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案(优秀14篇)

秒的认识教案(优秀14篇)

ID:4694345

时间:2023-10-15 01:50:32

上传者:笔舞 秒的认识教案(优秀14篇)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秒的认识教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热爱祖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二、探究新知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随读生回答。]。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20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的1题数数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9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3

五、作业:

做一个数位顺序表3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七、课后反思(结合经验、问题、学生表现以及改进意见进行反思)

秒的认识教案篇二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五一都去哪儿玩了?今天许老师要带你们到更远的地方,到我国的大江南北去欣赏祖国壮美的河山。

课件出示长城、介绍长城,再问: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吗?提示:长城全长6700( )填上合适的单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复习。)

出示答案:“千米”引出课题。

二、新课:

1、了解学生对千米的认识情况

(1)看到答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说说你对千米都有哪些了解?

(2)根据学生的回答,学生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等于多少米?1000米又等于多少千米?学会正确地读法。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你认为一千米实际到底有多么长,你能想得出来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从学校大门出发到叶廷鹏鹏纪念馆门前大约500米,来回约是一千米。闭眼想一想这一千米的长度。

让学生根据已知的长度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例如:学校的大门到最里层教学楼的距离大约是50米,2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旗杆高10米,100根旗杆头尾相接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课前准备:让学生先了解学校内各场所有长度。两幢教学楼之间长约50米;旗杆高10米;篮球场的长约25米;多媒体教室长约15米等等;)

(3)根据了解的一千米长度,同桌讨论:从林步桥十字路囗沿乡交车往平阳方向出发,大约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选择:练川卫生院;柳洋路囗;上桥路囗;)反馈时说说你的想法。

(4)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从你家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一千米?

对学生先前可能提出的1千米的路进行回顾。(刚才某同学说的距离是一千米吗?课后,选择同学们讨论的一种方法去验证。)

3、千米的应用。

(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在表示路程、河流的长度或象长城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时往往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2)课件出示:长江,黄河、我国南北、东西长

(4)课件出示1小时的路程。

成人1小时约行5千米;

自行车1小时约行15千米;

公共汽车1小时约行60千米;

火车1小时约行90千米;

飞机1小时约行1200千米。

4、千米和米的化、聚(在欣赏景色同时展开教学)

要求讲法要准确,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5、刚才在领略我们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你还收获了什么?

三、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系统整合。

四、综合练习

(1)填写单位

(2)千米与米的化聚练习

(3)大数字化聚

(4)看书质疑:书上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千米的一些知识,你们看看,有什么新收获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再与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探讨探讨。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五、你认为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秒的认识教案篇三

1、通过帮助兔、猫、熊猫、猴妈妈买菜的场景,了解这四种动物的食性。

2、通过买菜的场景进一步发展计数能力,并加深对物与物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3、用游戏的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

一、设置兔、猫、熊猫、猴妈妈没有空买菜的场景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买菜。

幼:好

幼:知道/不知道

幼:4样菜/不知道

师:对/我们看照片噢,

二、出示兔、猫、熊猫、猴家的照片并要求孩子看清楚每家人家一共有几个人?

师:我们先一起来数一下她们家里的人数,好不好?

幼:好(数)

师:小兔子家有几个人?

幼:三个

师:我们要买几样菜?

幼:3样

师:小猴子家要买几样菜?

幼:3样

师:为什么?

幼:因为有三个人

师:小猫家里有几个人啊?(一起数)

幼:10个

师:对,我们要买几样菜?

幼:10样

幼:好

师:好,我们去买菜咯

三、出示森林超市

师:看我们到了,这家店叫森林超市

幼:森林超市

幼:对

幼:想清楚了

师:现在可以去买咯

四、请小朋友来买

五、每个小组都买完,老师拿出完成的东西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都买对了吗?

幼:没有

师:哎呀,小兔子妈妈要着急了,买了这么多东西呀,我们的宝宝吃不下呀,

幼:把他拿掉。

师:萝卜和青菜哪个是小兔子吃的呀?

幼:都吃得,可是蘑菇不吃的

师:小兔子不吃蘑菇的吗?

