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8篇)

2023年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8篇)

ID:4766185

时间:2023-10-16 09:54:36

上传者:LZ文人 2023年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8篇)

即兴是一种发挥个人创造力和直觉的表现方式,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为何不尝试一下即兴舞蹈呢?即兴表演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良好的观察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些即兴表达的心得和体会。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 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 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课时

1、 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 《诗经》知识介绍。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 赏析《蒹葭》

(1) 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 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 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 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 背诵全诗。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蒹葭

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中写在一个深秋的清晨,秋露给霜,芦荻扬花,诗人来到迂曲的河岸上,寻找他(她)眷恋的情人。他(她)伫立河畔,面对萧索凄清、露华霜重的暮秋景色,禁不住发出了与“所谓伊人”已远隔的浩叹。接着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是那样的崎岖而遥远;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他)又仿佛在水的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视。但他(她)含情脉脉地痴想着,直到太阳升起,把秋露晒干。至此,一个为寻找意中人而执著不舍的青年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全诗感情真挚热烈,写得哀婉清丽,情调缠绵,既有对意中人深情的寻访,又有未遇的惆怅。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一、《君子于役》简析

本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头三句开门见山地点出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服徭役已经很久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主人公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情思泉涌。“鸡栖于埘”三句,转入写眼前生活实景,借景抒情。她看到夕阳西下时,禽畜纷纷归家,上窝的上窝,入圈的入圈,各归其所,悠然安憩,联想起万物皆定时有所归,只有自己的丈夫长期在外,徭役无期,归期难卜,因而“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牵挂而柔肠寸断呢?最后两句照应开头两句,把主人公思夫之情用委婉的语气表达出来。

第二章头两句进一步强调丈夫服役时间之长久和无尽期。“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团聚?无限的思念、无限的痛苦表现在这句深沉的发问中,并以家庭的温暖反衬出丈夫长年只身在外的孤苦与凄凉。再睹入暮时禽畜的各归其所,进窝入圈,饱食安息,联想到丈夫孤身在外,劳苦无依,深情地发出“苟无饥渴?”的疑问与关心。这带有疑问与希望之句,内涵丰富,有对丈夫在外可能不得温饱的担忧,更有对丈夫能够温饱的希望。这句比上一章未句“如之何勿思?”更深刻、更委婉、更细腻,具体地表现出主人公对丈夫思念与关怀之情。

全诗用了4句“君子于役”反复咏叹,每句领起一层,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主人公思夫之情。运用眼前的生活景象联想起在外服役的丈夫长期有家不得归,令人无限思念与牵挂。感情真挚、细腻,读来荡气回肠。

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方法,创造了日暮黄昏的典型环境,同思妇孤寂、焦虑和深沉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象极鲜明感人。全诗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繁重的兵役、徭役给千百家庭带来的育苦。诗的内容单纯质朴,体现了民歌的本色。

二、关于课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即每句四个字),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对于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过。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调;而读一篇,要读出篇内的节奏、情调。当然,章内节奏、语气语调以及篇内的节奏、情调要由诗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b”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

《蒹葭》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3、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

(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

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

明确:憧憬、焦急、失望。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附: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蒹葭

蒹葭变化:苍苍——凄凄——采采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变化:为霜——未浠——未已时间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怅

地点变化:长——跻——右——央——坻——沚困难重重,想见心情急切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媒体: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

三.朗读欣赏

(一)听录音播放

要求学生:

1.找出韵脚字

2.给生字注音

(二)教师指导

(三)配乐,让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1.教师讲解疏通诗中重点词语。

2.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第一节诗的大意,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

3.教师点拨(诗歌大意投影显示)

五.分析诗歌

明确: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追问:诗人为什么迷茫忧郁感伤呢?

明确: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这一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b”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问题3: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总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明确:起兴手法。和“关关雎鸠,在河之州”一样,都是写景起兴。

问题4:这首诗一共三节,大家比较一下这三节诗,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特点?

明确:二三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反复,只在押韵的地方换了几个字而已。这是一种重章叠唱的方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来抒发感情,我们现在的诗歌也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追问: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