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9篇)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9篇)

ID:4796403

时间:2023-10-16 22:34:02

上传者:文锋 最新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通用9篇)

理想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理想总结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实现的心得体会。在我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写一篇理想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是一篇精选的理想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对话,感悟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教法:谈话法、品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一、复习导入:

1、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节课,我们继续见证鸟儿和树的友谊。(板书课题。)

2、指导书写生字“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二、课堂展示:

(一)自主学习展示

1、学习鸟儿和树的对话。

(1)指名读鸟儿和树的对话。

(2)这对好朋友分别时心情如何?指名回答。

(3)指导分角色朗读。

2、小结。

(二)合作探究展示

1、学习鸟儿和树根、门、小女孩的对话。

小鸟和大树就这样依依惜别了。第二年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却不见了。它找了又找,问了又问。

(1)鸟儿问了哪些人?

(2)小组合作练读读三次对话。

(3)汇报。评价。重点指导鸟儿的话。

(4)全班分角色朗读。

2、拓展想象,激发情感

(3)唱完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一次,它心里又会有什么话对树说呢?

(4)总结: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可它永远在鸟儿心中。

三、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小练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谁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任选一题)

(1)我想对小鸟说:

(2)我想对大树说:

(3)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4)我想对…………

五、布置作业:

1、续写:鸟儿明年还会来吗?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吧。

2、推荐阅读:《格林童话》

六、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寻找小鸟树

(珍惜友情信守承诺)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二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动人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师: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b、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c?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学生谈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潜心读书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 引起大家的共鸣。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 找出来吗?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师生交流。

1、出示“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演读分别时的对话。 师: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大树和小鸟不得不分开, 他们在分别时说了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从你们的读书声 中,老师感受到了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向我们传递。

师:是呀,因为他们是(好朋友)。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三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4、课件出示小鸟问的三句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小鸟 的心情。 (指名读鸟儿问树根的话)

师:多着急啊,多急切啊! (指名读鸟儿问大门的话)

师:老师听出了你在为大树担心。 (指名读鸟儿问小女孩的话)

师: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您读得多投入啊!

师:为了寻找好朋友,鸟儿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们连起来读, 体会小鸟心情的变化,好吗?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你们心中焦急了。在对 话了中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请大家在小组内分工练读。 (请一小组展示读) 师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 友)。

1、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2 、师:鸟儿在看什么?她是怎样在看?(“睁大眼睛,盯”)为什么这么看? (她在看,在辨认:引导想象:此时,鸟儿想对她的朋友说什么?她似乎也听到了大树对说什么?)

师:于是,一支歌唱了起来,那是去年唱过的歌,是鸟儿和树都熟悉的歌,曾 经轻快的节奏里浸满了沉甸甸的悲伤,此时你想对小鸟说什么?(守信、重情)

师: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那是怎样的看?(诀别)那眼神里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依恋。

总结:是啊,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 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师: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 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肯定有许多想说的话,你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三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文中那一个个人性化的主角,感动了学生们纯真、善良的心。在这堂课上,学生经过自主读文、主角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激发“兴奋点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简便、愉快地获得知识。挖掘了学生的兴奋点就能使课堂“活泼”起来,“热闹”起来。课伊始,我满怀深情地,用娓娓动听优美的话语活力导入课文,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感染学生,唤起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活力。课堂中我以情感人,用自身的活力唤醒学生的热情。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开放、多样的特征。在这篇课文最终一节,我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深入小鸟、大树的的心理,引导他们抓住文中鸟儿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来想象小鸟会说些什么,变成袅袅轻烟的大树又会说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尝试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想象本事得到了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在学生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最终我又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你作为这一篇美丽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对小鸟……一声声真诚的肺腑之言,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上完这节课,我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那种真情的自然流露而感动。小鸟的那份执着与忠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社会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依然是最宝贵的。我想,课堂中我们师生之间演绎这份纯洁的情感,对学生是终生受益的。

去年的树,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主角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都明白,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叫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主角,体会每一个主角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初始,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几次说到小鸟与大树是好朋友?那么请你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确是好朋友?学生们纷纷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汇报,在体会中,他们的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资料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本事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景。

