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班美术教案花朵(优秀8篇)

2023年中班美术教案花朵(优秀8篇)

ID:4737339

时间:2023-10-15 23:09:19

上传者:碧墨 2023年中班美术教案花朵(优秀8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目标,它是教学准备和组织教学的基础。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班教案的特点和编写要点,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一

1.能根据线条进行大胆的想象、添画。

2.充分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ppt 棉签、毛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一、游戏"捉迷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怎么玩的呀?

今天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由图片猜测小动物。

1.小鸟(露出嘴巴部分)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谁呀?(小鸟)我们小朋友的眼睛可真厉害,看到一个小嘴巴,就能猜到是小鸟了。

2.蝴蝶(露出一点翅膀)师:这又会是谁呢?

3.海马(露出一点身体的轮廓)师:最后一个小动物的造型很奇特,看看会是谁呢?

三、根据线条进行想象。

教师出示各种线条" " " " " " " "引导幼儿说说像是什么小动物,简单的由幼儿添画,复杂的由教师添画。

四、幼儿创作:我和动物宝宝玩游戏。

师:找到小动物后你们会和它怎么玩呢?(幼儿说说)师:那里还有很多小动物等着我们去找呢,瞧,它们就躲在后面大宣纸里呢,我们小朋友待会先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小动物,然后把它画出来,找到小东物后想一想你会和你的小动物怎么玩呢,也把它画下来,最后用颜料染色。

五、评价作品。

师:你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六、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也到外面去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二

1.了解几种水果的名称和特征,知道哪些水果是山东特产。

2.尝试用绘画表现出水果不同的形状、颜色及水果之间遮挡的关系。

3.让幼儿知道家乡有很多种类的水果,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1.家乡的水果图片若干,收集各种水果若干,苹果、梨子、西瓜、桃子、葡萄等水果。

2.水果篮若干,桌布一块。

3.作画用具每人一套。

一、经验交流

1.(出示家乡常见的水果图片)这是什么水果?

2.你在哪一个地方看见过这些水果?

3.这些水果都是我们家乡的水果,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的水果呢?”

(教师将孩子们说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

4.小结:我们的水果可真多。

二、认识水果,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出示图片。

1.教师:“小朋友,注意看,老师今天带什么水果来了。

2.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上的水果,引导幼儿比较桃子、葡萄、枇杷、西瓜、李子、枣等水果的外形特征,说说几种水果的不同吃法。

3.让幼儿品尝水果,与同伴交流水果的不同味道,并知道里面都有果核,提醒幼儿将果核收集起来。;知道哪些水果是山东特产,如:苹果、桃子、枣等都是山东特产。

三、布置水果展台,并观察不同的水果造型

1.桌布上摆放水果: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水果。

2.水果篮中放满水果: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相互遮挡的水果。

3.品尝区展示:切开和未切开的水果。

四、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提醒幼儿关注水果之间重叠关系的造型特点

1.启发幼儿画出水果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遮挡关系,前面的水果要大一些,后面的水果要小一些,后面的水果不能画全,只画看到的那一部分。

2.引导幼儿思考作画的先后顺序:如:先画前面的水果还是后面的水果;先画水果还是桌布、水果篮;先画完整的水果还是切开的水果等。

五、幼儿自主选择内容进行写生,教师观察指导

六、作品展示,相互欣赏

说说你都画了哪些水果?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三

1.了解石拱桥的结构,感知石拱桥的多样性及从不同角度欣赏的效果。

2.探索石拱桥、砖块及阴影的表现方法,体验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1、在班级的墙壁上布置有关桥的图片,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幼儿知道桥的结构(有桥面、桥身、桥墩);幼儿欣赏过石拱桥,了解石拱桥的特征。

