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育种学实践报告 育种实习报告(模板8篇)

2023年育种学实践报告 育种实习报告(模板8篇)

ID:4694933

时间:2023-10-15 02:11:39

上传者:纸韵 2023年育种学实践报告 育种实习报告(模板8篇)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完成学术论文的第一步,能够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如果你正在困惑如何开始写辞职报告,下面的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启示。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一

20xx-4-15

龙井

四月十五日清晨,在刘宪虎老师的带领下,农学系09级

全体同学到龙井实验田进行水稻育种实习。

老师先进行了分工,有部分同学筛土,其余大部分同学在温室大棚进行播种,我们十人分为一组,每一组负责一个区,学姐为我们演示播种过程,将已经选好装在编码袋中的各类水稻种子,分别播种在划好的相对应的小区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将每个编码袋中的种子全部倒出,均匀地撒在相应的小区中,不要太集中,且种子应与每个小区边线保持在2cm左右的距离,以防止相邻小区的种子混淆而产生误差。撒好种子后用圆柱形的小圆筒在种子上滚压,让种子全部被压在土中,注意要压实,以免盖土时种子松动转移到其它位置,同时要注意小圆筒壁上不要带种子,防止将种子带到其它区域,因而造成人为误差影响结果。如果有不小心弄到边线上,而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小区的种子,此时要将此种直接掐断。分布在中间区域的小区,要用木板搭在田上,以方便播种。播种后要将装此小区种子的编码袋放回该区。

在所有的种子都播完种以后,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将编码袋收起,每50个小袋捆在一起收好。注意一定要按顺序收,同时要注意检查有没有播种不合格的小区,并将不合格的小区的种子正确播种,保证种子均匀地分散在各个小区中,不靠近边线,且压在土壤中。如果有编号与原来不符的小区,一定要将其区域编号记录下来。

最后,将筛好的细土,均匀地盖在整个区域上,注意要薄厚适中,将种子完全盖住,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使小区的`种子因盖土而移动位置。

这次实习让我亲身体验了水稻播种的主要过程和注意事项,在老师和学长们的指导下一起播种,使我懂得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且在此次播种过程中由于一直要在闷热的大棚中进行,还要一直蹲着,我们个个都是汗流浃背,腿酸脚麻,让我体会到了实验结果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了解了老师和学长们的工作与艰辛。

虽然整个过程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但我却受益匪浅,这次实习让我懂得了,在实验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处理都要认真负责,细心严谨。

非常感谢老师能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从实践中获得真理。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二

通过在茶园良种基地实地观察茶树优良品种的'生长状况、种植密度和生长势等,熟悉和了解优良品种的特征,为生产实践服务。

名山县中峰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观察良种评比园中各个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并测定其行距、株距、丛距,生长势等。

茶树品种:

蒙山九号:省级良种,灌木,大叶种,中生,树姿半张开,芽头肥大,芽叶黄绿色,产量高。

乌牛早:引进品种,较适合在雅安生长,不好采芽头;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强,产量较高。

梅占:引进品种,小乔木,中叶,中生,树姿直立,芽叶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较强,产量高。

川沐217:好采独芽,抗干旱

名山131:灌木,中叶,早生,芽叶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

川沐28:半乔木,大叶,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

马边绿1号:半乔木,中叶,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黄金芽:浙江引进,芽白型、全季型黄色系白化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张,树势中等,分枝密度中等而伸展能力较强,中叶类,中生种,芽体中等偏小、芽稍细长;干茶黄色明显,品质独特,氨基酸含量最高为%。可做观赏植物,价格较高。

四明雪芽:芽白型种,芽植株高大,树姿直立,分枝粗壮,与常规品种无异;大叶类,成叶椭圆形,冬季叶色墨绿是辨别该品种的突出标志;抗旱抗冻性强。干茶金黄色泽程度和滋味鲜度较为突出。

郁金香:芽白型、单季型黄色系白化种,春、秋梢呈白化当季返绿;灌木型,树姿直立,树势强盛,分枝伸展能力较强。大叶类,中生种,芽体粗壮;春茶前期干茶黄色稍浅、后期明显,香型独特,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

