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精选8篇)

2023年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精选8篇)

ID:4787075

时间:2023-10-16 19:12:12

上传者:LZ文人 2023年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精选8篇)

初一教案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语文】中班教案范例:学习拼音字母P和T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一

毛巾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毛巾时常会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如果用于小班幼儿认识颜色、分类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整合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毛巾的形状,巩固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认识,并按颜色分类。

2、通过折折团团毛巾变花,充分感知毛巾柔软的质地。

3、能够愉快地参加活动,大胆发言,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1、红、黄、白毛巾人手一块,

2、布置“毛巾王国”:将毛巾放在设置的情景:树、花园、小桥、山洞、椅子上。

3、设计红花姐姐、黄花姐姐、白花姐姐形象,蝴蝶手偶一只。

4、一次性杯子若干。

5、 《蝴蝶找花》歌曲磁带,录音机。

一、去毛巾王国,玩游戏:捉谜藏。

师:“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好地方去(毛巾王国),今天毛巾要和我们玩个捉谜藏的游戏,请宝宝去找一找,他们在哪呢?我们出发吧。”

二、找一找毛巾,正确感知毛巾的形状、颜色。

1、师:“你在哪里找到了毛巾?”(幼儿相互交流、个别回答)

幼:我在树下找到了毛巾。

师:是什么颜色呀?

幼:它是红色的。

师: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我的毛巾方方的。

2、师小结:小毛巾四方方,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白。

三、变一变毛巾,感知毛巾柔软的质地。

1、师:“小毛巾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丰富词汇:柔软)“小毛巾还要和我们玩个变魔术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变朵花!”(幼儿尝试变花,汇总幼儿做花的方法)

2、提醒幼儿将花插在杯子里,教师适时帮助个别幼儿。

3、小结:毛巾毛巾真柔软,折折团团可变花。

四、帮“毛巾花”找朋友。(根据颜色分类)

1、师:“毛巾变得花可真漂亮啊,花姐姐想和毛巾花做朋友呢,我们带毛巾到花姐姐那里去好吗。”(出示红花、黄花、白花)

“问问红花姐姐她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红花说:红色的花快到我这里来。”“白毛巾花该到哪里去呢?”(随即请幼儿说说)

“黄毛巾花可着急了,我该找谁做朋友呢?(请幼儿说说)

2、幼儿帮毛巾花找相应颜色的花朋友。

五、游戏:蝴蝶找花(检查孩子是否送对)

师:我们变的毛巾花可真漂亮,你们看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和小蝴蝶一起去找找花吧。

六、总结:

师:毛巾真有用,今天还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我们该怎跟他们说什么呢?(谢谢)其实,在我们平时还看到很多毛巾,我们去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毛巾。跟毛巾宝宝说再见。出教室。

延伸:

1、科学活动:小毛巾真有用。

2、找找生活中的毛巾。

这节课进过两次的园内试教,从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但对活动的把握还不是很有信心,在正式上课时,发现孩子不能给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所以有些心慌,环节还是很顺利的下来了。在课后,老师们也是给我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很受用。课程存在的问题:

1、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没有将游戏规则很清楚的告诉幼儿,以至于在游戏时有些混乱,游戏时没有提醒幼儿念语词peepeepoopoo。

2、在学念语词的时候,老师需要简单的解释语词的意思,帮助幼儿能更快的记住语词。

3、每个环节过的太快,在放慢一些可能会更自然。

4、可以让幼儿更多的去感受节奏。

5、目标还要更明确。

6、让幼儿说出自己肚子发出的声音后,将语词放入儿谣让幼儿念一念,体验创编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7、生活常识可以从食物入手,幼儿的经验可能更多。也就是不要出示食物图片,先问幼儿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会拉出怎样的poopoo。在老师的帮助下,让我对奥尔夫的课程更加了解,对于上课的把握上有了信心,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不断的成长。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二

气球圆鼓鼓花花绿绿的的样子、空气无形、无色、无味,抓不见、摸不着,要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必须借助具体的物体,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和气球宝宝做游戏》,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气球被突然放飞到处乱窜的原因。体验科学探索动手实践的快乐。

1.知道气球变鼓是充入了空气。

2.通过气流吹在脸上,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冲出的有趣现象。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十只,打气筒若干。

一、交流

1.出示未充气的气球和充气的气球: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欣赏故事“气球吃什么”。

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气球吃什么变胖的?

二、实验,感知

1.出示充气气球:让空气亲亲你的笑脸。

教师操作,幼儿感知、交流空气轻轻和快速吹在脸上的感觉。

2.教师突然放飞气球:气球怎么了?气球为什么会到处乱窜?谁给了气球力量?

