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 大班身体的秘密教案(汇总8篇)

2023年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 大班身体的秘密教案(汇总8篇)

ID:4769300

时间:2023-10-16 11:10:45

上传者:翰墨 2023年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 大班身体的秘密教案(汇总8篇)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保宣传范文,希望能给你们一些灵感和启发。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一

1、激发幼儿探索人体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功能。

2、引导幼儿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人体模型图

1、教师出示观察挂图,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关于什么的挂图?(人体模型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了解主要器官的位置,并相应地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它的位置。教师:我们来看看这幅挂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教师小结:这张挂图是指我们身体内的各部分器官,我们的身体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器官。有肺、心脏、胃、肝、小肠、大肠、肾等。(边说指向相应的部位)

1、认识器官——肺。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就是人体的肺,你们知道肺有什么作用。(让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小结:肺是人们气体的交换站,它位于人体胸腔左右各一片。如果没有它人就无法呼吸了。(教师将模型中的两片肺取下让幼儿观察并加深印象。

2、认识器官——心脏。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形状怎么样?(心脏就像桃子,我们的心脏就只有我们自己的拳头那么大,位于我们的胸腔中部偏左)(出示心脏)你们知道心脏都有什么功能吗?(让幼儿讲述)教师小结:心脏能维持血液循环,它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吃饱喝足。

3、认识器官——-胃教师: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进去的东西都跑哪里去了吗?我们每天吃的东西都通过肠道运到了胃里。你们知道胃有什么功能吗?(教师出示胃)教师小结:我们吃的食物都是在胃里被磨碎的。磨碎的食物的事物就更容易被小肠吸收。大肠不能吸收营养,人体的大便是在大肠内形成的。

4、认识器官——肝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个就是人体的肝,肝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师小结:肝对人体可重要了,肝可以分泌胆汁把人体一些有毒的变成无毒的,防止它们危害身体健康,而且肝还可以吞噬、细菌、病毒保护其器官免受伤害。

5、认识器官——肾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器官吗?(出示器官肾)教师小结:肾是人体的清洁机,它担负着清楚废物,毒物等重要而危险的工作。我们的内脏都很重要,我们都要好好的爱护。

教师:刚才我们都介绍了器官的功能和作用,器官这么重要,平时我们要怎么样来保护呢?(让幼儿自由表达)

教师小结:人身上的器官就像一个机器不停的运转,各个器官就像机器的零件,当有零件出现问题的时候,机器就运转不好,这时候身体就会感觉不舒服。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内脏,它们才能正常工作,任何一个器官出现问题就容易生病。所以平时我们要讲卫生、不挑食、常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内的器官就不容易生病。

整个活动通过幼儿的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由浅入深地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知道了身体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护身体的知识。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二

1、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的秘密,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理解同学的姓氏,丰富相关词汇。

愿意大胆表述自己名字的秘密,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幼儿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1、事先请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将写有幼儿姓名的小卡片(幼儿的姓和名用不同颜色区分)排贴在大黑板上。

3、红绿对棋、标有数字的房子、奖励牌。

课时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和体验的环境及条件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主动发现自己名字的秘密、大胆说出名字的故事,让幼儿真正学会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1、音乐火车介绍自己的名字"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老师,怎么样让她马上就认识你呢?""我们开着音乐火车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2、找名字"刚才宝宝们用很好听的声音介绍了自己的名字。那你们都认识自己的名字吗?请你来告诉大家你名字在哪里?"(出示幼儿名字,第几排第几个)

3、找不同"这些名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姓名之间的差别)

4、送名字宝宝回家"我们给名字宝宝排排队好吗?"(出示三幢有数字的房子)"想一想数字宝宝2的房子住哪些名字?数字宝宝3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数字宝宝4的房子里住哪些名字?"(按字数送名字)

5、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一样,多数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名字是由四个字组成。

1、出示教师名字:"你们知道王老师叫什么名字吗?""猜猜看我名字中的第一个字表示什么?谁和老师一样都姓王呢,我们抱一抱。""你姓什么?怎么来的?"

