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 海洋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精选7篇)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 海洋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精选7篇)

ID:4712415

时间:2023-10-15 09:22:38

上传者:MJ笔神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 海洋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精选7篇)

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在开场白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语气和语调的运用。通过今天的讨论,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方式。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一

作者:李怡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  :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二

【目标预设】

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重点、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思路】导人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扫除障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直奔重点,理解感悟;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课文。

2、揭示课题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出示词语: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慷慨

2、指名朗读词语。

3、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读课文,思考:每一节写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速读课文,用“——”划出课文中的过渡段,以此理清课文脉络。

1、抓住课文的第四节“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认识这是课文的过渡段和所起的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直奔重点,理解感悟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的?

1、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2、交流,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1)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恶化”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2)交流怎么办

(生读“如今……大显神威。”出示)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a)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七、八小节。利用水力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

(b)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自主创新

学完了这篇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学完课文,学生强烈感受到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这个关键时刻,请学生为保护海洋设计宣传口号,对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振奋人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5、6自然段把自己开发、利用海洋的设想写下来。

3、继续了解海洋的知识。

【板书设计】

关系密切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开发利用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保护珍惜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

2、揭示课题:板书: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自学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学会读课后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教师及时正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轮读课文,及时正音、练读。

(4)指明说说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5)引导分段:哪些部分写了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第一段(1-3)写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4-8)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9)要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板书: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画出有关语句。(学生回答)

3、海洋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指名说。

教师引说: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4、海洋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呢?指名说。

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同时,又--(敬畏海洋)。

5、引读第三自然段。

6、指导朗读。(读出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复杂心情)

7、过渡:

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但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还会望洋兴叹吗?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8、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9、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10、课文是怎样写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

小组讨论交流,同时师生互动板书。

(1)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2)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底索取高蛋白食品。

(3)人类用较少的金钱,获得较大的电力。

(4)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5)人口增长,必须拓宽生存空间。

11、朗读第二段

12、现在,你能说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了吗?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13、齐读第三段,思考:

(1)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2)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总结全文

教师号召:海洋遇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四

今天教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目标如下:1、拟题的艺术;2、读通课文;3、自学字词;4、概括主要内容;5、讨论解决文后第2题。

在导入新课之时,我抓住课题中的破折号,引导学生说清题意,而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金波拟题的艺术。学生能说出,这样的题目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人对课文重点内容一目了然。这个好处,放到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再请他们思考思考。

关于读通课文和自学字词这两个环节,我的想法是以学生预习为基础,以检查为主要手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要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而且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这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引导概括主要内容时,我教给学生抓住重点句的方法。不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就连叶雨这位平时不大爱发言的同学也举手了。这也归功于作者写作上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讨论解决文后第2题: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希望的?这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我留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在交流时,让多名学生说,然后再请中下生说,这样让全体学生都能用心地听、准确地说,通过积极地学习,当堂大面积巩固学习成果。不要以为第一课时没有什么“嚼头”,其实每一课时都是一样有意思。

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特地让学生总结第五至八自然段写法上的共同点。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人类面临的危机,再写海洋怎样帮助解决危机。

回顾这一节课,我认为这是一篇简明的科普类说明文,不需要怎么去花心思品读,那么针对这一文体,第一课时我确定了以上几个目标。而第二节课,我会引导学生完成这样两个目标: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海洋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学习本文当中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表达方法;2、解决文后第3题,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动笔写一写: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由文至写,进行非常必要的综合性学习。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五

1、无私  吝啬

2、丰富  短缺

3、高昂  低廉

三、

1、矿产资源、食品、电力、淡水、建设城市

2、保护海洋、海洋资源、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四、

1、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藻类、浮游生物、鱼虾

3、列数字。通过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南极磷虾的产量很高,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举例子。通过举南极磷虾的例子,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作比较。通过将南极磷虾每年的产量与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作比较,使读者对未来南极磷虾的产量产生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4、海洋和我们是一个整体,首先,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另外海洋虽然蕴藏许多资源,但海洋资源的再生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开发海洋资源而不注意保护,那么这些资源总有被用光的一天。所以保护海洋极其重要也十分必要。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六

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第二部分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2、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点评:为什么说海洋是个聚宝盆?

