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小瓢虫教案(实用13篇)

儿歌小瓢虫教案(实用13篇)

ID:4691859

时间:2023-10-15 00:48:25

上传者:JQ文豪 儿歌小瓢虫教案(实用13篇)

教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这里有一些备受好评的六年级教案样板,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一

1、探索学习单色油印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体验纸版画操作活动的乐趣。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衣服和画面的整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二

大班孩子已经学会了单色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有了一定的制作经验;另外,版画制作的过程就是在画画、剪剪、磙磙、印印、玩玩的过程中进行的,幼儿特别感兴趣,符合幼儿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小百科: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三

目的:1.在认识瓢虫以后学会儿歌,巩固所学知识。2.进一步知道瓢虫的特征,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了解瓢虫与农作物的关系。3.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七星瓢虫图片,玩具两个教学

过程:1.咱们小朋友上次认识了瓢虫,哪个小朋友能讲一讲七星瓢虫长什么样子?(找幼儿讲述)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和咱们小朋友说一样?(看图片,幼儿观察,导入活动)

2.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是半球形,穿了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第二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它飞到菜园里,棉田里去抓害虫,爱吃蚜虫,是益虫。”(巩固复习)

3.听教师读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七星瓢虫》,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附:儿歌:七星瓢虫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小瓢虫,真卖力,一飞飞到棉田里,专抓蚜虫当点心,乐得棉桃笑眯眯。

4.各种形式引导幼儿记忆,如齐背,分组背,小组比赛等等,激发幼儿背诵兴趣。(可找幼儿扮演瓢虫)

5.游戏,边背儿歌,边与玩具七星瓢虫做游戏。

6.背着儿歌去户外寻找七星瓢虫。(结束活动)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四

1、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借助童谣画出小瓢虫的外形特征。

2、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重点:借助童谣画出小瓢虫的外形特征

难点:画出不同形态的七星瓢虫。

1.图片。

2.作画工具。

小朋友,我们班上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1、看背景图,

(它是谁呀?七星瓢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吃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个瓢虫身体是什么样子?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

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1)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听吗?

画个大圆盘,一分分两半

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

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

两根须,画两边,

六条腿,分两边,

这只瓢虫真好看.

好听吗?你们想试一试吗?

(2)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我们把这只七星瓢虫变出来好不好?(教师边念童谣边画七星瓢虫)

(4)我们小朋友也来变一变(幼儿齐说)。

1.画个大圆盘,一分分两半

2.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

3.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

4.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这只瓢虫真好看.

一只瓢虫有些孤单,我们再给它请些朋友来吧。(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童谣边画出不同形态的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给这幅画添上些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五

1、熬炼钻、爬、跑的行动,生长行动的和谐性和敏捷性。

2、感觉到场大型亲子体育游戏运动的.兴趣。

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明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1、幼儿饰演瓢虫从出发点爬下,幼儿园教案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明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出发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举行。法则:家长不克不及在幼儿的运动园地走跑,幼儿自力完成。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六

运动目的:

1、熬炼钻、爬、跑的行动,生长行动的和谐性和敏捷性。

2、感觉到场大型亲子体育游戏运动的兴趣。

运动预备:

拱门3个、淘米竹筐15个、瓢虫头饰15个、毛毛虫30条、明白菜一棵、滑滑梯3组垫子3组。

运动要领:

1、幼儿饰演瓢虫从出发点爬下,幼儿园教案沿垫子爬过,然后钻过拱门,站起跑向明白菜,捉一条毛毛虫回出发点。

2、每组10人,分三组举行。法则:家长不克不及在幼儿的运动园地走跑,幼儿自力完成。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七

1、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2、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1、幼儿自己制作的瓢虫(人手一个),记录纸

2、大瓢虫(背上没有黑点),笔、数字卡

1、单数和双数

教师借助大瓢虫告诉孩子,大瓢虫身上的黑点能两两对应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双数;有一个黑点多出来的,那么这个数就是单数。

请幼儿在自己制作的瓢虫上尝试,看看从1到10中,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2、集体学习,进行纠正