3、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

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小学四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初步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文字和声调煽动着学生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比较切实地完成了。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并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种种情感。但课后,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今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如下:

1、重视整体把握和时间的安排

对要进行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先进行估计,想想这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去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2、重视学生平时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是一次课堂就能够提升起来的,这些既要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平时的积累,所以,以后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

3、注重评价语的丰富和激励作用。作为新教师,我的课堂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评价语。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五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用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让学生能体会到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

4、让学生体会到朋友间的可贵。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学会默读。

生字卡 录音磁带 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对吗?今天我带你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小动物的童话故事。你们一定会喜欢。

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师:生字宝宝非常高兴你们能带它们一起去听故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放录音磁带)

师:这篇故事就在你们的课本中,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

生自由读课文。

(三)生质疑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师:有哪位同学听过《朋友》这首歌。歌中所唱的“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是啊!朋友间的诚信尤为重要,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对好朋友------小鸟(贴图)和大树(贴图)的诺言,继续来学习这篇《去年的树》。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课文中也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师: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好朋友,让我们再来读书,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请默读,作上记号。

师:谁来告诉我,你从文章中哪儿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

(学生有一个找的过程,可以是寻找的过程,也可以是小鸟又回来找大树,也可以是小鸟与大树每天的生活状况)

(学生找第一自然段并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把“天天”这两个字读得很重,为什么呢?

我建议你把“天天”读重一点儿,这样更能表现他们是好朋友,不信试试看。

师:天天给树唱歌,说明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你们谁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师:有这样的好朋友你感觉幸福吗? (生:幸福)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幸福的感觉再读读这句话(我感觉到了一份浓浓的情谊)

谁再用幸福的语言给我们读一读?

师:同学们,鸟儿和树就是这样的一对好朋友:炎炎烈日下(引读);狂风暴雨下(引读);皑皑白雪下(引读)他们毫不惧怕恶劣的环境,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原来他们是在约定明年重逢的事情呀,那我来请一个同学和我一起读一读,你来扮演大树,我来扮演小鸟,其他的同学用心感受。

师:听了朗读,你们能感觉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师:你们在班上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有的请举手告诉我(生举手并找到朋友)

师:那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小鸟、大树分别时的对话,注意读出他们的难舍难分。

师:我听出来了,他说“一定回来”,表明他愿意回来,谁再来试试?

师:原来小鸟是在向大树保证,怪不得语气如此坚定。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大树和小鸟的画面,请男同学扮演大树,女同学扮演小鸟,咱们再来深深地体会一次吧。

(男同学:再见了,小鸟------)

师:他们是那么不愿意离开对方,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师:这么好的朋友,有一天,却要分开了,仅仅只是一个冬季,相对于半年、一年来说,你们觉得长吗?(不长)但对于我们的小鸟和大树来说,时间可真是太漫长了,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一直等到第三个月,终于,春天来了,小鸟满心欢喜,可是,他看到他的朋友了吗?(没有)

师:没有看到朋友,他是怎么做的?(去找)怎么找?(千心万苦、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找)

师:鸟儿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师:他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有哪些询问的话呢?(生读)(出示小黑板)

师:小鸟满以为自己能马上见到阔别已久的伙伴,没想到却只看到了光秃秃的树根时,他是怎么问的?(点人读)

师: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焦急)

师:那你带着这种焦急再读一遍(我听出来了,“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是你想急切地获得大树的讯息)

师: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是真的很焦急。树根告诉小鸟大树被拉去了山谷,小鸟跋山涉水,找到了工厂里的大门,他是怎么问的?(点人读)

师:那你觉得怎样读可以使我们感觉你更加着急呢?读一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的语速加快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了。谁再来试试?(生读)

师:一个“在哪儿”,一个“您知道吗?”包含了小鸟多少的渴望啊

当小鸟得知朋友大树已被做成了火柴,奋力飞向拥有火柴的小姑娘身旁时,他又是怎么问的呢?(点人读)

师:小鸟啊,你此时还没有看到大树,心情怎样呢?(着急、悲伤、担心)

