午文化diy、体验厚道鲁商、端午祈福、传统戏曲、端午欢乐购等活动,增强了体验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二、新业态提升山东旅游品质。端午假日期间,山东省各城市结合地域特色,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通过“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网络”等理念,催生出众多旅游新业态,提升了山东旅游品质。莱芜市雪野农博园举办了“纵情端午小长假、畅享非遗文化艺术节”活动,剪纸、锡雕、刘家面塑、刘家葫芦烙画、打渔鼓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技艺和现场教学。聊城市以城区+郊外一日游、二日游的生态游颇为火爆,温泉度假、水边垂钓、生态园采摘等多个一日游项目备受青睐。菏泽市体育局和菏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山东省第二届万人健步走(菏泽站)活动。烟台市在福山区蓝湾果蔬采摘基地举办了“山东好时节·采摘季”,推出了非遗展示、文艺汇演、“游客最喜爱的大樱桃”评选、大樱桃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游客通过网络对旅游产品、出行线路和住宿进行查询、网上预定数量骤增,对景区天气、道路交通、门票、网络评价及旅游部门的提示警示等信息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各大景区停车场抽样分析来看,自驾游成为端午出游的重要方式。今年适逢端午节与六一儿童节前后紧接,各地各景区在组织常规端午节活动时,特别推出亲子游活动大餐,为传统佳节增添了盎然的童趣。邹城市孟府、孟庙景区举办了读书节活动,从郁郁葱葱的孟府大院传来孩子的朗朗读书声,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烟台市旅游行业协会、烟台大众网共同举办“2017童游烟台亲子旅游体验季”,在节日期间走进多个社区与市民互动,邀请烟台家庭走进景区,带领孩子感受烟台旅游的魅力。

三、乡村旅游备受青睐。乡村旅游仍是端午小长假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与家人、朋友一起感受乡村田园风情,体验劳作之艰辛、尽享收获之愉悦,吃农家饭、住农家乐,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疲惫的身心,让游客回归自然、融于自然。郓城县李集镇大杨集村举办了“观黄河、看险工,采摘杏、品农家”活动。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万亩麦田区块举办了首届“垦利麦田文化旅游节”,打造了四幅巨幅麦田画,同时组织了系列民俗表演、农事体验等活动。滨州市无棣县大齐村推出了“冷棚富硒黄金杏采摘”、“小木屋农家乐体验”等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活动,出现采摘棚天天爆满,小木屋一屋难求的现象。德州市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举办椹果采摘节、巾帼乡村旅游扶贫公益行动等,旅游景区游客盈门、场面热烈。

四、全省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假日期间,山东省各级旅游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并组织到景区一线巡查,加强旅游市场监控,通过在设置景区旅游咨询服务台、24小时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等方式接受游客咨询、受理投诉,及时为游客排忧解难。交通、公安、高速等部门相互沟通、配合,在高速路出口、城市入口、景点进口对旅游自驾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做好路况信息公示和车辆疏导工作,减缓了交通压力,确保了山东省主要交通要道、各大景区的停车点等交通枢纽秩序井然、顺畅无阻。端午假日期间,全省旅游市场运行安全有序,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六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打开门一瞧,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艾叶,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妈妈和爸爸一早就起闲了,爷爷和奶奶把粽子、茶蛋、大蒜子等拿来给我们吃,在吃饭之前,妈妈买了一些雄黄,然后擦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和脚上,传说《白蛇传》里面的白蛇娘娘就是喝了许仙到的雄黄酒,现了原形。所以,妈妈就用雄黄给我们驱邪,这样,传说毒蛇闻到雄黄味,就不敢咬我们了。

??用五叶水洗脸也是我们家乡的习俗。吃完了早饭就用五叶水洗脸。五叶水可不是一般的水。五叶是指:石榴子、核桃叶、竹叶、柳叶和荷叶。水是泉水。端午节的前一天就要泡,到了端午节,吃完了早饭,就用五叶水洗脸,这样,一年四季就没有蚊虫叮咬了。

??我们家乡的变化也很大,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来,在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在大街上,街上很干净,天天有清洁工打扫。每个人的穿着也很漂亮。随着家乡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情况也逐渐变好了。

??今年我们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让我们为;祈福.

