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谷雨节气教案反思 节气谷雨的教案(汇总8篇)

最新谷雨节气教案反思 节气谷雨的教案(汇总8篇)

ID:4780412

时间:2023-10-16 16:03:41

上传者:碧墨 最新谷雨节气教案反思 节气谷雨的教案(汇总8篇)

高三教案是针对高中三年级学生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整理。教案是指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编制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启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一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思辨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养成关注节气、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与认同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学生能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感兴趣、有效的问题。

(3)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上开脱自己多元的思维。

(2)学生采用观察法,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ppt教学课件,a4纸、卡纸、双面胶、录像机等四、课时1课时

(一)图片活动导入

师:(出示孩子们竖蛋的图片)同学们,我们这是在干嘛呢?

生:春分竖蛋

师:我们还进行过春分诵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气呢?

生;惊蛰,立春……谷雨……大雪……老师,我知道24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我们的骄傲。

生预设1:因为是春天

生预设2:因为不中就长不出来了生预设3:没有说话的……

预设4:因为到谷雨了……

(一)知识讲授

师:呀,你知道的'真不少,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选择在这几天播种,是因为谷雨即将来临。

师:你们对谷雨了解多少呢?

师:老师好期待,明天会有一场雨啊。

生:老师,我知道谷雨是24节气的第六个节气

生:老师,我妈妈说谷雨的时候,是吃香椿的时候,今早上我还吃了好几根,可好吃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谷雨还是比较了解的,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24节气之谷雨,好好了解了解谷雨。

师:另外24节气中有72候,正好是每个节气有三候,谷雨也有三

候,有没有同学知道的?

一候浮萍生

在谷雨到来的几天里,因降雨增多,浮萍会快速地生长、茂密起来,绿油油的成片,彷佛漂在水上的一块美丽画布。那些平时缺少绿意的水塘、河畔、湖面等等,如今会是一派繁荣景象。

二候鸣鸠拂其羽

民间一般认为,鸣鸠即布谷鸟。谷雨时节,布谷鸟也蠢蠢欲动起来,不住地抖动浑身的羽毛,苍翠的山峦间总是随处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阵阵鸣啼声。而“布谷”又与“播谷”谐音、近义,提示人们不要耽误农时播种的意思。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是一种小鸟,栖息于农家常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它虽然叫起来不甚悦耳,可满身的漂亮羽毛却能吸引人的眼球:头上的羽冠长而阔,呈扇形,棕红色或粉红色,有黑斑或白斑点缀其间,彷佛是一顶绝美的皇冠。而每年谷雨时,人们继而可见戴胜鸟飞临桑树的枝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谷雨有什么风俗吗?这天人们都做什么呀?

(二)知识拓展——谷雨的习俗

1、禁杀五毒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2、渔家流行谷雨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3、喝谷雨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清代诗人郑板桥对这一节气这样描述:

《七言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谷雨时节品新茶,天气晴朗无风,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盎然,在新茶缭绕的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竹枝。

传说谷雨这天喝茶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4、谷雨食香椿

北方则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春菜》:“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

从汉朝开始,香椿就和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叶厚芽嫩,绿叶红边,香味浓郁。

5、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人们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三)课外实践——观察自然、感受自然

师带队到习耕园:同学们,五分钟的自由活动实践,自己进行观察探究,回来后告诉我你的收获。

生:老师,我去看了看我们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了,绿绿的很漂亮。

老师我特意去我们的小溪边看来一下……小溪里好像也有浮萍,不过我分不清是不是莲花的叶子,回去我得好好的查一下资料。

老师,我看到了一些小蚂蚁在搬家,有句俗语叫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想明天谷雨一定会下雨。

老师,我捡了一些叶子,我想回去做一下叶贴画,明天谷雨送给妈妈,希望我们家来年有个好收成。

(四)总结

更多的奥秘。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二

1、了解谷雨节气的气象特征、农事特点、民俗、养生等。

2、积累和谷雨节气有关的古诗。

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师:课件、《二十四节气儿歌》视频、《谷雨》小视频。

将古诗词和气候特征结合;

种瓜点豆

课前播放《24节气歌》视频,了解24节气特征。

一、观看小视频,了解谷雨节气

1、师:同学们,赏节气之美,品节气之味,读节气之文,24节气文化课又和大家见面了。如诗如画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气之美,如果我们把24节气浓缩成一首儿歌,就有了韵律悠扬的《24节气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

2、师:度过了“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立春,走过了“好雨知时节”的雨水,“一雷惊蛰始”之后,“拂堤杨柳醉春烟”,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第六个,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3、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谷雨是个怎样的节气。(播放视频)

二、读神话故事,走进谷雨节气

师:关于谷雨,还有一个传说呢,与仓颉造字有关。以前人们靠结绳记事,后来仓颉创造了文字,那么仓颉造字跟谷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有趣的小短文,寻找答案吧。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到黄帝时代,有一个人叫仓颉,他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人们记事方便多了。

玉帝听说了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赏仓颉,可是当时正值饥荒,仓颉想要五谷丰登,让全天下的人都有饭吃。玉帝答应了仓颉,第二天,晴空万里,天空开始下谷粒,铺满了山川平地,黄帝知道了,也觉得仓颉造字有功,就把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谷雨节”。以后每当到了谷雨节气,人们就举行祭拜仓颉的庙会。

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三、与古诗结合,学习谷雨三候

1、师:谷雨节气有哪些气象特征呢?