教师在大瓢虫上演示过程,帮助幼儿核对、纠正。

总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提问:“我们身体上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3、游戏

教师任意出示1—10内的一个数字卡,幼儿识别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用动作表示。如:单数拍手,双数跺脚。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八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借助童谣,通过水墨画的形式表现。

2、学习运用滴管进行创作,体验用多种材料作画的乐趣。

1、白板课件。

2、纸、毛笔、滴管、水墨颜料、毛毡等。

重点: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借助童谣,通过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学习运用滴管进行创作。

难点: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1、图片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位小客人,红红的身子上面有着黑黑的圆点,孩子们,猜一猜它是谁呀?(七星瓢虫)

(2)、认识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吃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家。

2、故事——小瓢虫大冒险。

故事:啪嗒啪嗒,我是瓢虫。花园里面散个步,飞,飞,飞!咦,前面是什么?让我悄悄爬过去,捉住了!滴答滴答,下雨了。没关系,在叶子下面躲一躲。雨终于停了,继续散步吧。哎哟,不小心掉进水塘里!不怕不怕!我可是游泳高手哦。天晴了,太阳下面晒晒翅膀,扑啦啦——又飞起来了!

幼儿欣赏故事,感受七星瓢虫是多么的可爱、勇敢。激发幼儿对七星瓢虫的喜爱之情。

3、瓢虫照片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黑色斑点,还有六条腿。

4、幼儿学画——用水墨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可爱的瓢虫,它那圆圆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我们先把它的身体变出来好不好?今天,我们请滴管来帮忙。用手指捏住滴管的头,放到红色颜料里松开小手指,让滴管吸满红色颜料。再将滴管靠近纸张,用手指轻轻一捏,滴一滴颜料在纸上,,一只瓢虫的身体变出来了!可是一只瓢虫有些孤单,我们再请两只小瓢虫出来吧!(3—4只)再把滴管放回颜料罐中。

(2)、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听吗?红红大圆盘,一分分两半,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七个小圆点,画在盘里面,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可爱的瓢虫画好啦。(教师边念童谣边画七星瓢虫)

(3)、孩子们,谁也想来变一变?(一个孩子尝试画,全体幼儿一起念童谣)红红大圆盘,一分分两半。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这只瓢虫真好看。

5、幼儿集体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画出更多可爱的七星瓢虫呀!那我们现在就去试一试、画一画吧!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6、作品欣赏。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九

(一)看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其他色。

(四)先用红色蜡笔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十

一次餐后散步,孩子们发现一只可爱的小瓢虫停在一片冬青树叶上,因而驻足观看。由于大家观看时声响太大,小瓢虫吓得飞走了。孩子们追了一会儿,可小瓢虫还是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中。孩子们有些失望,惦记着小瓢虫的去向。根据这一情景,我设计了手工活动“小瓢虫旅行记”。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十一

1、通过观察认识七星瓢虫的特征,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

1、七星瓢虫若干只;

2、关于七星瓢虫的视频短篇;

3、七星瓢虫的图片组合。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谁认识它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说说七星瓢虫的特点。

2、教师出示七星瓢虫的实物,让幼儿观察说说七星瓢虫的特点。

3、幼儿自主相互讨论。

4、通过观看视频短篇,让幼儿了解七星瓢虫的生活习性。

三、结束部分

师总结:七星瓢虫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四、延伸活动

现在,我们去户外找一找七星瓢虫,去观察一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十二

1.学习手指点画的基本方法,以点的形式画瓢虫身上的斑点,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2.知道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制作活动,激发创作的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体验动手的快乐。

橙子,黑色颜料,纸盘,抹布,牙签、自制的瓢虫脑袋、作品展板。

用食指蘸取适当颜料,点在瓢虫身上绘制斑点,手指不要来回蹭。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ppt,出示瓢虫,引导幼儿初步掌握瓢虫身上有黑色斑点的特征。

情境导入:小瓢虫很喜欢爬到树叶上去玩,可是它爬得太快,摔了一跤,它变成什么样了啊?(引导幼儿发现瓢虫身上黑色的点点摔没了。)