2、各式石拱桥的图片,如赵州桥、卢沟桥等结构明显且有特点的。

3、水粉颜料,水粉笔,颜料盘,黑卡纸,蜡笔。

1、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回忆欣赏过的不同的桥。

(2)教师:我们看过的有铁索桥、吊桥、木桥等,桥的结构有桥身、桥面、桥墩。

2、出示多幅图片,引导幼儿发现石拱桥的不同造型。

(1)通过提问,让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发现石拱桥的造型特征。

教师:今天我又带来了另外一种桥的样子,它叫石拱桥。你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为什么叫它石拱桥呢?(用石头砌成,桥身像一个拱门)

(2)提醒幼儿关注桥拱两边的对称特征。

(3)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桥拱细节。

教师:每座桥虽然都有桥拱,但为什么看上去都不一样呢?(因为图片拍摄的角度不同,有的桥拱像门一样,有的会有一些阴影)

3、自由讨论并找出困难的地方,幼儿创作。

(1)教师:在画之前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

(2)教师:你想画一座怎样的石拱桥?桥身是什么样的?有几个桥拱?

(3)介绍操作材料,提出任务与要求。

教师:看一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你想怎么用这些材料?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1)桥拱的立体面比较难画,教师应给予幼儿局部示范。

2)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水粉的颜料要厚,可以一块一块地垛在桥身上,做出砖块的感觉。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四

1.在画圆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表现太阳的光芒。

2.找出与太阳相似的颜色给太阳涂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为底色,探索各种分割方法装饰画面。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黑笔、蜡笔、白纸、范画

一、导入活动,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脸蛋圆又红, 天亮就上班,哪日不见他,无雨也有风。是谁啊?

幼:太阳!

师:(出示图片)今天,老师把太阳娃娃请来了,可是你们看太阳娃娃怎么啦?(只是一个圆圈,没有眼睛和光芒。)

二、、 教师讲述太阳娃娃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幼:太阳娃娃很善良师:那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娃娃呢?(运用故事激起了孩子关心太阳娃娃,为太阳娃娃设计光芒的愿望。)幼:帮太阳娃娃画上光芒!

三、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师:说说看,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

幼:想!

师:我们先在纸的中间画个圆圆的太阳,然后给太阳娃娃画上五官,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小朋友可以为太阳娃娃画上你喜欢的表情。画好之后,我们可以沿着太阳的边用三角形来当做太阳的光芒。小朋友你还能想出用什么图形来当做我们太阳娃娃的光芒呢?请小朋友上来画一下!

(幼儿回答)师:待会儿小朋友可以利用天空、草地、波浪等等来装饰我们的底色,也可以用格子、横条、竖条、曲线来分割装饰底色。记住哦,我们要选择与太阳相似的颜色涂色,选择与太阳不同的颜色作为底色。

(幼儿绘画)师:小朋友都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涂色了!我们先要给太阳娃娃的周围画上一层保护他的颜色,接着再从上往下,仔仔细细的涂,记住颜色不可以涂到外面哦!也不要留有空白的地方,颜色一定要涂均匀哦!

展示太阳娃娃,让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太阳娃娃,并说出原因。

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兴趣都很高,都能够按着自己的想法设计太阳的光芒,能够大胆的,均匀的给太阳涂色,有自己的构思和见解。在分享评价环节,幼儿都能够把自己所设计的想法说出来,和幼儿共享。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五

中班

《路边的树》是从中班主题《我在马路上》中延伸出来的活动。马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路边的树是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在充满想象的孩子们眼里,树是具有生命的小精灵,在进一步观察大树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和惊喜呢?换位思考,如果孩子是树每天站在马路边会看到什么呢?此活动旨在通过马路上的树,从一点向多点引发孩子的想象,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将获得更丰富的有关树的感知经验,并通过想象与艺术操作相结合,在创新、科学、艺术等领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而且多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所以本次活动借助中班孩子比较熟悉的树,在游戏、观察、制作中多角度地引领发现并产生突发奇想,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大树就在孩子身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给孩子一个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树,通过层层引导、提升,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感官参与的情况下,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乐趣。具体设计思路是:经验交流――观察想象“树”――添画想象“大树的眼睛”――换位想象“马路上的热闹”。

