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 大班手工教案父亲节(汇总8篇)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 大班手工教案父亲节(汇总8篇)

ID:4753502

时间:2023-10-16 05:12:29

上传者:琴心月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 大班手工教案父亲节(汇总8篇)

初一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下是一些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编写技巧。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一

《幼儿园课程论》指出,幼儿园教育社会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学会热爱家庭、朋友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因此,利用父亲节的主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爱和感恩自己爱的人,记住像父亲节这样的特殊节日,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知识目标:知道父亲节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技能目标:亲手为父亲做一件礼物。

情感目标:懂得爱自己爱的人,懂得感恩父母。

学会各种向父亲表达爱意的方式,比如做礼物或者回家倒杯水。

难点:孩子在家里学会感恩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提问式叙事

学习:欣赏、叙述、交流。

教学过程

(2)教师讲解父亲节的时间,让幼儿回忆当天是否给父亲送过小礼物,或者对父亲说过“我爱你”。

(3)部分孩子回答后,像孩子一样展示研究所亲子活动拍摄的亲子照片,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4)让幼儿和倾听的同伴分享他们和父亲一起做过的最快乐的事情。

(5)回家为爸爸做点事,对他说“我爱你”。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二

1、在互动交流中感受爸爸的本领,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2、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达爸爸的本领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经验准备:对爸爸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

物质准备:爸爸调查表(姓名、属相、爱好、本领)、几位幼儿的爸爸等。

一、爸爸调查表:

1、“前几天请宝宝们回家对爸爸进行了采访,你们知道了爸爸的哪些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幼儿共同收集的调查表。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

3、小结:“宝宝们真厉害,你们知道了爸爸的许多事情,有的知道爸爸的.生肖,有的知道了爸爸的年龄,还有的知道了爸爸的职业。”

二、爸爸的本领:

1、“今天我们班级请来了几位爸爸,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呢?待会你们就会知道啦”

2、鼓掌欢迎爸爸上场

3、请爸爸做自我介绍

4、观看爸爸的歌曲表演、做手工表演、变魔术等。

5、“宝宝们观看了爸爸的表演,喜欢吗?觉得爸爸怎么样?

三、散文欣赏:《爸爸的手》

1、“宝宝有一双小手,爸爸呢有一双大手,爸爸的大手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欣赏散文《爸爸的手》

3、“想一想爸爸的手,还会有那些本领呢?”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父亲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密切了父亲与孩子间的感情。同时,培养了幼儿对父亲的尊敬和亲近感,并使孩子能对父亲保持一种感谢的心情,同时也让当爸爸的男人们体会到了自己的自尊!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三

父亲节快到了,幼儿能自发组成小组并选择某个主题进行商讨。

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1、为幼儿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记号笔若干

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

教师:父亲节快到了,作为小记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儿分组商讨采访主题

效果分析:对于父亲节的'话题,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们的打算有:

1、采访爸爸,了解爸爸的有关信息。

2、采访爷爷奶奶,了解爸爸小时侯的信息。

3、采访整个中班的爸爸,统计出爸爸“打呼噜”的有关情况。

4、采访妈妈,了解妈妈眼中的爸爸。

5、采访爸爸的工作,并进行统计。

6、采访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亲节,孩子想送给爸爸的礼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举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帅(把爸爸小时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谁帅。)

接着,孩子开始自由组合,分组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而后,小记者开始行动了。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落实感恩教育,培养幼儿从小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四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现代家庭中,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忙碌而威严的,孩子与父亲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少。

为此,xxx幼儿园推出了“父亲节快乐”活动,为孩子和父亲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

1.让孩子知道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父亲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提供父子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

录音带、彩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乐器,自制奖牌。

1.表演《感恩的心》

2.唱首《我的好爸爸》

3.亲亲我爸爸,小声说话

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小脚踩大脚”的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往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在团体赛中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获胜。

6.“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脖子上分组比赛。

7.“蒙眼找娃”:用毛巾蒙住父母的眼睛。幼儿站在父母对面时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找宝宝。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五

