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茶教案幼儿园(模板16篇)

2023年中国茶教案幼儿园(模板16篇)

ID:4720456

时间:2023-10-15 15:40:38

上传者:紫衣梦 2023年中国茶教案幼儿园(模板16篇)

大班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一

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音乐活动《大中国》,旨在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

2、能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集体。

1、事先听过歌曲。

2、自制道具。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幼儿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随意跟唱和表演。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引导幼儿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2、感受歌曲性质。

3、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4、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5、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

6、动作创编

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五、表达与表现。

1、幼儿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选择道具。

2、幼儿分组展示。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不足之处:

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百科: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二

9、20——10、10

1、初步获得有关祖国地域风貌、民族风情、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认知,感悟中国古老的传统和文化,感受祖国的美好和伟大。

2、通过活动,使幼儿领悟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产生“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周(9、20—9、24)

第二周(9、27—9、30)

第三周(10、8—10、9)

1、我知道的中国(晨谈)1、妈妈的生日(晨谈)1、国庆节的见闻(晨谈)

2、祖国的标志(社会)2、祖国一家人(社会)2、爬长城(音乐游戏)

3、我们的首都北京(社会)3、大中国(打击乐)3、美术:美丽的祖国

4、我最爱祖国(语言)4、好听的京剧(社会)

5、国旗、国旗红红的哩(音乐)5、京剧脸谱(美术)

6、我爱北京天安门(音乐)6、祖国之最(社会)

7、小朋友爱国旗(美术)

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祖国特产(实物、图片)分类,布置祖国特产展。

1、提供各种质地的彩色纸、尖刀、胶水等,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拉花、彩带等装饰物,装扮国庆的教室。

2、学习折新疆帽,做西藏裙。

3、提供椭圆形的铅画纸,引导幼儿设计脸谱。

收集祖国各地名胜风景图片,幼儿扮演主持人,介绍名胜风景,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环境布置:“我们的家” “祖国宝贝展览会” “中国地图”等家长工作:家长配合收集各种图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收看有关国庆的电视节目,一起关心时事。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三

1、能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能够准确地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3、能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多种材质的纸张;鞭炮图片一张;指南针图片一张,书本若干本。

1、出示不同材质的纸,说说纸的用处。

老师:这些都是什么?它们都长得一样吗?(通过视觉和触觉)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设置问题。

(1)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纸?纸是怎么来的?

(2)是谁最早发明了造纸的技术?

引出其它三样发明。

3、出示鞭炮的图片。

老师: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做的?

4、出示指南针的图片。

老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能不能说出它的用途呢?

5、出示此次活动准备的所有物品。

老师:看看这些书和纸,有什么不一样?(一些纸是空白的,一些是有图和字的。)这些字是怎么在上面的?是写的吗?(是印上去的。)

6、总结。

老师: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四、活动结束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到家考考爸爸妈妈,看看爸爸妈妈知不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请小朋友告诉爸爸妈妈。

本活动以我是中国人为主体,了解祖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知道四大发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上课前先发动孩子们搜集有关四大发明的图片及故事情节,孩子们先有了比较浅的认识,孩子们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感到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四大发明的介绍重点不够突出,在教具准备上,除了利用图片教学外,对于能够收集到的材料,还是应该以实物呈现为佳,这样能够幼儿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感受。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四

通过听唱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中国娃娃》,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三山五岳和长江黄河的视频资料)。

教师伴奏,请学生齐唱,独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1、第一遍:

请同学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

a:请同学仔细听每一句歌词的第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b:回答书上的提问

c: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四大发明和五岳的知识?请大家说说,并一起交流交流。

3、第三遍:

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中国娃娃》通过歌颂我国两条大河,三山五岳的大好河山和四大发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这首歌曲通过活泼,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受到一种美好情感的教育。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五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

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大音乐)

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六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资料。

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1、同学们,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

(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对照前面的板书,在相关内容前打对勾,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

师: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并让学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相机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过渡、拓展: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行车“平安”、商店“生意兴隆”)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齐读第五自然段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1、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红红火火中国结”展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七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丈,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文读一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3、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摊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队6自然段(第二层)。

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四)朗读第二段。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

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3、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

8、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

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9、齐读第三段。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七、作业

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八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这一课,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1、同学们的问题真多,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来读课文,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学习过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

1、检测字词。

2、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看一看能否读准它们。

3、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1、把你的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觉得战友们很珍爱中国石?