幼:吃的/不吃的

幼:再去买呀

师:好我们请小朋友再去买一点给猫好吗?

幼:好(买)

师:鱼和老鼠猫都喜欢吃吗?

幼1:老鼠不喜欢吃的

幼其他:喜欢吃的。

师:小猴子家的东西有没有买对?

幼:对的/不对

师:小猴子家有几个人?

幼:3个,应该买3样

师:对,那么猴子吃西瓜吗?我们也要回去看看书查一下好吗?

幼:好

师:熊猫吃西瓜吗?

幼:不吃的/吃的

师:好一样的,我们应该回去查一下资料看看熊猫除了竹子还吃不吃别的东西。

总结:今天猫妈妈,兔子妈妈,猴子妈妈和熊猫妈妈都非常的高兴,因为小朋友们帮她们买了小宝宝喜欢吃的东西,小兔子吃到了新鲜的萝卜,青菜。小猴子有香蕉,桃子吃。熊猫宝宝有新鲜的竹子吃。小猫也有了鱼和老鼠吃。她们真开心,她们让我谢谢我们的小朋友。

幼:没有

师:大家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给他们做一点好吗?

幼:好

幼:好

秒的认识教案篇四

教科书第53~54页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的大小。

3、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8和9的写法

一、复习

1、填一填

(),1,(),(),4,(),(),7

7,(),(),4,(),(),1,()

请同学口答完后,全班读一读。

2、看图写数

投影出示7朵花

一共有()朵花。(7朵)

再添上一朵花,现在一共有几朵花?(8朵)

如果再添上一朵是几朵呢?(9朵)

二、新授课

1、8和9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8位小朋友,9个人,8棵树,8个字,9盆花,9只蝴蝶)

(2)请大家用小圆片和三角形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数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7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8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让学生反复说说)

(2)出示直尺图

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强调7的后面一个数是几?8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倒数到0。

3、数的比较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和第二幅的点子图,比一比,哪一幅图的点子少?哪一幅图的点子多?(第一幅少,第二幅多)

7和8比较,因为7在8的前面,所以7<8。

反过来,8>7。

第二组让学生完成。

4、几个和第几

出示10只蝴蝶,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5、指导8和9的书写

(1)认清8和9的字形

(2)说明写8和9的笔顺

(3)教师示范

(4)书写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1题。

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顺数和倒数。

2、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2题。

四、布置作业

8和9各抄写一行

秒的认识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颜色感兴趣。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识颜色,激发幼儿对各种颜色不同玩法

活动准备

塑料篮子(红、黄、蓝、绿)4个、塑料果蔬模型(红、黄、蓝、绿)若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一个大盒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请小朋友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幼儿自由谈)

二、观察交流:

1、(围坐)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拿的是什么东西?(从盒子里拿出实物西红柿,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名称、颜色)。

(幼儿可集体自由说说:也可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认一认)

(幼儿讨论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2、出示第二种实物,香蕉

师:孩子们说说它 是什么,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实物名称、颜色)

(幼儿讨论,展开想像。)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想法。

3、出示第3、第4个实物(绿色的大树叶、蓝色的杯子)

(问题设计同(1、))

三、游戏:

1、出示红、黄、蓝、绿四个塑料篮子。(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水果或一种蔬菜(幼儿自由拿)

(个别提问幼儿手上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水果或蔬菜。)

2、师:老师手上拿的是红色的西红柿,谁手上拿的东西也是红色的请站到老师这里来。(引导幼儿再次说出各自拿的是红色的.)

3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辨认自己所拿的东西认黄色、蓝色、绿色。

师:我们要把果宝宝,菜宝宝送回它们的家,谁手上抓的是红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红色的篮子,拿着黄色水果或蔬菜的就送到黄色的篮子,拿着蓝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蓝色的篮子,拿着绿色的水果或蔬菜就送到绿色的篮子。

——放背景音乐《丰收》。活动在歌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次活动设计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红、黄、蓝、绿4种颜色。

2、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活动看一看、拿一拿、辩一辩强化幼儿的感官。

不足:我设计的问题过于单调、乏味,不新颖,请专家老师给以指点。

秒的认识教案篇六

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乐园玩一玩,看看里面又有些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1、学习例题,初步感知。

(1)提问:在动物乐园里有些什么小动物呢?(小白兔、小鸡)

(2)提问: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鸡呢?你是怎么数的?(小白兔是2只2只得数,小鸡是3只3只得数)

提问: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呢?

