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粮食的教案大班(模板16篇)

2023年粮食的教案大班(模板16篇)

ID:4695731

时间:2023-10-15 02:26:13

上传者:影墨 2023年粮食的教案大班(模板16篇)

在编写五年级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们在制作教案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一

九月三十日,我在理发店门口发现了半粒花生米,

蚂蚁运粮食作文

但花生米太大,洞口太小,怎么办呢?这时,有一只蚂蚁想出了办法:先咬烂,再搬进洞,大家试了一下,果然行,于是,大家高兴的跳起舞来。

看完后,我懂得了:不管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解决。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二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1)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3)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1)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2)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2)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1)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2)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三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四

1、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学会尊重他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听信号做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布袋、小熊头饰;大鼓一只。

2、设置情景:树林、山洞。

3、房子一座。

重点难点

1、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爬行。

2.倒退爬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我做大熊,你们做小熊好吗?

2、现在跟着我一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二、学习本领。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练习。

三、参观新家。

1、教师:宝贝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新家造好了,让我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2、幼儿跟着教师向前行进。

3、在家听音乐休息。

四、小熊运粮食。

1、教师:冬天快到了,我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宝贝们,让我带你们一起去运粮食吧!

2、途中设置情境:遇蛇。引导幼儿听信号做躲好的动作。

3、到达目的地,运粮食。

4、引导幼儿观察粮食的'颜色,挑自己喜欢的粮食运回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协调地往背上装粮食。

五、运粮食回家。

教师:我们终于到了,我们把粮食放到家里去吧。引导幼儿把粮食送到房子里去。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六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1)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3)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1)引导幼儿用与同伴交谈的不同方式与农民阿姨交谈。

(2)引导幼儿体会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2)每组推选一名同伴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1)引导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向同伴介绍如何节约粮食。

(2)小结: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挑食,爱惜粮食。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七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xx

1.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八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儒灵童教材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九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中增强节约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2、培养学生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节约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

重点: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中培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情操。

难点:培养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一、揭示班会主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学生浪费食物的图片)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现在,有请同学为大家讲一讲伟大领袖毛主席勤俭节约的事例,让我们在聆听中互勉互励吧。

学生讲毛泽东勤俭节约的事例:

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毛泽东的女儿有一次上学吃窝窝头时,只把里面的枣掏出来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毛泽东严厉地批评了他的女儿。从此,毛泽东的女儿再也不浪费食物了。

主持人:毛主席勤俭节约的言行,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越来越多。

通过刚才的采访,我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以前也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过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听了很高兴!现在,大家一起来齐读几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来警戒自己吧。

(课件出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吴兢)

三、总结主题班会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节约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去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学们,请珍惜粮食吧!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节约粮食,节约粮食,做一名节约粮食的小卫士!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韩威李珂涵

1、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附录:相关资料

答一答:

20xx年世界粮食日是第几届:第33个世界粮食日!

20xx年世界粮食日主题: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

20xx年世界粮食日时间:10月16日(每年时间都定于此日)。

精制大米比糙米营养价值。

a、高b、不一定

“陈粮”()“陈化粮”。

a、就是b、不一定是

农户家庭储存粮食使用磷化铝熏蒸。

a、不适宜b、适宜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是描写动物冬眠醒来的节气。

a、清明b、惊蛰

五谷是指稻(稻谷)、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和()。

a、包谷(玉米)b、菽(大豆)

“qs”标志是()的英文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一个醒目的蓝白色qs标志。

a、食品质量安全b、食品包装安全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是指()

a、双手双脚b、头、颈、四肢、躯干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一

1、指导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2、养成爱惜粮食、节俭的好习惯。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粮食的图片、声像资料等。

2、米饭、馒头、饼干等。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本课主题。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予以表扬。

2、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粮食从哪里来》,让幼儿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周种粮食的过程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3、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4、阅读幼儿用书《谁做得对》,说说谁做得好。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二

设计思路:

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在进餐时,时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性活动《爱惜粮食》,旨在于引导幼儿了解稻谷的由来,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进餐场面的图片,《粮食哪里来》课件;古诗《悯农》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导入主题

(出示实物图片)这是什么?有没有吃过?

2、形象感知,丰富经验

(1)逐图播放图片稻谷的生长过程的课件,引导幼儿边欣赏边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结合课件丰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词

(3)幼儿借助课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来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经验提升

(1)请小朋友说说大米是怎么来的?这些粮食来的容易吗?

(2)小结: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就开始播种,种子发芽长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农民伯伯要经过施肥、治虫、除草,禾苗慢慢长大,长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渐成熟了,农民伯伯就要进行收割,晒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你们看,农民伯伯种的稻谷要经过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维,结合教育

(1)让幼儿说说:“除了大米,你还知道哪些粮食?”