千年雪:白色系变异,叶白型种,小乔木型,植株高大,树姿直立,分枝密集,叶椭圆形,芽头萌芽初期短小,后期明显增大,抗旱抗寒性强。

川农二号:无紫芽,芽形长度粗度均匀适中,适制“竹叶青论道茶”中茶108: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少,抗寒、旱性较强,滋味鲜醇、适宜一芽一叶,低氟,感螨。

中茶102:灌木,中叶,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产量高,抗寒、旱性强;幼苗期弱,后期后来居上108。

中茶302: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抗寒、旱性强,高aa。

碧云:小乔木,中叶,中生,树姿直立,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较强,产量高,抗寒、旱性较强以上品种包括四川主栽品种、外省引进品种以及正在评比园中等待审定的茶树良种,还有不完善之处。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三

探讨了杂交粳稻的研究历史,分析了当前杂交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作者:陈付琴雷冬梅刘金波徐福海作者单位:陈付琴,雷冬梅(江苏省金湖县农技中心,江苏金湖,211600)

刘金波,徐福海(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

刊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nongyekeji年,卷(期):“”(14)分类号:s511.2+2关键词:杂交粳稻育种历史问题对策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四

:通过实习理解和掌握水稻种子覆土育苗过程基础知识,熟练操作多种水稻品种分类覆土育苗的基本技术。为以后理论联系实际打下基础。

原延边大学农学院龙井校区试验基地

20xx年4月15日

1.晒种,浸种消毒:

在浸种前,选择晴暖天气将种子翻晒1天,可以增强种皮的透性,使种子内部有足够的氧气,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浸种后吸水均匀,提高发芽率并使出苗整齐。另外,晒种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用浸种灵、强氯精等浸种,可以防治通过种子传染的恶苗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等。浸种时间最好5天左右,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发芽都有不利影响。

2.做床,施肥和土壤消毒:

床土要选肥沃、无病菌、无草籽、偏酸性、通透性能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葱地土、坝边土等,做床时,要干整地干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土质疏松。做好床后浇透水,不用抹平,以免破坏床土的理化性状。把壮秧剂均匀施入床土里就可以了。如床土肥力低,可增施一部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注意未腐熟好的有机肥不能在苗床上施用。

3.播种,撒土:

将苗床分成15cm平方的小格子,分撒多种水稻品种稀播是育壮苗的一个关键措施,播种密度一般4-5两/m2,如怕苗不够,可增加苗床面积,但不要增大播种密度。用筛子将沙子筛过与通透性能好的土壤,如山地腐熟土、草炭土、葱地土、坝边土等,均匀拌匀,轻撒在苗床上覆土。

通过一天的水稻育种实习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水平,尤其是在实践中解决了很多理论上的误区。实习充实了我们专业课的理论知识,把我们课堂上的知识全面的应用在实习中,提高了我的个身能力。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五

1、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1)、核桃的形态特征

核桃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核桃属(juglans),是高大落叶乔木。

枝条:核桃的枝条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雄花枝三种。

芽:核桃的芽分为混合芽、叶芽、雄花芽和潜伏芽四大类。

花:核桃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即一棵树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雄花和雌花的花期大多不一致,雄花先开的称为雄先型,雌花先开的称为雌先型。

果实:核桃果实生长发育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果实速长时期:一般在5月初到6月初,约30-35天,是果实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段时期果实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果壳硬化时期:6月初到7月初,约35天,坚果核壳自果顶向基部逐渐变硬,种仁由浆状物变成嫩白的核桃仁,营养物质迅速积累,果实基本定型。

油脂迅速转化时期:7月初到8月下旬,约50-55天,为坚果脂肪含量迅速增加期,同时,核仁不断充实,重量迅速增加,核桃仁含水率下降,含油率上升,核桃风味由甜变香。

果实成熟时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15天左右,果实各部分已达该品种应有的大小,坚果重量略有增加,青果皮由绿变黄,有的出现裂口,坚果容易剥出,表明核桃果实已达到充分成熟。