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读。(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

3、体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弄清我发现中国石的经过,有条理地进行复述。

3、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同学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1、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给学生标准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分层。

3、交流:全文分为三层:

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

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1、默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体会到的?切入到文章中去,指导朗读。(根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内容)

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对祖国的爱?

a、(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b、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c、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d、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结合语文天地d4的读一读,注意引号。

拓展:

2、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3、老师小结。

4、战士之所以将这块石头当作宝贝一样,是因为战士在这块像祖国版图的石头上面寄托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这正是这它神奇所在,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石头的故事,请大家听听,说说这块石头又神奇在哪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猎人海力布。

1、姗、视、酷、偎等字的写法。

2、戈、繁、存、览等字的部首。

3、板和版、颗和棵的区别。

1、熟读课文。

2、把海力布的故事请给家人听,并和家人探讨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3、练习写生字。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九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二、三段内容,体会“我”和小姑娘发现雄鸡形的石头——“中国石”及观赏“中国石”特点的激动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中国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评析:通过复习和回忆将两个课时很好的进行了衔接。]

(二)理解课文

讲读二、三自然段。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乐和画面]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

(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讲读4、5、6自然段。

(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

(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评析:目的是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飞跃。]

讲读第7、8自然段。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4、自由轻声读第8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

5、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6、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朗读第二段。

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3、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

(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6、齐读第三段。

(三)感悟全文

2、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五)作业

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是哪里的一块石头,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石”,并初步了解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及“中国石”的特点。

(二)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练习划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练习划分段落。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2.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驻(zh))守:部队驻扎某地(课文中指戈壁滩)进行防守。

戈(g5)壁滩:“戈”的本意是古代兵器,也指姓。词意见教学设计后“资料”。

积聚(j)):积累。

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指人迟迟到来。课文中用来形容春雨延迟到初夏才下,表达战士们盼雨的心情。

洗润(r)n):润,湿润。课文中指戈壁滩被雨水冲洗得湿润起来。

大漠(m^):漠,沙石覆盖的地区。课文中指部队驻守的戈壁滩。

瑰(gu9)丽:瑰,珍奇。课文中形容戈壁滩雨后的朝霞异常美丽。

朝霞(xi2):霞,因受日光斜照而显出红、橙、黄等颜色的云。课文中指戈壁滩上日出时东方的云霞。

倾泻(xi8):泻,液体快流。课文中形容朝霞像从高处流下大量的水,很快布满了滩上。

裸(lu%)露:裸,露出,没有遮盖。课文中指滩上的石头没有东西遮盖,极易看出它们的光彩。

俯(f()身:俯,头低下。课文中指低下身子选择可心的石头。

咚咚(d#ng):象声词,像敲鼓的声音。

勒勒(l8)车:一种由牛或骆驼拉的板车,草原和戈壁滩比较需要。

邀(y1o):邀请。课文中指赶车的小姑娘邀请“俺”到珍珠泉洗石头。

昭(zh1o)君出塞(s4i):(见教学设计后资料)