师:我觉得此时你的所有的感情应该是到了极点了,谁能用你最着急、最悲伤、最担心的语气读一读呢?(生读)

师:那是小鸟心底的呐喊啊!请同学们把这三句话自己再读一读,感受感受(生读)

师:我来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小鸟的三次询问,让我们能感受到他那种心情的变化

师:如果我是大树,看见你们如此呼唤我,我会流泪的

师:我们都能感受到,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的焦急,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师:终于,小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看到了朋友大树,只是此时的大树早已化为了灯火,小鸟是怎么做的呢?(请人读)(出示黑板)

师:你刚才在读的过程中,两次提到了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同样都是看了一会儿,可小鸟想对大树说的话一样吗?(生读)

师:两次“看”里,究竟包含的是小鸟怎样的心情呢?(那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师:这两个看里,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师:是啊,大树有满肚子的话想对小鸟说,可是他只能化为灰烬,慢慢地消失不见,也许他会在天国的一端默默地祝福小鸟,让小鸟永远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棵去年的树。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大树或者任何一个人说吗?如果有,请把它写下来.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把握好侧重点。而《去年的树》则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六

设计理念:

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内外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情境。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 “美”。教师通过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质疑、研读、思考、发现并在品词、品句、品读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达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的有机统一,整个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要求,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天天”在文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体会鸟儿与树分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与真诚约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

生齐读:《去年的树》,再读

师:好极了!

师:《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它是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他被称作日本的安徒生。但是这位天才不满三十岁就去世了,短暂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童话作品。他生前说过这样一段话: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他说: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远大的理想。……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

师:下面让我们打开这位天才作家的作品,看看他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

二、学习课文

2、反馈检查,顺学而教

1)师:刚才我们把课文初读了一下,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古人说的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读了课文后能不能从课文里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感受?(学生提问,教师或学生相机评价1—2个问题)

如:你真棒!

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让你发现了,了不起。(文章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展开叙述的)

你的感受很深呀!体会到了(友情、真诚、诚信)

[设计意图]:准确把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把课文读通、读顺,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在通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能提出一些问题。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儿”对比读好。打乱顺序齐读。

1)、同桌练习,相互指证。

2)、指名个别读(参与的面多些,一人、两人)

3)、齐读

4)、我们大家看看,上面的生字哪个最容易写错,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指名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并解说

师:融,与隔相近,从鬲,古代似锅的炊具,食物煮熟打开锅后蒸气升腾,但很快又融入空气中不见了,意为融化,与“隔”相近,顺口溜:隔开不见耳朵,不料与虫结合,好似天衣无缝,美得不分你我。书写融、下面我给大家猜个字谜,出示:北风将起稻禾熟,挥刀收割汗如雨,今年庄稼长得好,不仅够吃还有余。剩:形声字,也可析解为:用“刀”割“禾”,还剩下“北”边一小块。我们可用一个谜来帮助记忆:师小结:汉字就是这样有趣,每个汉字都像一首诗,每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字理让学生把字记得更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指导书写“融  剩”两个字

(接着学生用课堂练习本书写你认为自己最难写好的字,写完后与同桌交流写字体会,并给同桌提个醒:写这个字时你可要注意…………)

3、想想这些生字还能组成什么词语呢?(开火车说)

表扬:生字学得不错,音读准了,还扩了不少词呢。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导书写是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要点。在读音方面,力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在字形方面,通过形象生动地讲析字理,让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一字一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全员参与,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4、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划了一些长句子、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了吗?

(请2――3个学生读句子)

过渡:看,只要多读几遍,长句子、难读的句子都能读好。你们真能干。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把字读准了,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又读顺了,相信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畅。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组开火车读,每人读2个自然段)

师:通过多次地朗读课文,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答得不够好,语句不简洁,教师可再进行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

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    )。可是第二天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    )。它四处寻访,它问了(   )、(     )、(     ),最后找到了(    )。于是,鸟儿(           )。

师:同桌合作议一议,然后指名回答。最后齐读填空。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概括出来。引领学生在文本走几个来回,从整体的感知到细细的品位,采用这种填空式的完成练习,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体现了由扶到放、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指导思想。

三、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子品析、品读体会情感

师:课文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那么,课文当中几次写到了鸟唱歌给它的朋友听?