板书算式:2+2+2=6(只)3+3+3+3=12(只)

2、观察比较,再次感知。

(1)请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教师概括“都是几个相同的数在相加”。

(2)用“几个几相加”表述。

启发提问:你能用几个几相加得几这样的说法来说一说每个算式吗?(3个2相加得6,4个3相加得12)

(3)教师小结

这两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几个几相加”是认识和学习乘法的生长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用语言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含义,为学习乘法做好孕伏。)

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数一数有几个几,然后照着摆一摆,边摆边说1个2,2个2??最后让学生填一填。

指名学生汇报。

(2)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摆出3个4根,然后指着数一数,最后填一填。

指名学生汇报。

(两题的不同练习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反馈了学生对于“几个几”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三、认识乘法。

1、学习例题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说说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可以列成怎样的算式?

板书算式:2+2+2+2=8(台)

它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2相加)

(2)认识乘法

提问:4×2和2×4都表示几个几相加呢?等于几呢?(板书=8)

教师在算式“4×2=8”中介绍乘号和读法(板书“乘号和4乘2”字样)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再读一读“2×4=8”这个算式。

教师再在“2×4=8”算式中介绍乘数和积,(板书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一说“4×2=8”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小结:4个2相加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4×2=8和2×4=8,他们都表示4个2相加。

考考你:完成“想想做做4、5”

(教师的`谈话巧妙地引入了乘法的学习;在两个乘法算式中分别介绍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则有机地分散了对于乘法的认识,使学生学得更明晰;引导学生的反思和适当的小结更让学生对于乘法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及时的练习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给老师。)

2、试一试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有几个4,并填一填。

(2)想一想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填一填。

(3)观察比较。

请学生观察加法和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时,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教师没有在教学中直接说明,而是让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自我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致,同时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练习反馈时的提问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列乘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让我们先到文具店去看看。

2、想想做做2

逛完文具店我们再去花店看看。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交流核对。

3、想想做做3(游戏)

按要求摆一摆,并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集体校对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多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能全面地检查学生对于乘法意义的体会、理解程度和乘法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情况。每题反馈时有针对性的提问则能更深入地暴露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还学会了读、写乘法算式,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课后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下节课再交流。

(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联系生活的例举,可以考察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课后思考题:3+3+3+2=11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如果认为能,应怎样改?如果认为不能,怎样把加数改一下就能改成乘法了。

秒的认识教案篇七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不同形状的树叶,磁性教具数字5,数字1--4。雪花片人手若干。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通过初试树叶,学习5的形成

1、出示树叶,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小树叶都会怎么样呢?(要求幼儿完整描述小树叶的命运)对了,小树叶会离开自己的妈妈,掉到地上,你们看。老师就捡来了好多的树叶,我们来看看吧!

1、认真仔细观察不同的树叶,学习5的形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尖尖的树叶吧!有多少片尖叶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要求幼儿完整地描述)对了,数字4可以表示4片叶子!。咦!这里怎么样还有这样的树叶呢?现在有几片这样的叶子呢?怎么样变成5片尖叶子呢?(引导幼儿完整描述4片树叶添上一片树叶是5片树叶)5片叶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说4添上1是5.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五片叶子的形成。教师小结:4添上1是5.(在说的时候,教师要同时用手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巩固数字5的形成)

三、通过操作雪花片,复习4的形成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2、变手指数量。

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

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的描述数字5所表示的.物体)教师小结:数字5可以表述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五、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秒的认识教案篇八

1、使学生认识8、9和10;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8、9和10;4、会写8、9和10。

写8、9和10。

1、(出示课件)数喜羊羊,青蛙,鸽子。

2、看尺子填数字。

3、数珠子。

4、看点点写数字。

1、(出示课件)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人吊环?有多少朵花?有多少人踢球?分别引出8、9、10。

2、指名生上来写数字。

3、指名根据数字画点点。

4、指名用手指表示数字。

5、1什么1,棍子1。2什么2,鸭子2。

3什么3,耳朵3。4什么4,帆船4。

5什么5,钩钩5。6什么6,大肚6。

7什么7,拐杖7。8什么8,眼镜8。

9什么9,汽球9。10什么10,棍子打棒球。

6、抢答某数的前后是几?