1、根据树的形态、颜色进行想象,初步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2、通过创造性地表现大树的眼睛,想象和感知马路上的热闹。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材料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围裙、套袖、与孩子相当的图片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调查了解哪里有树

3、课件的准备:有关大树的ppt

(一)图片导入,经验回顾

1、经验交流。

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ppt出示“树”,“今天我们来讨论树,哪里有树?”引导孩子交流对树的位置的经验影像,促进孩子对新经验的建构。

2、大胆说出树好在哪里?并通过教师的回应提升,了解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引发孩子的情感同时引出孩子们对树的热爱。

(二)欣赏课件,引发想象

1、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欣赏ppt中“树的美景”。并通过欣赏,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从而为孩子广阔的想象做铺垫。

2、使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ppt的操作(用我们的小手依次“点开”ppt中的色块),通过ppt出示不同形态的树,引发孩子从树的颜色、形态进行想象。

(1)绿色色块――绿色树叶的形态奇异的树。“这棵树像什么?”根据树的形态来想想象。

(2)黄色色块――黄色树叶的形态奇异的树。“这是哪个季节的树?这棵树像什么?”同样根据树的形态来想想象。

(3)红色色块――红色树叶的树。“红颜色的树让你想到了什么?”根据颜色进行发散性的想象。

(4)蓝色色块。“猜猜蓝色色块后,藏着什么样的树?”通过老师的质疑“你见过蓝色的树吗”,来引发对“灯树”的了解和想象。

(三)动手玩乐,换位想象

1、添画想象:“如果树有眼睛会是怎么样的呢?”通过美术活动创造性地表现大树的眼睛。

2、换位想象:“如果大树站在马路边上它会看见什么?”想象和表述马路上的热闹。

3、自由操作,引导孩子们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

“你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心中“树”;并通过添画不同的色段来换位想象“我看到了(马路上的)……”

(四)展示分享,活动结束

与同伴互相说一说“你的大树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也可以与听课老师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象。)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六

1、培养幼儿对手指作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用手指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3、引导幼儿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引导幼儿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引导幼儿能用手指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水粉颜料、画纸

一、开始部分

1、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小蝌蚪)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2、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3)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展示幼儿作品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

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

请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七

1、感受桃花的美,并且能在其他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尝试运用颜色、数字等记录方法记录桃花的外形特征。

3、观察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知道它在春天开放,是“报春花”之一。

水彩笔记录纸、图片、桃花若干。

1、出示桃花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花?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花?

2、找一找:哪里有桃花(如果有桃花,可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鼓励幼儿报告自己的发现)。

3、自由观察桃花

——幼儿观察桃花的形状、颜色、花瓣的层数、香味、叶子等,教师巡回指导。

——按自己的方法记录观察情况(可用绘画、符号形式,也可用数字表示)。

4、交流探究结果。

——根据自己的记录自由交流。

——个别幼儿讲述:桃花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视情从花、枝等外形特征及开放时间进行追问和引导,重点帮助幼儿了解桃花是先开花后长叶的)

——共同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把桃花称作“报春花”?

——师幼总结桃花的特征,并根据大家的描述将桃花编成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桃花吗?为什么?

中班美术教案花朵篇八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让幼儿学会重彩转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的能力。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重彩转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块玻璃板、一个镜框、一张白纸、毛笔若干支、颜料)

3、烘干机、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该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

5、师示范步骤: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块玻璃板,要将颜色画在玻璃板上。

(2)请你们帮我选颜色,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颜色?怎么画?(可以让幼儿指导老师随意画线条或色块)

(3)将玻璃板轻轻的晃动,让色彩自由渗合,流动。

(4)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压一压,轻轻地掀开。

(5)为了使颜色干的快,在烘干机上烘一烘。

(6)我还要给它镶上镜框,这样就更漂亮了。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玻璃板上,拿白纸压一压,烘干后,选用自己喜欢的镜框镶上,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7、幼儿作业,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