(2)、核桃的生命周期

生长期:从苗木定植到开花结果之前这段时期称为生长期,晚实核桃一般5-8年,早实核桃3-4年,这一时期树体生长旺盛,是积累营养物质的重要时期。

盛果期:盛果期主要特征是果实产量逐年达到高峰,并持续稳定。

衰老更新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果实产量明显下降,骨干枝开始枯死,后部发生更新枝,表明进入了衰老更新期,一般80-100年开始,这段时期树势明显下降,产量递减,但可以通过采取老树复壮措施进行改造,提高产量。

2、核桃的栽培价值

一。经济意义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经济树种,无论是木材,还是叶片、枝条、果实、青皮、根,特别是果仁,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核桃树全身是宝。

(一)营养价值

核桃仁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除直接食用外,常用做各种糕点的。重要配料,为我国传统的食品加工原料。

(二)保健与医疗用途

核桃根皮制剂为温和的泻剂,用于慢性便秘;

枝条制剂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并提高内分泌等体液的调节能力。

三、食品工业

核桃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把它作为厚重而高雅的礼品,我国自古以来也把核桃视为贵重的礼品。

(四)附属产品用途广泛

核桃壳作活性炭、研磨材料和肥料外,其粉末做添加剂生产一种极耐磨的新型轮胎。核桃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致,伸缩性小,抗击力强,不受虫蛀,色泽淡雅,花纹美丽,质地细韧,经打磨后光泽宜人,且可染上各种色彩,可制造高级胶合板。是高级家具、军工用材,高档商品包装箱及乐器的优良材料。

(五)绿化和生态作用

3、核桃育种实习的意义

熟悉掌握核桃育种栽培管理技术,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发现学习上的不足,使理论知识能更贴切的运用到实际活动,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1、种子催芽

种子催芽可以解除种子休眠;可使幼苗适时出土,出苗整齐,提高场圃发芽率;可增强苗木抗性;经过催芽的种子播种育苗,出苗期短,便于管理。

核桃的催芽方式为水浸催芽,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经过一定的时间种子吸胀后,捞出种子进行催芽,促进种子萌发,浸种主要是使种子预先吸足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

2、播种季节春播

时间:4月21日

春播:种子播下后不久就能出苗,种子在土壤中的时间短,受风沙及鸟兽危害的机会少,春天水分、温度条件较好,减少幼苗出土后低温、干燥的危害。

3、播种前整地及作业线的选择

北方干旱的地区:播种前7—10天灌一次底水,土壤干湿度适宜时及时翻耕,翻耕后立即耙地。

核桃采用低垄:适用北方有些地区,春季风沙大,水源不足,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常采用低垄育苗的方法。

规格:垄面低于地面10—15cm,垄面宽25—40cm,垄底宽50—80cm,垄向以南北方向为好。

优缺点:低垄有利于抗旱保墒,灌溉方便,保水性好,垄背有防风沙的作用。

4、播种方法及技术要点

核桃是大粒种子,价值高,多采用点播。

点播:按一定的行距开沟,将种子按一定的株距均匀地播在播种沟内的播种方法。适宜于大粒种子。

种子的放置方法: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摆放,覆土5~10cm。

(3)播种量每亩需大粒种子(60粒/kg)200~300kg

5、苗期管理

苗木管理包括覆盖、灌溉、松土除草、间苗、追肥等

4月28日:掀膜,灌溉

5月6日:松土除草

5月12日:除草、间苗、松土

5月18日:定苗、浇水、松土

1、覆盖。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提高出苗率。

2、掀膜:防治温度过高造成伤苗。

3、施肥。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50厘米。5-7月份,喷施0、3%的尿素,每半月一次。8月份到秋季结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每半月一次。在土壤结冻前灌冻水一次。

4、适时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分别在萌芽前、果实膨大期、硬核期、上冻前。

6、今后要进行的管理措施

1、肥水管理:核桃对肥水要求高,即使是土层厚的核桃林,也要加强肥水管理

2、施肥时间:

(1)萌芽肥(花前肥):一般在2——3月进行,施速效氮肥为主。

(2)稳果肥:花谢后至6——7月,施多元复合肥为主。

(3)壮果促梢肥:一般在秋梢萌发前追施,复合肥、有机肥配合施放。

3、整形修剪

4、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主要有核桃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等。核桃黑斑病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和新梢,引起果实腐烂和早期落果,降低出仁率,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2)、虫害主要有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木橑尺蠖、云斑天牛等。

实习是学生从课堂转变生产实践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人迈向社会的很重要的一步。通过这次核桃种植实习技术实习,我懂得了如何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无形中让我们再次温习了一次专业知识。通过这次实习我还深刻感受到一个工作能否顺利的进行,团队的合作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好的团队能够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这次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但实习中我们暴露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实习地点距离学校有点远,平时管理不太方便,并且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很多事情还需要到实习地点学习。其次,平时看似简单的除草,浇水,间苗,施肥工作,当我们真正的实践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真的是缺少动手能力,就是一个简单的耙地工作,我们都感觉很吃力。无论哪个环节出一点儿差错,都会使整个实习变的不完美,还好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我们对森林培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掌握了核桃栽植技术的相关技术。

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们还深深的感觉到团队合作是多么的重要,实习的过程中锤炼了团队精神,我们大家一起除草,一起浇地,一起施肥,看着核桃苗木茁壮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通过亲生的实践,我们掌握了核桃种植和管理技术,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在,磨砺了意志,锻炼了学以致用的能力。

最后,感谢陆老师对我的帮助,也感谢我组同学的互相协作!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六

名山县中峰乡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三、实习内容

观察良种评比园中各个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并测定其行距、株距、丛距,生长势等。

名山良种场从1987年建园,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起初是由荒山改造,现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茶园共有50—60茶树品种, 茶树品种:

蒙山九号:省级良种,灌木,大叶种,中生,树姿半张开,芽头肥大,芽叶黄绿色,产量高。

乌牛早:引进品种,较适合在雅安生长,不好采芽头;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强,产量较高。

梅占:引进品种,小乔木,中叶,中生,树姿直立,芽叶绿色,茸毛较少,持嫩性较强,产量高。

川沐217:好采独芽,抗干旱

名山131:灌木,中叶,早生,芽叶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

川沐28:半乔木,大叶,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

马边绿1号:半乔木,中叶,树姿半开张,芽叶绿色,茸毛多,持嫩性强 黄金芽:浙江引进,芽白型、全季型黄色系白化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张,树势中等,分枝密度中等而伸展能力较强,中叶类,中生种,芽体中等偏小、芽稍细长;干茶黄色明显,品质独特,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53%。可做观赏植物,价格较高。

四明雪芽:芽白型种,芽植株高大, 树姿直立, 分枝粗壮, 与常规品种无异; 大叶类, 成叶椭圆形, 冬季叶色墨绿是辨别该品种的突出标志;抗旱抗冻性强。干茶金黄色泽程度和滋味鲜度较为突出。

郁金香:芽白型、单季型黄色系白化种,春、秋梢呈白化当季返绿;灌木型,树姿直立,树势强盛,分枝伸展能力较强。大叶类,中生种,芽体粗壮;春茶前期干茶黄色稍浅、后期明显,香型独特,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5.7%。

千年雪:白色系变异,叶白型种,小乔木型,植株高大,树姿直立,分枝密集,叶椭圆形,芽头萌芽初期短小,后期明显增大,抗旱抗寒性强。

川农二号:无紫芽,芽形长度粗度均匀适中,适制“竹叶青论道茶” 中茶108: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少,抗寒、旱性较强,滋味鲜醇、适宜一芽一叶,低氟,感螨。

中茶102:灌木,中叶,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产量高,抗寒、旱性强;幼苗期弱,后期后来居上108。

中茶302:灌木、中叶、特早生,树姿半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多,抗寒、旱性强,高aa。