写8、9、10各写了5排。

8很多孩子写不好,有的.能连写,有的不能连写。9的孩子写得真的像个球。有部分孩子把10写反。

秒的认识教案篇九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高的认识。

教师: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学生1: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数一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

学生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画、剪、比、量。

教师: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3.小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

揭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仔细阅读教材18页例1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

(3)小组内互相交流:组织整理好汇报的内容(如:有什么发现?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2.小组汇报: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质疑)

学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课件出示圆柱和相应的名称)

(2)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学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3)感知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师: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与底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4)圆柱的高。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高度变化过程。

请同学观察:圆柱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引导:哪段距离表示圆柱的高?请看屏幕,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教师:你能在你的圆柱上指出这条高吗?(圆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面对无数条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为了方便一般测量侧面上的高)

教师:请看这样画一条线段是它的高吗?(三角板斜放)

预设: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5)小结圆柱特征。

教师: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名称。

2.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答案,不是圆柱的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游戏拓展,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1.出示一个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用长尾夹将其10cm的长固定在小木棒上。

学生: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

教师:是怎样的一个圆柱?你能用具体数据来描述一下吗?(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一个圆柱)

2.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5cm长的那一边夹住后再转,转出来的圆柱跟刚才的一样吗?

想象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圆柱?(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

出现的圆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物体大小差不多?

3.同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长是150厘米,宽是30厘米,快速旋转,会形成一个多大的圆柱?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油桶。

4.考考你: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秒的认识教案篇十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的大小。

3、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8和9的写法

一、复习

1、填一填

(),1,(),(),4,(),(),7

7,(),(),4,(),(),1,()

请同学口答完后,全班读一读。

2、看图写数

投影出示7朵花

一共有()朵花。(7朵)

再添上一朵花,现在一共有几朵花?(8朵)

如果再添上一朵是几朵呢?(9朵)

二、新授课

1、8和9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8位小朋友,9个人,8棵树,8个字,9盆花,9只蝴蝶)

(2)请大家用小圆片和三角形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数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教师拨7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8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呢?(让学生反复说说)

(2)出示直尺图

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强调7的后面一个数是几?8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全班看直尺上的刻度,从0读到9,再从9倒数到0。

3、数的比较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和第二幅的点子图,比一比,哪一幅图的点子少?哪一幅图的点子多?(第一幅少,第二幅多)

7和8比较,因为7在8的前面,所以78。

反过来,87。

第二组让学生完成。

4、几个和第几

出示10只蝴蝶,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5、指导8和9的书写

(1)认清8和9的字形

(2)说明写8和9的笔顺

(3)教师示范

(4)书写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1题。

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顺数和倒数。

2、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第2题。

四、布置作业

8和9各抄写一行

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一

本框是浙教版《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课《正视自我开拓进取》的第一框内容。正确认识自我是正确对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本框的学习是第二课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学好这一框对于帮助学生正视自我,从而正确树立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自我”有三个层次:(1)阐述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2)说明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3)了解和学习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表演、讨论等形式为载体的过程体验,帮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中发展自我。

3、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表演、分析,懂得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初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及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有新鲜感,他们希望认识自己、他人和新的集体。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在小学的教学中几乎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对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好奇心与认识欲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自己熟悉的角色的扮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些基本方法,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与重要性,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特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消除部分同学身上的自卑心理,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认识和更好地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增强自尊自信,使学生能健康的成长。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理解他人的观点、社会期待和普遍价值的存在,学会与他人交往,体味他人的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自我,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角色扮演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参与性极强、富有乐趣的活动。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体验角色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理解角色并以合适的语言、动作把它表达出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还需要与其他扮演者配合共同完成演出任务。这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发展人际交往智能。所以,本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扮演记者、教师、家长、学生等这些熟悉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引发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学习正确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认识自我的涵义和重要性。