3.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三、游戏:流星球大战

1.将所有气球充气。

2.听口令,幼儿放飞气球。

活动拓展:

在活动区中投放气球供幼儿游戏。

附:故事《气球吃什么》

气球宝宝瘪着肚子,歪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躺在桌子上。小动物们看见了问:“气球宝宝,你怎么啦?”气球宝宝轻轻地说:“我、我的肚子饿瘪了。”小动物们说:“我们找些东西来给你吃,让你的肚子赶快鼓起来吧!”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孩子们在玩气球的情境中去探究、去发现,在活动中极积勇跃参与,活动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操作材料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可见本次活动目标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体验到了科学活动的乐趣。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三

1、感受乐曲节奏的快慢旋律。

2、尝试运用纸条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3、体验“纸条宝宝”音乐游戏的快乐。

音乐《萤火虫》、“纸条宝宝”若干、“纸条宝宝”游戏音乐。

重点:感受乐曲节奏的快慢。

难点:运用纸条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1、复习律动“萤火虫”,导入活动。

提问:萤火虫的这段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2、请幼儿倾听完整的“纸条宝宝”音乐。

教师:“刚才小朋友跳的舞真好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段跳舞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一段音乐节奏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分辨音乐的快慢。

3、再次倾听音乐,请幼儿用“耳朵”和“小手”一起听音乐。

(运用徒手动作帮助幼儿倾听音乐,从而辨别音乐的快慢。)

4、出示纸条,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小朋友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一位小客人也在听这首好听的音乐。”教师请出小客人(纸条宝宝)。

“纸条宝宝今天想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玩跳舞的游戏,谁愿意和纸条宝宝一起玩游戏呢?”

5、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大家学一学。(慢慢的、快快的)

6、幼儿听音乐自由体验“纸条宝宝”音乐游戏的快乐,教师注意引导。

7、师幼互动,共同玩“纸条舞”的游戏。

8、游戏结束部分:带着纸条宝宝到户外玩游戏(“萤火虫”音乐伴奏)。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四

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植物籽粒拼图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造的.能力。

通过学习植物籽粒拼图利用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沙土、小石粒、瓜粒、彩色纸条、煤渣颗粒,胶水等。

做好课前准备

1、展示一组装饰画、纸贴画,及用羽毛、贝壳等材料制作的植物籽粒拼图工艺、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研究教材中的拼图作品,说说植物籽粒拼图的装饰方法。

3、示范粘贴植物籽粒的方法。

你准备怎样利用植物籽粒创作与众不同的拼图作品?

1、评评自己的作品和同学的作品。

2、说说创作感受。

欣赏其他不同材料的作品,说说这些作品与植物籽粒作品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五

球类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的一样体育器械。而保龄球队他们来说充满着新奇,也更具吸引力。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为了锻炼孩子们手臂肌肉的爆发力,设计了“保龄球”这一的健康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掷准能力,培养幼儿合作创新能力。

1、体验击倒瓶子的成就感。

2、探究瓶子的摆放方式、滚球的力量、距离与倒瓶的关系。

3、利用废弃的易拉罐自制器材,用起来简便,玩起来开心。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儿童经验基础

有初步的玩球经验。

环境准备:

各种空瓶若干、幼儿每人一只球、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掷球、接球的方法,摆瓶的方式方法。

2、难点:协调的掷球动作。

一、和球宝宝做运动

幼儿每人一只球,在教室的带领下听音乐做运动、我们带着球宝宝一起做运动吧。

二、球宝宝滚一滚

1、幼儿自由练习滚球,教师巡回指导。

球宝宝也想自己到地上去运动运动,我们把他放到地上滚一滚吧。

2、个别幼儿示范滚球,探究滚球的力量与距离的关系。

3、教师示范滚球的动作:双手抱住球宝宝,用力一起往前推。

球宝宝是怎么滚的?怎样才能让球宝宝滚得更远呢?

4、再次游戏,观察幼儿掌握动作的情况,引导用正确的方法用力滚球。

三、做游戏:“打保龄球”

你们见过打保龄球吗?是怎样打的?

1、幼儿两人合作,尝试用篮里的物品将斜坡对面的瓶子击倒。

师:这里是小小保龄球馆,这个坡度就是跑道,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小篮子里的东西来打跑道前面的瓶子。

师:你们真厉害,瓶子都打倒了,那么你们是用什么把瓶子打倒的呢?。

2、变换瓶子的位置,幼儿尝试用杯子将坡道旁边的'瓶子击倒。

幼儿按照要求打跑道旁边的瓶子。

3、师生共同交流游戏结果

老师帮助幼儿梳理游戏中的发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

师:罐子为什么会直直往前走的?(老师演示)

师:杯子为什么会拐弯呢?(个别幼儿演示)

师:那老师把瓶子的放在这边,谁来试一下来打倒它?

师:那老师把瓶子的位置换一下,谁来试试能把它打倒?

改装

幼儿利用现有材料,将椰奶罐进行改装使它可以把坡道旁边的瓶子击倒。

师:那么这个直直的罐子能不能打倒旁边的瓶子呢?(不能)

师:请小朋友用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材料来进行改装,把直直的罐子使它也能变成能转弯的保龄球。

师:用改装好的罐子到跑道上来试一试,能不能打倒旁边的瓶子?

