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魔术机器大班教案(通用8篇)

2023年魔术机器大班教案(通用8篇)

ID:4742889

时间:2023-10-16 01:13:27

上传者:琉璃 2023年魔术机器大班教案(通用8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小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一

教育目标:

1、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能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兴趣。

2、通过欣赏,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

活动难点:

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币、小铁球、塑料球、笔、绳子各20个。

2、教师操作材料:空瓶2个、透明直筒2个、纸筒、硬币、铁球、塑料球、记录表、刘谦照片与片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刘谦照片、观看魔术表演。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看他是谁?(刘谦)他是干什么?(表演魔术)

2、对,他是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名的顶级魔术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给我们表演了鸡蛋里面变戒指,震惊全国,让我们都认识了他,今天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观看刘谦的魔术表演。

4、提问:刚才刘谦哥哥给我们表演了什么?

二、教师表演魔术,幼儿探索发现其奥秘。

(一)、小铁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好,现在老师就来变给你们看,我表演的魔术名字叫《神奇的小铁球》,先请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师一一介绍道具名称(空瓶、硬币、小铁球、纸筒)。

3、师:小铁球说:它想要到瓶里去,(掉)这样稀奇吗?对一点也不稀奇,你们也会,不过今天我要用硬币盖住瓶口,让铁球穿过硬币掉入瓶里,你们说可能吗?(幼儿回答,并请幼儿上来示范),但是老师今天就要借用这个纸筒,让奇迹发生。来帮我吹口气,一起喊:小球进去、进去......(教师边操作边说: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1、2、3.......)

4、师:啊,小铁球真的进去了,它真是穿过硬币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硬币是不是还在?(请一幼儿上来查看)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幼儿回答)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6、提问:你成功了吗?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这个魔术的秘密给揭开了。对,小铁球在掉入直筒后与硬币相互碰撞,这时它们被弹了起来,硬币与瓶口产生了缝隙,这时小铁球就趁机掉了进去。魔术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来完成的。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根据废物的外形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核桃、西瓜皮、废纸做成的礼物。

3、各种废旧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干净的森林和变脏的森林。

1、播放ppt1,欣赏干净的森林。

2、播放ppt2变脏的森林。

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们看,森林公园怎么了?(变脏了,地上有果皮、废纸,都是垃圾)教师:森林公园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一定是大家不爱护环境,乱丢东西造成的)教师:你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会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会去跟小动物说情他们不要乱丢垃圾……)

(二)魔术小屋:变废为宝。

1、播放大象伯伯录音: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师大象伯伯,小朋友说的都很好,为了使我们的森林恢复从前的样子,我也动了不少脑筋呢。

教师:想知道魔术师大象伯伯是怎么做的'吗?

教师:大象伯伯在森林里开了个“魔术小屋”它打出了广告:魔术小屋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废物怎么能变成宝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讨论:废物怎么能变成宝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逐幅出示小动物变废为宝ppt。

教师:大象伯伯说:“只要你交给我一个废物,我就可以把它变成漂亮的礼物送给你。”小动物们都非常高兴,看谁来到了魔术小屋?(出示ppt3魔术小屋)

(1)ppt4:出示小猴、核桃。

出示西瓜皮帽ppt7,让幼儿戴一戴教师:你们喜欢这顶瓜皮帽吗?为什么?

出示制作的风车ppt11,并请幼儿上来玩一玩。

3、引导幼儿讨论:变废为宝的意义。

教师:(出示小马)小马觉得大象伯伯做的是赔本的生意,他不明白大象伯伯问什么这样做。

(三)请幼儿到“魔术小屋”帮忙,制作变废为宝的东西。

1、幼儿制作变废为宝的东西。

教师:自从大象伯伯开了“魔术小屋”,现在森林变得又干净又漂亮,现在森林里的小动物再也不乱扔废物了,他们有了废物都交到“魔术小屋”,大象伯伯忙不过来,想清小朋友帮忙用废物制作礼物,请你想一想这些废物可以做成什么?下去试试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东西。

(四)了解生活中的变废为宝。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变废为宝。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培养对事物细小变化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结果,萌发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魔术的神奇与趣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币一个、杯子一只、三种不同颜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儿有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魔术”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

2、纸杯魔术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术,尝试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魔术的几种变法。

1、学习单根皮筋魔术。

(1)引出疑问。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两根手指上,握住拳头,等我再打开时会怎样?(幼儿随意猜测,教师记录)