故事导课,激发兴趣:

小明认为自己文学功底深厚,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卖弄。一次他看到电视台举办文学知识大赛,他马上报了名,想这下可以在电视上露脸了,并在同学面前夸下海口:一定要拿个大奖。比赛开始了,有10分、20、30分题可供选择。小明非常自信地选择了30分题,题目一出来,小明傻眼了,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这下小明可是羞得无地自容。

师:同学们,小明为什么会羞得无地自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小明太自信了。”“不,是太自负了”“他不自量力”……

“告诉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做人要有真才实学。”“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角度地思考续说小明的故事。

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续说中归纳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尊自信,才能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自视过高,就会自以为是,变得很盲目;如果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样就会不思进取,永远一事无成。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学生表演短剧:记者收到一封感谢信,带着这封信到学校采访。

记者(学生甲扮演):你好,我是处州晚报的记者,请问初一(2)班的班主任在吗?

教师(学生乙扮演):我就是,有什么事?

记者:我们收到了白云社区的感谢信,你们班的小明和小刚利用暑假为社区做好事,我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并写一篇报导。

师(学生扮演):小明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且爱帮助人,关心集体。小刚同学体育方面很不错,是个好苗子,学习成绩中等,集体荣誉感强,但上课不是特别认真,脑子倒是挺灵光的。你可以找几个学生了解一下。

学生1:他们俩是可是一对铁哥们,,小明学习成绩好,小刚呢体育好,会帮助人。

学生2:他俩是邻居,每天一块上学,小明帮小刚辅导。他们可讲义气啦,小刚上中学后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这多亏了小明的帮助,他小学经常给老师留下补课呢,这次小刚考了优秀。

学生3:小明成绩好,又肯帮助同学,在家也经常会帮他妈妈做家务,他的邻居都竖大拇指说他是个好孩子。

学生4:小刚在学校表现还不错,可在家里,他妈妈经常数落他,说他这个不如小明,那个不如小明,我都同情他了,小刚有时会和他妈妈顶嘴。

学生5:小刚上课不认真,有时会乱写乱画。他有小明这么好的哥们,真是他八辈子,不,是十辈子修来的福气。

记者:下面请两位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小明:“我没有同学们说的那么好,我自从在电视上比赛失败后进行深刻的反思,我发现自己太孤陋寡闻了,而且自以为是,就决心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地做人”

小刚:“我很惭愧,我觉得自己比较粗心、上课不是很用心,成绩不理想,可我比较关心集体,热爱班级,对同学热心。不过,我有点叛逆,如果谁老说我,我就会很反感,会对着干。

记者:谢谢各位同学,再见。

师生互动,引发思考:

师:表演看完了,请问小品中这两位同学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生甲:是与同学比较。

生乙:是通过妈妈、老师等的态度认识自我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1)与同伴比较要客观、实事求是,还要公平合理,比如,小刚成绩比下明稍差,那是基础不一样,小刚已经开始努力,也有了很大进步。(2)通过他人的态度认识自我时要注意:对别人的态度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别人的态度不一定都是客观的、正确的,要看大多数人的意见或态度。

生:还可以比较自己的过去与现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与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来认识自我,象小刚的学习成绩比过去进步了,小明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了。

生:我还可以把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与他们相比,找出差距,向他们学习。

生:与他们比较时,不是与他们的成就、名声、地位比,而是与他们的努力奋斗相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方法。

师:我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自我,如气质类型自测。这是认识自我的辅助方法。

生生互动,体验交流:

师:我们学习了五种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给自己自画像,展现自己的优点、特长(可以说、画,演等),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教师巡视了解,挑出最具特色的在全班交流(可以挑选学生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知识提升,回归教材:

师:我们学习了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

生:就是指一个人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师:正确认识自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2)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祖国的贡献。

教师寄语,歌曲激励:

师小结: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使自己看清前进的方向,才能在集体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因此,我们都要学会认识自我。我们还要认识到正确认识自我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从不太正确到比较正确的逐步深入的过程。课后请同学们以“寻找我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特点、优点的文章。