师:小朋友把直直的罐子都改装成功了,还想玩吗?好,我们把保龄球馆里的东西都收拾好,带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活动中通过模仿打保龄球,让幼儿体验并摸索打保龄球的动作,让大多数幼儿掌握打保龄球的动作要领,并能将所学知识创新拓展到日常锻炼中。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训练幼儿上肢力量素质,并且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投准的力和空间感。打保龄球符合幼儿的特征,通过教学发展幼儿的上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块场地、器材的合作精神,在竞赛中培养幼儿的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打保龄球活动中来。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还是和他一起去探索、去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呢?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既能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精神,还能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练习侧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侧行的方法以及与同伴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球2、箩筐四只3、螃蟹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我是螃蟹妈妈,那你们是谁啊?现在跟着螃蟹妈妈一起去做

运动(侧着慢行,双手平举、快行、踢腿等)。那螃蟹是怎么走路的?

2、现在我们沿着线慢慢的侧行,好,现在加快速度侧行,回到原点,集合。请螃蟹宝宝们跟着妈妈坐下。

二、探索练习:

1、教师:那儿有一堆瓜,请螃蟹宝宝们把它们运回家,但是运的时候不能用到我们的大钳子,你想怎么样来运?想好之后,请螃蟹宝宝每人去拿一个瓜(强调不能用手),然后沿着线把它们运回家。

2、集合,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请螃蟹宝宝们说说刚才是怎么样运瓜的?

3、教师:现在请螃蟹宝宝们再运一次瓜,这次用的方法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三、合作运瓜

1、教师:刚才是一位小螃蟹运瓜,现在请两位螃蟹宝宝合作运瓜,我们的钳子还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可以怎么运?(运的时候注意两位宝宝的步子要整齐,大家要一起走,不能让瓜掉下来)。

2、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

3、再次练习,请螃蟹宝宝用和刚才不一样的`方法运瓜,看哪一队宝宝运的又快有稳。

四、游戏运瓜比赛

2、再次比赛。

活动结束:

现在请宝宝们把瓜搬回家吧。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七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螃蟹》编配上了欢快的音乐,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螃蟹手偶一个,自创音乐老师弹唱。

2.活动前听过故事《螃蟹与乌龟赛跑》。

3.场地安排:椅子两两背靠背,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

“为什么每次比赛,螃蟹都输了?”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

老师弹唱音乐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

老师再弹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见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

“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乐于用手表现音乐。

“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

四.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

五.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老师操作)进行比赛。

六.全体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

附自创歌曲:

|12|34|56|5-|

一只螃蟹八条腿,

|65|46|53|2-|

脑袋尖尖在喝水,

|12|12|34|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43|23|1-||(第一段)

爬呀爬呀不见了。

|65|43|2-|3-|10||

爬呀爬呀不见了。(第二段)

或者

|1234|565|

一只螃蟹八条腿,

|6546|532|

脑袋尖尖在喝水,

|1212|34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43|231||23|1-||

爬呀爬呀不见了不见了

动作方法:一只螃蟹八条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张四次)

脑袋尖尖在喝水,(两字一拍,两拇指“点”头四次)

爬呀爬呀爬呀爬,(两字一拍,双手向左爬四次)

爬呀爬呀不见了。(第一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然后双手藏在背后。第二段音乐两字一拍,双手向右爬两次,不见d双手向前一摊,了d立即把手藏在背后。)

双手靠拢:两拇指做脑袋,两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条腿。

小班宝宝厨房游戏教案及反思篇八

意图: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将一个实物或一个几何图形分割成若干块的问题,如将一条线分割成两段、一个蛋糕分成四份等,而这些分出来的部分是小于整体的,为了让幼儿认识整体大于任一部分,任一部分小于整体,我通过设计《制作拼图花》这个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动手能力。

1、能将分割一块一块的花瓣拼成一朵完整的花。

2、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物体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1、活动卡片人手一套:分割成块的花瓣图片若干,如菊花、三角梅、大红花玫瑰花等。

2、幼儿每人一片不同品种的完整花瓣。

3、幼儿用书第28页:制作拼图。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花瓣的不同和完整花朵的特点,寻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重点:能将一块一块的花瓣拼成完整的花。

难点:学会寻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1、花瓣归类。

(1)出示单片花瓣,提问:这些花瓣一样吗?

(2)谁能把同一朵花的花瓣归放在一起?数一数每种花瓣有几片?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能够从多种的花瓣中找出相同的花瓣,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拼花朵。

(1)请幼儿尝试、探索将花瓣拼成一朵朵完整的花。

(2)感知每朵花的花瓣数量并说出花的名称。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通过让幼儿尝试操作,可提高幼儿的判断能力。

3、游戏:花仙子

(1)幼儿手持一片完整的花瓣,观察同伴手中的花瓣是否与自己的一样。

(2)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舞动花瓣;音乐声停,持相同花瓣的几名幼儿组合成花朵。

(3)同伴间交换花瓣,继续游戏。

4、操作学具:制作拼图。

从不干胶贴纸上取下图案的一部分,贴在相应的位置,组成完整的图片。

教学反思:该活动设计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基本能自己的找出相同的部分,并能拼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活动中基本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使这节课的活动进展比较顺利,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