(1)一候萍始生,浮萍是一种没有根的水草,随着水流漂动,喜欢潮湿的环境,生于水田、池塘里,生长繁殖特别快。后来人们用“生如浮萍”形容人生就好像水面的浮萍一样,没有根,随波逐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是一种悲观的寓意。比如这首诗: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但是也有充满童趣的古诗,比如这首我们都很熟悉的《池上》,写出了偷采白莲的小娃划开铺满浮萍的水面的活泼样子。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二候鸣鸠拂其羽。鸠,是一种类似鸽子的鸟,有不同的种类,如:斑鸠、绿鸠、火鸠等。梳理羽毛展示自己的美丽。

有一个成语叫——鸠占鹊巢,是说斑鸠不会做窝,喜欢强占喜鹊的巢,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所或者便宜。《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说到鸠,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关关雎鸠......”,这是《诗经》里的《关雎》,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音频)

生自由读。

(3)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又名鸡冠鸟、花蒲扇,是因为它们的头顶有漂亮的羽冠,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它们像逐木鸟一样在树干上吃害虫,保护森林和农田。

2、师:谷雨前后,牡丹花开。牡丹花可不是一般的花,而是被称作我们中国的“国花”,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盛世之花、富贵吉祥、雍容华贵......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牡丹的。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洛阳牡丹甲天下,最著名的牡丹花在河南洛阳,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为什么洛阳的牡丹长得最好,当然跟当地的土壤、气候有关,可是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武则天贬牡丹。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武则天有关。唐时,一个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气,武则天到后苑游玩,只见天寒地冻,百花雕谢,万物萧条,心里十分懊恼: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该多好,以我堂堂武则天之威,想那百花岂敢违旨想到这,她面对百花下诏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

武则天诏令一出,百花仙子惊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对策。有的说:“这寒冬腊月要我们开花,不合时令,怎办到?有的说:“武后的圣旨怎么违背呢?不然,一定会落个悲惨的下场;”众花仙默然,她们都目睹过武则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种种行为,怎么办呢?第二天,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尽管狂风呼啸,滴水成冰,但众花仙还是不敢违命。只见后苑中,五颜六色的花朵真的顶风冒雪,绽开了花蕊。武则天目睹此情此景,高兴极了,突然,一片荒凉的花圃映入眼帘,武则天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这是什么花?怎敢违背朕的圣旨?”大家一看,原来全是牡丹花。武则天闻听大怒:“马上把这些胆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贬到洛阳去:”谁知,这些牡丹到洛阳,随便埋入土中,马上就长出绿叶,开出花朵娇艳无比。武则天闻讯,气急败坏,派人即刻赶赴洛阳,要一把将牡丹花全部烧死。无情的大火映红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挣扎,呻吟,然而,人们却惊奇发现,牡丹虽枝干已焦黑,但那盛开的花朵却更加夺目。牡丹花就这样获得了“焦骨牡丹”的称号,牡丹仙子也以其凛然正气,被众花仙拥戴为“百花之王”。从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阳生根开花,名甲天下。徐书信诗《牡丹传说》:“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牡丹传说

徐书信

逐出西京贬洛阳,心高丽质压群芳。

铲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诗人说武皇。

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四、“种瓜点豆”主题活动

师:同学们,谷雨时节,种瓜点豆,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惊喜,请打开你的小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希望豆”,大家回家可以选一个花盆种下,用纸和笔记录种子的成长过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谷雨这个节气的特征,积累了古诗。同学们,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多多积累运用。

从立春、雨水、惊蛰到春分、清明、谷雨,我们走过了整个春季,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趁着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勤奋学习,积极进取!