饮(y!n)水:饮,喝。课文中指昭君出塞路过珍珠泉边喝水。

苦涩(s8):涩,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课文中形容水又苦又涩。

肖(xi4o)形石:肖,相似。课文中指像雄鸡形状的天然石。“肖”,这里不要读“xi1o。”的音。

版(b3n)图:版,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子。课文中指俺国的领土。

不由(j9n):禁,忍住。不要读成“禁([email protected])止”的“禁”的音。课文中指“俺”看见肖形石像祖国版图,忍不住喊出“应该叫中国石”。

傲(4o)然:傲,骄傲和自豪。课文中形容像祖国版图的雄鸡,坚强不屈地挺立着。

不只(j!n):连词,同“不但”,用在前一半句子,后一半句子里常用“而且”、“还”等呼应,表示句子的意思更进一层。

皱痕(h6n):课文中指“中国石”外表皱起来的印儿跟祖国大陆的地貌相似。

祁(q0)连山:俺国青海省南部,甘肃省西部山脉,海拔4000米。

吐鲁番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俺国最低的地方。盛产棉花、葡萄、哈密瓜。

依偎(w5i):偎,紧挨着。课文中指“台湾”、“海南”两颗肖形石,紧靠祖国大陆。

岛屿(y():屿,小岛。岛的总称,课文中指台湾、海南等。

稀罕(h3n):罕,少见。课文中指“中国石”是大家希奇少见的事物。这里的“罕”读时要儿化。

盛誉(y)):誉,名誉,名声。课文中指“中国石”获得“最佳宝石”的极大荣誉。

奉(f8ng)为至宝:奉,尊重。课文中指把“中国石”尊重为最珍贵的宝物。

快慰(w8i):慰,抚慰。课文中指战士夜里站岗放哨时,摸到“中国石”,心里就感到痛快和抚慰。

3.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以下各字注意不要误读:

“散(s4n)布”和“散(s3n)落”的“散”读音不同;

“虽(su9)然”的“虽”不要读成“su0”;

“大伙”的“伙”应读儿化韵。

(二)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种方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战士们经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俺奔出营房拣石头。

第3自然段:俺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俺去珍珠泉洗石头。

第5自然段:俺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一

1.使学生了解有关编织知识,学会编织吉祥结。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爱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吉祥结的编法

教师:自编的吉祥结数个,多媒体课件

学生:长50厘米左右的尼龙绳三根,pvc板一块,大头针数个,剪刀、双面胶

探究法、讨论法等

1.(教室的黑板上挂着大红的中国结。背景音乐:富有民族特色、喜庆欢快的《好日子》)。

学生:教室挂着大红的中国结,非常喜气。

2.中国结内涵丰富,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把她当作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我们不会忘记申办奥运会成功时的激动时刻,更不会忘记它——(出示课件)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你看它象什么?通过学生对申奥会徽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结这一博大精深的编织艺术在国际上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结的情感。

3.中国结不但内涵丰富,而且造型优美,(课件播放)结艺欣赏。同时,配以古筝简介中国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编中国结的一种——吉祥结。(出示吉祥结)

2.现在,我们就学习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展开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探索研究吉祥结的编织方法。老师这儿有编好的吉祥结,请各小组的小组长领取一个样品,同学们可以用大头针把它固定在泡沫板上,仔细观察,还可以把它慢慢地拆开,认真分析、讨论:

吉祥结可能怎样编?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汇报。

3.教师归纳总结:吉祥结的编织中,重点是基本结的编法。那么吉祥结到底该怎样编呢?请同学们一边思考一边观察编结的过程。

1.视频演示,重点演示基本结的编法。

2.出示课件:动画显示编结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第三步:将四边的绳子均匀拉紧,看看绳子是否有弯曲,将其整平,编结的第一个基本要领:心要静,线要平,调平后再拉紧一次。这是因为吉祥结易松动。

第四步:再将以上图二至图四重复做一编,均匀拉紧后,

第六步:最后调整。编结的第二个基本要领:三分编七分调,因此,最后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依据自己的爱好,要将结调平整、匀称、美观。如图六。

这样,吉祥结就编好了。有的同学编结的步骤可能和动画显示的不一样,但中国结的编法有很多种,老师期待你精彩的表现!请同学们自己编着试试看!