碧云:小乔木,中叶,中生,树姿直立,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持嫩性较强,产量高,抗寒、旱性较强 以上品种包括四川主栽品种、外省引进品种以及正在评比园中等待审定的茶树良种,还有不完善之处。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七

为了更好的了解育种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

本次实习分别前往崇州水稻科研基地与四川西南科联种业公司的新津园区学习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一下内容是老师依次带领我们走过并讲解了的部分,内容丰富,浅显易懂。

上午水稻部分

水稻历史

水稻育种过程是从原始野生稻到高秆栽培稻,再到所谓的绿色革命的矮化育种的矮化栽培稻,再后来水稻就开始分支,粳稻和籼稻的分化,在矮化育种的初期有常规稻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随着袁隆平先生对野败型水稻的发现,就有了杂种优势的利用,接着做杂交稻,杂交稻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就有了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的过程,当杂交稻发展和产量达到一定的地步,袁隆平先生又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在最初期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对逆境的抗性更加增强。

育种流程:

育种的目标就是要以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抗逆性为根本目标。

最初的常规育种,首先就是要制定育种目标,然后就要找相应的亲本材料,所谓的亲本资源,众所周知,任何计划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基础材料的支撑,如优质米与抗虫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再通过杂交,人为地促进其进化,再按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所谓地育种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变异、选择变异、稳定变异的过程,杂交的目的就是创造变异,,从后代f2或回交群体开始进行选择,根据目标对每一个单株进行观察,建立株系,一代代地选择地过程就是稳定变异,直到高代以后,农艺性状等达到了所制定的育种目标,且能为稳定表达,不发生分离,那就说明该品种选育成功,选育成功后,对杂交稻进行测配,如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组合,再获得杂种,然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于测配的组合首先在田里进行一个品比试验,为了评价其产量、株叶形态、抗病性、生育期和品质是否符合农业生产上的要求,通过筛选获得剩余的材料,再将这些材料进一步放到大田中生产,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如西南稻区,评价其产量的稳定性、对每个生态区的适合度,品质的稳定,是否能满足需求,再筛选,成为较稳定的品种,然后再进行区域试验,首先会有预试,四川一般每年会有300个品种,对农艺性状等进行筛选,剩下72个左右进行区试,第二年区试以后剩下的再进行生产试验,可能就剩下5-10个品种了,四川作为育种大省,每年能审定成功的品种一般也就9个,可见,审定为品种的机率特别小,且难度大。这样就从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一个新品种,根据审定证书就只能种植证书限定的范围内,一般拿到审定证书,就会授权给当地相应地种子公司进行生产推广。

三系配套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育种:

三系具体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目的是利用杂种优势,用遗传距离大不育系和恢复系产生杂种优势提高产量,众所周知,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如果没有不育系的生产,杂种的数量就没办法增加,由于野败的发现,母本做成雄性不育的不育系,免去了人工去雄的工作量,使得授粉过程也更加地简单,为实现三系配套,就必须要选育不育系和恢复系,为会的不育系地种子,且量要大,就必须要有保持系,以与不育系杂交,产生完全不育地后代,保持其不育性,其必须和不育系遗传背景完全一样,差别只在不育系含胞质的不育基因,而2保持系含核质的不育基因,互作以后产生不育材料。三系选择时,先选育保持系,其过程与常规育种等过程一样,首先根据市场调查,获取需求信息,再制定农艺性状等育种目标,再在基础材料圃里面找到这些具有特异性的材料,再进行杂交,后代建立分离群体,在分离群体中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在保持系选育过程中要做到,至少一个材料含有保持基因,然后,后代选择中,要保证该保持基因一直都在,接着建立株系,为了进一步按照制定好的育种目标进行评价,进行变异的稳定,通过几代的稳定后,可能会拿到比较理想的保持系,然后进行回交,前提要对保持基因的性质了解,要知道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保持系的类型一般有k型、冈型、d型、红莲型、包台型、野败型,在不同型之间,保持基因不是通用的,所以选择了保持系后,要用同类型的不育系与之回交,这样才能达到不育系的完全不育,多代回交,从而获得与保持系同质的稳定的不育系,从而完成不育系的完成。然后进行杂种优势的测配环节。