(2)讨论:如何爱惜粮食?并结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为

(1)观察幼儿进餐图片,反思自己的进餐行为。

你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8、梳理总结,重点突破

小结: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平时进餐时要爱惜粮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9、借助古诗,加强认识

通过学习古诗《悯农》,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1)播放古诗《悯农》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2)幼儿复习古诗。

(3)幼儿边打快板边朗诵古诗。

(4)提升古诗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这首古诗名称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进餐现象进行调查记录。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三

一、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以游戏化,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学中玩、玩中获得发展。《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日常生活的体育教学中,幼儿对于爬、跳、及走都有一定的兴趣,而幼儿的腿部肌肉也比托班时有力,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幼儿对身体平衡的要领掌握得不到位。幼儿园的门厅进行装修,有次带孩子去做操时经过,孩子看到了工人叔叔正搭楼梯给门厅刷油漆,孩子们好奇的追问我“那是什么”,看到孩子对梯子这么感兴趣,既然感兴趣,就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以往的体育教学,都是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借用某种体育器械来完成,这样的话幼儿的创造思维就受到局限。此次教学我借用梯子,鼓励幼儿主动提出许多种玩法,并大胆地进行尝试,同时通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体育教学,体验玩梯子的快乐。

2、能主动探索和模仿,大胆尝试玩梯子,发展幼儿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

3、尝试梯子的各种不同玩法。

三、教学准备:长梯三把,轮胎六个,月亮板,粮食袋七十个,设置粮仓一个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小动物走路幼儿随教师学小猫走、青蛙跳、小鸭走、兔子跳、小鸡走、袋鼠跳、小狗走、小鸟飞。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认识梯子

2、幼儿自由探索玩梯子

3、引导幼儿尝试梯子的各种方法

4、游戏:运粮食

(1)教师交代要求、玩法要求:因为粮食很重,每只小猫一次只运一袋粮食放置篮子里。玩法:经过木梯子、走过月亮板,搬一袋“粮食”走着送回粮仓,巡回进行,直至将粮食运完。

(2)幼儿游戏

(3)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小手、小脚抖一抖、弯弯腰。

2、小猫将“粮食”运回家,自然结束。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四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习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3、这次习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

(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

(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教育(说)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习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一、复习:这篇文章写时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2、经过部分分几步写具体。

3、看图作文要展开合理想象。

二、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指导。

三、指名读草稿,集体修改。(经过是否具体?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誊抄。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学习过竹梯上时保持身体平稳,发展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过竹梯,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3、体验自主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若干长梯、木桩,同等的小书包若干充当粮食装在粮仓(箩筐里)、空的箩筐两个,小猫头饰若干。老师带着黑猫警长的头饰,黑猫警长的音乐。

活动过程:

1、以角色“黑猫警长”的身份引出活动,听音乐做热身操,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宝贝猫们今天,黑猫警长要教你们学习新本领了,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2、学习尝试自主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1)启发幼儿自由畅想、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师:宝贝猫们看前面有两条竹梯小路,请你们走一走,看看谁想的方法多。(宝贝猫们得注意了过竹梯小路的时候不能摔倒了,而且手要自然的放在两边也不能走到竹梯外面了)

(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刚刚走竹梯的.方法)师:宝贝猫们刚刚你们走竹梯的方法真多啊,那机器猫觉得xx的方法比较容易过去,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带领宝贝猫们走一圈,走2种方法可以了)

3、通过游戏“保护粮仓”,发展身体平衡性及协调能力。

师:接到命令,(假装接电话)农民伯伯的粮食被老鼠偷走了,我们要把粮食从老鼠家搬运回粮仓里。

(1)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选择一种过竹梯的方法,过了竹梯,绕过树林(木桩)脚一定要踩在木桩上,不要掉到地上了,同时走竹梯和踩木桩的时候双手要自然放开,不能拥挤、更不能推其他的宝贝猫。从老鼠的家里搬一包粮食,从旁边的小路跑回来(按箭头方向),把粮食拿到手上。(教师示范全过程)(机器猫示范)

(2)小朋友们自己参加一遍游戏(选择一种走竹梯的方法,然后第二遍用另外一种方法走)

(3)分两组幼儿进行竞赛,:宝贝猫们,天快下雨了,我们来比赛那组运篮子里面的粮食先运完为胜!。

4、延伸活动。

师:宝贝猫接到命令我们又有新的任务要去执行了,开上车子出发。

粮食的教案大班篇十六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2课时

多媒体出示《爱惜粮食》的图片,句子、要求。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的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背景,发挥想象,口述图意。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看图作文——爱惜粮食

出示2

1分钟

读要求,你读懂了什么?

3分钟

(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作者抓住哪几方面来写?用“——”划出写得具体的词句。

5分钟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围绕中心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课件5)

5分钟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上画着哪些人?

2、他们在干什么?

3、是什么时候的事?)

2、出示学习提示

1、图上画着哪些人?那位小朋友正想干什么?

课件5

3、讨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1)人物:小明、爸爸、妈妈、农民伯伯

板书:小明

爸妈

点明:小明、爸爸、妈妈是这幅图的主要人物,农民伯伯是次要人物。

(2)时间:春天的中午

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明胸前的红领巾说明是放学后,从农民伯伯头戴草帽,弯着腰在插秧,推测出这是春耕的季节。)

事情:出示填空(口头说话)

(课件6)

一个—————的———————,小明———————,爸爸妈妈———————————————————。

(3)讨论事情的顺序。

板书:起因:小明要倒剩饭

经过:爸妈劝阻教育

结果:小明懂得道理

(4)确定重点:这三步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

点明:事情的

经过应作为重点写具体。(板书:写具体)

(5)同学回想一下我们积累的爱惜粮食的谚语和诗歌等

如《锄禾》出示它的多媒体

2分钟

1、10分钟

出示学习提示

2、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小明会怎么说,怎么做?

3、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得具体些?

(课件7)

(1)自由组合讨论,小组汇报,可用小品形式。

(2)想象语言、动作是否合理。

(3)评议后,其他小组补充(力争求异)。

3分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