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端午教案反思 快乐端午节教案(优秀8篇)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 快乐端午节教案(优秀8篇)

ID:4743034

时间:2023-10-16 01:16:20

上传者:温柔雨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 快乐端午节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教案的设计可以通过合作教研和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专业交流与提高。下面是一些来自优秀教师的教案模板范文,这些范文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非常值得借鉴。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一

快乐端午节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活动六包粽子

目标:

1、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幼儿反映:

前的准备,孩子们已经急不可待了,看者调好料的糯米、粽子壳、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孩子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孩子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离园时还带一个回家让大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反映: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孩子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家长们还主动帮助我们整理场地,扫地、擦桌、拖地、摆桌椅,一会儿工夫教室就干净整洁了。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龙舟”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菖蒲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包粽子的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学反思: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三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四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

ppt、3只粽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

2、出示ppt,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

小结:原来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种各样的馅儿,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粽子呢?

2、简单讲述粽子的来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吃粽

子。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大家要记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

——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

——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6、松鼠图片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7、狐狸图片

——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8、继续欣赏故事(接着——只好摇摇头。)

小结: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

9、继续欣赏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小结: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刘老师带来的粽子也很神奇,来吃吃刘老师带来的粽子,讲讲刘老师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听话(“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谁听见了奶奶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箬叶、米)

——谁能把故事里说的什么样的米、什么样的箬叶讲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话(“我爱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悄悄话是什么意思?(轻轻讲,用心听)

(——为什么会传错?悄悄话是很难的,要用心听、仔细听、游戏才能玩下去,我们等会儿到教室里继续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你收到了什么祝福?你祝福了谁?

四、延伸

——孩子们,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听奶奶讲讲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奶奶听。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一、讲讲看看:

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指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二、做做玩玩:

要求: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在动手制作中体验端午节的乐趣。

指导语:

1.刚才我们了解许多关于端午节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也来过一过端午节呢?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好玩的活动:有包粽子、做香包、编五彩绳、尝粽子,你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参加,我们就来过个小小端午节吧!

2.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指导:提醒幼儿需要洗手的可先去洗手。

(1)包粽子:粽叶、糯米、枣子、赤豆、花生、绿豆、豆板、血糯米、线

(2)做香包:缎带、各种形状的布、订书器、棉花、绉纸、花露水、干花

(3)做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夹子

(4)品尝粽子:各种味道的粽子、白糖、刀叉、湿巾纸、毛巾

(5)画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泡沫塑料

三、活动分享:

1、教师:“刚才你在哪里过端午节了?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2、幼儿介绍或展示,教师做适当小结。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七

高考结束第二天,迎来端午小长假,原计划和女儿在家清理旧尘新灰,把那些不再需要的书籍、杂物和鸡肋般的东西全部一扫而空,免得象蜗牛一样为家所累。

辛苦一年的女儿终于能放心地睡个懒觉,我也想跟着女儿一起睡到日上一竿,可惜事与愿违,每天醒来看到的都是朦朦胧胧的清晨,太阳还在沉睡。生物钟真不给力!

上午,大哥来电,说侄儿侄媳回来过端午,邀请我和女儿一起去。一是女儿因为上学时间紧,约摸有八、九年没去过,二是侄儿侄媳想来看望我们,因道路难行我婉拒了。嫂子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我和女儿过去一起过端午,女儿有点兴奋,说实话,哥哥是她的亲人,而嫂子和她真的很有缘,第一次见面女儿就喜欢上她这个活泼开朗热情的嫂子了。

到了大哥家,已近正午,嫂子早在厨房做午饭,这么多人在一起,餐桌上略显拥挤,然而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谈工作拉家常,其乐融融的感觉比得上任何珍馐美味。

午休起来,女儿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哥哥嫂子要带我去公园喽。我问:不带我吗?我又没老,也能和你们凑在一起啊。女儿笑着不答。她想显摆一下被宠的感觉。公园有点远,得开车才能到达。天不是很热,凉风习习,我们一起在公园散步、拍照,大哥还兴致勃勃地帮绿化工人修剪草坪,我们一起举起手机给大哥拍照,工人靠着柳树笑个不停,侄媳说:有人替他干活,自然高兴了。我说:是啊,在他看来是劳动,在咱看来是体验生活,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心态收获不同的心情,这也是劳动和运动的区别。侄儿也跃跃欲试,终归锻炼不多,剪草机和他不是很合作。走出草坪,我们来到运动器械旁,大哥和侄儿同时跃上双杠,比耐力,我怂恿女儿一展风姿,女儿胆怯,小时候她还能上去,长大反而没了勇气。我甘愿落后,实话实说:上学时我最讨厌上体育课。侄媳附和说:我也是,最不喜欢体育课了。总算有个同盟军。大哥从大学毕业分配到这儿已经三十个年头,虽说不是本地人,熟人还真不少,一会儿有人和他打招呼,一会儿有人约他吃饭,一会儿又是电话。我们边走边聊,大哥是免费导游,一边讲解一边还不忘关注他专业技术范围内的东西。

