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精选8篇)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精选8篇)

ID:4729563

时间:2023-10-15 19:40:25

上传者:琉璃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精选8篇)

当我们渴望得到某个职位时,竞聘就成为了必经之路。竞聘材料的写作需要我们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竞聘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竞聘之路有所帮助。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一

张学仙

(重庆市酉阳实验中学)

摘要:地理课程与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等学科来说不同的是,很多中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并不乐观。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此,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了浅析,望可以有效解决以上现象。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素质;实践能力;激励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选用合适教材

教育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道路,教师在教育道路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教师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初中院校必须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其中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养。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下降。因此,学校要经常对教师进行考核,了解每位地理教师对于最新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理论知识较多,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地理理论知识得不到根本的重视。地理是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构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地理是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创造学生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还能加深地理理论知识的印象。

三、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去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另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其实践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生确定自己要做的地理研究课题,然后由教师带队去进行实地研究或者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根据最后的成果,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肯定或者奖励,成功的喜悦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心,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学习成绩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初中是义务教育即将结束的阶段,如果还想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就必须将各科的成绩达到重点高中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像地理学科这种不受学生重视的教育,用最直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教导学生,在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

编辑杨兆东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二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续二)

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续)3、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可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可以保证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后反思,可以促进教学经验理论化。4、对待同行或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要善于与同头课教师、同年级教师、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搞好合作。教师还要善于同家长搞好合作。教师还要同社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搞好合作。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同他们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要同他们保持一致的教育要求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三

一、复习目标的建立,为学子选取正确的方向

在对二次函数的大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往年大纲对复习内容进行对比,观察大纲中二次函数的变化。教师要对新加入的二次函数复习内容进行重视,增加该部分教学的重视程度;要对往年二次考试重点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上述内容。

二、复习环节的细化,为学子铺平成功的道路

正确的复习方向可以像蜡烛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完善的复习内容可以像船舶载着学生乘风远航。在复习内容细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考试大纲内容,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形成四部分环节。

第一环节: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教师要对初中教学的各项脉络进行全面了解,依照各项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复习体系,全面复习各项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一道数学题中可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第一环节复习的过程中对各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统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近年来的中考题逐渐加大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比例,全卷的基础知识覆盖较广、各项知识较为简单。只有把握好上述基础知识,在基础上不丢分,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中考中考取优异的成绩。

第二环节:教学难点的细致复习。在该部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考考试卷的特点,选取题目较为新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教师要依照中考中的专题内容形成考试系统,对一章节内容进行复习。要依照中考发展方向,搜寻相关专题,形成系统的专项练习资料。该环节题目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以中考常见问题为核心,以开放型或图形变化型为辅助进行日常训练。

第三环节:综合训练环节的构建。综合训练作为当前中考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在该部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中考模拟练习,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中考题型,熟练中考题型。教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模拟练习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解题技巧,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训练中增强对中考题型的熟练度,在脑海中形成印象。

第四环节:回味练习,平整心态。在考试的一周前,教师要让学生对上述三环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对上述三个环节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扫除学习中的盲点。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和易错题进行清扫,练习以往的中考真题,回归到新课标中考试题内容上。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态进行调整,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考,不要给自身过大的压力,防止学生中考失利。

三、复习技能的培养,为学子打开梦想的大门

(一)知识梳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梳理能力是提升学生复习效果的关键。良好的知识梳理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复习量,做到重点突出,难易分明,有效提升各项复习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划分,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形成系统学习体系。

(二)严密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解题的前提。在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题目的各项内容抽丝剥茧,全面了解题目中的信息,依照上述信息解出习题。学生在中考的过程中由于审题不清造成解题失误的现象数不胜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密审题能力对中考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提升自身审题能力。教师要强调中考中审题的易错点、难度,确保学生认识到题目中的“陷阱”。例如,在对二次方程题目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重视到二次方程中“非负根”“不小于零”等内容进行重视,要确保学生能够对上述中的隐含条件进行提取,降低出现的答案遗漏现象。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