(2)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小瓢虫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帮助小瓢虫画上黑色的点点花纹。)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学习点画的基本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基本方法

(2)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操作方法:“我们请小瓢虫安静的平躺好了,然后伸出小手指,蘸一蘸,点一点,抬一抬。”“哇,一个画好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练习点画的操作方法。)此处可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点画。

(3)提出操作要求:

强调黑点点在瓢虫的身体上。

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空的位置点下去,用力压一压,不要来回蹭。

提醒幼儿点完以后及时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以免弄脏衣服和手。

3、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

师:“黑点画好了,小瓢虫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我们让小瓢虫回到树上去玩吧。”(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放置到背景图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讲评: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只瓢虫?为什么?

5、结束: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助小瓢虫找回了身上的黑点点。你们发现没,我们的瓢虫朋友是用什么东西变出来的啊?(橙子)真聪明,其实呀我们身边还有好多水果可以用来变东西,我们一起回去想想看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吧!

儿歌小瓢虫教案篇十三

意图:

一次餐后散步,孩子们发现一只可爱的小瓢虫停在一片冬青树叶上,因而驻足观看。由于大家观看时声响太大,小瓢虫吓得飞走了。孩子们追了一会儿,可小瓢虫还是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中。孩子们有些失望,惦记着小瓢虫的去向。根据这一情景,我设计了手工活动“小瓢虫旅行记”。

目标:

1.尝试用彩色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

2.能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小瓢虫旅行的1青景。

3.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到小区绿化带和公园里寻找瓢虫,对瓢虫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2.幼儿操作材料:红、白、黑等颜色的稠纸浆每桌一份,牙签、火柴头若干,大纸盘每人一只,棉花、树枝、树叶、窄纸条、各种形状的彩纸片、记号笔、固体胶、透明胶、剪刀、糨糊、各种颜色的稀纸浆、塑料刮刀、擦手布。

3.各种形态的瓢虫图片,瓢周娟虫旅行的视频(选自互联网《瓢虫恋爱史》视频1、23——4、37、、之间的一段),电脑、投影仪,一幅由16张不同大小、形状的卡纸拼接而成的大路线图(16张卡纸均可取下,让幼儿用于设计旅游景点)。

过程:

一、用纸浆制作不同形态的立体,小瓢虫

1.利用已有经验导入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瓢虫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欣赏各种形态的瓢虫的图片,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师:今天我也请来了几只小瓢虫,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播放瓢虫图片的幻灯片,最后把所有图片定格在同一画面上。)

师:找找看,这几只小瓢虫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师:我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浆,现在就请你们用纸浆来做立体的小瓢虫吧。

3.幼儿用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二、为瓢虫设计旅游路线图

1.观看《小瓢虫旅行》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做的瓢虫真可爱,现在请它们在你的盘子里休息一会儿,看看我带来的瓢虫都去干什么了。(幼儿观看瓢虫旅行的视频,教师为视频配音。)

2.想象瓢虫会去哪些地方旅行。

师:看来小瓢虫很喜欢旅行。你想让小瓢虫到哪儿去旅行呢?

3.幼儿制作旅游路线图。

师:刚才你们说了许多很好玩的地方,可是小瓢虫还不认识这些地方呢。不如我们把刚才说的好玩的地方做到这张卡纸上面,为小瓢虫做张旅行图,然后用纸浆把它们连起来,让你的小瓢虫快乐地去旅行吧!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纸片、棉花、吸管、棒子、树叶,等等。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幼儿到户外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瓢虫旅行图。

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稠、稀两种纸浆,既可当橡皮泥进行立体造型,又可当水粉颜料进行平铺涂色。在幼儿灵巧的手中,各色纸浆变成形态各异的瓢虫和五彩斑斓的小路;小小的牙签成了瓢虫的脚,黑色的火柴头成了瓢虫的触角;树叶、纸条、棉花变成了天空、大海、花园、房屋、球场等瓢虫爱去旅游的景点。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活动中,瓢虫和旅游景点的设计及制作对幼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把活动过程安排为“引入课题一幼儿操作一再引入一再操作一作品评价”,这样有利于幼儿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