第二天,我们一起去参观白仁岩。一路是贫瘠的土地,杨柳还算茂盛,天也不象前一天那么蓝,大哥说是开山导致环境恶化的结果。开车来到山下,侄儿说有点太行大峡谷的味道,我没去过太行大峡谷,但是能想得见两边高山耸立,中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我们拾级而上,山间有音乐回荡,就象天赖。我纳闷,大哥说沿山安装了音响,只要寺庙里打开开关,沿途都能听到。我问:山上通电了?大哥说:山上有电,有水,庙里长年有僧人住着,过庙会时,还会唱戏、卖小吃,很热闹。山下停着几辆车,一路却难得看见行人,偶尔的鸟鸣使山谷显得更加幽静。我们沿着碎石路往上爬,路边是游人用碎石垒的大大小小的“石旺火”,山上也有香气馥郁的刺梅,还有刚刚成形的山桃、山杏,忽然看到一根粗粗的ppr管在山腰盘旋而上,在宁武情人谷看到过,是引流山泉到水箱,再装上水笼头,方便取用,然而这里不是。大哥说,他曾经无数次来这个地方勘察,从山下到山上,找水源,打井,配管道,直到深井水送进寺庙,因此和这里的一草一石结下不解之缘,和庙里的高僧更象朋友一样熟识。果然,我们刚刚踏进寺庙,僧人就过来和他打招呼,大哥虔诚地敬香、叩拜,我想大哥的虔诚里不仅有对仙人的膜拜,一定也融入了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白仁岩,为净土宗始祖慧远首创,是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出身代州的东魏佛学家昙鸾与慧远大师佛脉相承,被尊为“净土二祖”。现存有珍贵的说法台、定心石、石浮图,修真洞等。岩下有水井5眼,其水清亮可见。山陉盘曲,古松万株,梵宫环宇缥缈天际,寺后峭壁屏列。摩岩刻“白仁岩”三字,其大盈丈,为明侍o万恭书。出身代州的明代兵部尚书孙传庭曾读书于此。孙传庭在白仁岩读书时,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据传,有一天,孙传庭忽见一大蜘蛛可怜巴巴地向他爬来,并喊:“先生救我!”孙大骇,说:“我如何救你?”蜘蛛说:“我是五百年前的蜘蛛精,明日午时三刻,玉帝会把我击毙。只要你把我藏在砚台里就能救我。”孙说:“你这么大,我的砚台怎可容你?”大蜘蛛称:“你是上天的文曲星,你的砚台能容天下!”孙将信将疑答应下来。蜘蛛叩谢而去。第二天午时,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只黑蜘蛛果然爬来。孙传庭见了,立即揭开砚台,蜘蛛缩小身子爬进去,孙即盖好。几个响雷过后,天晴日丽,孙揭开砚台,黑蜘蛛抬起前脚以示谢意,爬出窗外转瞬即逝。孙传庭十分惊奇。后来,蜘蛛为答谢孙传庭的救命之恩,在战场上多次暗中相助,使孙传庭一次一次化险为夷。美丽的传说,向善的理念,感恩的心怀,在无意间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在峭壁凹处,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见,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两泉浑沌苦涩,不堪饮用。七眼井名曰灵泉,旁建有祠,曰灵泉龙祠,亦称玉龙宫,每逢岁旱祈祷下雨,非常神异。如今,只剩两个泉眼:一甜一苦。也算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先苦还是后甜,先甜还是后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人生说到底其实就是苦甜二字组成。

来到白仁岩,再浮燥的心也会静下来,去欣赏、去感悟、去思索。

端午节当天,我依旧早早醒来,站在阳台上等待日出,眺望街道上三三两两的晨练者,等大哥起床,想起我还有个电脑软件早有意浅尝却苦于无从下手,于是顾不得帮大嫂做饭,就把大哥拉到书桌旁向他请教,打开电脑,大哥把基本操作方法细细地给我讲解,我茅塞顿开,总算能自己练习了。向大哥学得一、二,也算有所收获。

午休时,大嫂和我躺在一张床上,说着家事,谁也没有睡意,平日里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大嫂长我九岁,总是把当孩子一样看待,从来不会挑剔我的言行,纵有不妥之处她也能大度包容。长嫂如母,大哥是我们的学习典范,而大嫂也成为我们的榜样,在她的表率作用下,侄媳更是懂事明理得到全家人的喜爱。

这个端午节,很快乐!

[快乐端午节]

快乐端午教案反思篇八

1.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2.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积极参与到端午风俗的游戏中。

3.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节日风俗的兴趣。

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积极参与到端午风俗的游戏中。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春节、清明以及端午的经验。

一:引入部分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师:什么节日要吃团圆饭放鞭炮呢?那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

(4)师:看来我们中二班的孩子是真的长大了,这么难的问题都没有难倒大家。

二、基本部分

(一):1、师:端午节当天要吃粽子,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

3、师:进行划龙舟游戏,没有玩到的孩子,下午我们出去作游戏的时候玩

(三):1、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来是艾草,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会有很多蚊虫,点燃的艾草有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他可以赶走虫子,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

2、观看图片

三结束部分

1、师:今天呀我们小朋友一起感受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片,在动画片里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端午节。

2、师:你记住了吗?请男孩子慢慢的划着龙舟去上卫生间吧

四活动延伸

1、手工课可以进行包粽子的活动

2、环境创设上进行端午节的布置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