本节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来扮演他们熟悉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尤其是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向同学展现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他们之间相互了解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同时还让他们交流、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选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不能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仅仅是为了体现这一模式而设计了这么一个情节。

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二

教科书第105~106页例1、例2和第10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课件(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媒体演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20xx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板书:认识钟表。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1圈)是多少小格?(60小格)

就是多少分?(60分)

思考讨论: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1时=60分。

老师介绍: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109页第3题。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10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秒的认识教案篇十三

水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既熟悉又喜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大纲》要求,本次活动设计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儿童化,通过编儿歌、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强孩子对水果的认识。

1、认识、观察梨子、苹果、香蕉等水果。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1、引导孩子认识水果名称、吃法等。

2、培养学生在大胆积极发言的习惯。

1、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实物。

2、准备香蕉、苹果、橘子、西瓜、梨子等水果的图片,每个孩子一份(没有颜色的)。

3、准备一些水果挂饰。

激趣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她们都藏在玉老师的这个盒子里,孩子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可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猜出来好吗?(请个别孩子伸手到盒子里触摸水果,猜猜是什么,或者是摸到是什么样的,其他孩子猜。)

激发孩子大胆发言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

请一个孩子上来摸盒子里的水果,师生对话,强调其他孩子注意听(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表面光滑吗?你猜是什么?)把他拿出来。认识这种水果,从颜色、生长环境、吃法方面让生认识,强调水果的营养价值。如摸出的是苹果,可以这样对话: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引导生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孩子我们可以这样通过水果的颜色给他们编儿歌。)

(此环节可以请孩子上来触摸,师生对话猜,全体认识,可以师触摸,说特征,其他孩子猜。猜出来认识,编儿歌。在学生认识水果的基础上,在师生的对话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1、整理练习儿歌。(什么水果…的.,…红红的。)

2、游戏。发水果挂饰。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3、鼓励孩子把其他认识的水果也把它编进儿歌。

1、教学设计贴近生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孩子有说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会)

2、教学设计儿童化,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在第二环节花的时间较多,因此在涂色的环节没有在课堂上完成。

秒的认识教案篇十四

1、进一步认识时钟,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合理安排时间,尝试制作时钟。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具:自制课件;示范用的时钟一个。

学具:一、二组:“看图画指针”材料纸;三、四组:“做钟面”材料钟面、时针、分针、图钉、橡皮泥;五、六组:“看时间牌画指针’材料纸;幼儿人手一只操作的模型钟。时间牌。

一、猜谜,激发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出示实物钟)

二、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一)、观察时钟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问:

1、钟面上都有什么?(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二)、修钟。(放课件)

师:这里有小朋友做的4台钟,送到商店去卖,商店却退了货,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引导幼儿寻找钟面的错误之处有的钟面上数字呈逆时针方向排列;有的钟面上只有一根指针;有的钟面上时针在外,分针在内;有的钟面上指针偏离中心。

2、引导幼儿对上述错误提出修正意见。

(三)、玩钟表(课件)

1、游戏:结对子。

师:出示钟面与时间牌,将钟面和时间牌配对,要求幼儿讲出“这个时候我们小朋友在做什么”,并用动作来表示。

2、游戏:看动作拨时间

教师做动作,幼儿拨时间,也可以请孩子上来做动作。

三、做做玩玩

1、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材料?(幼儿边看边说)

2、介绍制作的方法

看图画指针:第一组、二组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每幅图画面内容,想一想做这件事的时间,再在钟面上画出指针表示的时间。

做钟面:第三、四组

师:请小朋友先在钟面的每一个圆点上写上数字,再把指针和钟面装在一起。钟面做好后自己报时间自己拨钟点。

看时间牌画指针:第五、六组

师:请选择一个时间牌(如:8:00)动手将钟面上缺少的数字补齐,再画出长针和短针。

3、幼儿动手操作要求幼儿自选择操作材料按要求制作。

教师观察幼儿参与活动情况,使每个幼儿能较主动地参加操作活动。

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请幼儿互相讨论、欣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