生:(两次,请把话说完整)

师:第一次在哪写到了呢?谁来读一读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师:这是在第几自然段?同学们你找到了吗?

师:第二次又在哪写呢?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划下句子。

生:(指名一个学生读)

生:高兴、开心、快乐。(指生读)

师:那是哪里让你感受到高兴、快乐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跟随着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看看你是从哪些词或语句当中感到快乐?谁来读一读?请你试试。

师:(指名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师:(再指名一个同学起来回),你感受到快乐的了吗?从哪个词感受到的,说一说。

生:天天。 (问1—2个学生)

师小结:同学们都抓住了“天天”这个词,你看这对好朋友,一个天天给朋友唱歌,另一个天天听朋友唱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想看这幅画吗?老师告诉你,其实,这幅画就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一边读边想象它就能浮现在你的眼前,不信,你试试。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生齐读完后问)有谁看到画面了?(可能会是一小部分学生,师:(表扬)这几个同学是最有想象力的。)

师:现在,老师帮助你一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屏幕出示:

师生合作读:

师:我们这样读,我读第一句话,然后在省略号的地方,我帮你想象一下,然后你读下一句,我再想象一下,再读下一句,看看你眼前是不是又能浮现画面。来,我们试一试。

师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

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读:………(无论烈日炎炎、无论凉风习习)鸟儿…………

生: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来往下接

指名学生,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

生: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这回哪些同学眼前浮现画面了,好了,越来越多了,我们边读边想象,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当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过渡:这对好朋友就这样彼此分享快乐,一直到寒冷的冬天来临,鸟儿不得不飞往南方过冬,临别那几天,他们千般叮咛,万般不舍,只能把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课文里有它们的一组对话,请大家找一找)

出示小鸟和树的对话。

师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谁愿意读一读。

师:指名一个学生读(请一个差一点的学生)

师:学生评价,你读出了你的感受。同学们想象一下,鸟儿和树在干吗呀?(告别,依依惜别、难分难舍),那么,树应该怎样对鸟儿说呢?把手举起来,试一试。

再请一个同学读

师:再读一次,比刚才又进步了。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读。一个读大树的话,一个读鸟儿的话。

师: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读。

师:(挥手告别)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愿意)

师:一定吗,

生:一定,(再坚决一些)

生:一定

师:请你把这份坚决送进去,再读一次

师:学生再读,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它好朋友保证呢!老师表扬说:“一定”这个词读得特别好,多么坚定的回答呀!

师:再面对一个同学说,明年春天你愿意回来唱歌给树听吗?

生:(愿意),请你信誓旦旦地回答它,读---

师:你能不能用上一组关联词对它说:板书:

生:哪怕我走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树,给你唱歌。

生:无论我遇到多少困难,我也要飞到你的身边,给你唱歌。

师:现在一、二组的同学是树,你们挥手与鸟儿依依告别,读_____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愿意明年春天回来给树唱歌吗?

生:齐答,愿意。

师:那你们一起来回答树。

师:挥手引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齐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我听出来了,明年春天你一定回来再唱歌给我听。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学习体味,联系上下文,“牵一发而动全身”,像这样抓住一句,有时甚至是抓住一个词,辐射全篇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培养了学生一种把长文章读短,把书读薄的本领,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这样较好地把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感悟、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的三层次,这一环节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特点,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师小结: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师板书,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七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朗读指导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一只美丽的鸟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一、读第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

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 去年的树

去年——小鸟树——今年

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2】8 去年的树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2、课题质疑:

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文章为什么会以“去年的树”作为题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自由读1—4自然段,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鸟儿询问的话,体会鸟儿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学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8 去年的树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八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读、品、入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一)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故事的开头:

(1)指名读故事的开头。

(2)想象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鸟儿和树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三)品读对话,体会角色心情

1、默读课文2至14自然段,思考:课文出现了几次对话,分别写了鸟儿和谁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表演对话,体会说话者的心情。

4、全班合作表演对话,体会鸟儿为了信守诺言,不辞万里寻找好朋友树。

5、鸟儿找到灯火怎样做?两个看表示了什么意思?