因市场与农民的需求时刻在变化,要顾及到的性状多种多样,环境在变化,栽培模式也在变化,虽然看起来步骤很简单,但是操作很复杂,同时,一般会同时开展很多工作,较辛苦,且现在的育种工作一般都会结合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但生物技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这样目的性更强。在抗病性材料种植时,周围种植一圈诱发行,其叫江南香糯,极感稻瘟病,当稻瘟病菌大爆发时,可以检测材料的抗病性。

两系配套不育系的选择:

三系的缺点:不育系的不育基因为毒性基因,而恢复基因就是解毒基因,有了不育系就必须要含有一个相应解毒的恢复基因的材料,但水稻中含有恢复基因的材料少之又少,所以导致资源利用率的受限,即恢保关系的限制,大大缩小了资源利用率。所以就有了两系的发展,两系即两用核不育系,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自身,会有育性转换的过程,分为:光敏不育系(长日照条件下可育,短日照条件下不可育)、温敏不育系(孕穗期24℃不可育,23℃可育,但环境温度多变,故设置了育种安全线,当品种的歧点温度高于23.5℃,该品种是不能用于市场推广的,)和光温敏不育系(高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低温长日照条件下可育)。目前推广的品种均为光温敏不育系,虽然光敏不育性受四季变化的调节,安全性更强,但是与其它基因的连锁比较强,且光敏资源不足,温敏不育系的安全性差,但却大面积推广,而光温敏不育系就有一定的安全性基础。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即为,通过杂交,形成后代分离,后代分离的群体中就存在不育株,慢慢稳定,核心就在于选育后不育株中获得单株种子,可通过调节生育期往后推,如后推至长日照条件来调节其育性,产生种子,或者再生复育,将选好的单株割成20cm左右的稻桩,施肥,长出的就能结实,从而使其再生获得种子。

育种学实践报告篇八

农学(本硕连读)201401曹玉妍 20144562 一、目的与意义

本次实习分别前往崇州水稻科研基地与四川西南科联种业公司的新津园区学习水稻和玉米的育种流程。一下内容是老师依次带领我们走过并讲解了的部分,内容丰富,浅显易懂。

上午水稻部分

水稻历史

水稻育种过程是从原始野生稻到高秆栽培稻,再到所谓的绿色革命的矮化育种的矮化栽培稻,再后来水稻就开始分支,粳稻和籼稻的分化,在矮化育种的初期有常规稻的概念,于是就有了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随着袁隆平先生对野败型水稻的发现,就有了杂种优势的利用,接着做杂交稻,杂交稻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就有了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的过程,当杂交稻发展和产量达到一定的地步,袁隆平先生又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在最初期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上有显著的提升,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对逆境的抗性更加增强。

育种流程:

育种的目标就是要以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抗逆性为根本目标。

最初的常规育种,首先就是要制定育种目标,然后就要找相应的亲本材料,所谓的亲本资源,众所周知,任何计划的实现都要有相应的基础材料的支撑,如优质米与抗虫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再通过杂交,人为地促进其进化,再按照育种目标进行选择,所谓地育种过程就是一个创造变异、选择变异、稳定变异的过程,杂交的目的就是创造变异,,从后代f2或回交群体开始进行选择,根据目标对每一个单株进行观察,建立株系,一代代地选择地过程就是稳定变异,直到高代以后,农艺性状等达到了所制定的育种目标,且能为稳定表达,不发生分离,那就说明该品种选育成功,选育成功后,对杂交稻进行测配,如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组合,再获得杂种,然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于测配的组合首先在田里进行一个品比试验,为了评价其产量、株叶形态、抗病性、生育期和品质是否符合农业生产上的要求,通过筛选获得剩余的材料,再将这些材料进一步放到大田中生产,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如西南稻区,评价其产量的稳定性、对每个生态区的适合度,品质的稳定,是否能满足需求,再筛选,成为较稳定的品种,然后再进行区域试验,首先会有预试,四川一般每年会有300个品种,对农艺性状等进行筛选,剩下72个左右进行区试,第二年区试以后剩下的再进行生产试验,可能就剩下5-10个品种了,四川作为育种大省,每年能审定成功的品种一般也就9个,可见,审定为品种的机率特别小,且难度大。这样就从基础材料选育出了一个新品种,根据审定证书就只能种植证书限定的范围内,一般拿到审定证书,就会授权给当地相应地种子公司进行生产推广。

