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日记一年级(优质8篇)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优质8篇)

ID:4697682

时间:2023-10-15 03:14:15

上传者:琉璃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优质8篇)

通过公司宣传语的宣传,可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如何创造一个吸引眼球的公司宣传语是每个市场部门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从众多企业中挑选了几个独具匠心的宣传语,与大家分享。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一

新年的脚步声渐渐走近,新年老人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a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家家户户伴随着欢笑声与朝阳,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下午,妈妈和爸爸买回了春联,很庄重地取来剪刀、双面胶等物品。我马上拿起春联,兴致勃勃地大显身手去了。

家家各有各的韵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们家的春联独一无二。这一天不禁让我知道贴春联时要庄重,也让我知道了春联虽不代表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种人对愿望的美好寄托。

热闹的除夕夜,焰火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乐,带着吉祥,向新的一年迈进,它展现着我们的祖国将会更繁荣富强!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二

除夕一大早,全家就忙碌起来。奶奶和妈妈负责烧年夜饭,爷爷负责打扫,我也没闲着,我帮爸爸贴对联。一家人忙的热火朝天。

我和爸爸先找来一个桶,一把刷子,还有一小袋小麦面粉,我们先把面粉倒进桶里,然后倒一些温水,用木棍搅一搅,再倒进锅中不停的搅拌,等烧开浆糊就做好了。

我们开始贴对联了,爸爸先拿了一副“春回大地千山秀,福满人间百日兴”的对联,我在反面用刷子涂上浆糊交给爸爸,爸爸把它贴在了大门上。接着我们又贴房门,这时,我看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对联,我说:“这一定是贴在祖母的房门上,祖母是我们家的老寿星。”爸爸说:“不错,老寿星虽然已经八十八,身体还硬朗着呢!一定能活一百岁。”我们又贴了厨房、院子大门等,最后,只剩下几张福字,我对爸爸说:“福字简单,就让我贴吧!你告诉我贴在什么位置就行了。”爸爸说:“好吧!”我选了一张金色的福字,在反面涂上浆糊,正准备往爸爸指定的位置上面贴。爸爸说:“倒过来。”我说:“没倒呀!”爸爸说:“贴福字应该倒过来贴。”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呀?”爸爸笑了笑说:“倒和到是谐音,福倒表示福气到。。”

原来贴对联也有学问,我们中国人的是丰富多彩啊!看着年味十足的家,微笑不禁漫上了我的嘴角。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三

过年的时候,到处是孩子们那美丽的笑脸,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空气中那一丝丝甜甜的年味。

“贴春联了!”爸爸朝楼上大喊,我应声三步并两步地飞奔下楼,手中抱着小表妹,弟弟紧随其后。我自告奋勇,帮忙贴春联和“福”字。

贴春联是有门道的,我对着小弟弟说:“春联要从右到左贴,要先贴上联右再贴下联左,念也是要从右到左地念。”我先在春联的背面贴上了一层双面胶,然后小心翼翼地贴了上去。我仔细盯着这一副春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心里美滋滋地笑着。是的,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让我的学业步步高!

开始贴“福”了,我拿过一张“福”字,贴上双面胶,正要往墙上贴时,弟弟出声喊住了我说:“哥哥,我看别人家的福字是倒贴的哦。”我笑着对弟弟说:“贴这‘福’字是有讲究的,大门上的‘福’字是正贴的,有‘迎福’和‘纳福’之意。水缸和米缸的‘福’字就要倒着贴啦,这样你倒出来的就都是福啦!”弟弟崇拜地对着我笑,爸爸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春节是欢乐的节日,多么美好温暖和甜蜜啊,出外工作的叔叔伯伯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哥哥姐姐也回家了,不但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团圆的欢乐,也让我看见了长辈们喜悦和满足的笑脸,更看到了明年的美好!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四

今天过年前一天,一进入腊月的门槛儿,那股醉人的酒香就扑面而来,人未醉心却醉了。“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随着一串串爆竹在空中炸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

这贴春联啊,说难不难,可说简单也不简单。

抹浆糊是贴好春联的关键。一把刷子,涂多、涂少都不好。我是第一次贴春联,可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在春联上涂了一点浆糊,妈妈说那是粘不上墙的哦。一次不行就两次嘛,我彻彻底底地抹个遍。

没有那么高的身板,就只能指挥老爸贴春联了。老爸教我:“这春联贴高了要说‘高高’,贴低了要说‘在上’”。

嗯,图个吉利,我可乖了,贴低了就说“在上”,贴高了就说“高高”。整个楼道都回荡着我“高高在上”的声音。

春联给贴好了,外后退几步瞧瞧,嘿嘿,还不错!再一看,上联:福星高照平安宅,下联:好景常临康乐家,横批:吉星高照。

春节,真正进入了倒计时。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五

除夕夜那天一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走下楼一看:家乡充满喜庆,红红火火一片,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人人脸上充满喜庆。小孩们撒欢的跑来跑去,边跑嘴中边喊“过年啦,过年啦!”