3.大屏幕显示编结步骤,选两名同学在前面演示,下面同学们动手独立编结。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大家都已经学会编吉祥结了,在编结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会说看起来容易,做时却需要足够耐心、细心、专心;学会编结很高兴等。

教师: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发现大家都很用心。可有位同学在编结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大家帮帮他!

教师:根据以往编织的知识和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如果改变某一步的编法,还能编出什么作品呢?下面,我们举行一个竞赛活动,小组同学合作,也可以走下座位,寻找自己的伙伴,大家开动脑筋,共同努力,编出更漂亮的中国结,把它设计在展板上,我们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手更巧!速度更快!作品更好!请记住:时间只有10分钟!比赛开始!

学生合作编结,播放背景音乐。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做到耐心、细心,并逐步提高编结的速度;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对于编结粗糙的同学,老师要及时地提醒;编织要细心;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和鼓励。在最后的一分钟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提醒。

1.各小组长把本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示墙上,请同学们集体评议,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同时对其他小组的创新给予鼓励。

同学们愿望多么美好啊!你们不但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有勇于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而且还有一颗金子般美好的心。让我们一起努力,编织一个美丽的中国结,把吉祥和祝福送给亲人和朋友,让中国结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之花越开越艳。这节课只是我们刚刚走近中国结,是《中国结》主题研究的第一课时。老师相信今后大家会深入开展活动,老师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奋进激昂的音乐在五彩斑斓的中国结画面中响起……

中国结——吉祥结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二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的学生依旧比较茫然。有些学生对于了解中国浓厚的历史文化有极大地兴趣,也许有些学生的兴趣不大,本科通过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以欣赏年画作品为主,感受传统年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四大年画,着重讲解天津杨柳青年画,使得学生们对中国传统产生兴趣并进一步传承中国古老的文化。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年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年画作品表现的题材内容与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涂色或临摹年画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民间年画造型简练、色彩对比强烈、构图饱满的艺术特点。:

4、对门神的来历有所了解,掌握门神年画造型上夸张、变形的特点和色彩鲜艳和谐、对比强烈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天津杨柳青年画的认知。

1 、介绍年画的来历。

课件:展示年画图片秦叔宝、尉迟恭

师:同学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他们可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就成了门神呢?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经常闹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缠身,夜不能眠。群臣提议让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说来神奇,宫中果然平静下来。久而久之,太宗觉得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宫中画师绘制了两位将军的威武形象。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现在过春节,贴门神的习俗在我们这里还仍然存在着,像我们这一带多以秦晾,尉迟恭,孟良,焦赞等这样的门神。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之为年画。

2、提问

古时贴门神是为敬神,拜佛,求福平安。如今,贴门神表现的是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像这些门神都是贴在门上的年画,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年画贴在什么地方吗?中堂画:贴在客厅的中央。条屏和单幅:贴在客厅两边。

斗方、门画:贴在大门等一些传统习俗的地方。

3、年画的产地

师:我国的年画历史悠久,哪位同学们知道哪些地方的年画最有名吗?

天津杨柳青:造型夸张、工艺精细有画、刻、印、描等多种工序与工笔重彩融为一体,别具风采。

山东潍坊:主要采用木板套色、以红黄绿为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以反映农村生活为主。

苏州桃花坞:以粉红、粉绿为主,画面精细、秀美和谐,鲜明中含有雅致。

四川绵竹:以沟、染为主彩绘精细,一气呵成奔放洗练,颇有大写意之神韵也是绵竹之独特的一种。这是我国有名的四大年画产地。

提示:年画,色彩艳丽,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4、年画的题材内容

师:正因为产地不同所以年画的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大多以喜庆、吉祥为主。

山水、花鸟、戏曲、动物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题材。它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愿望。

师:这么美的年画同学们是否也来尝试一下年画这种色彩艳丽,吉祥,喜庆的感觉呢?生:想。

师:好下节课请同学们带上毛笔宣纸颜料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副简单的年画好不好

5、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画的很多知识,同学们,别忘了每逢新春佳节,都要贴年画噢。年画不但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还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生活向往。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三

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萌发对中国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

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欣赏过各种中国结。

小铜钱、红丝线等制作材料。

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

2、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师生共同讨论)

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

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

2、你想做中国结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吧!