[快乐的节日端午节征文:我们的端午节]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七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端午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其中,流传最广的的是纪念屈原之说。传说,公元前278年,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就是因为这深厚的文化,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瑞昌来说吧, 在瑞昌,到了端午接这些天,市场买卖粽叶的`人会比平时多起来,在菜摊之旁,菖蒲叶子和苦艾草被人扎成一束束出售。这里的人,无论是住高楼大厦的、住出租屋的、住乡村的,大家都愿意花上一两块钱买一束回去挂在门上,以寄驱魔辟邪之意。很少人把粽子投到江里,也许为了环保和不浪费,但大家都记得屈原这位两千年前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

有一天,我从电脑上看到了韩国准备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我看了之后非常的愤怒,觉得这件事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八

在春天的尾巴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一位曾悲叹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当时我很不懂,为什么他一定要做一个独清的诗人呢?我只知道纪念他的粽子很好吃。白滑的糯米和入味的酱肉,紧紧地用粽叶包裹起来,那是我童年最盼望的食物。奶奶和妈妈会在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到了端午的时候,满满地煮上一锅,且不说这味儿了,就是这团团而起的白汽也昭示了它的美味。

不过,在端午我最爱的不是粽子,而是除虫清香的艾叶。艾叶是奶奶早早种好的,我家后园子那儿,长满了半人高的艾叶,随风飘摆,竟然连前园也闻得到。一到端午,奶奶就拿上镰刀,将它们齐腰斩下,齐齐地摞在水泥板上,但单独的艾叶是不能挂在门上的,因为它还需要伴儿:苇叶和大蒜。苇叶在池塘就有,一到春天就冒芽,止也止不住,而大蒜,奶奶早就从地里拣好了。

等到捆扎的时候,奶奶利利索索地就捆了好几十把,而我也只有修修叶的份儿了。不过将它们挂上门楣就是我的活儿。小时候贪玩,总是想上下洒开了欢地玩,可爸爸是不许的,只有端午节那天,我才能借着干活的名义爬上门楣,把清香的艾叶挂上。我是顶喜欢那香味儿的,看着它在门楣上摆动,我就希望它能常青,不要早早地枯谢。

不过端午对我而言是有些遗憾的,因为奶奶曾说过:端午节是要吃“五黄”的,还要带香囊。于是,每个端午节我都回缠着奶奶做“五黄”给我挂香囊,可奶奶一直都没答应,连带着,她也渐渐不讲“屈原”的故事了。于是,每个端午我都是闻着艾叶香,吃着粽子度过的。我心中的“五黄”和“香囊”也成了我的“梦”,而奶奶口中的那个“圣人”——屈原也成了谜题。

后来上了小学,我对屈原越发了解,那是一个爱国诗人,为国而投汨罗江如此云云。可我总觉得:书中讲的,哪有奶奶讲得动听,奶奶是把它编得像神话故事那样美妙!就像我的童谣那样动听。

而香囊,我也在放学的路上见到过,不过,它们都不是我心中所想的香囊,我心中的香囊应是有着艾叶清香的。而那“五黄”则是鲁迅先生告诉我的,鲁迅先生所说的端午和奶奶说她们以前的端午是那么得相像,都是有雄黄酒,熏香,咸鸭蛋,艾叶和粽子的。然而,现在随着粽子的叫卖,艾叶成了端午我唯一的梦。

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如果它没有一天的假期,我想它或许还没有“情人节”,“圣诞节”来得隆重,电视上的赛龙舟和投入江的粽子也没有激起我的心神。那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人,是需要我们去怀念的,可是端午却在渐渐地淡出我的生活,我怕以后的端午节少了那份对诗人的崇敬,也少了那份浓浓的端午气息。

然而,现在我仿佛能闻出空气中的艾叶香,能看到小小的我坐在门槛下听奶奶讲端午的故事,而门楣上分明挂着一捆青翠的艾叶。

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节简报篇九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薰苍术,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和姥姥学者包粽子,我们先洗粽叶,再洗糯米,再准备枣,之后我们把枣裹在糯米里,弄成三角形,包上粽叶,用线绑上,就包好了。虽然扁的扁,漏的漏但是我很快乐,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