锻炼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父亲节到来之际,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贺卡送给爸爸。

胶水、剪刀、剪贴纸等。

制作步骤:

在剪贴纸上裁剪一个长方形,然后对折;

在裁剪好的长方形上面剪出大概3厘米的豁口;

按照图中的那样,进行折叠,把大概10厘米的领带黏贴上去,注意,领带可以选择别的颜色,尽量和衣服的颜色搭配开来,在领口的地方粘两个纽扣做为装饰。

在胶水干掉以后,在衬衫的背面写上自己相对爸爸说的话。

简简单单的几步,我们的个性父亲节贺卡就做好了。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六

大班圣诞节手工教案:美丽的圣诞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1.学习用立体制作的方法制作圣诞树,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在原有经验和各种图片的帮助下,寻找各种装饰圣诞树的方法。

3.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做个美丽的圣诞树。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6.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1.收集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和照片,了解圣诞节的故事。

2.范例一个:立体圣诞树。

3.绿色印有圣诞树轮廓的卡片纸(画出两个相同树形,以及在1棵树上画上切口,另一棵树上画有下切口)卷帙芯各种彩色纸毛线金属色纸脱脂棉花和彩色吸管等材料1组1份;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工具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将平面的树制作成立体树的方法。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教师演示制作立体圣诞树的方法。

(2)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好看的东西装饰圣诞树呢?

3.幼儿自由制作圣诞树,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1)教师交代制作的内容

(2)幼儿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开展了一个“过圣诞、迎新年”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过新年的气氛,我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既学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圣诞树、装饰用的各种图形,我让小朋友观察圣诞树,说一说圣诞树上有什么?小朋友说出了好多有圣诞老人、魔仗、铃铛等等。我拿出准备好的圣诞树请小朋友也来装饰,小朋友争先恐后的举手争着来装饰,在近20分钟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老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装饰的圣诞树到处向同伴展示、比较,他们的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我觉得,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七

大班手工游戏活动教案:制作小乌龟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孩子可塑性较强,兴趣广泛,喜欢新奇的东西,同时喜欢把各种东西组装起来,为了培养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兴趣,故设计此游戏。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创作能力,难点是孩子们闹,难形成统一。

1、果冻盒,一次性筷子,碗,瓶盖,剪刀,绘画纸,粘纸,双面胶等。

2、制作流程图。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乌龟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小乌龟有四只脚,一个壳,一个头,一个尾巴,壳上还有花纹。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乌龟?

2、出示材料,让幼儿探讨。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小乌龟的哪一部分?

幼儿1:泡沫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壳。

幼儿2:果冻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头。

幼儿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乌龟的脚••••••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乌龟并进行评价。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幼儿玩具“做中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拓展幼儿思维性,培养幼儿创造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中学要满足幼儿求知欲,需要积极为幼儿的教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在这次的《制作小乌龟》的活动中,因为提供的一次性饭盒,碗,果冻盒等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 所以对此幼儿非常非常感兴趣,他们先探索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乌龟的哪一部分,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迸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就非常重要,教师的鼓励会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儿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远没有失败,关键是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如何将孩子的失败变为成功,让孩子敢于在失败中继续探究。

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差之别,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脸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从以上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必须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大班父亲节手工教案反思篇八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换的机会甚少。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展开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换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换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袋鼠跳袋6个、皮球四个轮胎两个幼儿制作好的礼物——领带。

场地:院子里。

1、送给爸爸礼物。

2、亲亲爸爸说说静静话。

3、亲子游戏:

(1)亲子接力赛:

游戏方法:每个爸爸背着自己的宝贝,全班分成两组。跑到终点绕轮胎回来拍手继续跑,先完者为胜。

(2)袋鼠跳:

六个幼儿一组,爸爸在对面等待。跳到终点的幼儿爸爸背着跑回出发点,点到者为胜。

(3)顶球走:

游戏方法:幼儿用头顶着皮球在爸爸的肚子部位。横着走向终点。

(4)集体亲子舞蹈《火把节》。

4、全体合影,活动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