五、作业自选超市:

1、参加谷雨“种瓜点豆”活动,写观察日记,记录种子成长过程。(10颗星)

2、背诵谷雨节气的古诗。(5颗星)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三

二十四节气::谷雨

1.知道二十四节气::谷雨,这是一年24个节气的第六个,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春末夏初,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2.了解谷雨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亲自然,爱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3.积极参与谷雨相关的'活动。

2022年4月19日前后

家庭

小朋友、家长。

1.搜集谷雨知识图片,拍和谷雨有关的活动照片。

2.有关谷雨古诗诵读

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

[宋]舒邦佐

谷雨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

前村亦少游人到,牛歇浓阴人饷田。

3.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季节的交替。

4.绘本故事:《养蚕忙》等

5.手工活动:绘画、剪纸、拓印牡丹。

6.科学探索活动:观察谷雨期间常见的鸟类、养蚕。

7.制作、品尝活动:谷雨茶、食香椿、枸杞蛋羹等。

8.户外活动:赏牡丹、观察种植物、找昆虫。

请家长把家中进行的谷雨活动及时拍照记录下来,把幼儿活动内容图片及文字说明记录下来,4月20日晚上7点与孩子一起在班级微信群里交流分享。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四

1.了解谷雨的`节气特点。

2.晨诵与谷雨有关的谚语。

了解谷雨,学会念相关诗词。

1、老师教读: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2、介绍谷雨:谷雨是一个节气,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农作物的生长。每年4月20或21度太阳达到黄径30度时为谷雨。

3、互相交流:小朋友你发现最近天气有什么变化吗?你们父最近都在忙什么呀?

4、教师小结:谷雨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极为密切的节气。最近你们的父母是不是都在田里忙着播种,忙着收麦子和油菜呀。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五

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通过四季的产生,知道节气的由来。

2.知道“谷雨”节气的时间、由来及含义。

3.能通过图片及老师的讲解明白谷雨节气的“三候”指的是什么。

4.通过谚语的学习,知道谷雨节气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某些天气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5.通过学习谷雨习俗,知道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在老师的帮助下读懂古诗《牡丹图》。

1.“节气”的由来。

2.“谷雨”节气的含义。

3.谷雨“三候”的含义。

一.导入

1.课件展示学生熟知的四季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四季的由来。

2.(添加转圈游戏)教师通过图片简单陈述地球公转,让学生明白四季是怎么产生的。

3.通过四季产生的原理,过度到24节气的由来。

4.设置数学大比拼环节(第一题由学生回答,第二题有难度,为节约时间,老师直接说答案)。

(设计意图:节气知识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加深对节气的理解。)

二.谷雨简介

学生知道什么是24节气后,开始引入谷雨节气,告诉学生谷雨节气的大体时间,出示今年的万年历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一天是谷雨。接下来,向学生介绍“谷雨”的意思。(篇幅有点长,如果老师读,学生不会动脑,也不感兴趣,所以此处让学生读。)

三.学习关于“谷雨”节气的其他知识。

1.学习什么是“三候”?学生如果不明白,可以简单介绍“三候”的意思,然后具体到“谷雨”节气的“三候”有哪些,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会对“三候”有初步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对这个陌生的概念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2.学习谷雨谚语。

每一个节气农伯伯都自己编了一些顺口溜,这些顺口溜被叫做“谚语”,一般谚语与天气和农作物的生长有关。展示几个意思简单的谚语,并做简单解释,学生比较感兴趣。

3.学习谷雨习俗之一——吃春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图片,学习谷雨习俗之一——吃春。

4.学习谷雨习俗之二——赏花

展示谷雨期间开花的一种植物——牡丹

向学生展示牡丹花的图片,告诉学生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明朝著名的诗人唐寅曾画过牡丹,并写过一首关于牡丹的诗。关于唐寅,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过唐寅写的《画鸡》这首诗,知道唐寅既擅长画画又擅长写诗。所以学生对这首陌生的诗并不会抵触。对古诗的意思做简单解释,然后留作作业。(设计意图:此处是与语文、美术学科的整合。)

此处挑选了两个我们熟知的习俗。

四.作业设置

1.让家长帮忙从网上找出唐寅的《牡丹图》这首诗,背诵。

2.用a4纸画一画牡丹,并配上这首诗,制作一张诗配画。(可以学唐寅画扇形图,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格式,比比看,谁的设计最美观。)

3.家里种有香椿的同学,与家长一起用香椿做一道菜。

4.有种植条件的同学可以和家长一起种一种棉花,记录种植过程。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六

《小寒的由来》

1、感受小寒节气,了解小寒由来。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ppt课件,图片

一、出示图片,引出小寒。

教师: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这可是我们中国的瑰宝,今天我们来了解——小寒。小寒是在每年的1月5—7日之间,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当小寒节气来到时也说明我们要进入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就是俗称的“腊月”。

二、出示课件、讲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小寒节气中的自然现象。

1、果树防冻。

一场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以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2、喜鹊筑巢。

喜鹊喜欢在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居住,它们常把巢安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常常需要花上四个月时间,所以它们总是早早就开工了,为来年产卵孵化幼鸟做准备。

3、蜡梅飘香。

蜡梅花多为黄色,花瓣比较硬,因为它的花骨朵平滑厚实,表面质感像涂了一层蜡一样,所以给它起名叫“蜡梅”。

三、游戏活动,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孩子们你们记住怎么分辨蜡梅科的蜡梅和蔷薇科的梅花了吗?