三系配套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育种:

三系具体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目的是利用杂种优势,用遗传距离大不育系和恢复系产生杂种优势提高产量,众所周知,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如果没有不育系的生产,杂种的数量就没办法增加,由于野败的发现,母本做成雄性不育的不育系,免去了人工去雄的工作量,使得授粉过程也更加地简单,为实现三系配套,就必须要选育不育系和恢复系,为会的不育系地种子,且量要大,就必须要有保持系,以与不育系杂交,产生完全不育地后代,保持其不育性,其必须和不育系遗传背景完全一样,差别只在不育系含胞质的不育基因,而2保持系含核质的不育基因,互作以后产生不育材料。三系选择时,先选育保持系,其过程与常规育种等过程一样,首先根据市场调查,获取需求信息,再制定农艺性状等育种目标,再在基础材料圃里面找到这些具有特异性的材料,再进行杂交,后代建立分离群体,在分离群体中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在保持系选育过程中要做到,至少一个材料含有保持基因,然后,后代选择中,要保证该保持基因一直都在,接着建立株系,为了进一步按照制定好的育种目标进行评价,进行变异的稳定,通过几代的稳定后,可能会拿到比较理想的保持系,然后进行回交,前提要对保持基因的性质了解,要知道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保持系的类型一般有k型、冈型、d型、红莲型、包台型、野败型,在不同型之间,保持基因不是通用的,所以选择了保持系后,要用同类型的不育系与之回交,这样才能达到不育系的完全不育,多代回交,从而获得与保持系同质的稳定的不育系,从而完成不育系的完成。然后进行杂种优势的测配环节。

因市场与农民的需求时刻在变化,要顾及到的性状多种多样,环境在变化,栽培模式也在变化,虽然看起来步骤很简单,但是操作很复杂,同时,一般会同时开展很多工作,较辛苦,且现在的育种工作一般都会结合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但生物技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这样目的性更强。在抗病性材料种植时,周围种植一圈诱发行,其叫江南香糯,极感稻瘟病,当稻瘟病菌大爆发时,可以检测材料的抗病性。

两系配套不育系的选择:

三系的缺点:不育系的不育基因为毒性基因,而恢复基因就是解毒基因,有了不育系就必须要含有一个相应解毒的恢复基因的材料,但水稻中含有恢复基因的材料少之又少,所以导致资源利用率的受限,即恢保关系的限制,大大缩小了资源利用率。所以就有了两系的发展,两系即两用核不育系,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自身,会有育性转换的过程,分为:光敏不育系(长日照条件下可育,短日照条件下不可育)、温敏不育系(孕穗期24℃不可育,23℃可育,但环境温度多变,故设置了育种安全线,当品种的歧点温度高于23.5℃,该品种是不能用于市场推广的,)和光温敏不育系(高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低温长日照条件下可育)。目前推广的品种均为光温敏不育系,虽然光敏不育性受四季变化的调节,安全性更强,但是与其它基因的连锁比较强,且光敏资源不足,温敏不育系的安全性差,但却大面积推广,而光温敏不育系就有一定的安全性基础。不育系的选育过程即为,通过杂交,形成后代分离,后代分离的群体中就存在不育株,慢慢稳定,核心就在于选育后不育株中获得单株种子,可通过调节生育期往后推,如后推至长日照条件来调节其育性,产生种子,或者再生复育,将选好的单株割成20cm左右的稻桩,施肥,长出的就能结实,从而使其再生获得种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