6、小练笔:鸟儿找到树后,会对树说些什么?

(四)总结主题,升华情感

你想对鸟儿、树、伐木人等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好朋友

鸟儿——————大树

信守诺言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篇九

新授课

第二课时

四年级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在“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上节课咱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谁能说说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生说)

二、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1、研读第一次唱歌

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看来大家对课文的内容都有了个大概的了解,那课文中有几次写到鸟儿唱歌给她的好朋友大树听的?快看看课文,浏览一遍,看看几次写到唱歌呢?找到相关的语段读给大家听(请生说)

现在老师把你们刚刚读的打到大屏幕上,大家看一下,

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当你读到这两次唱歌的时候,你的感受一不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

(读第一个语段的时候感受到开心,读第二个语段时感受到悲伤)

那是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快乐,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悲伤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鸟儿的歌声一起回到去年(板书:去年)

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出示: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当春天来到树林里的时候,(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无论烈日炎炎,也无论冷风习习(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从春天唱到夏天,从夏天唱到秋天,(师示意,生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谁的眼前浮现画面了?老师告诉你啊,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我们都要学会。

出示:“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我们一起看一下,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自己读。男同学当树,女同学当鸟儿,咱们来读一读这些话,(生读)

师:我们来看这个对话,“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愿意)那你应该怎么回答我呢?

面向全班:鸟儿们,你们愿意回来唱歌给我听吗?一起来回答我。我听出来了,明年春天,你们一定回来唱歌给我听。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对话,把他们之间那种深情的、依依惜别的感觉读出来(分男女生读)

2、研读第二次唱歌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小鸟带着这一份承诺,飞向了南方,她飞过了秋天,避过了冬季,满怀期待地迎来了春天,来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请你们打开课本,读一读写今年的部分,看看读了这一部分又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读)(板书:今年)

读了这一部分课文,你的心情怎样啊?(悲伤、替小鸟着急……)

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你们越读越悲伤越读越难过啊?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这里又写到了鸟儿的几个对话,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鸟儿的心情。同桌之间互相练一练,待会儿我请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练读)

分别请三组学生汇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刚才六位同学都读完了,谁读得最好啊?你为什么觉得他读得好呢?刚刚这六位同学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咱们读书不仅要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你们看,这几组对话都很简单,都是鸟儿问,鸟儿问,鸟儿问,但是鸟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问的?你们能体会到吗?(能)那好,老师给你几句话,请你将你体会到的鸟儿在问这几句话的心情填在横线上,然后你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想好的同学请举手。

出示: 鸟儿 地问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鸟儿 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 地问女孩: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填(奇怪、疑惑、着急、焦急、惊奇、怀着最后一线希望……)

师:这些词,如果我要选择三个按照这样的顺序填上去,你觉得要怎么填比较好啊?(奇怪—焦急—怀着最后一线希望)把这些词填上去,自己再大声读一读这几句话。

奇怪也罢,着急也罢,绝望也罢,鸟儿的这声声呼唤,树根听到了,门先生听到了,小女孩听到了,只有谁永远都听不到了?(大树)

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生问,师答,师生合作)

带着这样的感受,咱们再来读一读这三组对话。

师:透过这一个看字,你们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再接着读下去,

(出示: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看字,这个时候,你仿佛听到鸟儿在说什么呢?如果树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听到鸟儿的歌声。

同学们这段文字出现了两个看字,这两个看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但是透过这两个看字,我们却读出了鸟儿和大树之间深深的情意!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文字朴素,感情真挚。

咱们读一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同学们,鸟儿飞走了,却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像同学们刚刚体会到的,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生说:友情、守信)(板书:友情 守信)

(守信、友情)这也是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

三、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想一想,说一说:课文学到这里,你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想一想,你想对谁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出来。

出示: 我想对 说 。

鸟儿

大树

人们

自己

……

2、结束语:

大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却永远活在鸟儿的心里,我们被鸟儿和大树那深深的情意所感动,同学们的话也让我深深地感动!

四、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去年————————今年

友情 守信

关闭