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精选8篇)

2023年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精选8篇)

ID:4745664

时间:2023-10-16 02:09:33

上传者:紫薇儿 2023年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案(精选8篇)

竞聘是一种通过比赛、评选等方式来选拔最优秀人才的过程,它能够展示个人的能力和潜力,提供发展的机会。竞聘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觉得我们应该参加一场竞聘活动。在竞聘中,我们应该了解岗位要求,深入研究行业信息,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竞聘范文,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考材料。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一

下面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与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和作业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笔算乘法》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中的第二节内容,在教材上包括63页69页内容。本次说课是针对其中《笔算乘法》第一课时内容:笔算乘法中的不进位乘法(63页64页)。

本节内容隶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整十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介绍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中不进位的算法,再进行进位的算法。本节内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学习中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内容,又为之后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该学段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技能,并能够运用计算法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些要求可以通过本课的教学得以体现。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思维快速发展,注意力和表达能力强等认知和学习特点,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同样具有个体差异大、情感变化强、意志力薄弱等弱点。可以说,在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时,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重中之重。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在计算中仍然存在马虎大意的问题,在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迁移难度。这些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说目标

与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练习四第10题)

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

41×4=17×6=

217×5=241×4=

312×7=124×8=

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记时间训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第7题)集体订正。

二、练习

做练习四第5、、8、9、10、题和聪明屋

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第5题:有趣的动物世界。对于这一题,不要只解决计算问题,更多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

第9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6=906(元),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

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

作业:基训p15走进生活、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进位的方法。(连续3次进位)

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

24×4=167×3=

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

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1)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

(3)应该怎样列式呢?

8×634=634×8=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

(4)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

(5)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计算过程:

634×8=5072(人)

634个位:8×4=32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238十位:8×3=24,24+3=27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

5072百位:8×6=48,48+2=50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

(7)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

2.对比、归纳小结

(1)对比分析:

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算一算

1.236×7=127×9=

先独立完成后口述过程(学生板书适当找错例进行分析)

2.p79“做一做”

自己读、审题分析各数量关系后独立完成。

3.p81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教学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板书: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a.汇报结果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过程:

(可能)生3:我是想:

教师板书:

教师板书:

d.操作演示:

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边说边出示小棒图。

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

教师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教师出示例4,

(2)全班动手试做:

(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重点提问:90乘4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完整的竖式.

(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

师问: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反馈共同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五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七

课时第5课时(总11课时)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设计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过程预设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建议

一、提出问题:

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反馈。

估算。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算法。

反馈。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介绍竖式。12因数

×3因数

36积

完成“做一做”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的1、2、3题。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作业独立完成。

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12因数

×3因数

36积

思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案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案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连续进位加教学反思篇八

教学内容:练习八7、8、9、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43+25=530+290=35+49=450+280=45+30=

6+84=540+360=380+430=74+9=46+24=

160+470=450+170=70+16=86+5=190+430=

610+30=27+73=320+280=58+19=470+160=

二、练习过程

1、笔算376+28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要验算,你认为用什么方法?

2、完成p407

先算一算,再用铅笔和直尺连一连。

3、完成p408

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照第1小题完成后两小题。

4、完成p409

小组讨论可以怎么走,哪条路近,汇报。

5、引导学生思考完成p4010

三、作业设计

1、加法运算。

(1)467+354(2)563+761(3)158+280

(4)365+918(5)348+736(6)486+734

(7)294+48(8)57+467(9)383+274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四、板书设计

练习

376+284=660

376

+284

66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