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模板8篇)

最新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模板8篇)

ID:4713859

时间:2023-10-15 12:43:29

上传者:笔砚 最新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模板8篇)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大班教案案例吧。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一

《爷爷和小树》一课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结构清晰,着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了解爷爷是怎样为小树御寒,小树又怎样为爷爷遮阳。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并感悟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 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让学生们回忆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再让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2. 出示课题。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爷爷和小树)请学生把课题读两遍。

3. 启发学生质疑。师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从以前学的儿歌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再开“火车”读。(电脑显示生字)

(2)去掉拼音读字:爷、棵、到、给、冷、穿、暖、开、伞、热。

(3)想办法怎么记住它们。

3. 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3)男女生分段赛读。

(4)小组汇报朗读,评出“朗读小能手”。

4. 齐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2)指导朗读。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3)启发想象:如果小树会说话,会对爷爷说什么。

(4)指导朗读,读时要强调突出“暖和的”与“不冷了”两词。师范读,生模仿。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绿色的小伞”。思考:小树怎样帮助爷爷呢?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4)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

(5)指名分段朗读,分男、女生读。

(6)朗读全文,体会心情。

四、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小树不冷,夏天爷爷不热呢?

1、学生通读课文。

2、回答上述问题。

3、不明白的地方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不、开、四、五”四个字。

2、重点指导“不、开、四、五”四个字书写。

3、老师板书:指导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笔画“乚”,写时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5、口头组词。

六、拓展活动

课本剧:指导学生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动作、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七、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三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1、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

2、认记生字,练习朗读。

树木能够改善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质量。树木和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新鲜氧气;空气中60%以上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树木和绿色植物,因而人们把树木和绿色植物比喻为“氧气的制造厂”、“新鲜空气的加工厂”。树木中还有很多树木能够分泌杀菌素以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病菌;并且还能够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等。

1、根据拼音认识认识生字。

2、根据拼音读懂课文内容,会背诵课文。

1、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本课的生字。

2、看书中的插图,向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同学听。

4、爷爷是怎样保护小树的?

1、按课文填空。

冬天(),爷爷()小树穿上()的衣裳。

2、我能把下面图中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5、《爷爷和小树》导学案学校班级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张春林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学习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生字的书写,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预习任务:

1、背诵课文。

2、书写“不、开、四、五”4个字。

自主、合作、探究:

1、轻声读课文,看文中插图,边读边想:爷爷是怎样保护小树的?

2、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3、人和树有什么关系?

我来闯关:

a)写出反义词

冷——()关——()

2、我会说。

4、我会写。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四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 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五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六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

(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

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把已经认识的字擦掉。

2、检查识字情况,师生交流。

(1)出示第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认读,重点指导生字“棵”的读音。

(2)出示第二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到、给、穿、暖、冷”的读音。

(3)出示第三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开、伞、热”的读音。

3、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件出示生词:

爷爷一棵到了给小树穿上暖和不冷撑开小伞不热

(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4、巩固识字

(1)找一找:请你到生字表中找一找,下面的偏旁藏在哪些生字中?

利用课件出示几个新偏旁:灬冫亻人刂父

(2)配一配:出示几个偏旁和部件,看看哪些偏旁和部件能够组成新字。

(偏旁、部件略)

(3)猜一猜:看图猜字

“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伞”(画一把带把的花雨伞。)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互相评价。

(2)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开展朗读比赛。教师相机指导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七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认识笔画竖弯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1、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

认真看图,说一说这两幅图说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着重号。

小朋友们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我们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1、出示课件(本课的生字),给你喜欢的生字组一个词。

2、生答

3、老师给每一个生字都组了一个词,看你认识他们吗?

4、老师领读

5、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但一定向小朋友说清楚怎样读。

生字宝宝还要考考我们,接下来我们开火车读生字,看看今天的火车能不能从头开到尾。(课件随机演示)

同学们都是识字的能手,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的呢?(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学偏旁“刂”、“灬”、“人”、“冫”。)

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段,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爷爷和小树的教案篇八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

2、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通过读、写、识记字的音、形。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师:引读法。

生:交流学习法。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巩固读音,完成课后“我会连”。(拼音与字连线)

2、识记字形。

(1)复习“木、日、、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

(2)指导认识“、、、、”5个新偏旁。

(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

(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

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

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五、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六、作业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人—()

—()父—()

—()

2、写出反义词。

冷—()关—()

3、组词。

爷()棵()穿()

爸()课()窗()

四、板书设计

爷爷和小树

穿衣服

爷爷爱护小树

关心

撑小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