吃完早饭后,我就去帮爸爸贴春联了,心中不禁想到《元日》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啊,总把新桃换旧符,不正体现了大家在过年之时除旧迎新的景象吗?作者王安石还抓住了放鞭炮,喝屠苏酒这两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走到房门前,这时问题来了:这春联该如何区别上联跟下联呢?正当我想破脑袋还得不出答案之际,爸爸手中拿着浆糊走了过来,笑着说:“让我来告诉你吧,现在的春联,按照古代的读法,从右往左读的,因此,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然而上联的特点就在最后一个字上,是三声或四声,是低的声音,在古代叫仄声。下联的特点也是找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二声,是扬起的声音,在古代叫平声。所以正如这幅春联,应该‘贺佳节万事如意’在右,‘迎新春百业兴隆’在左。”

经过爸爸的一番解释过后,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了。区别好的上下联,我们先给上联粘上浆糊,工整地贴到右边,下联也是,不过是贴在左边,最后贴上横批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的贴春联活动,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热闹的除夕夜,焰火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乐,带着吉祥向新的一年迈进。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春联,春联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是每次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话说这春联还真有些坑人,上下联间没有逗号,这就是我要开始就犯了难,上下联贴反了就会闹出大笑话,我有点不知所措,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贴春联的学问可大这呢,左侧为上首,右侧为下首,对联分上下联通常看最后一字,上联最后一字为仄音,而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当然还可根据因果、时间、空间的分法。”我恍然大悟,我看了一眼眼前这副春联,其中一句是“万水千山尽得辉”,另一句是“五湖四海皆春色”,很明显“五湖四海皆春色”是上联,而“万水千山尽得辉”是下联。我拿起透明胶,粘好春联的四个角就往外跑,到达门前,我又有些不知所措了,对联是贴上边还是下边?是边缘还是中央?我望着别人家的对联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比划了一下,妈妈点点头,我立即把上联贴到了上首,刚刚好,我想趁热打铁,下联也蒙混过关,但很可惜,下联贴歪了,这把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用小刀轻轻地划着边框,总算划下来了,我要重新粘好,小心翼翼地把它贴好,perfect!这是我第一次贴春联,但能贴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很流行,春联是我国汉字文化的精髓,我们不能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忘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传承下去。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七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邻居门上的“福”字都倒着贴的。今年贴春联,我要爸爸把鲜红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贴在我家的门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指方向,奶奶边包饺子边“兼任”我和爸爸的“顾问”。刚贴完春联,“顾问”就提醒我们:“别忘了,‘福’字倒着贴!”我说:“好的好的,但‘福’字为什么偏要倒着贴呢?”奶奶笑了:“傻孙子,你没听人家说‘福’字贴倒了图个啥,福到,吉利呗!”她边抹浆糊边说浆糊话。倒着正着都是‘福’,就听老人家的。.。说着,她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门上贴,“慢!”我学着港台电视剧中人物的动作、腔调,拦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问个明白。”爸爸住手了,“行,听谁的都是‘福’。”“怎么不贴了?”“顾问”粘着两手的面粉,像遥控器一样指挥,“贴,倒着贴!”我急了。喊起来:“奶奶,你这是迷信!”“胡说!”奶奶耐心的说,“大年大节的,小孩子不要吵…只会糊的爸爸向我做了个鬼脸:“倒贴就倒贴…!”

“慢着!”我拦着爸爸,急中生智,给奶奶来个将计就计,“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贴不就是福到头了嘛!?我没意见,反正福到头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连饺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语道:“福到头了,不就是没有福了吗?嗯…”“奶奶,”我趁机反守为攻,“这‘福’字朝上,全年顺当;‘福’字不歪,财源进来。您说是倒着贴还是正着贴啊?”“让你当回一家之主吧!”奶奶笑了,向爸爸挥挥手,“正贴正贴…。”

贴春联日记一年级篇八

大年三十天还不亮,我就被妈妈喊醒了。我有点想发火埋怨妈妈叫醒我太早,我还想多睡会儿呢。妈妈笑着说:“你昨天晚上不是说好的让我叫你早起贴春联吗?”我恍然大悟,呵呵,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记了。我揉揉朦胧的睡眼,赶忙起床,跟着哥哥去贴春联。

其实春联是由古时候的桃符转变而来。宋代时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贴春纸”,到了明代才改叫春联。春联最早是用来辟邪驱鬼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桃树,桃树的树枝非常长,桃树东边最长的树枝连接着一个鬼洞,洞里的鬼每天都要出来吃人,人们都很害怕。有两位神仙从天上下来,坐在桃树底下,只要是看见有出来吃人的鬼,就把它们捆起来喂虎,这两位神仙就是神荼和郁垒。人们为了感谢这两位神仙就用桃木做成桃板,刻上两位神仙的名字,或者把这两位神仙的模样刻在上面挂在门前辟邪驱鬼。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逄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我喜欢过春节,更喜欢贴春联,因为“贴春联”能让我学到不少的知识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