2、小结: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姓。有的幼儿是跟爸爸姓,有的幼儿是跟妈妈姓。姓是家族给予的,不可以随便更改。

1、出示百家姓卡片:"你知道还有哪些姓吗?老师这里有一首童谣里面都说了哪些姓?找一找你认识的字。"

2、小结:我们中国很大,人口也很多,有好多姓,我们就称百家姓。

1、抢答游戏《我名字的秘密》

幼儿分成红绿两队。

"你的名字有什么秘密或者故事呢?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最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看哪个队说的多哪那个队就获胜。"

2、小结:原来大人给你们取的名字都是很有意义的,表达了大人对孩子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名字的秘密"是立足于"我是中国人"这一主题而作的一次拓展活动。活动中幼儿找名字的不同、说名字的不同,将原本的接受式学习变成发现式学习。更深远的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幼儿了解自己名字中包含着父母的期望和让幼儿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及中国文化的博大,进而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三

1、体验听诊器可以使声音放大的现象,产生操作兴趣。

2、产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听诊器1—3个。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1、引导幼儿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觉心脏的跳动。

2、指导幼儿趴在同伴的胸前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让幼儿戴上听诊器听一听同伴,老师心脏的跳动声。

教师:用听诊器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和趴在前用耳朵听到的心脏跳动声有什么不同?

1、观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2、教师提问:

我们能运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个传递声音的实验吗?”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在俩个酸奶杯低各挖一个小洞,用线穿过,再用回形针卡住。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用自制电话通话。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握住线。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教师小结:声音是通过线来传播的,如果把线握住,声音就传不过去了。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四

1、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1、课件:相关的图片及声音。

2、操作材料:金属、塑料等多种材质的自制乐器,小鼓、三角铁等。

一、导入

由怎样让沙筒发出声音导入活动主题。

二、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究,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引导幼儿动手玩提供的材料,看一看,摸一摸,感觉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讨论: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幼儿探究怎样让身体发出声音。

4、教师小结:敲鼓,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搅水,水振动,发出声音……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究声音的不同。

1、刚才玩的时候,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动手试试、看看、找一找。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因为材料不同、用力大小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四、引导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

1、通过听觉感受,使幼儿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

2、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乐音与噪音的不同。

3、在情境中让幼儿学会减少噪音的做法。

五、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说到做到,把声音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

六、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唱着歌走出活动区。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五

1、朗诵诗歌,了解周围环境在春天的变化。

2、感受诗歌循环反复句式的节奏美。

3、尝试运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中的简单句子。

1、课件:寻找春天的图画

2、春天的挂图。

一、导入

谈话:天气渐渐的暖和了,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谁想说说春天有哪些变化?

二、展开

1.课件演示(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春天来了,春天有哪些变化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

(河水—垂柳—桃花—燕子—麦苗—农民)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诗歌,说得就是春天的变化。

2.视听结合欣赏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提问: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变化?“春天在这儿”?

3.播放课件,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感受朗诵语气。

(1)引导问题:诗歌中每段的开头是怎么问的?有谁小声回答说?

有谁微笑地说?谁在轰隆轰隆地嚷?

(2)幼儿欣赏诗歌课件,回答问题。

(3)分段欣赏课件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强调“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朗诵春天不同的变化”。

(4)师幼对诵,体验诗歌循环反复的句式,练习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诵。

4.跟朗诵并尝试仿编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小声地跟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

(3)教师帮助幼儿梳理仿编内容,把仿编的内容添加到诗歌里朗诵。

三、延伸

在区域活动,请幼儿诗配画《春天的秘密》。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六

幼儿天生就具有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以自身的感受体验自然的喜怒哀乐。因此对老师来说,能够和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幼儿所能学到的关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然界是充满美好和神奇的。说到了神奇,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表现出了他们对神奇的自然的向往。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放风筝,去春游,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因为春天,让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更重要的是,春天充满了生机盎然的乐趣。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本主题通过观察、劳动及各种游戏活动,发现春天的变化,引发幼儿有良好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1、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知道春天气温逐渐增高,雨水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长。