从"大显神威"中可见探测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过去、如今的对比中,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海洋的作用可真不小!

迷人的前景,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之所在。

3、【欣赏】

读了这一部分,你一定会对人类将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那是由于作者巧妙的结构安排。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去笔锋一转,自然过渡到今天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同时,这一自然段开启了下文,是5~8自然段的总领,所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可不小哩。

接着,作者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基本上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意思,这就是一节一意,使读者对第4自然段所说的"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有了更清楚更直接地了解。

正是有了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对内容一目了然,但这部分的精彩还不仅在于此,在具体介绍人类如何开发、利用海洋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比如第5自然段中,作者一方面说明海洋是个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交代陆地上的"能源危机",在这两者的鲜明对比中使人认识到海洋的巨大作用。再如第6自然段,为了说明海洋对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意义,作者也是先以陆地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食物匮乏的现象为对比较对象,使读者在巨大的反差中不断强化"海洋对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解。

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如果你注意到加点的字词,你一定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原来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这就是说明文中的拟人句带给我们的感受,使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不至于觉得太枯燥、乏味,同时对作者说明的事物有了更具体形象的理解。

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大家在学习中遇到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课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5、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2)、课文中有这样一些词:

能源危机土地沙化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

你对它们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分别给它们做一张资料卡片。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6、海洋相关资料

一、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庄或一个大城市的居民小区,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

"万物生长*太阳"。太阳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积大,海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储存热量的能力大。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太阳能量被海洋吸收并储存起来,海洋成为地球上的巨大的热能仓库。陆地表面吸收太阳热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层很浅的地方,储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热得快,夜晚也凉得快。这样一来,地球热量的供应就主要由海洋来调节。海洋通过海水温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环,并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地球气候变化。海洋不但通过大气调节地球气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另外60%的再生氧气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不过,地球的这两叶肺与动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二、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元素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目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溴储量可达l×1014吨。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6×106吨/年,其中约有2.6×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10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1000倍。

"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铿15~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5×1011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6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 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

三、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多栖身在海洋中的"大陆架"和"大陆坡"底下。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以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以及其它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迅速大量地繁殖。据计算,全世界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原料"。

4乙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气。

生成的油气还需要有储集它们的地层和防止它们跑掉的盖层。由于上面地层的压力,分散的油滴被挤到四周多孔隙的岩层中。这些藏有油的岩层就成为储油地层。有的岩层孔隙很小,石油"挤"不进去,不能储积石油。但是,正因为它们孔隙很小,却是不让石油逃逸的"保护壳"。如果这样的岩层处在储油层的顶部和底部,它们就会把石油封闭在里面,成为保护石油的盖层。

分散在砂岩中的石油并没有开采的价值,那些油气富集的地方才具有开采价值。浅海的地层常常是砂层、页岩、石灰岩等构成的,这些都叫沉积岩。沉积岩本来应当成层地平铺在海底,但由于地壳变动,使它们弯曲、变斜或断开了。向上弯的叫背斜,向下弯的叫向斜。有的像馒头一样的隆起,叫穹隆背斜。有些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由于受到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石油都跑到背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quot;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在石油地质学上叫"储油构造"。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石油处在中间,下部则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

四、潮汐能开发利用

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潮汐发电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潮汐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进入2l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四年级海洋世界教学反思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

三、交流展示

1、自我完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提示:a:遭遇的困境与挑战

(1)能源危机文字——图片——文字(恐慌、担忧)

(2)食物匮乏文字——图片——文字(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2000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3)用电紧张图片

(4)干旱水荒图片

(5)生存空间紧张(补充资料)

b:(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理解聚宝盆(出示文字资料)

文字——图片——文字(自豪,高兴)

(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文字资料)

(3)利用海水运动发电(图片——文字)

(4)淡化海水(图片)

(5)建设海底城市,开拓生存空间(图片)

五:总结过渡: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出示图片)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升华拓展: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六:小练笔

七: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生存危机开发利用

保护珍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