(2)揭晓秘密,引发幼儿思考。

(3)幼儿学习单根皮筋的魔术。

(4)小结:其实魔术里面藏了许多的秘密,魔术师动作比较快,许多魔术里还需要一定科学原理,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魔术的神奇。

2、探索双根皮筋魔术,掌握双根皮筋的三种变法。

(1)出示双根皮筋,同样握拳引出疑问。

(2)幼儿探索操作,并记录自己的想法或结果。

(3)通过幼儿的探索学习双根皮筋的前两种变法。

(4)幼儿再次探索,重点学习较难的一种变法。

(5)交流探索结果并小结。

三、结束活动,进一步萌发幼儿对魔术奥秘的探究兴趣。

1.小结:原来,魔术也是一种艺术,只不过有些魔术里还藏了一些科学道理,在加上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就呈现出神秘的效果了。

2.鼓励幼儿将学会的魔术表演给更多人欣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出示一些魔术道具及魔术操作卡,供幼儿探索学习,萌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亲子活动:请家长带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反思:

魔术一直是充满着神秘,魔术表演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节目,把魔术带入教学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动从刚开始的魔术表演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单根皮筋和双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单根皮筋的探索比较简单,孩子们学习的较快,后面的双根皮筋的探索上让孩子自己发现了两种变化,在此基础上提高难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提供了两种层面的操作展板,让孩子探索操作。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很投入,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探索和操作,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小结语句上,对活动重点单根和双根皮筋的科学性原理解释的不到位。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四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五

1、对数学推理活动感兴趣

2、学习根据图形的空间位置、物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推测

3、运用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对已知条件进行二维推理,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图片两张活动名称:魔术机器,各种颜色的小树卡片、小正方形卡片

3、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张

一、导入

二、播放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神奇的客人是谁呀?

2、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3、孙悟空的本领可大了,看它的金箍棒有魔法,想要变啥就能变啥,不信,你们瞧。

三、初步感知逻辑推理

播放课件

2、我们来看看新房子和原来的房子比较,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3、小树们看着新家说:“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出示图片,幼儿操作)

播放课件

图形宝宝看见小树的新家很漂亮,也请孙悟空帮它们也变了一座。

谁能把图形宝宝也送回家呢(出示图片,幼儿操作)

四、神秘的魔术机器,进一步感知逻辑推理

播放课件

1、孙悟空说咱们小朋友表现这么好,送给咱们一件神秘的礼物“魔术机器”,它呀特别神奇,总是能让物体发生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机器会把下面的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对了吗?

5、我们一起来看猜对了吗?

五、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练习

1、孙悟空说小朋友们真聪明,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播放课件

2、猜猜孙悟空会把这些物品怎么变?

3、我们一起来看孙悟空吧客车和轮船变成了什么样子?那它会把飞机变成什么样?

4、我们再来看包子和西瓜发生了什么变化?那苹果和土豆应该怎么变化?(幼儿动手完成操作材料)

5、小朋友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孙悟空很高兴,现在孙悟空要回花果山了,我们一起和孙悟空说“再见”吧!

六、结束语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七

1、能按照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图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图一幅、魔术统计表

1、稳定幼儿情绪--游戏"大家一起来"。

2、提问幼儿:你有没有见过大海?会变魔术的大海呢?(让我们来看看大海是怎样变魔术的)

3、魔术"神奇的海洋"。

--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小的图片进去,大的图片出来。

--哭的图片进去,笑的图片出来等。

--让幼儿观察原本的东西,放入海洋,会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根据线索推论前后的变化。

4、"我是神奇魔术手"。

--请个别幼儿按照相同的规则变魔术。

--请幼儿把变出或者推论出来的图片绘画出来。

5、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变什么有趣的魔术呢?

6、教师讲解题目,幼儿做练习。

7、活动结束。

魔术机器大班教案篇八

学习从交叉的图形中找出几何图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观察力和分类能力有所发展。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画有各种图形的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人手一张。

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1、“变魔术”游戏。

请幼儿都来做小小魔术师,用一张圆形纸变出半圆形或扇形等形状,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来变魔术。

幼儿探索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可变成的图形。

2、“捉迷藏”游戏。

依次出示图一:谁躲在三角形里?有几个三角形?还有什么形状?

图二:谁躲在长方形里?有几个图形?

图三:谁躲在圆形里?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

拼图形: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各种物体,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孩子很感兴趣,我利用了游戏的形式学习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较困难。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小结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

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