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汇总8篇)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汇总8篇)

ID:4728372

时间:2023-10-15 19:12:36

上传者:琉璃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汇总8篇)

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的准确描述对于组织的运行十分重要。在写岗位职责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明确主要职责。通过学习优秀的岗位职责范文,可以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一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伴哀乐或葬礼进行曲):

阴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肃立;江河奔腾;长街泪送;遗像展示。

2、激情导语(与画面同时):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使江河为之哭泣,亿万中国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周恩来总理。1月11日,灵车护送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两旁,为我们的好总理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我们没有能亲眼见到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伤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长安街上,人们泪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一下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那种崇敬、怀念之情。

(板书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学生谈后再读课题,强调“送”字)

二、读讲课文,体会情感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盼灵车到来的心情。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随机指导(注意过渡语的运用)。

(1)天气。启发说说这里写阴冷的天气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里的“天气”暗含了什么。谈后再读,读出沉闷的感觉。

(2)人多。抓住“挤”“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

(3)怎样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挤下”“探着”“踮”等词句,体会人们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三、积累语言,深化认识

1、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

2、完成填空练习。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十里长街上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词语,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文章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幻灯片出示:周恩来总理沉思像)

各位同学,大家认识屏幕上的伟人吗?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

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周恩来(幻灯片出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句名言。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一位春蚕到死丝方尽,吐尽芳华为人民的好总理。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地看一下总理的一生: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卒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幻灯片出示)

(学生自读,留下大致印象)

周总理逝世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他是因为劳累过度被无情的癌症夺去了生命。周总理的逝世使举国悲痛,而且在当时的联合国,也打破了惯例,第一次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逝世降下半旗,表示为中国失去这样一位伟人的深切哀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首都人民群众1月11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在长安街上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出示课题,并总理遗像(幻灯片)。下面我们就一起到长安街上感受一下当时那催人泪下的送别场面。

(二)新授:

1,听录音,谈感受

a,朗读录音的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你听了录音有什么想说的吗?

(悲痛、沉痛、怀念、缅怀)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相信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沉痛的,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朗读一下,思考这样的问题:

请你补充一个字来概括每段内容:

(等)灵车()灵车()灵车(幻灯片出示)

课文总共只有三个自然段,你能用x灵车来概括每段的意思吗?

(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是的,课文将总理灵车驶过长安街的场面描写得相当完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去长安街等候总理灵车的到来,首都群众是怎样等灵车的呢?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当时长安街上的天气是怎样的?人们等灵车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用曲线在书本上划出来。(学生朗读)

当时的天气是: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是简单的环境描写吗?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是的,天也在为总理的逝世哭泣,天人同哀,现在我们回到人身上,当时的群众有多少?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让学生朗读,读出人多的场面。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人很多?请你用笔圈出来。再读,指名读。

是啊,有这么多群众前往长安街为总理送别,你看: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痛,都在默默地等待总理灵车的到来,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三类人?

(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

这里老师有个问题: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不是矛盾了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老奶奶焦急的是什么?耐心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代表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众,代表了长安街上所有的群众,也代表了全国亿万人民。(幻灯片出示)

回答问题,归纳段意:

本段所描写的地点在哪里?谁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在北京长安街上,人民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等待周总理灵车的到来。

(幻灯片出示)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领袖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人民群众对周总理逝世无限悲痛,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课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段“等灵车”的场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热爱和怀念周总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紧扣语言文字,体会人们失去总理的沉痛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情景缺乏感性的体验,所以对首都人民送别总理灵车时的心情不容易理解。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学生听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师述:刚才,我们听的这首诗,是为了怀念总理而作的。你们从课外书、网上查找到了哪些有关总理的故事,请你讲述给大家听好吗?(说说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交流:(可回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手术之后》等学过的课文,让学生讲述《周总理的睡衣》、《一束鲜花》等故事,感受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崇高精神。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基础。)

3、教师板书: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4、师深情讲述: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泪水浸透了。当时,“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下了道道禁令,不许人们去悼念,不许人民缠黑纱、佩白花。人民不怕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总理的遗体送去火化后,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要途径长安街。一清早,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长安街的人行道上,含着巨大的悲痛迎送总理的灵车。

下面,让我们随着录音《十里长街送总理》回到令人难忘的那一天,看看这历史上空前的送葬礼。

(二)放录音,看录像。

问:听了录音,你的心情怎样?

(三)释题:(出示课题)

1、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题的意思?(谁在干什么?)

2、“长街”指什么地方?(横贯北京东西的长安街)

3、“十里”写出什么?(街长)这么长的街都挤满了人,说明什么?(人多)这么多人来送总理,说明了什么?(总理深受人民爱戴)

(四)学习第一段:

师:人们知道总理的灵车要经过长安街,一大早,就等候在长安街上,从早晨等到中午,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能说明人民爱总理的词句。

2、交流: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从“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看出人多。)

(2)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三个“都”说明人们爱总理的心情是一致的,为失去总理而感到悲痛。)

a、“焦急”什么意思?“耐心”什么意思?

b、“焦急”和“耐心”放在一起矛盾吗?