3、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

4、老师示范讲解:选同色或者多色的绳交叉叠放,串成长长的一条,就变成了美丽的中国结了。

5、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

6、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为自己的中国结取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结一定会实现我们美丽的祝愿的。

7、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蕴涵的祝愿。

3、延伸活动: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国结,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结。他们到中国来旅游,总喜欢把中国结带回家,看我们的中国结有这么多人喜欢,真棒!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四

1.对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体会创造的乐趣

3.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2-3分钟)

1.上课后,首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2.给同学们分发尼龙绳

屏幕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从前,有一个怪物每年的春天都会吃一个人。这一年的春天,它决定吃一个小姑娘。当时,小姑娘正在编小蚂蚱,但由于心不在焉,编成了一个平安结。这时,怪物出现了。当怪物向小姑娘扑来时,小姑娘手中的平安结闪出一道金光,把怪物吓跑了。从此,平安结就成了保佑人们一生平安的吉祥物,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国结是由丝线缠绕编织而成的,它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复兴于今。中国结内涵丰富,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把它当作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我们不会忘记申办奥运会成功时的激动时刻,更不会忘记它--(出示课件)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大家看它像什么?通过学生对申奥会徽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结这一博大精深的编织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热爱。

2、把中间的那个环弯下,依照图样,让它压住右边的环上。

3、把右边的环往左边翻压,同时压住中环和中线,并在左端露出环端,

4.把中绳的下端往上折翻,压在右环的上面,同时要确保原先其他环的形状不能发生改变

7.继续用同样的办法将三个环以及中绳以相反的方向翻压再穿出,将四头往四周均匀用力拉紧,这时我们的吉祥中国结圆满完成。

老师纠正学生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并示范正确编制方法。

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劳动成果,并互相点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中国结代表着美好的祝愿,大家有什么愿望吗,可以用自己的中国结许愿哦,也可以把它送给家人或朋友,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美丽的中国结

1.猜谜小游戏,比比谁更聪明

2.亲身实践,比比谁更手巧

3.我的愿望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五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

"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

通过对课文第二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

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板书课文标题]

播放课文录音。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

3、小组研究:

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1. 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 纵观全文,说一说:

中国结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憧憬

a、出示生字宠 饰 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中国茶教案幼儿园篇十六

1、初步获得有关祖国地域风貌、民族风情、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认知,感悟中国古老的传统和文化,感受祖国的美好和伟大。

2、通过活动,使幼儿领悟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产生“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周(x、xx—x、x)

第二周(x、xx—x、x)

第三周(x、x—x、x)

1、我知道的中国(晨谈)

1、妈妈的生日(晨谈)

1、国庆节的见闻(晨谈)

2、祖国的标志(社会)

2、祖国一家人(社会)

2、爬长城(音乐游戏)

3、我们的首都北京(社会)

3、大中国(打击乐)

3、美术:美丽的祖国

4、我最爱祖国(语言)

4、好听的京剧(社会)

5、国旗、国旗红红的哩(音乐)

5、京剧脸谱(美术)

6、我爱北京天安门(音乐)

6、祖国之最(社会)

7、小朋友爱国旗(美术)区域活动:

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祖国特产(实物、图片)分类,布置祖国特产展。

1、提供各种质地的彩色纸、尖刀、胶水等,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拉花、彩带等装饰物,装扮国庆的教室。

2、学习折新疆帽,做西藏裙。

3、提供椭圆形的铅画纸,引导幼儿设计脸谱。

收集祖国各地名胜风景图片,幼儿扮演主持人,介绍名胜风景,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我们的家”“祖国宝贝展览会”“中国地图”等家长工作:家长配合收集各种图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收看有关国庆的电视节目,一起关心时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