2、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发现动、植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体验春天的美丽。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能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4、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特别是观察、比较、语言等关键智能。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1、师生共同布置主题墙饰《春游》。

2、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制作迎春花、桃花、柳条的材料,供幼儿制作。

3、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说说春天的秘密,讲讲春天万物的变化。

4、请家长有机会带孩子去旅游,和孩子一起寻找春天的变化。

5、.让孩子记录自己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协助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春天里一些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6、让家长一起与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七

1.通过续编诗歌,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诗歌中春天的美的意境,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通过观察图片,能清楚、大胆地表达对春天的感受,丰富词汇(融化、淅沥淅沥、垂柳、嫩绿、新装、微风、飘扬、抿着、飞翔、蔚蓝、叽哩哩、绿油油、播种)。

3.学会用“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春天在这!春天在这!”的诗句续编诗歌。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让家长利用周末带幼儿去感受春天的景色和快乐的游玩。

2.视频诗歌《春天的秘密》。

3.为幼儿续编诗歌准备11张春天的图片,制作成ppt《春天的秘密》。

4.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5. 诚邀:亲爱的29班家长们,为了让您更多的了解万婴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快乐人生;为了让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儿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为了响应万婴教育机构每周园长观摩教学活动开放日;路园长将在3月2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厅,为我们29班幼儿开展大班语言续编诗歌《春天的秘密》教学活动,欢迎您的光临,期待您与孩子同乐!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到了春天?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3.根据诗歌内容提问,丰富幼儿的词汇并解词。播放ppt《春天的秘密》

4.出示图片(油菜花、放风筝)幼儿根据图片续编诗歌。

5.幼儿和老师一起有感情有动作的朗诵续编诗歌(油菜花、放风筝)。

6.播放ppt《春天的秘密》 幼儿跟着ppt一起将诗歌完整的朗诵一次。

7.请幼儿回家和家人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秘密,把拍的照片、画的画、编的诗歌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8.播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老师带着幼儿踏着节奏翩翩起舞,到户外去寻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小河里的冰溶化了,

河水淅沥淅沥的流着,

小声的说:“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

在微风中轻轻的飘扬,

小声的说:“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桃花红着脸,

抿着小嘴,

微笑着说:“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

叽哩哩的叫着,

小声的说:“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绿油油的麦苗,

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

小声的说:“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农民伯伯忙着播种,

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嚷:

“春天在这!

春天在这!”

哈哈!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真的来了!

我看见了春天的秘密,

我要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活动的时间把控不够好,但幼儿在最后的续编环节,表现得非常投入,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大班水的秘密设计意图篇八

1、在探索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了解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2、对探索活动感兴趣,发现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在探索鞋底的花纹中感知摩擦力及作用。

活动难点:了解不同功能的鞋鞋底花纹的不同。

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

2、拖鞋、运动鞋、凉鞋、皮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

3、《健康歌》音乐。课件:汽车、鼠标、篮球、纸杯

4、记录表格一张

一、初步体验,引起猜想

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二、对比体验,发现秘密

1、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

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鞋子再次跳舞,会有什么感觉?(不滑了)

2、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师:为什么有了花纹就不会滑了呢?

3、教师小结:原来,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我们走在路上就不容易摔跤,不容易滑倒了。

1、分成三小组,分别探索

(1)运动鞋和凉鞋

(2)运动鞋和拖鞋

(3)运动鞋和皮鞋

2、师幼共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进行图示记录

3、教师小结: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原来,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比较深、布满了整个鞋底,所以我们在跑步、爬山的时候就不易摔倒。而凉鞋、皮鞋和拖鞋它们的鞋底花纹要比运动鞋的鞋底花纹浅,而且花纹只是分布在局部,这些鞋就只适合我们走走路,不宜做剧烈的运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播放课件(一些有花纹的东西)

(1)、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会有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2)、为什么篮球上会有这么多的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3)、为什么这个纸杯上有小花一样的花纹呢?它有什么用?

2、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花纹的东西,请你们回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去探索,比老师一味的去教要有效果。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比我直接讲述效果要好很多。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