(这两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一点是统一的。)

c、青年夫妇呢?(板书挤下探着张望)

d、少先队呢?(板书泪痕满面扶着踮着望着)

3、你能想象―下他们当时的心理和语言吗?

4、你还读懂了什么?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渲染气氛,好比天也与人同哀,写出人们悲痛的心情。)

5、在十里长街上挤满不同的人,有男的`,也有女的,有老,也有小的,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吗?是有人叫他们这样做吗?(自发的)。人们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对周总理的哀悼)

5、指导朗读。

6、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沉痛悼念的心情。

7、归纳段落大意:

(1)出示投影:

第一段写谁?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情正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等灵车”这一感人场面,让我们知道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爱戴之情和沉痛的心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完成作业上(1、2、3题)

3、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第二、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段,进人情境。

1976年1月1]日,北京城格外肃穆,长安街格外沉寂。成千上万的人缠着黑纱、佩着白花,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他们带着泪痕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总理灵车的到来。

2.学习第二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按“找句子,圈词语,说理由,反复读,悟感情”的方法来学习。

(3)学生交流,边朗读边体会。

重点体会: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写人们看到总理灵车一致的举动,从而间接写出人们同悲共痛的心情,以及对总理的无限热爱。

“眼睁睁”写出了人们望着灵车缓缓前行,想留却留不住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神态,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愿:希望灵车停下,多看一眼总理。

“顾不得”既反映了人们十分珍惜这一去不返的历史时刻,又表现了人们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其余一切浑然不觉。

(4)试着设计一道填空题,加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例如人们的身体――,眼睛―――,泪水――,都是为了能。

冬日的寒冷不再可怕,人们――;长时间的等待不算什么,人们――;满面的泪水顾不上擦,只要能。

(5)就在这长安街,看到此情景,人民群众想到了些什么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四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读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学好本课的生字新词。

3、会背诵课文第一段。继续培养学生的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体会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热爱怀念革命领袖,懂得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才会永远怀念他的道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读懂句子含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全心全意大利地为人民服务,深受人民的爱戴。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灵车从北京医院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途经长安街,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上街为总理送行,含着巨大的悲痛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揭题)。

2、理解题意。

课题中哪一个词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事情?“十里长街”指出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初步谈感受。

1、配上哀乐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间相互交流。

3、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4、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默读课文。

2、检查、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回答课后习题1的问题,板书: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5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一、二段;背诵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1小题。

2、再读课文,思考:首都人民“等灵车”的场面是怎么写的?(先总后分)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2)小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5、背诵指导。

先总写人多,抓住重点词语“挤满”、“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都--都--都--”;再具体写有代表性的三代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一对年轻夫妇——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2小题。

2、再读课文,按“望灵车”、“想总理”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两个部分。

3、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1)小题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集体朗读。

三、课堂练习。

1、概括出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

2、书面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1)(2)小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2的第(3)小题。

2、体会句子里含着的意思,完成课后习题3的第(3)小题。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二、再配乐朗读,完成下列填空。

1、课文记叙了(),反映了()。

2、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得最使自己感动?把它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3、质疑问难。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人民无限爱戴和怀念周总理的感情。

三、课堂练习。

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参考资料:

二、关于周总理

周总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8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县,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因患癌症病逝,终年78岁。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灵车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课文记叙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

四、关于课后题

第1题:答案见“关于教材理解”

第2题:第一段写送别周总理的人们,他们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在等候总理灵车的到来;第二段写灵车开过来了,人们眼望灵车,向总理默哀、致敬、怀念总理;第三段写灵车开过后,人们追着灵车跑,灵轩远后,人们又静静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第3题:(1)是人们对周总理沉痛悼念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在“无声地指挥”“不约而同”说明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同样的悲痛。

(2)表面上看,这两个词的意思是矛盾的,但在悼念、崇敬周总理这一点上是统一的;“焦急”是老奶奶要急于见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指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

(3)因为人们心中无限悲痛,不忍心让周总理的灵车离去。这反映出人们对周总理的沉痛悼念和无限怀念之情。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五

1、课件出示(伴哀乐或葬礼进行曲):

阴云低垂;半旗致哀;高山肃立;江河奔腾;长街泪送;遗像展示。

2、激情导语(与画面同时):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使江河为之哭泣,亿万中国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江河大地。他,就是我们无比崇敬和爱戴的周恩来总理。1月11日,灵车护送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火化,知道了消息的、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两旁,为我们的好总理做最后的告别。虽然,我们没有能亲眼见到那催人泪下的场面,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会把我们带入到那伤心直至的情景之中。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长安街上,人们泪送总理的情景,体会一下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那种崇敬、怀念之情。