(1)超脱具体,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依照具体情形,进行研究拓展,了解题目的本质及规律。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审题完成后构建解题框架,形成大概解题思路,由上述内容出发,在思维中制定解题方案,完成数学思考。

(2)纵横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剥茧抽丝,找出解题的突破点。

四、总结

初中总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教师一定要做好复习内容的规划及设置,让学生能够充分复习中考知识内容。教师要对复习层次进行明确,层层深入、层层递进,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复习能力,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让学生在中考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四

兼论走进生活的新课程

说老实话,我对于新课程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长篇大论,只有自己的一点感悟。今天,我就拿自己的历史课堂来简单说明一下吧。虽然,在初中,历史课还是无法与所谓的主课相提并论的。毕竟,历史是什么东西,也许不是东西。但李大钊先生说得更实际些:“历史是这样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看来,按照李先生的观点,历史确实还是东西,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是活的东西。既然,历史源于生活,我们就无法割裂它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学习历史就应该从现实生活开始了,特别是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第一线的执行者,更要关注这一点。至于如何实现它,根据在教学中的体会,笔者总结一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1、分析情况

白居易曾经强调写诗是“功夫在诗外”。笔者认为学习历史知识也是这样的,可以在课外获得。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是相当有限的,应该适当的补充,但该选取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内容,怎样补充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行者,又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上,还有初中的历史充其量仅仅是个“副课”,总不能去挤占所谓的“主课”的时间吧。况且,在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还是主流的情况下,如果我做得太过分了,学生的家长、学校的领导也不会容忍的。经过深思熟虑,笔者决定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2、把学生拉进来

在课堂上,讲完内容之后,我总留下一部分时间,我不会具体要求学生做些什么,我要看他们有什么可忙的。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就会各行其是:有的预习未学到的内容,有的问到一些课外的问题,还有的在翻阅报刊、杂志。这给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那些报刊、杂志上有许多历史知识,很值得关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于是,经过充分的.酝酿,我推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发一小本子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历史图片,并且,每半个月交上来一次。但是,我又补充了一句,“同学们,我不勉强你们,你们可以自愿参加”。即便如此,许多学生还是唉声叹气,因为其他科目的作业已经足够多了。这我明白。

等到下一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交了作业,说明他们的参与热情明显地增强了。再来一次,这项活动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他们刚开始的观望、抵触的情绪已经荡然无存。我认为该实施第二阶段了。

二、指导阶段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五

【摘要】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何实施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贯穿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为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空间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它对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起到极大作用。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综合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音乐、文学、自然等学科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和知识,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必须永远来自于感官”。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要想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我在上课前常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这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资料,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在制作课件时,我考虑到加上适当的音乐,融合相关的知识,尽量使课堂知识容量大些,知识面广些,知识点多些。比如我在上《未来的汽车》一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的不只是现代汽车的各种造型,还展示汽车的发展历史及背景资料以及各时代汽车的性能技术特点资料。从人们用木头的滚动来搬运重物到轮子的产生,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甲壳虫”的诞生再到最新的陆空两用汽车的制造,一整套完整的资料给学生大开眼界,使学生不仅从外观上了解现代的汽车,还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一些相关的人物,了解一些汽车制造的国家和厂商,了解到汽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的历史……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可以制造什么样的汽车呢?一节课下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儿童可塑性强,有着非同寻常的创造力,我们不要忽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我常用比赛、做游戏的方法,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大胆地对一些事物进行联想,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我常自编一些有助于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教材。比如我编了《谁想象的本事大》这一课教材,在上课时首先把几个简单的几何形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形状表现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思考:通过你的想象,这些形状还可以表现什么?接着在这基础上提出你能用这些形状创造什么形象?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出你的想法、表达出你的意图?我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我还常让学生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自由的'创意联想,比如把静物、植物拟人化,给它们加上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在塑造形象的时候,我反对孩子们套用公式,千篇一律,大家画得如同一个模子翻印出来一般;我要求孩子们别出心裁,即使画同一样东西,也要画得跟别人的不一样。通过一连串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形象思维表现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采用积极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调刻板,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们对评价提不起兴趣、麻木。现在我通常用几种方法:1、尽量展示学生的作品,使师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2、用几分钟时间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4、老师评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神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六