1、蜡梅的花瓣硬,开花早,花期长,味道浓,多为黄色,属于蜡梅科。

2、梅花的花瓣软,开花晚,花期短,味道清淡,颜色多样,属于蔷薇科。

3、说的非常好,那么小寒节气有一种鸟,它叫喜鹊,喜欢居住在什么地方?人类活动多的地方。常把巢安在哪里?民宅旁的大树上。喜鹊筑巢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四个月。喜鹊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树枝、泥巴、绒毛。

4、小寒节气气温特别低?低过冬的农作物特别容易?受到冻害。

大雪过后,果农会及时的把果树上的积雪摇落,防树枝被大雪冻坏或者是被大雪压断枝。

四、出示图片,了解小寒习俗

教师:小寒天气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产农事、生活习俗。农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地里已没活,都要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根据多年农事经验,人们往往会以小寒气候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早早做好农事计划,如山东地区就有"小寒无雨,大暑必旱"、"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语。

教师:在生活上,除了要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后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节气里的一种时尚。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七

(一)带领儿童了解仓颉造字和谷雨由来;

(二)引导儿童听懂天气预报,初步认识天气预报图示;

(三)认识谷雨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观赏牡丹陶冶情操,学会制作手工牡丹。

(一)仓颉造字和谷雨由来

谷雨和仓颉造字的传说息息相关,不妨让我们趁着谷雨的机会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传说,感受汉字的神奇。

故事讲解:开天辟地之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现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励他了个金人。那天晚上,仓颉正在酣睡,听到有人叫他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急忙做起来四下查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到地上立了个金人。他很迷惑哪里来的金人,莫非是在做梦,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立在地上。他想起了梦中被叫醒的经历,明白了金人是上天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台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是偶然捡来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的不敢占为非有,特来敬献。黄帝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入睡了。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扑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这是仓颉忽然想起梦里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黄帝知道了仓颉的功绩,深感仓颉的功劳应当大力表彰,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

(二)天气预报图示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

基于这个节气多雨的特征,我们可以在家收听天气预报,尝试着学习记忆下面的天气图表对应的不同天气来进行判断,比如小太阳是晴天,几朵云是阴天,云下面有一滴雨是小雨,云下面有三串雨是阵雨等等。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同图标的差异,用自己的方法去区分记忆它们,做一个优秀的小小天气预报家,这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的活动啊。我们还可以根据每日的天气预报观察身边的事物,谷雨时期的雨润物细无声,观察雨像魔术师一样落在草地上,草变绿色了,落在花朵上,花开了,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世界中美的色彩吧。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制作天气观察记录本,尝试自己记录每日天气,感受谷雨时期的天气变化,了解节气的气候特点!

(三)谷雨传统

谷雨有众多民俗活动,如“喝谷雨茶”“赏牡丹”“祭仓颉”“走谷雨”“食椿”等。

1、品茶:谷雨是采茶的黄金时节,民间流传着“谷雨谷雨,采茶对雨”的谚语。据传说谷雨当天喝茶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谷雨前采制的新茶俗称“雨前茶”,泡后一片片嫩叶如枝头再生,色泽明亮,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久泡仍余味悠长。

2、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之为“谷雨花”。从隋朝起,每逢谷雨,全国各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花意盈盈,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牡丹,发现美、捕捉美、感受美。

3、祭仓颉:是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

4、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如果谷雨当天下雨,我们可以在下雨天穿戴好雨具,外出走谷雨,感受雨水点打在雨伞、雨衣上的触感,穿着雨鞋的脚可以去踩出水花,感受其中的乐趣!

5、食椿:谷雨是吃香椿最好的时节,早在汉朝,香椿就深受宫廷贵人的喜爱,唐朝更将香椿作为贡品。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香椿炒鸡蛋、煎香椿饼、香椿皮蛋豆腐等各种菜肴,营养价值很高。

(四)赏牡丹并制作手工牡丹

在谷雨这个节气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吧!(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牡丹的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制作手工牡丹花吧!老师先来示范一下,我们需要5张正方形彩纸,取出一张,边对边对折,再左右对折,然后剪出圆弧,展开来,其他四张也这么操作,注意在裁剪的适合要越来越小,然后把他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层层叠放就可以啦!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记录自然的时间之书”。我们将持续发布节气相关推送。

谷雨节气教案反思篇八

1.感受大寒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大寒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课件准备:《美味的大寒》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大寒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寒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大寒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