(板书等灵车望灵车追灵车)(学生谈后再读课题,强调“送”字)

二、读讲课文,体会情感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盼灵车到来的心情。

1、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自由谈,随机指导(注意过渡语的.运用)。

(1)天气。启发说说这里写阴冷的天气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里的“天气”暗含了什么。谈后再读,读出沉闷的感觉。

(2)人多。抓住“挤”“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

(3)怎样等。抓住“焦急而又耐心”“挤下”“探着”“踮”等词句,体会人们当时的那种复杂心情。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三、积累语言,深化认识

1、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

2、完成填空练习。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六

生齐读课题。

二用“情”欣赏

师:

人间自有真情在。让我们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分别亲人的依恋之情来欣赏这篇课文吧!待会儿请你们说说听懂了什么?(课件出示配哀乐朗读材料,并配上当时人们送总理的电影片段。)

老师相机评价、板书。(从文字内容上:送行的人多、行动一致等;从神韵情感上:崇敬、爱戴、怀念、悲痛等。)

三用“情”诵读

1、初读入情,总览全文。

生带着崇敬、爱戴、怀念之情自由朗读课文,再看看电影片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解疑。

2、精读悟情,理解词句

(1)指名读第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师:老天也收敛起昔日的笑容,露出悲哀的神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侧面烘托人们悲痛的心情。所以,这句话应读得低沉、缓慢。(朗读方法提示。)

师范读,生再读。

师:你把哪些词读得重些?为什么要这么读?(理解重点词句。)

生:挤满、都、焦急、耐心、挤、探、踮、望……

师相机板书:等

焦急耐心

(2)抽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人们等啊等啊,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抽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不约而同”。

师:到底有没有指挥?是什么在指挥?“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在课文里具体指什么?

生:……(板书:望

不约而同)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引:人们望着灵车,勾起对总理无限的回忆,又平添了几分悲痛。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老师相机引导。

师:你们不因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吗?你们不因为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而自豪吗?前面这几句读时速度逐渐加快,语势逐渐加强,声音再大一点,让总理知道我们新世纪的红领巾也在怀念他。人们越是回忆总理过去光辉的业绩,心情越是悲痛、怀念,所以,最后一句应读得低沉、缓慢。

(4)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这一段。

师:人们目送灵车远去,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能停下来吗?表达人们什么样的情怀?

师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希望

难舍难分

3、再读扬情,回顾全文。

多让人爱戴的总理啊!让我们再送总理一程吧。

齐读全文,能背诵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手势背诵。(课件再次出现送别总理的电影片段。)

4、情感共鸣,再读诗歌。

多让人崇敬的总理啊!临终前他说:“要把我的骨灰洒遍祖国的五湖四海,我要踏遍祖国的每个角落,看到祖国的新面貌。”

师生齐读阅读材料《周总理,你在哪里》(根据诗歌内容课件出示周总理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工作的画面。)

四用“情”诉说

师:多让人怀念的总理啊!难道你们不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吗?请尽情的表达吧!

师相机评价:多懂事的孩子啊、多有情感的孩子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周总理吧!

五用“情”书写

拓展延伸:课后写“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后”。

板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七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文档为doc格式

十里长街送总里理教学实录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怀念和爱戴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亿万人民群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

重点难点:从人民等、望、追灵车中,体会人民对总理的感情。

课前准备:师:一张周总理的相片、磁带、生:收集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2、年,一同去感受人民群众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

二、播放音乐,教师深情地范读。

1、

2、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生

4、答,师板书。

5、在作者的描述当中,哪个地方最使你感动呢?请你读几遍,读出感情来。

6、汇报、评价。

(1)、交流第一部分。生读并评价。

(2)、指导观察图画,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他们又会怎样地等待?

(3)、齐读并演一演其中的一个。

三、继续交流

1、朗读评价,

2、指导朗读。

3、全体学生朗读表演。

4、虽然灵车越去越远,而我们怎能忘记我们的好总理?

四、交流第三部分

1、进行朗读比赛。

2、如果你就是这追灵车中的一员,会在心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五、全体起立,配乐齐读。再次感受那动人的场面。

六、从人们送总理的情景中,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七、总结

周总理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当时,联合国秘书长曾发表演说:中国是一个大国,黄金遍地都是,周总理却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周总理却没有一个子女,这就是我们爱戴的好总理,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好总理。周总理虽然去世了,但我坚信他崇高的品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等灵车焦急而耐心望灵车不约而同顾不得追灵车希望站着崇敬、怀念、爱戴

教学后记教师的感情到位了,但有部分学生还不很投入。重视了朗读、评价。还应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由于是篇学过的课文,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够。

[十里长街送总理(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