刘明艳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各所学校都忙碌着学科改革教学新方案的制订,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也同样为此而忙碌着。而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英语作为一门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于一身的学科,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多于其他学科,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做好英语教学的改革,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英语教师都应思考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机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气氛。因此,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国初中英语课堂中必备的学习环节,但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却不难发现很多的自主与合作行为都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达到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方式的目标。

在课堂自主学习的环节中,教师往往下放过大的权利,将学习伙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一并交给学生自己,这就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使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充分的进行利用,且容易出现学生自主探讨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的情况,一堂课下来没有什么实际收获。合作学习也是如此,一方面是学生对与合作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不能够正确地进行这项学习活动,参与度低且不均衡,很多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准确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教师没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导致合作学习出现你一句我一句零散观点乱飞,但实际有价值的观点无法被深度探讨的局面,合作学习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2.对于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视力度较小

新课程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在了解初中生整体认知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很多教师无法摆脱多年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中积累下的教学经验,无法专注的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素质教育,在综合语言运用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英语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仍是语法与词汇的讲解,教师留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练习的时间太少,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听不懂、不敢讲、读不通、写不出的英语学习问题;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未能将知识进行延展,一味地挖掘教材本身,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死板,缺乏话题性的教学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学生不能在课堂中找寻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就很难真正的投入到课堂之中。英语教学缺乏阅读训练,除去对教材文章的阅读要求之外教师很少再对学生提出其他的阅读要求,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教材本身,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扩散,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延展。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对教材中所出现的词汇进行了学习,使得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进而导致其听力水平、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不达标,无法实现英语的实用性。

二、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初中英语教学

1.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首先,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关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新目标;其次,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要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至于偏离实际的学习方向,并且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将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而非仅是流于表面的观点提出,让合作学习真的'起到预设的效果;再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教师个人做好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工作,才有可能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知识教授给学生。

2.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力练习开始之前提出有关接下来要播放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在所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这样的任务型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更加专注,聚精会神的捕捉每一处所需信息,并将听到的信息加以整合,使“听”的训练效果更加显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阅读课堂,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关“读”的训练不仅只是停留在教材短文的阅读上,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英文原着的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增加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且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练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寻一些与教材文章相关联的短片阅读材料,且设置出可供学生探讨的问题。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1.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传统教学模式中因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英语教学内容偏向于书面化的教学,但新课程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应拓宽学生接触英语的渠道,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途径。因此,在长年应试教育中被忽视的口语教育应当被重新重视起来,并且教师应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例如,运用英文电影、音乐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与时代性任务。

2.随着我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英语学习的目的已不再是应考那样简单,更多的是通过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将来求学、工作、外出的过程中受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大到寻求就业机会的敲门砖,小到进口产品的使用说明,都离不开英语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英语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进步程度接轨,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助于其成长发展的英语知识与词汇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英语变成学生在生活能够正常使用的一部分,而非是应付考试的得分工具。

3.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课程实施后的英语教育方式更适合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长期的使用下去,这种将应试教育成分去除掉并添加了更多实用性与实际意义的教育理念更符合我国发展的大趋势。新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创新成分,让英语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乐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活动中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及语法练习、词汇积累,使学生对英语知识永葆热情。

总而言之,新课程不仅解放了学生对与学习英语知识的看法,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真实教学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平台,教师在把握好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更多有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新想法与新方式为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如何有效搞好初中英语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8)。

[2]潘凡。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七

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

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

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

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按照“木桶效应”,新课标执行的效果便掌握在了这大部分的教师手里。因此加大全民教师的继续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专业化发展也就迫在眉睫了。

五、过于急功近利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第章篇八

第三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续)

3、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可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可以保证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后反思,可以促进教学经验理论化。

4、对待同行或其他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要善于与同头课教师、同年级教师、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校教师和其他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搞好合作。教师还要善于同家长搞好合作。教师还要同社区所有关心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人士搞好合作。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同他们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要同他们保持一致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求和方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